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容华 (寻找失落的爱情)
- 古代言情
-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 更新入库:04.11
话未说完,便有丫鬟神色仓惶地来禀报:“太夫人,不好了。大公子四公子命人急传口信回府,说是天牢里出事了!”
太夫人一惊,霍然起身:“送信之人在何处?立刻让他进来!”
魏氏倒抽一口凉气,用力地攥紧手中的丝帕。心里骤然涌起一丝不妙的预感和恐慌。
贺祈目光一闪,心中哂然冷笑。
算一算时间,他们刚离皇庄没多久,郑氏就迫不及待地动了手。引君入瓮之计,果然奏效了。
……
前来传信的,是贺祈留在皇庄里的亲兵侍卫。
这个侍卫,年约二十,一脸精悍,嘴皮子也十分利索。进来后先磕头行礼,没等太夫人追问,侍卫便沉声禀报:“小的奉三公子之命,在天牢里看守假的贺青山。昨夜四更时,有人暗中潜入天牢,欲杀人灭口。小的们早有防备,抓住了这个刺客……”
等等!
太夫人眉头一跳,看向贺祈:“什么是假的贺青山?三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魏氏手中丝帕攥得更紧,面容苍白地看着贺祈。
贺祈没有看魏氏,沉声对太夫人说道:“对不起,祖母。之前我一直瞒了一件要紧的事。其实,贺青山早有死志。严刑三日后,就趁着灌续命参汤之际咬舌自尽了。”
“当时,我将此事瞒了下来。令人假扮成贺青山,继续待在牢中。大哥和四弟,也被我反复叮嘱,守口如瓶,未将这个秘密告诉任何人。二婶娘和二哥,也不知此事。”
“贺青山背后定有指使之人。我要以假的‘贺青山’为鱼饵,设下这一局,将幕后主使者钓出来。”
“所以,我伴驾随行,故意令大哥四弟延迟一日再启程。幕后之人,想杀贺青山灭口,一定会趁着这‘大好时机’出手。”
“现在看来,请君入瓮之计果然成了。”
太夫人一颗心直直往下沉。
她活了大半辈子,饱经世故,历经风雨。早已嗅出了此事的不对劲。这些时日,她不知思虑了多少回,越想越觉心惊。
祸起萧墙!
魏氏也不是蠢人,脑中紧绷着的弦几乎要断裂,声音异样的尖锐:“那个刺客,到底是谁?为什么能潜入皇庄的天牢杀人?”
这个问题问的好。
贺祈目中闪过冷意,看向侍卫:“刺客现在何处?”
侍卫目中闪过无奈,沉声答道:“这个刺客被抓住之后,立刻咬破口中毒药,自尽身亡。小的们搜遍刺客全身,也未能找到能证明刺客身份之物。”
“二夫人十分愤怒,要将刺客尸首扔去喂野狼。大公子四公子坚持要将尸首送回京城,仔细查验刺客来历。”
“一番争执后,到底还是随了二夫人的心意。刺客的尸首,小的未能带回来。大公子四公子命小的传话给二公子,说他们愧对二公子的叮嘱。请二公子见谅。”
贺祈神色沉凝,淡淡道:“大哥四弟已经尽力了,我不会怪他们。”
太夫人目中闪过不敢置信,全身颤抖不已。
魏氏更是心如乱麻,脑海中几乎成了一片浆糊。
侍卫说的这番话,每一个字她都听进了耳中。联到一起,却异常晦涩沉重。
第263章 入瓮
郑氏恨贺青山入骨,想将贺青山千刀万剐毫不稀奇。可这个刺杀“贺青山”的刺客,郑氏为何不留下尸首,查出身份来历,而是坚持毁了刺客尸首?
是谁派了刺客去杀“贺青山”?
守卫森严的皇庄里,刺客是如何潜入的天牢?
到底谁是幕后主使?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涌入魏氏的脑海。
魏氏亦是将门出身,自少也曾习武练箭,不是那等遇事动辄昏厥的脆弱女子。可此时,心底那个模糊又可怕的念头在心头不断涌动,令魏氏面色惨然,全身不停颤抖。
太夫人的脸色同样难看。
无言的沉默,在内堂里蔓延,似要将人的血液凝结。
不知过了多久,太夫人才沙哑着声音张口:“你先退下。休息半日,再去皇庄传我口信。让大郎和四郎先回平国公府吧!”
侍卫迅速看了贺祈一眼。
贺祈微不可见地点头。
侍卫这才张口应下,很快起身退了出去。
魏氏用力地咬着嘴唇,在下唇上咬出一个极深的印记:“孙媳也想去皇庄,请太婆婆首肯。”
太夫人深深看了魏氏一眼:“贺青山和刺客之事,慢慢查探,总能查出真相。这等时候,谁也不能慌了手脚。你在府里待着,不必去皇庄了。”
魏氏急得哭了起来,扑通一声跪下了:“孙媳实在忧心夫婿,求太婆婆,就让孙媳去吧!”
