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事到如今,赵侯是信妻子的话多过信次子的话的。那个孽障他了解,虽说私德不正,但深有算计和城府,他不是个蠢人。
如若不然的话,上战场拼功业的人那么多,为何就他能得这满身的荣耀?
那个孽障,他是个有胆识有谋略的将才,连战场上那么剑拔弩张的紧张时刻他都能运筹帷幄,何况如今这小小的内宅之斗。
怎么就那么巧,今儿他人就在青云阁内,他还能让碧娘撞到他媳妇?而且更巧合的是,碧娘撞上柳氏的这一幕,恰巧被荣安大长公主看到了。
他知道这孽障在盘算什么,看来,他也是知道丢人的。知道未婚便搞大人家姑娘的肚子不好,这才排了这样一场戏来把罪名安到他继母头上。
若不是念在那柳氏刚刚生产完,且荣安大长公主此刻还住在府上的份上,就凭他这两桩大错,他此刻也容不得他那般舒服的睡觉,势必要去揪出来狠打一顿。
但他虽然已经猜得个大概,也知道他混账、罪该万死,但却不能再大张旗鼓的对外宣扬,不是碧娘害了柳氏,而是那个兔崽子下的一盘好棋。若他真这样做了,就是等着让全京城看笑话,而且这个笑话,说不定能被笑一辈子。
就像他十几年前的那个笑话一样。
这个孽障,真是下了好大一盘棋,竟把他这个父亲,也置于了他的棋盘之上。他故意几次三番让碧娘寻到些他行了坏事的蛛丝马迹,却又在临门一脚时,让那些被碧娘找来的人翻口供害碧娘。
他知道碧娘是个什么性子,越是被冤枉,她越是不会善罢甘休。他的目标,根本不是之前,他是目标是今天。
前面做了那么多,等的就是今天。就是等着在今日,在那柳氏临盆时,他最后再设一局,把屎盆子彻彻底底扣在了碧娘头上。
如今,由荣安大长公主之嘴传出去,碧娘就成了那个陷害继子子嗣的恶毒女人。而他们夫妻,婚前行的那些龌龊之事,倒是彻底撇得一干二净了。
越是弄清楚了这个逆子这些日子到底对碧娘做了什么,赵侯便心中越是觉得过意不去。
之所以能让逆子奸计得逞,还是因为他对这个逆子抱有过高的希望了。他竟然信了他,竟然信了他在他面前装出来的那些所谓忠义和耿直。
这个逆子,他真的太会装了。
####
赵侯虽然知道自己错信了逆子的话,害得妻子吃了这个暗亏,但却不能如何。提人来打一顿?如今逆子做了父亲后,似乎变得更为圆滑狡诈,便是提他过来问话,他也不会再如从前那般和他说话。
他脾气没那么耿介了,言语间,竟然对他客气起来。只是他看得明白,他所谓的那些客气,所谓的“尊重”,都是装出来的。
如今他再想抓他一个错去行家法,已然很难。质问他为何要陷害碧娘,他却死不承认,一问就是一脸无辜,再问就是一阵沉默,再多问几句,他身边就有人蠢蠢欲动要跑去老太太那里告状了。
他不会再对他大呼小叫,明面上直杠,当着下人们的面不把他这个父亲放在眼里。
哪怕他是一家之主,哪怕要以棍棒行家法,也是要有一个理由的。无缘无故殴打朝廷二品高阶武将,若是朝中有御史弹劾他,他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也是到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明白,原来从前,他一直都是小瞧这个儿子了。原来从前他以为这个逆子已经够猖狂够无耻够难对付,如今见识了他的这般圆滑手腕后,才算真正明白过来,倒是他从前小瞧他了。
这个逆子,他能屡立战功,得圣上亲赐“大将军”军衔,原来不是他运气好,也不是因他只有一身虎胆。他有胆识,也有谋略,更有心计。
赵侯望着面前这个似是变了个人一样的次子,心内不由也感慨。他既有这样的本事,若是能如大郎一样走正途该多好?
