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帝素来便是个雷厉风行的主儿,第二日早朝,便亲自下了擢升的旨意,当然这回旨意并非是给沈煊一人的。此次晋升,严格来说还是武将居多,值得高兴的是,谢瑾瑜也在其中,成功晋升为从四品大理寺寺丞,位列大理寺第三把手,看来此次追查乱党对方也是立下了不小功劳的。
旨意一出,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不说别的,便是他们户部,自打裴侍郎落马之后想要上位的可是委实不少。尘埃落定后,沈煊只觉得后背都发麻,也不晓得后头是谁在盯着自个儿。
正值朝中风雨未歇之时,一旁的宁王却又突然上前,朝着此次朝会丢了个大雷。
“启禀陛下,众所周知,上皇自小疼爱臣弟,可惜臣弟庸禄之身,终其一生难能回报其养育之恩。因而臣弟想向陛下请旨,允臣弟行遍中土,踏过千座佛寺,以此为父皇祈福禄。”
什么,众大臣不由掏掏耳朵,怀疑自个儿出现了幻听。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那可是素来以德才兼备著称,世林中好声如评的宁王殿下啊!诺大的权利怎么说放就放了?沈煊还特意看了眼陛下,对方面上惊讶不似作假。也就是说,这是宁王殿下本身的意思吗?
不知想到了什么,沈煊微微垂眸。
短暂的惊讶过后,天成帝急忙出声挽留,然宁王现在已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只一味秉承孝道,再凭着对方良好的口才,一时间到是让众人有些无从下手之感。直到大朝会散去,此事依旧没个结果。
御书房内,天成帝直接开门见山:
“皇弟今日这出又是何意?”
为上皇祈福,这借口未免太疏漏了吧。两人关系究竟如何,还有谁能比那日在场的他更加明白?天成帝丝毫不掩怀疑之色,对这位看上去君子如玉的弟弟,他可是丁点不敢小瞧?
“不过京城太小太闷,臣弟想出去转转罢了,皇兄何必这般如临大敌?”
“朕对谁都可以掉以轻心,但对皇弟你,可是丝毫不敢有疏漏之处。”
“皇兄未免太高看臣弟?”
“没办法,低看的下场,皇城之中,可是有三位前车之鉴呐!”
两兄弟已经有好久没这般的针锋相对,对视之间,突然双双失语了起来,还是宁王突然一声轻笑打破了两厢僵持。
“皇兄可还记得,小时候臣弟最想做的是什么?”
天成帝微微一愣,他哪里会不知道呢,对少时这个父皇眼里最宠爱的弟弟,他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再偷偷关注着。关注着对方的肆意,关注着对方无忧无虑,可以赖在父皇怀里哈哈大笑。
自然那件事,他也是晓得的。“父皇,山川湖泊,万里长河,儿臣才不要一辈子呆在京城一处,没滋没味儿的。”
十岁的六皇弟手中拿着一叠子游记,笑的肆意。许是人都会羡慕自己没有的东西,那场景直到今日,他都不曾忘记。
“皇弟你………”触及对方眼中的认真之色,天成帝突然不晓得说些什么了。只是若要就此放下戒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个弟弟太聪明了,自出生起被父皇那般算计最终尚能清清白白,不损分毫。分明外家阴谋反叛,对方世林之中依旧名声极好。
扪心自问,若是换做是他,能做的到吗?此刻便是自信如天成帝本人,也是不敢保证的。
宁王微微一笑,眉目生辉。
“皇兄应该明白,上皇已去,但那些一心拱卫父皇,对皇兄多有得罪的老臣该当如何?如今诸王之中唯余下臣弟一人,臣弟若是此刻留在京城,后果当真是皇兄想要看到的吗?”
“当然这般臣弟好歹还在陛下眼皮子底下,或许一旦出去事态只会更加不受控制,那么皇兄今日今时,又敢不敢赌上这一把呢?”
御书房中死一般的沉默,不知过了多久,天成帝突然开口,却是问非所问。“这便是你对几位王兄出手的理由吗?”
诸王皆废,那些得罪了他的先帝旧臣如今只剩一个选择。更甚者,便是对方离开也不必担心自个儿因着过往恩怨再去为难宁王府小辈。对于唯一幸存再来的宁王府,不论如何,对方只要无甚大错,他便只能优待。
司马彦轻笑着不曾说话,天成帝哪里还有不明白呢?沉默了良久才道“皇弟当真舍得下京中妻妾儿女?”
“因着父皇的缘故,臣弟曾经也想做个好父亲,不让儿女遭受臣弟所受苦楚,只是………许是臣弟天生凉薄吧,终究给不了他们寻常人家的父子之情。”时至今日,这么些年他与上皇只剩下权术谋算,竟也不晓得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父亲。想到此处司马彦目光微涩:
“如今臣弟能给的,不过一世富贵安稳罢了!”
