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开始用奢靡的生活打动辽江王,一边怂恿他“成就大业”。同样姓朱,为何不走得更漂亮,走得更高贵,走得更有底气?
为何一定要蜷缩于这样的穷乡僻壤,与边蛮小族为了蝇头小利打来打去?还要担心某一日朝廷过河拆桥来撤塞?
撤塞——是所有塞王的心结。而朝廷对燕安不信任还扣住世子做马倌的所为,的确让所有塞地人心寒。
带着子子孙孙,平平安安,在大江边,大陆上生活,确实让人向往。辽江王开始渐渐被廖文慈带着做梦。
精致颓靡的生活确实让人着迷,野心也在日复一日的催生里开始急速膨胀。
而另一边,廖文慈还与王妃和一众当地大族女交好,暗暗煽风点火制造野心。而最重要的,是她一直在鼓动辽江王世子。
年轻人嘛,最向往外边灿烂的世界,最不缺的就是闯荡世间的野心,睥睨天下的雄心!
在周围人的鼓动里,辽江王的一颗心确实被点燃了。
可他表示,他的兵力不够,财力不够,除非天上掉下个二十,三十万的兵力,否则这就是痴人说梦。
眼看辽江王被煽动得差不多,廖文慈拿出了她的全盘计划。
这个计划,叫人惊讶!
他不需要太多兵力,甚至不需要多少投入,就可以收获……太多太多。
“可……这么一来,辽江就成了反贼。”
“历史,都是胜者书写的!”
廖文慈并未过多劝说:“不如,咱们先小试一把?”
于是,就有了两年前,“鞑子突然几番小规模进攻辽江”这事。
这个,自然是假的!
可辽江王惊叹了。鞑子,竟然真的被廖文慈使唤上了。
而他也在廖文慈的示意下,给朝廷去了奏折。说辽江被接连偷袭,被鞑子得逞,损失惨重。
而朝廷那里一点未有疑,还鼓励他剿灭平定……
辽江王渐渐信了计划的可行性,也越发坚定他的大计。
那一年,鞑部还真就假借进攻辽江,来到边境装模作样打了几次。
廖文慈还安排了他和鞑部两位王子见了一面,让他一颗心彻底定下。
那年年底,计划正式启动。
他借要在边境设立防御点,开始向朝廷讨要银子。
虽然五百万两没能拿到,但却从天而降了三分之一的巨款,足足一百五十万两啊……
朱永宁咧嘴冲皇帝笑:“所以,辽江这次行动的所有资金,事实都是朝廷提供的呢!”
用朝廷的银子来攻打朝廷,这是何其酸爽!
“这笔银子用作了军需,用作了招兵买马,还拿了一点给鞑子让他们老实听话。而朝廷前几次给的剿鞑粮草也刚好为我们所用!”
皇帝气得几乎要吐血。
所以辽江和鞑子,兵也不用出,还赚了谋反的银子和粮草?亏来亏去,亏的都是朝廷?
朱永宁还一个响指,手下递上了宝盒。
这里边的银子,便是刚刚这保和殿筹得的六十万两,往兵部送的时候,被他的人截下了。
“父皇,瞧瞧,您让我筹措银子,这银子,我自然得用在自己身上不是?”朱永宁的笑在殿中回荡……
皇帝一个冷颤。
他想到了一件事:燕安那里,只第一批粮草送过去了。虞博鸿的大军断了粮,便只能回缩。可京中若还出事,被朱永宁控制下……那虞博鸿带的大军不但无处可去,还腹背受敌……
皇帝还没来得及深思,又被朱永宁带着,将思绪重回了辽江。
“在朝廷被骗后,所谓的鞑子倾巢东移的故事就开始了。都是假的!怕燕安探子发现,当时鞑部只是特意分散和后撤,散于草场各处,由于散得透,谁也管不了谁。所以那些探子也不知是否大部东移,其作用也就废了。
因此,不管是朝廷还是燕安,其实都没法判定鞑子主力所在。在辽江王言之凿凿后,所有人也就信了。
当然,为了戏真,鞑子还给辽江提供了用以配合的五千人和鞑部装备。接着,辽江便开始了被进攻,被侵占而不敌的故事。”
……
第621章 珍贵兄弟情
到了这会儿,还有谁敢小瞧了朱永宁?
太子和皇后都被拘禁,所以他并没有引领和相商之人,可他还是顺利接手太子势力,并策划一整出大计。
就这能力,还有谁敢说个“不”字?
