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真是的!就想着过个安稳日子,这要是换了旁人,不知如何激动呢。”指月失笑。
“我懒呗。”庄皎皎不在意道。
“可您注定是难清闲,就算是日后做王妃了,那也是比如今多了多少倍的交际。您还是要忙。”做了王妃,那就自己当家做主了。
“说出去都没人信,我宁愿叫婆婆当一辈子的家。”庄皎皎叹气。
指月笑起来:“您快别想了。可见这世上的事没有万事如愿的。您呀,有福气,注定不能是个平凡人。”
主仆两个闲话几句,也就该干什么干什么了,反正也没办法。
晋王如今每天都要进宫,有时候就直接住宫里了。
毕竟官家病重,因太子过世伤心,越发不像样子了。
汴京城里,越是高层越是此时行事小心。
多数人派人出来打探,想方设法与晋王一脉来往。
果不其然就有人往庄家使劲了。
不过,庄家篱笆扎得紧,也没人能进去。
就连庄知薇婆家贺家,庄照晚婆家冯家,以及庄家两个儿媳妇家,尤其是李氏家,都有人去。
不过,就连贺家此时,贺洪渊做主,都没叫人进去。其他就更是不会出事。
李氏虽然不争气,可她爹爹是多年宦海沉浮的,他不需要此时让谁追捧。
亲家得了好处,就有他的好处。
他倒是叫自己的夫人派人去了庄家,专门告诫李氏要安分懂事,好生敲打了一番自家的闺女。
就在这种情况下,偏就有人敢公然作死。
那就是端悫公主。
她前面因为官家几番打压,终于算是安分了些时候,过年时候见了人也还算正常。
可这时候,太子过世了,大家真难受假难受都要做出个样子来,偏就是她,竟然公然来晋王府做客来了。
不仅如此,还很是大张旗鼓。
往正厅里一坐就笑道:“怎么婶婶这里,儿媳妇都这么不懂规矩的么?来了人,也不说出来陪客?”
王妃心里真是烦躁,但是也不好这时候得罪她。
只是心里骂她蠢货一个。
太子昔年多疼惜她,也不过是这一年里,略有一点龃龉,就叫这个人记恨上了。
这样的人,谁敢深交?
给多少好处都不记得,唯有一点不好,就深深的记在心里了。
太子过世,竟不见她有一丝悲伤。
不过王妃无可奈何,只能叫人去请媳妇们来。
其实,公主来了,她们本来也是要来的,只是没那么快。
所以,派人去叫,不多时三人就都到了。
“哟,瞧你们一个个忙的,竟是不把婆婆当一回事。哪有婆婆接待贵客,媳妇们倒是都不出动的。可见你们眼里啊,没有婆婆。”端悫公主尖酸刻薄道。
这话说的十分的没有道理。
这年头,去人家做客,是要先上拜帖,然后再来的。
她二话不说就来了,谁来得及迎接她?
见她不得换换衣裳梳梳头?
这话说的,媳妇们没法回答。
倒是王妃可不想应承这些,自家有什么问题不和睦是自家的,没道理叫一个外人来指手画脚。
“公主来的急,她们总要礼数周全才好来见。”王妃笑着,就跟听不出言外之意一样。
三人就顺带下了台阶,来拜见公主。
都是亲戚,也不必如何拜见的。
公主见此,只是哼了一下:“婶婶就是好性子,才纵的她们不像个样子。”
庄皎皎坐在那琢磨,这公主怕是生的时候把脑子漏在她母亲肚子里了。
这是聪明还是傻啊?
你说她傻吧,她这时候巴巴的站队来了。
你说她聪明,知道日后晋王是皇帝,晋王的子嗣才是皇子皇子媳妇们。你这会上赶着得罪人?
咋想的呢?
不懂。
真是不能用常理来揣测她这个脑子。
“如今王叔在宫中时候多,家中事,都是婶婶做主,婶婶辛苦了。”短缺公主又道。
“不过还是寻常事,没什么辛苦的。”王妃都要烦死。
这说的什么话?
“管理这偌大的王府,如何不辛苦。不过也是应该,婶婶是正经的王妃。谁也别想压过婶婶才是。”端悫公主说这话的时候,还不屑的扫了三个媳妇一眼。
真心,三个人都想翻白眼。
这公主绝了。
也不知道她想什么呢,这是脑补出府中多么争斗?
