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不是!”
文臻茶碗一放,身子向后一仰,笑吟吟看着他:“既然都不是,那么黄治中打算拿什么理由拒绝呢?拿城门口你亲自花楼迎接本官的交情吗?”
黄青松抬头,迎上她目光,张了张嘴,却最终没能说出话来。他在文臻眼睛里看见的只有笑意,却能感觉到后背的冷汗一滴滴地渗出来,在这初春微寒的深夜里,每颗都彻骨鲜明地印在脊梁上。
他拿起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对面,有人对他看了一眼。
有了开头,就有了接续,有人还算爽快,有人磨磨蹭蹭,但最终都签好了,时间也已经走到了深夜,远处更漏声声,这湖州第一次大员齐集的会议,竟然一直延续到了深夜黎明交替之时。
最后一位签名的是典学李从正,这位端端正正写下自己的名字之后,似乎还想欣赏一下自己的字,拿在手中,就着旁边小几上的烛火看着,苏训站在他身前,恭恭敬敬地等着。
李从正忽然手一歪,折子掉到了烛火上。
众人或意外或不意外的惊呼。
张钺站起身,文臻放下茶碗。
李从正惊慌地跳起来,急忙给文臻打躬,“大人恕罪,下官并非故意……”
文臻看定他,忽然笑了。
“怎么,李大人并非故意什么?”
李从正一怔,隐约觉得不对,一回头,却看见苏训正慢条斯理将那折子收回托盘上。
折子完整无缺,别说烧毁,连个烟痕都没有。
这不可能!
李从正怔在那里,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他明明亲眼看见那折子落在烛火上,肯定是要烧着的。进上的折子是不能有一点涂改污迹的,而重写的折子也断然不可能再次聚集所有湖州大员重新签名。
万无一失的手段却失了手。他骇然抬头看上头的文臻,文臻却一脸疲倦地端了茶。
更鼓声响,又是一日。
湖州大员们心中惊涛骇浪起,匆匆走出刺史衙门时,看一眼前头深邃的夜色,只觉得这日后自己的前程,也要如这夜色一般,晦暗难明。
……
“您今儿怎么有空来我这贵地?”
“我来陪你喝杯酒儿,顺便给你解个劝儿。”
“哦?我有什么需要解劝的?”
“年轻人,行事莫要太孤高了,你来湖州,诸位大员联合请你饮宴,你怎么一改平日习性,都推辞不去了?”
“这不是代天巡狩,要老实做人么?我是皇子,总得和在外官员保持距离。可不要文臻没被逼走,我倒被逮着了小辫儿先被弄走了,那就真成了笑话了。”
“老五你性子向来便是这般独。其实你又何必非要和文大人做对?没得又惹了你哥哥生气。”
“我怕他!”
“你且听我的。莫惹那些闲气。你父皇其实很看重文大人才干,是指望她脱开情爱之事,能将湖州盘个明白。给你派这个差事,可不是要你去捣乱,也不过就让你看着罢了。你若聪明,便善尽监督之责,余者不要多管。文大人承你的情,往日仇怨也就一笔勾销了,那么你在湖州行事,诸般方便,岂不是好。”
“对了,这么说的话,父皇不想文臻嫁老三是吧?那么文臻嫁我呢?父皇乐不乐意啊?”
第三百七十八章 醋王出马
“对了,这么说的话,父皇不想文臻嫁老三是吧?那么文臻嫁我呢?父皇乐不乐意啊?”
“啊,老五你说的是什么胡话!”
“这算什么胡话。您瞧啊,老三和文臻这是分开了。这女人嘛,心性不定,我也是皇子,温柔一些,哄着一些,也未必不能成啊,我啊,趁着这近水楼台,偷偷哄着她到手,一来省得她总和我做对,二来气死老三!”
