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作者:白鹤凌)
- 都市言情
- 作者:作者:白鹤凌
- 更新入库:04.11
看到孙女进来,赵兴洲并不在意。农村人都这样,重男轻女,如果是孙子,他还会应一声。但赵菲叫他,他只扫了一眼,表示听到了,自顾和赵民生继续说着话:
“还有啊,你们要破‘厄’没错,但是按规矩只要咱们村放电影就可以了,什么时候轮到后格头村放了?而且,放什么电影,也得我去主张吧?”
看来,外公刘裕至的夺权,狠狠伤了赵兴洲的面子。
儿子听媳妇的话,这是家里的事,只要外面媳妇还给儿子留面子,他作为父亲的可以不管,可是这种家庭里的大事,亲家也太蹬鼻子上脸了。居然什么事都由刘裕至张罗去了,他这正主摆在这,还没变成灵位呢,现在就当他不存在了?
何况,赵兴洲还是村里红白喜事出头惯了,这下连自已家儿子的好事都让外人张罗去了,以后在村里还怎么见人?
赵民生要说没有想到这个事情上也是假的,那种应该由他爸操办这事的念头也曾经在他心里一闪而过,只是当时刘裕至人在眼前,那说话的气势,就容不得别人插手的样子。
所以,这个要由父亲操办的念头也就一闪而过了,赵民生可没想到父亲反应会这么大,但按当地的风俗来说,也的砍必须由赵兴洲来主办这件事情。
赵民生一听父亲抱怨,便窘在了当场,两手搓来搓去的,讷讷无言。
“爷爷,其实我爸还有一件真正的大喜事你没听说吧?”
赵菲见父亲一身难受的样子,便上前插话道。
“哦?还有一桩大喜事?说来听听?”
赵兴洲听说竟然还有一件比中大奖更大的喜事,不由被吊起了胃口,一脸迫不及待的样子。
“我爸的转正申请通过了,等省侨办批了,他就是正式的国家干部了!”
“什么?有这等好事?你怎么不早说?”赵兴洲一听,儿子居然从临时工转正了,高兴地一下子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在屋里子转了一圈,才乐呵呵地道,“除了放电影,还得请高甲!”
“什么?请高甲,爸,这要花不少钱呢!”
“哼,你转正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咱们白云村里出的第一个正式的国家干部啊!多少钱你也得花!这事就这么说定了,高甲戏团我去订!钱嘛,当然会尽量帮你省了。”
高甲戏团是当地的特色民间喜,红白喜事能请来高甲戏团,说明这户人家很殷实。而高甲戏又都是用方言唱戏的,对于不懂说普通话的农村老百姓来说很对胃口。
结果,事实演变到最后,赵民生一家必须在白云村演一场电影、一场高甲戏。
至于谁先谁后,赵兴洲也不计较,他最高兴的是儿子能够转正,这下他在村里可以挺直腰板,扬眉吐气了。
不然,人家每次问起他儿子,他一介绍自家大儿子是在农场治保科上班的,人家总是面露赞叹之色,但当他说儿子不过是个临时工时,人家那赞叹之色又变成惋惜之情,这让他心里别扭死了。
这下可好,不管谁问,他都能中气十足地在众人面前道:我儿子是农场治保科的。
想到这里,赵兴洲便眉开眼笑,刚才关于会在村里没面子的怨气也就一消而散。儿子做了正式的国家干部,这就是最大的面子。比村长还大呢!
赵民生瞥了眼女儿赵菲,心态真是十分复杂啊!女儿一句话帮他解了围,免了父亲的责怪和不平,但是又招来了高甲戏团,得,存折上又得少一串数字,刘桂珍不生气才怪。
赵菲冲父亲摊了摊手,表示事情发展完全不受她的控制,然后便准备到厨房里吃饭。
刘桂珍已经把菜炒好了,一个盐腌的清炒小笋,一个空心菜,一盆三层肉炒蒜苗。看到赵菲进来,她便对赵菲道:
“快把饭盛上,盛好了叫你爷爷来吃。”
长期不在白云村生活,公公难得来一趟,刘桂珍表面上的文章还是要做的。
“妈,今天的肉好肥啊!”
赵菲看着油汪汪的大片三层肉,不禁有胃酸涌动的感觉。
“我拿了一斤花生给杀猪郑,不然这挨千刀的,每次不拿点东西给他,都净割瘦肉给我。”
刘桂珍难得大方一回,巴结了一把杀猪郑,不然还没有三层肉可买。
现在吃肉的机会少,大家买肉都买肥肉,不爱买瘦肉。但是供销社卖肉的若是不带点东西巴结他,下刀净是瘦肉。
赵菲听了这才反应过来,现在大家都认为三层肉是比瘦肉好的东西呢!
“爷爷,吃饭了!”
