黛玉瞬间觉得,好像、又有点对不起哥哥了。
云涯一向见好就收,不欲再多打趣,事实上也没那时间。十个人一组的侍卫,审完了人就得回来报,云涯耐着性子,只要有关弄琴的用度,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仔细问清,终于得到了些东西:弄琴被幽禁在庵中思过,除了教养嬷嬷,还带着四个从小服侍的宫女。又一名为紫竹的宫女与弄琴最为亲密,可惜两日前在为公主擦拭屋子时,又出汗又贪凉吃了好些冰,竟发起高烧来。生病之人不能伺候公主,紫竹被拘在房中,错过了教养嬷嬷发现弄琴刺血抄经时的惊怕,以及之后闹出的各样哭闹求饶。
直到昨晚,紫竹无意中听说二公主竟为黎樱自残,趁夜摸到了弄琴房里哭求,甚至想要以死劝诫,直直往檀木柜子的角上撞!
幸好,她病得太重了,又气急攻心,竟晕厥了过去。
据教养嬷嬷交代,这个紫竹在二公主面前颇得体面,因此二公主特意避了人与她说话,就是想瞒着她带病侍主的罪过,因此屋里的情形没人清楚。可没想到紫竹晕了过去,还烧得全身滚烫,弄琴吓坏了,赶紧让人将她抬出去,还特地吩咐不准为难,命人叫大夫给她看病。
“那个紫竹呢?”
“这……”教养嬷嬷匍匐跪倒,冷汗涔涔,“带病接近公主乃是大罪,不可不罚啊……”
云涯皱眉,却不听她解释,转而看侍卫——侍卫强撑着镇定回话,“昨晚嬷嬷们吩咐将紫竹禁闭,因她重病在身,四个时辰前就已经……死了。”
病死了?好一招高明的借刀杀人。
云涯这才看向地上颤抖不停的嬷嬷们:“你们说守规矩,要罚紫竹,可你们违了公主懿旨。”
能理解这些个婆子一定要害死紫竹的心思。紫竹是宫女,又是弄琴最得用之人,没准哪天就得回宫帮二公主那些什么东西,要是趁机面圣告上一状,薄待皇上亲女的罪过谁担得起?因此,干脆硬扯着罪过不放,任由病重的紫竹高烧而死。
“不过,人死了,尸体呢?”
侍卫一惊,忙道:“尸体还在暗室里。太子,您就别去了,省的冲撞了您。
“无妨,才死了四个时辰而已,又是在夜里,尸体应该还能看。”云涯想了想,吩咐道,“找个宽敞的马车,摆好冰盆、熏上香料,孤要将紫竹带走。”
“太子!”清静庵不缺棺木啊!
清静庵确实不缺棺木,这是座只能竖着进来横着出去的活牌坊。
“不缺棺木么……”云涯沉思一番,忽然步回阶上,将藏着门口悄悄瞧他的小姑娘捉了出来,靠的挺近问的很轻,“哪几种木头比较软?”
黛玉发觉周遭侍卫全在瞧她,不由有些紧张又有些恼怒,众目睽睽的却又不好再把他推开,只能悄悄瞪他两眼,又乖乖回答:“楠木、杉木、桐木都较软。”
都是适宜做棺材的木头。在这里“养老”的皆是低位宫人,楠木棺材难寻,不过杉木与桐木应该不难找。
云涯在心里好笑,黛玉与他心有灵犀,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于是吩咐下去:“找庵主借一抬杉木或者桐木棺材,找四个人抬出去——对了,为了好看些,扛棺木的杠也用相同质地的。”
“……是。”
太子的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太子的葫芦目前还是个锯嘴的,可太子的吩咐很多:“孤离开之后,你们依旧是十人一组守好各个院落,无圣上或孤的旨意,清静庵不得解封。”尤其补了一句,“所有见过紫竹之人,无论是侍卫还是宫女,全部跟孤离开。”
侍卫们这才琢磨出点意思来,太子打算自己带着紫竹的尸体与可能的证人离开,但为了掩人耳目,命人抬了架空棺材出去,引走他人的注意。
……
当云珪得知,太子与未来的太子妃一起去了清静庵“提审”二公主,已经是清静庵被封之后的事了。
清静庵附近的茶楼雅间里,云珪不再是云淡风轻的微笑,难得露出了防备之色。没想到云涯下手这么快,不过按照计划,就算不能将云弄琴灭口,那个中间人紫竹也该死在了昨天晚上……可惜,时间太紧,还有验证确切消息。
跟着的谋士眼尖的很:“世子,太子命人从清静庵抬了架棺材出来,可能就是那个紫竹——”
“不是可能,而是根本不可能!”云珪冷笑着打断,“那是一整套的软木棺材,如果里头真有人,杠木怎会如此平稳?至少要再往下压个两寸!”
