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外面物议纷纷,只要一开始不将所有的打算都说出来,想来抵触的情绪就没有那么明显了。等到将来自己可以掌控权力的时候,不就说什么是什么了吗?
得到了皇后的许可,金尚仪便兴致勃勃地过来找甄凉商议,此事该从哪里入手。
二人正兴致勃勃地商谈时,丽娘猛地推开门,从外面冲了进来,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兴奋与冲动,“姑娘,发了,发了!”
待看清屋子里的人,意识到甄凉还有客,她才整个人僵住,脸上的笑意收起,脸也跟着红了起来,连忙低头敛衽,“我不知道姑娘在待客,冲撞了客人。”
金尚仪一眼就认出是那个没选择跟着自己走的女孩,倒没想到她在甄凉这里过得相当不错,便笑道,“这风风火火的样子,莫非是有什么喜事不成?”
“下面的人不成体统,让尚仪笑话了。”甄凉说了一句,才对丽娘道,“什么发了?”
丽娘看了金尚仪一眼,有些迟疑。
甄凉就笑道,“尚仪不是外人,有什么事就直说吧。”实则她心里,已经有了猜想。
果然丽娘十分振奋地道,“姑娘之前给田老虎的那些种子,已经发出来了!”她伸出手比划了一下,“这么长的嫩苗,虽然还小,但瞧着十分水灵呢!”
最重要的是,既然这些能发,撒进地里的那些自然也可以。也就是说,要不了多久,就会有足够多的蔬菜被种下去,解了今年冬天的饥荒。
“什么种子?”金尚仪不知此事,颇为好奇地问。
甄凉就解释了一遍,“这也是没奈何的事,现在粮食紧缺,若是能用蔬菜搪塞一下肚子,好歹撑过这个冬天去。”
这实在大出于金尚仪的预料之外。她知道甄凉现在在江南做生意,借着之前的事,得了不少利,却没想到,她会将这些好处分润到普通人身上去。
爱民如子,这是每一个皇帝、每一个官员都会说的话。可是真正将这些人的性命放在眼里的人,却少有。
金尚仪自己不是这样的人,但她在宫外生活多年,也知道底层百姓之不易,听说甄凉能如此,不由叹道,“你有心了。”
这一瞬间,她甚至有种“我不如她”的感觉。她想要成为制定规矩的人,目光其实还是放在上层,争的是权势。可是甄凉却早已看到了她不会在意的地方。
不过,也可能不是甄凉自己的意思,而是她背后的人……
若果真是这样,或许再过几年,局势果真会大不相同。
但这不是金尚仪如今能想的事情,她只能将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切,都写在信里,送回京城给皇后娘娘由她来定夺。这一点,甄凉不会不知道,既知道还让自己听闻此事,那就是一种示好了。
所以金尚仪虽然也很忙碌,但还是打算去看看刚刚发出来的菜苗。如此,之后才有东西可写。
甄凉没有拒绝,一行人乘车去了郊外田老虎等人暂时存身的村子。
田老虎也是个妙人,这菘菜,他是在院子里开了块一尺见方的土地来发的,肥料、水分都是按照甄凉说的给,打理得十分精心。而此刻,这小小一方土地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大概一个指节那么长的菜苗。
它们还那么小,那么弱,但是从今天早晨到现在,已经有不知多少人来看过,每一个看到的人,脸上都会露出放松和庆幸的笑容。
这种菜真的能种活!
无需甄凉再吩咐什么,大伙儿已经自发地开始打理起撒下种子的那些田地了。要知道,这里育出来的菜苗,可是要分给所有人,种在自家地上的。——这回几大豪族被抄家,大头的好处自然是官府的,但是本地的百姓们,也都分到了一些土地。
毕竟土地还是要有人耕种,有各种作物出产,才会值钱。
金尚仪看起来想拔一株出来看看,但是田老虎在一旁虎视眈眈,她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这是别人救命的粮食,她哪里张得开口?