“就是不知,陛下肯不肯做下此赌注?赢了,京城之中,宗府之内再难二声,输了,便是放虎归山,难有宁日。”
司马彦目光灼灼,天成帝突然朗声一笑。
“有何不可?朕上位不过数载,百姓安居乐业,国库丰实,如今更有新良种出世。朕无愧于天下臣民。‘’
历朝历代,有心者之所以能引起混乱,盖不过民怨四起,没有那人,也会有其他人。
‘’朕何惧之有!!”
宁王眉目微动,声音说不出的清朗怡人:“如今看来,父皇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精准凌厉。”言罢司马彦俯身拱手道:
“臣弟在此预祝皇兄德隆望尊,盛世永安!”
倒是难得的诚恳,哪怕此等言语天成帝早已听过无数回,然而再没有比之今日出自宿敌之口,更让他为之动容。看着背影潇洒如同沉珂尽去的六皇弟。
此时此刻,他却是信了对方已无权利之心。
第210章
宁王离京之时, 时间已经进入腊月出头,京城虽未到呵气成冰的地步,却也相去不远。然而便是这般恶劣的天气, 长亭之外,依旧站满了前来送行的文人士子,其中还有几位耳熟能详,便是帝王之尊也难见上一面的大儒们。
话说宁王殿下在士林之中的声名沈煊早前便有所听闻, 然而真正站在这里,看着眼前宽袖长襟的众文士, 他才明白,“名声颇佳”这几个字真正含义所在。
惜别之际, 长亭之中忽然传来阵阵琴音,时而高昂铿锵如铁石之音, 时而婉转温润, 又如山川流水。没有依依惜别时的丝丝愁绪,反倒是广阔山海间的自在潇洒。
师傅说过, 世间万物,唯有乐声是做不得伪的,任何能扣动人心弦的曲声, 其间必然倾注着奏曲之人此时此刻最真实的情感。
“ 若能有幸做一自在浪人,无拘无束, 且不自在至极。”当日所言音犹在耳, 不过那时的他不置可否, 如今白衣依稀如同昨日,心境却已截然不同。
一曲作罢,沈煊情不自禁上前一步。
“沈煊恭祝殿下得尝所愿”也恭祝殿下此去自此再无负荷,山川河流皆可为歌。
好似听出了对方的言外之意, 司马彦灿然一笑,双眸中好似有流光闪过。
“多谢沈侯,小王在此也望沈侯一世安稳。”
不是飞黄腾达,不是青史留名而是一世安稳吗?沈煊眉眼含笑,重重拱了拱手。
这一刻,毫无意外,两人心中都隐有遗憾之意。若不是立场不同,哪怕二人志趣喜好并不相通,也不妨碍成为彼此最好的知己。
不过这般也好,沈煊心想。一别两过,各循其道。只盼来日再见之时,你有山川河流,我怀俗世烟火。
正值众人一一上前道别之际,天边却突然纷纷洋洋撒起了雪花。
众人见此纷纷上前相劝。
“天降大雪,恐前方道阻,殿下何不改日在离。”
“是啊殿下,还是要以殿下安危为重。”
“殿下……”
众人苦苦想劝,司马彦却只是洒然一笑,挥手道:“今日已矣,何须来日!”
随即谢绝众人挽留,大步朝着一旁停靠着的马车走去。
雪花依旧纷纷洋洋,沈煊眼看着石青色的马车缓缓离去,很快便消失在了视野之中。
皇宫之中,天成帝手中奏折却是迟迟未曾批阅,一旁的李总管眼神儿一转,连忙上前禀报:“陛下,就在方才,宁王殿下已经离开京城了。”
然而预想到的场景并未出现,天成帝迟迟未曾开口,不知过了多久,殿内只听的一声若有似无的呢喃。
“哦,是吗?这般也好……”
***
眼看年底将至,沈煊两口子这几日也愈发忙了起来。沈家本就是超一品的侯爵门第,如今又恰逢高升,前来送礼之人可谓络绎不绝。顾茹被这种莫名其妙的关系明目弄得脑仁儿而都大了,伙同林氏两人理了数日这才勉强弄出个头绪来。
“我倒不晓得,什么时候汝南郡都跟咱们桂阳郡的是同乡了?”看着手中这份节礼单子,顾茹嘴角抽搐。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旁的林氏不由见此低笑出声儿,“好歹也是邻郡!舅母且瞧我手中这份儿!”
“一个京中的二等商户,说是跟舅母您百年前同一个祖宗呢?”
顾茹听罢,不由头更疼了几分,合着只要姓顾,八百年前都一家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