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皇位之争也似乎平静了下来。
兴王一如常态,两耳不闻窗外事。但他儿子朱宏文很争气,几位夫子都对他赞誉有加。皇帝也越发看重这皇长孙了。
泰王越发低调,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他的那点职务上。他的尽心尽力也不是没有回报,至少差事完成的不错,朝中上下对他风评也挺好。
赵氏依旧没能怀上。或许这一点,也是泰王不得不低调的原因。
赵氏越发急躁,与她同时期成婚的,大部分人肚子都有动静,却只她没有,她只得四处求医问药,烧香拜佛。
开春荣安去白云寺时刚好遇上了前去求神拜佛的赵氏,两人便多聊了一阵。由于赵氏前世嫁的并不是朱永泰,所以荣安也不清楚她怀不上的主因。
“是不是你太紧张了?放轻松点。都说这种事急不来。你们成婚还不到一年呢。”
“我不急,其他人急啊!一点动静都没有,贵妃思量着要给王爷纳一位侧妃,已经在相看人选了。”
荣安陪着她一叹。
这就是皇家的媳妇啊!不进则退,既要为男人,为婆家,为自己家族操心,还得担心会不会被身后之人赶超,独独只有自己的身子,自己的心思没有人关心。稍微做的不好,还得成为背锅的,太惨了……
“真是羡慕你。”赵氏说了句真心话。
整个贵女圈,不,应该说整个京城,谁不羡慕荣安呢?
爹是重臣,有权有势,婆家大方,毫不管束,男人听话,还英俊忠诚,而她自己,有钱有颜还自由自在,过着一般人羡慕嫉妒到变形的生活……
宁王在上次的选妻风波过后,也彻底安稳了下来。他与泰王已经和好如初,兄弟常常一聚。他平日也不出门,只安静在家看书。皇帝思量着,再过一阵,便给他选个王妃,让他先成家再说……
常茹菲的婚期定在了四月初八,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婚期越来越近,朱永泽那里来信,说已经在路上了,约莫三月二十左右就能入京。
由于是远嫁,所以按计划,四月初八朱永泽将从京中王府前往常家迎亲,之后便直接在京中办喜事。三天后,再出发前往庆南。
据说,这是朱永泽争取下的成婚方式。
按理远嫁应该是由庆南来人接了常茹菲,随后盖着盖头,带着嫁妆,一路敲锣打鼓南下,最后到达庆南再办喜事。但朱永泽心疼远嫁千里的常茹菲,舍不得她独自南下,更了解常茹菲,若让她一两个月都要盖着盖头坐花轿坐马车会要了她命。
所以朱永泽坚持要在京中大婚。
因此,在从朱承熠口中听到这事后,荣安忍不住长嘶了一声。
“这事,对常茹菲是好,可朱永泽爹娘那里呢?会不会不高兴?”儿子的婚事,没做上主。此刻儿子大婚,还不能亲眼见证,大概没几个父母心里会舒坦吧?尤其是那位王妃,还有表妹什么的事在其中……
“朱永泽还有嫡亲弟弟吧?”荣安突然问了一句。这么不听话的儿子,还能得到老娘的宠爱吗?
当时朱承熠在她脑袋上敲了下:“你想什么呢?话本看多了吧?朱永泽不但有两个亲弟弟,还有两个庶弟呢!但嫡长子就是嫡长子,他这个世子和我一样,是出生便封了的,哪能说变就变?而且庆南王很喜欢朱永泽……”
荣安张张口,可她有预感,王妃怕不会喜欢常茹菲。既因常家远在京城,帮不了朱永泽,也因常家没落贵族没个大权,更因常茹菲抢走了那个位置和儿子的心……这天底下怕是真没几个如燕安王妃那样洒脱的婆婆。
“放心,不会有变故的!”朱承熠倒是很肯定。他相信朱永泽……
婚期临近,常茹菲渐渐开始不定心,时不时会呈望夫石的状态,总爱往南看,惹了众人齐齐取笑。
荣安则觉得日子掐得刚刚好。四月初三弟弟办满月,朱永泽和常茹菲还能喝上一杯喜酒。
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庆南王世子终于将要入京。
三月二十二,便是入京日。
宫中有宴。
皇帝打算给朱永泽接风洗尘。
众人一早便入了宫,只等世子。
消息已经传来,这回与朱永泽一道入京的,还有庆南皇室那脉,庆南王的亲弟弟。他将作为庆南长辈来参加婚事。
荣安陶云和常茹菲都舒了口气。
这是个好消息。