第133章 公主的思路
还是以为这三个不是王妃生的儿子娶得媳妇平时是如何斗呢?
说实话,平时吴氏虽然与王妃争斗,可真交手的,庄皎皎进来一年了,也就见过一次。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端悫公主这会子,是站在王妃那一边,想同仇敌忾?
天哪,这这真是蠢的叫人笑出声。
王妃没有孩子了,她会跟儿媳妇们公然闹起来?
就照着端悫这个思路走,王妃早就死了。
她这些年还能管理偌大王府,不就是因为她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处事还是公道,也不跟儿媳妇们正面冲突么?
这女人要不是个公主,估计能叫人打死。
“公主一路来,也辛苦了,尝尝这茶。”王妃笑道。
端悫只是啧了一下:“日后进了宫,宫中有更好的。”
这话一出,王妃就站起来了:“公主,这些话不能乱说。此时还是太子孝期。我等都哀戚不已。这些话,还是千万不要说了的好。”
庄皎皎几个也起身了,庄皎皎心里比谁都清楚,王妃是故意的。
她就是故意抓出一个重点,叫公主说不下去。
果然,端悫有点尴尬也起身:“婶婶说的是,哥哥没了,我也是十分的难过的。”
王妃又道:“这也是正常,毕竟是最亲近了。哎……太子英年早逝,真真是我们皇室的损失。”
接下来,就是王妃回忆太子的好处,而端悫听着应和着。
终于是应付了半个时辰,这才见她起身要回去了。
送走了她,王妃摆手:“就都回去吧。”
吴氏还想说几句,王妃已经摆手了。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等走远了,回去路上,小李氏和庄皎皎不还得同路一段时间么,就道:“咱们这位二嫂嫂,如今显见不同了。不过王妃倒是一如既往。竟也没留我们说话。”
“是啊。”庄皎皎笑了笑。
根本没有回答别的意思。
她先前看小李氏,只是觉得她烦,什么都说。也没那么熟悉啊。
可如今再看小李氏,只觉得可笑。
小李氏藏在内里的那些嫉妒和幸灾乐祸,以为她看不出来呢。
但是小李氏毕竟还年轻,又不像她有过一辈子的积淀。
小李氏那份恶念,太容易被看出来了。
这样的人,大坏事做不了,但是小坏事也足以叫你恶心。
所以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等回了清景园,望月也问:“这五娘子说的也有道理,怎么王妃如今,倒像是没事人?”
“王妃此时说什么好呢?倘或日后二房真的能住东宫了,王妃还会是继母。虽不比嫡妻,也是正经的大娘子。二房走的高,走得远,更是要敬着她。不然天下悠悠众口就堵不住。此时,一切还尚未有定数,王妃不需要说什么。”
庄皎皎算是看出来了,要说后院里段位高,王妃首屈一指。
吴氏还是差得远呢。
小李氏就更不必说了。
不过之前的大李氏大概好一点,可惜也命薄,早早没了,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旁人也就算了,这公主真是……没有一点点公主的风范。”望月蹙眉。
“记仇不记恩,小人一个。还愚蠢,恶毒。”庄皎皎摇头。
这个总结就算很到位了。
陈小娘生孩子的日子赶得好,正是晋王回府,难得一日不用进宫的时候。
有晋王坐镇,至少没人动手。
不过就算是晋王不在,王妃也不会叫陈小娘出事的。
王妃且要看着陈小娘与二房斗呢,怎么会叫她如今就垮了台?
陈小娘心知肚明,所以一点都不慌乱。
虽然她三十多岁才生头一胎,但是显见命中是个有福的,不过一上午,还不到午时就生出来了。
是个健康的哥儿。
就是府中的七郎了。
晋王欢喜,给起名字叫赵英。
庄皎皎听了直笑:“这府里孩子起名字都是随便起的?”
指月一言难尽:“王爷就叫赵随。”
……
行吧。
“这一对比,六郎这名字还算好的。”庄皎皎失笑。
可不,起码是个开拓的拓,想想二郎叫赵开,五郎叫赵合……
行,说明王爷起名字的水平是进步了,这不,到了七郎,起码更好听了。
陈小娘母子平安,晋王喜的什么似得,当时就给陈小娘待遇提高到了侧妃的待遇。
不过如今府中两位侧妃,加上五郎去世的母亲也是侧妃,所以不能明着再晋位了。
但是显然,陈小娘和七郎都有福气。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