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刚想说郡守夫人已经命人整理了客房让盛言楚住,盛言楚神色匆匆,根本就不听身后小厮的叫唤,快步跑出了郡守府。
小厮拦不住人,只好去跟杜氏请罪,杜氏一听盛言楚回了客栈,脸上难掩失望之色,慢慢站起来端详着桌上那碗刚端上来的菜肴,蠕动了下嘴唇,叹气连连:“我儿若还活着,定跟盛小秀才一般心巧嘴乖……”
叹气后,杜氏摆摆手:“既然人回了客栈,你们就将饭菜送到那边去吧,小孩子家家的,不经饿。”
盛言楚刚回到客栈还没缓过气,后脚杜氏身边的大丫鬟就敲响了房门,望着桌子上的炖汤补品,盛言楚含泪饮下了来自郡守夫人的关爱。
等人走后,孟双对杜氏的诡异行为做了解释。
“卫大人曾有一子,一两岁得病走了,卫夫人自此落了心病,看到如你这般大的孩子都会想起儿子,我听外边人说杜夫人已经好几年没再想那个孩子了,也不知怎么了,见了你后又开始泛起魔怔,你瞧瞧这满桌子的补品,怕是又将你想成了她自个的孩子。”
盛言楚竭力忍住喉管里的吐意,闻言惊悚的抬眸:“我就说她看我的眼神不对劲,原来有这层意思!”
他才不要做郡守家的替代品呢!
孟双笑:“你呀,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可知这临朔郡有多少人家巴不得卫夫人能多看她家孩子一眼。”
“我有娘。”盛言楚皱皱小鼻子,一脸认真道,“她若想要儿子,再生一个便是了,强行将那份宠爱加在我身上算怎么回事?你看你看——”
他拍了拍圆滚滚的肚皮:“再这样补下去,我要胖成猪。”
孟双瞥了眼盛言楚,试探道:“你就真的一点都不心动?”
盛言楚短促的冷笑两声:“郡守府公子说出去是好听,但于我没用。”就杜氏那种控制欲,他若是点头成了郡守府的干儿子,他以后还有自由可言吗?
忽而盛言楚啧了一声,笑道:“除了我,还有一个人更适合做郡守夫人的儿子。”
“谁?”
盛言楚坐在客栈凭栏边望着不远处的郡守府,幽幽道:“钟谚青。”
就在刚才,钟谚青从后门进了郡守府,经过钟谚青一番诉说后,杜氏恍然记起闺阁中认识的小姐妹,再看钟谚青时,杜氏眼里是道不尽的怀念。
钟谚青无家可归想投靠杜氏,杜氏伤感失子正好可以借钟谚青聊表丧子之痛。
夜里卫敬回来后听说家中多了一个侄子,便让人将钟谚青带到跟前盘问,钟谚青比盛言楚大几岁,长相却丝毫不逊色于盛言楚。
考察了人品后,卫敬又问钟谚青是如何进的郡守府,钟谚青识时务的没有隐瞒,将盛言楚教授的法子说了出来。
“竟是他教你的…”不仅卫敬惊讶,一旁的杜氏都轻轻放下了茶盅。
钟谚青留在了郡守府,但杜氏并没有说让钟谚青做她的干儿子,而是对外称钟谚青是郡守府的客人。
投靠郡守府成功后,钟谚青迫不及待的跑到客栈找盛言楚,盛言楚此时正在跟孟双盘算如何跟卫敬开口提夏修贤乡试的事。
两人正烦着呢,客栈的门砰的一下被打开,迎面走进来一个身披火红大氅头戴玉冠的贵公子。
定睛一看,来人竟是之前那个邋邋遢遢的钟谚青。
“你怎么来了?”盛言楚弯着嘴角,装模作样的鞠了一躬,“给您道喜了——”
瞧这通身的气派,可不是一般的贵公子能有的。
钟谚青脸蛋微微发红,拢着手将袖袋里的东西拿出来,认真道:“我钟谚青能有今日,多亏了你盛秀才,这点子东西还请你收下,只当是我一片心意。”
袋子鼓囊囊的,盛言楚一捏,硬邦邦。
见盛言楚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钟谚青立马解释:“我知道你不会收黄白之物,这里头装的是我自己做的小玩意,你且看看——”
不是银子就好。
盛言楚眨眨眼,打开荷包一看,里面放着的是几块颜色各异的石头,取出来对着阳光能看到石头上刻画的山河鸟兽,池塘里的水纹清晰可见,至于鸟兽更是栩栩如生。
好厉害的画工!
“石上做画?”盛言楚一块一块的看,看完后对钟谚青的好感猛的拔高了好几个层次,“你竟还有这手艺?”