赵菲打好饭,便到客厅唤赵兴洲。见他一脸带笑的样子,果然儿子转正的消息让他十分开心,估计回村里得笑上大半年。
赵兰和赵国智也陆续回来,看到赵兴洲,除了叫一声打招呼外,也没有什么亲热的表示。
孩子太多,孩子又生了一堆孙子,赵兴洲不经常和老大家一起,经常会把孙子孙女的名字给忘了,见他们问候,也就含糊应着。
倒是吃饭这件正事,让他提了下神,吃完饭,赵兴洲就卷了个喇叭筒旱烟抽了起来。
“爸,国强要订婚了,日子订在三天后,到时候你要过来呀!”
订婚照例是要请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至亲长辈过来吃一顿,以示庆祝,其实更主要是有这个吃吃喝喝的风俗,正好父亲过来,赵民生也省得特意打电话回去通知。
村里只有村部有一架电话机,还经常没人在,电话打了也没人接,要传个信也挺麻烦的。
“国强要订婚了?这是好事,女方是哪个村的呀?”
“怎么可能是村里的,我们家国强啊,马上就是大货车司机了,找的姑娘当然是居民户口,有正式工作的了。”
刘桂珍收拾完厨房,正好听到公公这句话,顿时得意地透了个底。
“哟,国强这么有本事啊?是哪家的姑娘?”
赵兴洲没想到自已来一趟儿子家,能听到这么多好事。
“是农场邓场长家的女儿,人家喜欢上国强,自由恋爱来着,不用花太多钱。”
赵菲心想,还好邓南姐没听到,还好黄燕没听到,还好邓新天没听到,如果知道母亲把人家女儿一腔真爱如此评价,不知道会不会觉得真爱太不值钱了?
“妈,这话以后你别在别人面前说,让邓南姐听了不太好!”
赵菲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如果母亲还是这种想法和态度,等邓南过门后,两个人肯定会有矛盾的。哪个女子会把自已的爱情同金钱划上等号?而且还让男方家人觉得自已不值钱?
“你个小丫头知道什么?本来就是自由恋爱来着,你哥人长得好,又有本事,邓南当然喜欢他了。”
刘桂珍不服气地咕噜道,但她也觉得自已说话的方式不太对,没有再大声嚷嚷,这是想到了隔壁的吴丽梅,同为归侨,吴丽梅和黄燕的关系不错,要是她听到去学话就惨了。
“能省钱还不好?不过依我说国强还真是有本事,能娶到邓场长的女儿,邓场长可是大官啊!”
赵兴洲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意外。原本以为儿子转正就是一件大事了,现在看来,孙子赵国强才真正是前途不可限量。
☆、123.第123章 商人世家
亲情和血缘就是这样奇妙,打断骨头连着筋。
赵菲心中暗暗感概,不管上一世母亲如何对待自已,但是终归来说,这一世,再看到她,赵菲也没有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感觉。这就是亲情纽带联系所带来的吧!
要是换成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害了自已一生的幸福,甚至最后还害了自已的性命,赵菲肯定不依不饶。可是面对自已的生身母亲,她却无论如何也下不去手。
最多,只能用前世的教训不断提醒自已,不要再对母亲百依百顺,要警惕不要跳入“以爱为名的陷阱”。
刘桂珍这么锱铢必较的人,前世那卖了自已换得的三万元,到底哪去了?想必去处十分隐秘,不便公开,否则,也不会上一世的婆婆一说,母亲就跳起来,竭力阻止。
“妈,看来你也有灵光一现的时候啊!我觉得姐的这个主意不错,袁先生的《三国演义》评书真是百听不腻,平时下课大家都在说这部评书呢!
大家可喜欢里面诸葛亮啦,都说他羽毛扇轻轻一摇,吓败曹操的主意就来了。咱们只要把这羽毛扇打上诸葛亮牌,没准还会引来大伙的抢购呢!”
这主意竟然是赵国智出的,赵菲不禁对弟弟刮目相看了。没想到这小子还有一些商业天份,懂得借势而上。
这种做法,就象后世明星效应一样,一旦哪个明星出了好作品,红了,就会有许多周边产品的厂商找上门要其代言一样。
赵菲的提议刘桂珍可以忽略,但儿子的话她却听进去了,刘桂珍笑着道:
“国智说得有理,如果贴个商标,写上诸葛亮牌,估计会有人冲着这个买。我这几天下班就空就试试看。不过鸭毛却不够了。”
赵菲心里暗笑,反正母亲心动就好。赵兴洲听到有这么一门赚钱的生意,他的眼睛亮了亮,道:
“鸭毛不够的话,我可以帮着收啊!咱们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白番鸭,哪家没有几斤鸭毛等卖呢!不过,光收粗鸭毛的话,恐怕比较难收。”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