“辽江行动开始前,夫人便亲自回了京城来指挥局势,控制辽江的应对。就在您的眼皮子底下。”朱永宁再次撑身龙案。
“您不知道吧,其实您收到的奏折,很多都是夫人发出,并非辽江送来。而夫人一直都是在以朝廷的反应和应对来制定下一步辽江的‘战局’和决策,并提早一步将消息传到辽江做准备。”
他的笑略微带了些扭曲。
“打个比方:您派严鹏带千人轻骑去辽江做刺探。这怎么行?他们一旦去了辽江,届时没有鞑子,只有演戏之事便不攻自破。
所以严鹏那帮人什么都还没做,刚进入辽江不久,就被真鞑子和假扮鞑子的辽江军合力围杀了!千人精兵,全部杀尽,只放了残废的严鹏一人回来报信!
那次的围杀做得真真的!严鹏震惊,回京禀告的消息自然夸大其词。所以朝廷和您,不但加大了粮草兵器的资助,还对实力强大的鞑子正越来越逼近的谎言深信不疑……”
皇帝闷声:“所以,你们还算到朕会派燕安军援助辽江了?”
“那倒没有。”
朱永宁露出一口白牙。“但那重要吗?我只要确保,您慌了,急了,不得不应对,那就行了。辽江与京城就相距了那么几百里地。您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出兵,是您的必然选择。”
他要的,就是要调空京城兵力。
“结果您走了最糟糕的一步棋。您啊,谋算太多,竟然调了燕安军去辽江!而且是几乎全数!您不知道,您这行径可乐坏了虎视眈眈的鞑子,反而叫他们占了个大便宜!
更可笑的是,您让我那笨蛋大哥去了燕安!而且带他的不是虞博鸿而是几乎没怎么上过沙场的高昂!父皇,儿子真得说一句,兵家大忌,您全犯了!”
“当时的我,更确定一切天意!您的时代,到头了!”他的父皇,昏招频出,可不是老了?该退了?
“我们运筹帷幄,早就将人安排进了鞑军负责这次行动。我们的人早就侯好了大哥和高昂!鞑子故意几次失手,给了他们甜头,放松他们警惕。我大哥身娇体贵,天天想着赶紧完成任务回家。而高昂则一边被他催促着,一边心急于给他积累军功。
在机会出现时,那两人果然上当,带着五千人落入了圈套。鞑子们玩得倒是挺尽兴,将他们追得天上地下,走投无路,杀得天昏地暗。而经此一役,鞑子更是放心暂时将领兵权交到了我们手上。”
“您知道,当时围堵大哥他们的鞑子有多少人吗?”
满堂静默。
“围堵的有两万!外围的有一万!”而不是他们以为的千人。
皇帝一抽气。
是啊,京中有奸细,自然知道当时朝廷派出的人数是两万多,鞑子早就侯在那儿,不确定太子和高昂会带多少人落入陷阱时,为保优势至少也得准备多于对方的人数。
三万,是个顺理成章的数!
“那么您觉得,三万人的围堵,应该是插翅难飞才是。可高昂都中了两箭,他们还可能让我大哥逃掉?”
所有人,再次瞪圆了眼。
什么意思?
刚不是说,太子立下了战功?因此,不是大胜,而是大败?
所有人都看着皇帝,等着他说不。
可皇帝气得牙齿打颤,正沉浸在儿子的言语里……
所以,不是高昂带着儿子逃出生天,而是鞑子故意放走了他们!他堂堂大周太子,居然被蛮族当做了乐子玩弄在手!
“对。”朱永宁笑。“否则您真以为鞑子们那么草包,三四天都没将人找出来?那么多人,就是翻都翻了个底朝天了好吗?为了放过他们,特意连猎狗都没放出来呢!还得时不时到他们藏身的洞穴边吓一吓,故意逗一逗玩!听说我皇兄,学会不少技能了?”
大哥生吃了自己马——这事让朱永宁既好笑又感叹,他的大哥,也是怕死的。
“畜生!”皇帝咬牙。逆子知道这么多细节,显然所言不假。
“我们要的效果达成了。他们失踪,您吓坏了吧?若非吊着他们,您哪里会着急忙慌调了大军开拔燕安寻找太子?虞博鸿,到底被调出去了!”
其实从最开始,虞博鸿就是要被调离京城的主要目标!他的带兵能力,对皇帝的忠诚和在军中的威信对朱永宁来说是个大问题。尤其他手上有北营禁军,只要他在,京城便很难攻破。
所以他们一直在钓鱼。
可反反复复钓了多次,皇帝就是舍不得将虞博鸿这鱼放出去。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皇帝身边可用之人越来越少,当积重难返,太子流落在外,他们要的机会也出现了。
“所以,虞博鸿离京后,我们的计划也就开始了。”朱永宁又一个响指,一道秘奏到了他手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