“老五,你是酒多了吧。快莫说了。仔细燕绥知道,剥了你的皮。”
“呵呵,不说就不说,喝酒,喝酒。”
……
湖州城中最大的酒楼,叫扶芳楼,酒楼也卖茶,从早上就开始营业,无论是一大早要吃头滚水的老茶客,还是要吃头滚汤面的老饕客,都会早早地占据一楼厅堂里最好的位置,叫两客好包点,来一碗面条,听瞎子老田说一说城中最新发生的新鲜事,这接下来的一天,才过的有劲儿。
不过今天稍微有点例外,厅堂中对着一排轩窗的最好的一排桌子,都被包了下来,老客们被赶到另外的桌子上挤着,颇有些愤愤不平地看着那一排最好的座位上,每张桌子都只浪费地坐了一两个人。都背对着大家,对着外头的街道,也看不见人家的脸。
但也没办法,能包下那一排座位的,都是有钱人,得罪不起。此时堂中惊堂木一拍,老田开讲,众人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了过去。
“……话说那岱县关卡一横,敲锣打鼓,刺史大人有令!所有外乡人不得进入!刺史大人一瞧!哎呀我这还没上任呢,这谁假传均令,坏我官声?给百姓添乱?正待大怒上前喝令拿下,却见那兵阵严整,关卡林立,刺史大人再瞧瞧自己身侧,不过从人二三,还多是女子。刺史大人心下思量,岱县如此行事,可谓胆大包天,其中莫非有不可告人之处?自己贸然暴露身份,对方人多势众,万一行人所不忍言之事,又该如何是好?正踌躇间,忽听马蹄声响,刺史大人心念一动,计上心来……”老田惊堂木啪地一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老田与众位客官慢慢分解。”
“嗐!”众人正听到痒处,都忍不住大叹一声,却也知道吊胃口是说书人的规矩,叹完也就罢了,谈论的谈论,吃面的吃面,跑堂的穿梭来去送上热气腾腾的包点,也将一大盘子送到那临窗的雅座前,“客官,您的点心和面。”
那位客官并没有动,跑堂的只看见他一头鸦青的光可鉴人的长发,随即托盘一动,他身侧一个男子将一锭大银搁上,下巴对着说书的一抬,“说得好,赏。”
跑堂的睁大了眼睛,急忙一躬,又喜滋滋地奔去堂后,老田也从未得过这么多的赏银,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想着这位客官想必喜欢听刺史大人的传奇,这也不奇怪,近日里大家伙儿都喜欢听这些,只是这说书的规矩,今日说的书,打完了尾儿,是万不能今日再接上了,但又不能毫无表示,想了想,便道:“谢前头那位贵客赏,既然贵客喜欢,那么小老儿便再说刺史大人几件轶事,不过呢,刺史大人高在云端,总摄湖州,是小老儿心中最为景仰的人物。小老儿靠着说刺史大人传奇故事混口饭吃,那是大人恩泽,容得小老儿姑妄言之,也请大家姑妄听之罢啦。”
众人都笑,明白他的意思,纷纷嚷道不过听听罢了,刺史大人什么样的人物,犯得着跟咱们计较。
“……大家伙儿也知道,咱们这位新任刺史大人是位妙龄女子,说起来可真是王朝异数啊,上数建国百年,纵观周边诸国,也未曾见女子为官者,更不要说主政一方,只是既然是女子,又正当芳华,总免不了这人间情爱之事……”
世人皆八卦,众人顿时来了兴趣,七嘴八舌都问刺史大人到底芳龄几何,定亲有无,老田便道:“说起来刺史大人当初曾有过赐婚,是和号称川北王的唐家五公子,却不知为何又解除了婚约,至于大人的年纪,据小老儿猜测,应当还未到双十年华。”
众人一阵惊叹,却也有人不以为然地道女子就当相夫教子,这个年纪在普通人家孩子都该满地走了,有人便道:“不是听说这位大人和某位皇子相交甚密,不是说她能当上刺史,也是靠攀附上这位皇子么?”
众人:“嘘——”临窗的桌子上,背对众人的贵客,筷子上齐齐整整挑着三根一样长的面条,正要试探着入口尝了尝,听了这一句,筷子一松,三根面条又齐齐整整铺回去了。
他旁边的男子低头忧愁地叹口气。
“说起来刺史大人如此年华,也不可能没有追求者。如今大人身边的那位长史大人,不知道诸位知不知道,原东宫洗马,当朝大儒,文章英华,就才华年貌,和刺史大人最是匹配不过。更有天京传说,说文大人当初因为在西川潜伏被诬告通匪,长史大人当时还是东宫洗马,当殿为文大人作证洗冤,并当着陛下的面承认倾慕文大人……”
众人哗然惊叹。
“……听说这次文大人就任刺史后,张大人自请来湖州为长史,算起来还是降了半级。瞧瞧张大人这个心田!男儿仕途何等重要!张大人为了文大人,却自甘降职,老仆瘦马,千里奔赴湖州,甘为女子辅佐。实在是令人感动啊。”
老田也不知道是被自己感动还是被张大人感动,不住摇头长吁短叹。
临窗桌子边的客人盯着面前的汤包,汤包的褶口收得很好,点缀着翠绿的葱花,可一笼居然是三个汤包,而且点葱花的位置也不一样。
他眼风扫过,他身边的男子叹着气,将葱花都捡走,在另一个笼里捡来一个汤包,捡去葱花后放进去,也不用尺子了,随便一放便是齐齐整整。
“……既然张大人这般赤诚,如今正好近水楼台先得月,说不定过不久,咱们就能听见好消息了呢!”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