一层一层的惊疑,如巨石一般压在魏氏的心头。
她一定要去见贺袀和郑氏,她要亲口问一问他们,这一切到底是不是……是不是像她所想的那样。
太夫人用力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恢复了冷静,声音里透出凛然:“有二郎在,大郎四郎也在皇庄里,一定会将此事查个明明白白。你就留在府里,陪一陪我这个老婆子。”
魏氏:“……”
太夫人丝毫没有动摇之意,魏氏哭着哀求,也未能令太夫人改变心意。魏氏无奈应下,以袖掩面退了出去。
出了内堂后,魏氏一路疾行,最后几乎是跑着回了自己的屋子里。终于没了任何异样的目光。
魏氏终于无需克制自己,放声恸哭起来。
……
魏氏离开后,内堂里沉默了许久。
太夫人终于看向贺祈。
那张熟悉的俊脸上,浮着陌生的冷凝和锐利。
太夫人像是第一次看见贺祈一般,慢慢地缓缓地仔细地看着他。
贺祈神色未动,任太夫人尖锐的目光刮过自己的脸孔。过了许久,太夫人才张口问道:“三郎,贺青山的第一箭,你事先有提防,是也不是?”
贺祈和最疼爱自己的祖母对视片刻,才低声应是。
太夫人目中闪过伤痛,继续问道:“伤了二郎的那一箭,绝不是贺青山射出来的。是谁暗中潜伏在贺青山身侧,射出了第二箭?”
不等贺祈吭声,太夫人又道:“对了,这个人不但身手超卓,而且一定深得贺青山的信任。所以,才能暗中取了一支贺青山的箭。才能嫁祸于贺青山!”
“贺青山无妻无女,亦无亲人,只收过一个徒弟。那个徒弟也是你的亲兵侍卫。想来,立功的就是此人了。”
“郑氏自以为运筹帷幄,暗中设局害你。却不知你早已洞悉一切,将计就计。最后,被暗箭所伤的是她的亲生儿子。”
“贺青山之死,早在你意料之中。你令人假扮贺青山,继续引郑氏出手,令她露出马脚。”
“是也不是?”
太夫人目光如刀,看着贺祈的目光里,不再如往常那般慈爱温和,而是深切的失望和痛楚。
贺祈心中一痛,没有否认:“是,祖母料事如神,一切都猜中了。”
料事如神?
太夫人忽地笑了起来:“好,不愧是贺家三郎!这一连环计,险之又险,却又精妙至极。郑氏母子两人联手,也不敌你一人,皆落入你的算计之中。”
“不,不止郑氏母子。刺客之事,怕是大皇子妃也被牵连其中。”
“皇庄里外都是侍卫,天牢里更是守卫森严。等闲人,别说进天牢,便是想靠近也不可能。有这份能耐,买通守卫,潜入天牢的,寥寥可数。”
“这个人,只会是大皇子妃。”
“他们母子三人,一定没料到,一切早已落入你的算计之中。好一计引君入瓮!”
“有这般有出息的儿孙,我就是现在闭眼,也能安心了。”
……
最后一句,如犀利的刀剑一般,深深刺痛了贺祈。
在动手之前,他便料到,祖母知悉真相后,一定会痛心疾首。
前世他被毁容失了世子之位,祖母大病一场,最终离世。这一世,他抢先一步设局,被毁容的人变成了贺袀。
一无所知的祖母,心痛兄弟相争手足相残。哪怕是贺袀母子起恶意在先,可占了上风的人是他,受了伤的人是贺袀。
于祖母而言,痛苦又多了一层。
再如何不愿,他还是深深伤了祖母的心。
贺祈目中闪过水光,跪了下来:“祖母,对不起。我不愿伤祖母的心,可所作所为,还是令祖母伤心难过了。”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他们母子对平国公世子之位生出觊觎之心,暗中设计要害我。我虽察觉不妥,却无证据。只能以自己为饵,设下这一局。”
“如果我不下狠手,此时,躺在床榻上的人就会是我。”
是啊!
其中的道理,不必贺祈说,太夫人也都明白。
可这丝毫没令太夫人的心好受一些,反而愈发痛苦。
她一直以为贺家兄弟和睦家宅安宁,她一直以为郑氏虽然有些心思盘算,对三郎的照拂里总有些真心。
现在,所有的虚伪面纱都被撕下,露出的是血淋淋的伤口和残忍的真相。
太夫人张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口,胸口一阵阵尖锐的痛苦,泪水从眼角涌了出来。身子晃了一晃,眼前一黑,昏厥了过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