她们都不指望庆南王或王妃会像燕安王妃那样,千里迢迢赶来为婚礼奔波,但若庆南来的人无足轻重,那便足可见那边对茹菲的态度。
还好,还好,来的,至少也是庆南皇室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辈分也与皇帝一样,倒是正合适。
患得患失的女人们,惹得朱承熠郝岩等人好一番取笑她们杞人忧天。
这天,常茹菲精心打扮,整个人明艳亮眼,如同一株盛放的牡丹。
可今日的她,尤其紧张。
在听着内侍来一遍遍报着世子位置时,常茹菲的手心都湿了。
原本说好的是午时抵达,就不知为何,午时已过了一刻钟,还是没见人。
毫无意外的,时不时张望的常茹菲又受了一波打趣。
“不用急,说不定是随行的嫁妆太多,堵到路了。”众人笑。
又是一刻钟后,那个身影终于出现。
大概是最近都在往返奔波,朱永泽瘦了不少。
早先那种吊儿郎当的不正经也褪去了。
不知是否错觉,荣安甚至觉得他有点严肃。
他大步而来,在看见常茹菲时,眼中一下光彩大盛,随后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
几个月不见,常茹菲心都快蹦出来,好一阵狂喜。
直到朱永泽行过礼后,跟在他身后的女子自报家门。
……
第570章 是表妹来了
朱永泽阔步而来时,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他和他身边皇叔朱承白身上。
谁都没注意到他身后那个衣着简朴的女子会在朱永泽和朱承白请安后,第三个上前叩拜。
她自称是元平。
元平?云平郡主!
就是朱永泽的那个表妹!
表妹来了!
入京了!
荣安、陶云,常茹菲等人面色齐刷刷一变……
元平,是朱永泽生母张氏娘家大舅张洪芳的女儿。
张洪芳是庆南当地战功赫赫,威望极盛的大将军。可以说,张氏能成王妃,一大半功劳都归于张洪芳。
庆南和燕安不一样,南蛮地区,异族多样,除了各种民族问题还面临南缅等国的滋扰。
张洪芳戎边二十多年,经历过大小战役近百场。就连虞博鸿也曾与他共事过几年,常夸他是不可多得的国之栋梁。
然而就这么一个英雄,却在八年前的抗缅之战中牺牲了,只留下了一个女儿。
皇帝感念其军功,特封其女为郡主,赐了块封地,封号元平,保她得一世荣耀,享一世太平。
张洪芳定一方安宁,在庆南的军功和威名实在卓著,时至今日都还是让蛮夷恐,让庆南势力叹,其威望不减当年。
张洪芳妻是庆南第一大族祝家明珠,其母来自当地首富林家,所以可以说,元平父辈有权,母辈有势,祖辈有钱,她自己还有名声地位,是几大利益体融合的产物,更是好几股势力眼里最合适的庆南世子妃人选。
这样的外甥女,太过完美,燕安王妃自然有将她和儿子撮合之意。
而与之相比的常茹菲,哪怕在京中实力强硬,也远水救不了近渴,事实对庆南地来说,根本就没什么意义。也是基于这一点,荣安才会觉得,王妃不会对常茹菲太过中意。
由于先前王妃已经提了这元平的事,所以此刻的元平突然出现在京中,宫中,可以说很不合时宜了。
尤其是看皇帝那愣了两息才反应过来“元平是谁”的表情,显然也是没想到这元平会入京。
“元平?你是洪芳之女?”皇帝问。
“是。臣女元平,叩见皇上。”
什么意思?
荣安几人皆忍不住错牙。
朱永泽入京是来成婚的,她呢?
她在这儿做什么?
难不成是千里迢迢来祝福不成?
朱永泽带她来是为什么?
为何连皇帝都不知晓?
他们连皇帝都瞒着?
几人几乎是同时对朱永泽生出了失望和……怀疑。朱永泽这么做,难道不知常茹菲会难过会多想?可他还是将人带入京了。分明是有所目的。难不成他还想求皇上多来一个恩典?左拥右抱?
否则呢?
果然常茹菲也是这么想的,她的手微抖起来。
荣安和陶云一左一右拉住了她:“别多想。看看情况再说。”
几人不由细细将那元平打量。
瘦弱的身子巴掌大的脸。面容不是绝美却清秀,尤其一双眼睛,似乎笼着一层雾气,水朦朦的,整个人都散发柔和气场。衣装不好不坏,简单的浅青色,很是清雅,可在宫宴这种时候看来又略显寡淡。
这么个人,如株清莲,几乎与茹菲是截然不同的存在。
一时间,众人已是交头接耳。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