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苑眯眼看她一眼,笑道:“妹妹别急,许是我看错了。”
小皇子似乎感觉到了危急,他快速走到秦婈身边,拉住了她的手,目光淡淡地扫过李苑,抿唇的样子像极了他的父皇。
秦婈连忙勾了下小皇子的手心。
楚太后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萧韫。
从慈宁宫出来后,竹心忍不住低声感叹道:“主子,大皇子今儿是在给您撑腰呢。”
秦婈叹了口气。
心道:连你都看出来了,那些人精自然也能。
正思忖着,萧韫捏了捏秦婈的手,十分自然地伸出双臂。
这是走累了。
秦婈蹲下身,给他抱了起来。
竹心道:“婕妤怎么不坐轿辇?”
秦婈道:“在宫里便是一直是坐着,还是多走走好。”
回到景仁宫时,宫人们都在挂春联、贴门神,脸上个个洋溢着喜气。
秦婈刚坐下没一会儿,就见竹兰竹心推门而入,柔声道:“主子,柳妃娘娘派人给您和大皇子送了皮毛和锦缎来。”
柳妃?
秦婈道:“拿过来,我看看。”
“这呢。”竹心把单子交给秦婈,又道:“翊坤宫的大宫女说,眼下宫中节省用度,这是柳妃单独给您的。”
秦婈拿过瞧了一眼。
妆缎二匹、乌拉貂皮四十、帽缎二匹、高丽布五匹、绒十斤、棉线四斤……
差不多都是妃位的标准了。
秦婈道:“你们先收起来吧。”明早她去翊坤宫道谢。
竹心道:“是,奴婢这就去。”
夕阳西下,天空染了一片红晕,光秃秃的树枝迎风簌簌作响,秦婈在屋里陪萧韫读三字经。
大皇子在一旁摇头晃脑,秦婈托腮看着窗外的春联愣神。
儿时每逢年节,镇国公府都热闹的不像话,宾客络绎不绝,笑声总是不断,她常依偎在母亲身上,和苏淮安拌嘴。
说不过,她就告黑状,左右爹娘都是向着她的。
苏淮安总是佯装生气地用手指敲她的头,再道一句,“你给我等着。”
很久以后,她才明白,苏淮安是根本不会同自己生气的。
想到苏淮安,秦婈不由想起那天晚上的事。
那人让盛公公当着自己的面说,薛襄阳找到了苏淮安的线索,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
萧韫见秦婈出神,扯了扯她的袖口,唤了声阿娘,秦婈没听见,他立马就坐不住了。
书一扔,拱到她身上,伸出五根短手指,在秦婈眼前晃了晃。
“阿娘!”
秦婈感受到了身上热乎乎的一团肉,不由失笑道:“怎么了?”
萧韫认真道:“阿娘,是不是……在想父皇?”
秦婈一怔,细眉微提,“唔……母妃在想别的事。”没想你父皇。
萧韫又道:“那,母妃,就不想父皇吗?”
秦婈看着他的目光,笑道:“是不是你想陛下了?”
萧韫坦荡地点了点头。
这个年纪的皇子,都是望着皇帝的背影长大的。
他对皇帝,依赖有之,崇拜有之,敬畏亦有之。
秦婈用食指点了点他的鼻子,道:“近来国事繁多,等再过两日,皇上便会来看你的。”
小皇子点了点头。
——
傍晚时分,秦婈坐在妆奁前,对镜卸下珠钗。
她一向爱洁,入冬也要日日沐浴。
天色一沉,她的身子也跟着沉入水中,香肩微露,湿漉漉的长发全贴在胸前,正阖眸休息,就听竹心敲了敲净室的门,道:“主子,您快些,陛下到了。”
第40章 陪伴(捉虫) 可我现在就想要你。
“主子,您快些,陛下到了。”
闻言,秦婈连忙从浴桶里出来,穿好衣裳,快步回到内室去。
整个后宫,唯有皇帝不能独守空房。
萧聿坐在紫檀嵌珐琅罗汉床上,喝茶等她,本以为还得好一会儿,然而须臾不到,就见他施施然走了进来。
秦婈福礼道:“臣妾不知陛下这时会过来,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他看着她泛着水光的头发,微微皱眉。
“你过来坐下。”
秦婈走过去,坐到他身边,萧聿握了握她的头发,道:“怎么都没擦干?”