“世子,您是说,那棺材是个幌子?”谋士顿时心惊,“那,莫非紫竹没死?”
“清静庵被封,无法再打探确切消息。”云珪紧紧皱眉,“若紫竹还活着……”
她能咬出绿蓁来。
云珪忽然转头,问得很急:“郡主在哪儿?”
“郡主回宫了。世子,要不要安排……让郡主出京?”
“不,让绿蓁再去‘那家’找人,明天就去。”
谋士立即劝阻:“世子不可!最近朝上闹得太大,太子特意派人去‘那家’看护。以往郡主都是谨慎着、提前好几天约见面的,这次找的这么急,万一被太子发现……”
云珪却淡淡道:“就是要被太子看见。最好,绿蓁出宫之时,就从太子眼前过去。”
说完,云珪拂袖而去,却不显恼怒,依旧带着温和却将一切玩弄于掌骨之中的笑意。
谋士大惊,不敢再问,心里却隐隐升起了一个可怕的念头:莫非,世子打算,弃了郡主?
云珪出了茶楼,回秘密租下的小院中,安排明日绿蓁出宫一事。
此处据点中多是云珪兄妹二人的心腹,有胆子更大也更维护云绿蓁的,不由发问:“世子,上次西宁王之事,太子已经疑了郡主,万一这次再抓到把柄,只怕郡主要有麻烦!”
云珪露出一丝不悦之色,却依旧耐着性子解释:“不会,按我的计划,太子与‘那家’皆会陷入天大的麻烦,麻烦到,他们再也没有机会找绿蓁的麻烦。”
“可是……”
“不得已而为之罢了。我现在能用的人不多,暗军被肃王剿灭大半,剩下的也不再听我之令——谁让,贾敬跑了呢?”
一屋子人面面相觑,皆心知肚明,世子连行险棋,一则抓住时机,二则也是最后利用“暗军”一把,而后,得赶紧灭口了。
因为,贾敬跑了。半月前江南传来紧急密信,告知世子,贾敬、连带着世子那个暗置的小庄子,一起消失殆尽。
被大量火药炸成了一片废墟,别说尸骨,连残骸都找不见。
因此云珪肯定:“老成了精的老道士,没那么容易死。果然是三皇子所授借力打力之法,他居然有本事借着林睿的兵马逃了。”
贾敬被云珪软禁在庄中,周围不知步了多少层守卫。云翳所留暗军多在京城,没那本事千里救主,可贾敬颇能自救。
林睿奉旨整治江南驻军,竟得密报,说钦犯贾敬藏身于农庄之中。林睿立刻带人前来捉拿,与庄外守卫激战半宿,然后听得一声轰隆巨响,就见庄子整个儿被炸上了天,徒留一片火海。
幸亏林睿谨慎,攻打时命人慢慢推进,才没被卷入爆炸而丧命,但也只逮了些守卫回去——那些人,云珪很是放心,这也是借他人之后训练出的,根本无法攀咬上他忠顺王世子。
可云珪没想到,林睿顺着去查送密报来的驿站,竟又找到了一封信,上头只写了五个字:“龟已入瓮。侄。”
刑讯一番,又揪了几个暗军出来,得知这封信正是要送给贾敬的。
林睿看着简简单单的五个字,难得陷入了怀疑。
没有抬头,但“侄”像是落款。
想想贾敬的几个侄子,贾琏、贾宝玉……还有两个叫什么来着的?
——难道除了贾敬,那一家里还有才大志高到能造反的?
作者有话要说:云涯VS云珪,第二回合~~
林睿:贾琏、贾宝玉,还有两个叫什么来着的?
贾环:呜呜呜……
贾琮:嘤嘤嘤……
——别开玩笑了林叔叔,这几位爷哪是造反的材料!
不要误会,世子殿下说的“那家”绝不是贾家,林叔叔搜出来的这个“侄”也不是让人无语凝噎的贾家众爷们之一。
总而言之,贾家是个躺枪的存在,只负责被一心造反的宁国公往死里坑……
第161章 旭王府残荷听风雨离臣家隐忧议婚姻
云涯将黛玉与弄琴一同带回了太子行宫,然后立即派人回宫“请罪”,承认自己在无旨之下,擅自将二公主接出了清静庵。
当然,理由也说明了,因为发现有心怀不轨之人意图毒害二公主。
所谓事急从权,云朔自然不会与云涯计较这些,又派了侍卫去将他们接进宫,还特意附了密旨,要云涯将今日从清静庵带出的所有人,包括已经成了一具尸体的紫竹,一起带进宫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