他此生最不擅长的就是丹青,没想到这世上还有人能将一副绝美的画卷搬到一颗比手掌还小的石头上,果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第58章 【一更】 盛言楚小公寓里……
“这手艺真绝了, 好逼真。”
盛言楚下榻走到光线好的地方,举着石头看上面的河流和鸟哨,不禁吟咏起上辈子学过的《核舟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 为宫室、器皿……”【注1】
他折回步子来到钟谚青面前, 笑道:“奇人王叔远用的是一寸长的核桃,而你用的是坚硬的石头, 若真要比一比, 我认为你这个难度要更高些。”
“盛小兄弟喜欢就好。”钟谚青似乎很久没见过有人这么直白的夸他,不自在的解开大氅,憨憨笑道,“这玩意是我在游学路上捡的,我瞧着石头纹路好看, 闲着无聊的时候便拿出来在地上打磨, 如此方有这石头上的一片天地。”
盛言楚爱不释手的反复看着雨花石,挑眉道:“这石头小的很, 你在上面作画想来很费功夫吧?将这些都给我, 你不心疼?”
钟谚青连忙摆手,一副舍生取义的决然模样:“怎会心疼?多亏了盛小兄弟的法子我才能进到郡守府见到姑母,只恨我现在身无分文, 若我是那堆金积玉的人家, 我定要拉几车黄金过来好生感谢感谢盛小兄弟。”
盛言楚没好气的瞪过来:“悠着点,读书人何故嘴里总挂着这种金玉财宝的话?外人听到了会笑话你的。”
钟谚青伸手笑着掌嘴:“是是是, 盛小兄弟骂的对。”
“等等,你怎么知道我姓盛?”盛言楚顿了下,迟疑的问,“是卫大人和你说的?”
“小兄弟不是说你我名字中间都有言字码?我一想最近如你这般大的读书人能自如进出郡守府的,大概就只剩下卫姑父下帖子相邀的盛言楚了。”钟谚青眼睛发亮, 一口气将自己的猜想说了出来。
盛言楚神态和煦,目光落在钟谚青那一身华丽的锦袍上,意有所指道:“卫大人这是认了你?”
钟谚青以为盛言楚问的是认侄子的事,开心的点头:“我一提我娘,杜姑母立马就记起了我,还怨我为什么这么些年都没写信给她,哎,哪里是我不愿写,实在我漂泊在外,根本就没机会写信寄过来。”
盛言楚默默的松了口气,眼神示意孟双去客栈要壶热茶来,他则挑了钟谚青的话头,和钟谚青聊起临朔郡外的风光。
钟谚青虽是咸庆郡人士,长这么大真正呆在咸庆郡的时间相当少,自打会走路吃饭后,钟谚青就在五湖四海上流浪,在江南府学了两年后,钟谚青又跑到京城小住了个把月,说是‘住’,实则过得跟乞丐的日子相差无几,吃百家饭,行乞讨到了银子,钟谚青就会拿去买笔墨纸砚和书籍。
读了一肚子的学问后,钟谚青打算回咸庆郡下场科举参加县试考个功名,然天不遂人愿,他家祖屋倒了,做保用的几两银子埋在废墟下没有踪影,钟谚青仰天无泪,正当走投无路时,偶然听到有人说隔壁临朔郡的郡守姓卫,钟谚青一下留了心,辗转打听后钟谚青开怀大笑,暗道天无绝人之路。
得知临朔郡郡守夫人和自家亲娘有弯弯绕绕的关系后,钟谚青立马背起家伙步行至临朔郡。
当盛言楚听到钟谚青说自己是一步一步走到临朔郡的,盛言楚不由竖起大拇指:“天寒地冻的,也难为你有这份耐心和毅力,只不过你就不怕你找错了人白走了这一遭?”
“找错了就找错了呗。”钟谚青厚脸皮的道,“我这些年走的错路又不止这一条,若临朔郡郡守不是我卫姑父或者杜姑母不认我 ,我是不会有怨言的,到时候在临朔郡吃吃喝喝玩一趟再回去就是了。”
“你没银子拿什么吃喝?”盛言楚背靠着墙,手里捧着孟双让小二刚送来的热茶,热茶腾起的氤氲在他眼前升起丝丝雾气。
这话问的钟谚青一张俏脸悠悠泛红,赧言道:“我爹娘死后,这么些年我都是四处要饭吃的,总之饿不死……”
盛言楚怔了怔,忽而笑开:“从前艰辛都是积淀,你瞧,你现在锦衣加身,总算是否极泰来了。”
“啥?”钟谚青听得云里雾里,指着身上华丽的衣裳道,“等我借了做保的银子,这些衣裳我要还回去的。”
“还?还…回去?”这次换盛言楚瞠目结舌了,只听他结结巴巴的道,“你现在都是郡守府的公子哥了,卫家还能缺你一身衣裳?”
钟谚青略略一忖,便明白了盛言楚的话,凉凉开口:“城中谣传杜姑母有收养盛小兄弟为儿子的意思,如今看来是真的了。”
“假的!”盛言楚低声咆哮,“卫夫人从来没提过这事,你可千万别信,刚见你一身华服进来,我还以为你、你…哎…”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