反正事情若是成了,到时候江南的官员们少不得要送一些成品蔬菜入京,娘娘自然是能见到的。
想到那群江南官员,金尚仪这才明白甄凉让自己过来的原因。只怕是想借着她的面子,让那些人不要随意插手此事,免得好事又变成了坏事。
比如再给这批蔬菜征个税什么的……那群贪得无厌的官员,也不是做不出来。
不过这种事,也是金尚仪乐意去做的。毕竟甄凉已经对那个看起来十分凶悍的田老虎介绍过她的身份:宫中皇后娘娘派出的使者。
就连金尚仪之前发愁的事,田老虎也给出了建议:她们如果是想招一些年轻女孩入宫的话,最好的选择就是那些织娘和绣娘,她们大都识一点字,又有一双巧手,而且因为有傍身的本是,性格也会要强一些,说话做事干脆利落。
在城里可能也能招到一些中等之家的女儿,但是那样的人家,大部分不愿意把女儿送出去。
金尚仪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建议。
回去的路上,她不由跟甄凉感慨,果然还是要有当地人做向导,事情才会变得更容易。若不然,她只能依靠那群官员,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而且只怕成效也不好。
“尚仪宽心,这头一回艰难些,往后就不一样了。”甄凉笑道。
如果一切顺利,后面的人见前面的人顺利入宫,过得也很好,自然就不会那么排斥了。
其实民间之所以排斥送女儿入宫,祸福难测反而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就彻底与家人隔绝,音信难通,生死不知,自然令人畏惧。
所以甄凉旋即又跟金尚仪说起,若是这些人顺利入京,或许可以定期帮她们送家书回来。如此联络不断,家人自然可以安心。
这个事情办起来倒是不难,甄凉现在有自己的商队,每次顺便带过来便是。实际上现在的人通信,也是用这种方式。只是若没有固定的商队长期合作,通信过程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弄丢是常有的事。
所以她只需要成为那个固定的渠道。
两人一路相谈甚欢,等回到城中,甄凉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大利的商队已经顺利抵达西北,有穆家看顾,交易也十分顺利。——很有趣,大魏在西北几乎每年都要跟草原打几次,但是这却并不影响他们在边境设置榷场,与草原人交易。
草原异族十分彪悍,榷场自然也是由西北军管理。否则那些草原人很可能抢了商品就跑,根本不想付出代价。
不过他们手里也没什么钱,做生意一般是以物易物,用草原出产的皮毛、药材、矿石乃至牛羊马匹,交换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书籍和铁器。当然了,千里迢迢去西北做生意的商人,往往会给货物溢价不少,一车货物能换回几车东西。
上回甄凉去的时候,因为没有拿到进入榷场的官方文件,直接在城里出手了所有的商品,所以看到信里写的内容,颇感兴趣。
不过大利特意派人回来一趟,当然不是只通个信,而是知道江南的情况,给她送来了一种牧草的种子。
一般而言,草原人是不会耕种的,他们逐水草而居,这里的草吃完了,就把牛羊赶到别处,等明年这里的草自然又长出来了。但这种牧草不一样,虽然是牛羊吃的牧草,但是新发出来的时候十分水嫩,是一种味道不错的野菜,草原人自己也会食用,所以他们会随身带着牧草的种子,在自己定居的地方附近撒上一把,几年后就能长成一片。
这主意倒不是他想到的,而是穆将军。事实上,大利道到的时候,穆家已经搜集了不少牧草种子,都一并让他送过来了。
此外当然还有一封穆将军的信,言语之间尽是关切,不过也交代了一下正事。
住在将军府的那对“兄妹”已经知道了江南的事情,段素馨整天哭哭啼啼,而段启明则是摆出了深沉的姿态,再三向穆将军表明自己的父亲肯定是冤枉的,又请求能前往前线,赚取军功来拯救父亲,真是好一个父子情深。
穆将军顺水推舟,答应了他,也派了人密切注意,一旦他有异动,立刻就能拿下。
甄凉看完了信,就迫不及待地去看牧草种子。这可真是意外之喜,虽然已经有了菘菜,但是救命的东西不怕多。再说,光是菘菜一个口味,吃多了也会觉得腻。虽然还是草,但好歹可以换换口味。
相较于需要精耕细作的粮食,牧草就很好养活了。就连草原上随便撒一把都能长,何况是江南这肥沃的土地?直接洒在荒地里就行。
要不是种子数量不多,甄凉甚至连田埂上都想撒一点。
这个就不用大张旗鼓了,只需让田老虎带几个人去把皇帝清理一下,撒进去便是。
到时候若是蔬菜足够,那么这些牧草,也是喂养家禽家畜的好材料。若是不够,那就可以直接端上餐桌。纵然两边都没用到,也不用担心,来年开春的时候,把它翻耕进地里,也是上好的肥料。
等甄凉打理完了这些事,金尚仪那边也跟官府沟通完毕,放出了消息。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