秦婈心里腹诽一句,我哪儿敢让您等。
嘴上却柔柔道:“臣妾,也是心急。”
萧聿睨着她,忽然叹口气,道:“再过来些,朕给你擦。”
一听这话,秦婈自然是推拒,但萧聿却不由分说地转过她的身子,拿起帨巾,慢慢地给她擦头发。
背对着他,秦婈垂眸卸下表情,耳畔莫名传来那句——
“让皇后回去,朕不想见她,也不会见她。”
而她身后的男人,摸着手里软软的发丝,则想起了在潜邸的时候。
那时他也给她擦过头发,她还总是嫌弃他力气大……
萧聿忽然从背后抱住了她。
秦婈欲回头,他却轻声道:“别动,让朕抱会儿。”
声音柔的让人感觉万分寂寞。
默了许久,皇帝才松开手,缓声道:“近来朝廷事多,便没过来陪你。”
秦婈回头,依偎着他道:“陛下日理万机,刺促不休,臣妾只望陛下照顾好龙体。”
萧聿笑了笑,轻轻“嗯”一声。
秦婈将手放在他的腰上,“臣妾替陛下更衣。”
四周寂静,两人同榻而卧。
他在想那些只他一人记得的曾经,她在想苏淮安为何要回来。
烛火熄了大片,殿内瞬间沉了下来,秦婈本不想睡,却捱不住身边灼人的视线,为免他起疑,肩膀一松,阖眸睡去——
永昌三十八年,春寒料峭。
嘉宣帝的身子愈来愈差,太医院无能为力,圣怒之下,京中有名的道士干脆舍弃道观搬入皇宫。
果然,服下仙丹数日之后,龙体渐渐有了起色。
缠绵病榻的帝王忽然来了精神,自然便会寻乐子,嘉宣帝亲自下令,今年春蒐在骊山照常举行。
都察院。
陆则坐在萧聿对面,蹙眉叹气道:“骊山万壑千岩,地形复杂,深涧中常有野兽出没,陛下怎么偏偏选在骊山围猎。”
围猎,顾名思义,其实都是把野兽驱赶至一处,围起来再打猎,这样既然保留野趣,也能保证大臣女眷的出行安全。
可嘉宣帝年轻时最喜骑射打猎,常常野猎,骊山就是个顶顶好的去处。
萧聿道:“是宫里的景嫔。据说她与陛下作画时,也不知怎的,看到了骊山的风景图,口口声声说羡慕骊山别苑的好风光,陛下便起了心思。”
骊山别苑确实风景怡人,但除去别苑那方圆十里,四周哪儿都不安生……
陆则道:“皇后娘娘怎么说,就没拦着?”
“拦不住。”萧聿沉声道:“陛下因此还发脾气,昨日十五,都没去坤宁宫。”
陆则道:“眼下成王和燕王斗成这样,去骊山围猎,不可能是景嫔突发的主意。”
说起成王和燕王,那便不得不说起半年前——
半年前,成王府诞下皇长孙,穆家又送了朝廷一座铜矿,眼瞧着陛下龙心大悦要立储,燕王便将成王四年前克扣粮响的事,一本折子递了上去。
事不在大小,在舆论向何处倾倒。
燕王背后有内阁,帝王懒政,内阁权利逐渐扩大,只要名正言顺,甚至可以驳回圣旨,眼下朝臣接连弹劾成王亲信,故而立储的圣旨迟迟未下。
当然,嘉宣帝也没多迫切立太子。
嘉宣帝在位三十八年,沉湎美色,昏庸无能,前半生在后宫玩制衡之术,后半生愈发糊涂,竟把这一套用在了朝廷。
比如世家兴起,薛家、楚家不听他话,他便宠信何家、穆家,若皆有异心,那便去宠信官宦。
再比如储位之争,一个儿子野心昭昭,他便宠爱另一个,像现在这样三个儿子争宠的局面,才是他最想看到的。
权利一旦割裂,便会互相抗衡,他完全不在乎百年后的江山会如何,也不会在乎政治互相倾轧后毁的是朝廷根基。
更不会在乎,百姓能耕之田越来越少,纳的税却越来越多。
毕竟民不聊生,也碍不着紫禁城的锦衣玉食。
但,能怎么办?
只要坐不上那个位置,便是有口也不能言。那是当今天子的忌讳。
杨堤道:“此番去骊山,殿下还是韬光养晖,避其风头罢。”
萧聿转了下手上的扳指,笑道:“皆是有备而来,谁都避不开。”
初春,京中的要事除了农耕,便是春蒐,都察院的公务少了,萧聿回府便早了。
进门之时,苏菱正坐窗牖旁穿针引线,手上拿的便是萧聿的里衣。
要知道,镇国公府大姑娘的女红,可是来了晋王府后才学的。
见到他人,苏菱放下手中的缎子,抬眸道:“殿下今日回来这么早?”这半年,萧聿宫共离京三次,即便是在京,也是早出晚归。
萧聿“唔”了一声,走到案边,抬手倒了杯水,一饮而尽。
他捏了下鼻梁,看她,“做什么呢?”
苏菱答:“你的里衣,还没做完。”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