心中不免一时愤懑可惜之情,席卷而来。
赵佑楠当初给过妻子承诺,承诺她,只要有他在这侯府一日,他便会保证他们娘俩不会受到丝毫委屈。他是言出必行的人,既然做了承诺,自然会做到。
知道妻子害怕见到那种父子动辄棍棒相对的场面,他如今再见父亲,便也不再如往常一样,只一味凭着浑身的一股子怨怒之气而和他明面对着干。
从前是为了母亲不值,哪怕是拼着挨家法,他也不会给父亲一个好脸色。
而如今,他有了妻儿,他也该需要为妻儿做些什么。母亲的仇,他心中自然还记着,只是,展现自己仇恨的方式,不是只有一种。
他不是不会圆滑,只是从前不屑用在父亲身上。而如今,用上了罢了。
日后在这个侯府,他们父子二人最好井水不犯河水,互相不往来。若是那位侯夫人胆敢再起什么幺蛾子,他也势必不会手软。
六七月的天坐月子,日子的确不太好捱。一年最热的时候,偏还不能冷着冻着,想吃冰冰凉凉的东西吃不到,柳香觉得自己心里苦。
侯府地窖里有藏了冰块,为了降暑,每日会拿些过来。不过,没敢放得离柳香太近,只搁得离她远远的,然后两个丫鬟拿着那种大蒲扇轻轻扇着风。
这样稍稍降了些暑热,柳香倒能好过一些。
不过这个季节正是吃西瓜的季节,赵家身为一品军侯府,自然分得了宫里不少的赏赐。再加上还有她夫君赵二爷这么个圣上的宠臣在,额外的份例赏赐总是少不了的。
这些日子,她看到了好多人在吃西瓜,可就是她吃不着,心里就很难过了。
柳香刚生产那几日,柳家婆媳有在这里住着陪几天。后来见赵家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根本无需她们娘家人操心,也就放心的回去了。
赵老太太包括赵佑楠在内,都有挽留二人,但柳老太太心里知道这侯府阖府上下并非都是好说话的。她怕继续留下来呆得久了,会落某些人口舌,所以,只谢了赵家祖孙好意后,婉拒了。
不过,虽然柳家婆媳没再住在赵家,但赵佑楠会隔三岔五接了二人来探望。
柳香这个月子坐的,还是很安静很顺利的。
到了七月中下旬时,墩哥儿要摆满月酒了,阖府上下,又都热闹起来。哪怕是一向比较清净的青云阁内,这几日,丫鬟婆子一大堆聚在一起时,也都会议论起到了小爷摆酒席那日,都会有哪些贵人来。
这次墩哥儿满月酒,一应都是卢氏操办的,老太君监督。要给哪家派帖子,都是事先商量好的,也是按着往日的年节时走动来的。
赵佑楠在京城从不和皇家子弟来往,哪怕是他在外行军打仗时,有几年是跟在魏王身边的。但回了京后,他也没有过要和魏王深交的意思。
所以,这些年来,一应的年节走动,包括去岁秋时他娶妇成亲,请的朋友,也多是公侯府第的纨绔子弟,又或者,是平民出身,但却一起并肩作战过的中低阶武将。
像皇家亲王、郡王这种,从不曾来往过。
但这回,他儿子墩哥儿满月酒,席还没摆,竟就先后收到了来自于衡阳王、魏王等诸位王爷的礼。卢氏在收到这些王爷府上送来的厚礼的时候,自己拿不定主意,去了老太太那里请示了老太太意见。
这种牵扯到朝堂的大事,赵老太君心下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所以,等赵佑楠晚间下值回家时,她又喊了孙儿到跟前,和他说了这事。
荣安大长公主这些日子一直住在赵家赵老太君院儿里,人还没走。祖孙谈话时,她无意间听到了,就笑着走了过来。
“他们知道我回了京城,如今住在你们家,估计是来看我的。这几个孩子,都挺孝顺,还想接了我去他们王府里住去。但我这个人,安静惯了,且和他们这些小辈也无话可说。还是住在你这里好,我们有共同的回忆,谈起过去来,能有共鸣在。”
荣安大长公主还挺单纯的,笑着劝赵佑楠说:“既是礼都送到府上来了,不如就收下吧?多少都是对孩子的一片心意。”
赵佑楠心想,这荣安大长公主怕是想得太简单了些。不过,既然她老人家都开口说话了,他自然也不会去拂了她面子。
何况,此番荣安大长公主还住在他们府里。就算魏王府衡阳王府……甚至东宫的人都来庆贺,他也可以对外称是这些储君王爷是来看大长公主的,只是顺便给他道个贺。
这样一思量,赵佑楠便笑着对卢氏说:“大长公主殿下所言甚是,既然几府贵主都送了礼来,合该要补个请帖送过去。这件事,怕是要再劳烦大嫂了。”
卢氏笑说:“这点事倒是不麻烦的,既然你做了决定,那我就这么去办了。”
赵佑楠朝卢氏抱手:“多谢大嫂。”
所以,一时这几位王爷也要来府上吃小爷的满月酒的消息,就传开了。丫鬟婆子们有在院子里议论,柳香自然也听到了。
等晚上丈夫回来时,她就问了丈夫。
赵佑楠自然不会瞒她,就说:“是有这个事。”
他抽了张竹椅于床边坐下,正经和她说起了这个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