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的新政,是那市贸司的事么?”
“是。听说现在不论商贾还是寻常百姓,出入城门,走路提篮的不需入城钱,骑马驾车的也是三五十文封顶,若有盘剥只管告到官府,当地官府不管,就告到新伊,新伊必管。为此,三殿下自府到县,每个衙门发钱,多的上万两,少的也有三五千两。我们回帝都的路上也往市贸司去看了看,极大的贸易市场,自茶马盐铁到珠宝玉石,人间百货都齐全了。”
太子赞道,“老三这手真是漂亮,他将贸易集中的市贸司,商税便能高抽成,算起来只要不亏,来年必能赚钱。”
“听说市贸司的商税收到五成,可商贾们也愿意,一路总有巡察兵马巡视,路上也不担心官府克扣,来往不知省了多少烦难。”秦廷的眼中也透出赞赏,“尤其三殿下的阎王名声,我看北疆各衙门都不敢招惹他,倒真有些令行禁止的意思。”
“所以说坏脾气也有坏脾气的好处。”太子笑了笑,“说说北疆的两场战事。”
“我们到时平叛苏迪米尔部的李将军正好凯旋归来,李将军原就是陆侯麾下大将,苏迪米尔部占据北疆最好的玉石矿,以富庶著称,听闻与国公府很近,连带管着苏迪米尔部的棋盘城陈知府,都被三殿下发落了。回帝都路经冀州府时,陈总督招待我等,听他抱怨陈状元许多话,说是陈状元亲自发落的陈知府。”
太子不置可否,秦廷道,“李将军这一仗,臣所知不多。倒是彩云部之战,臣以为,唐学士首功之说有些夸大其辞了。”
太子眉心一动,素白指尖一点桌案,“细说说看。”
“唐学士在三殿下那里并不受信重,他只得了个修北疆史的差使,这次出使彩云部,他虽为正使,副使是杜长史。听唐学士说,当时路上胡安黎率兵去了市贸司,纪将军则去了彩云部相邻的托依汗部落。”
“分兵了?”
“对。虽然后来唐学士力证他们受到彩云部指使的苏迪米尔部余孽的偷袭才发生的战事,可未到彩云部便已分兵,显然是做好了防备。”秦廷道,“还有一件事,听唐学士说,当时他与杜长史身边只带一千人到彩云部,两位领军将领都不在,但他们先是击退偷袭的苏迪米尔部余孽,而后直接前往彩云部问罪,又进行了一场激战,纪将军的援兵方到。彩云部是北疆最悍勇的部落,声名之盛,震慑北疆。第一场偷袭战还是在夜里,这两场战事,偷袭战唐学士兵荒马乱记不清了,但第二场是杜长史指挥的。殿下,北疆部落的悍勇,您是知道的。”
“杜长史一直是文官,倒没看出他还有领兵作战的本事。不过,整盘来看彩云部之事,如果从分兵到平叛原就是老三的计划,倒也不稀奇。”太子从来不曾小看三皇子。
“若群策群力倒还好,若陆侯之计,也尚好。若是另外一人的计谋,殿下,这便意味着三殿下身边已经有了一位并不逊于陆侯的当世名将。”
太子脸上并没有太多忌惮,他道,“你是说杜长史?”
“他的可能性最大。”秦廷道,“临阵指挥不是简单的事,若还能与北疆部落一争高下,在中等武官中已是出众人物。杜长史文官出身却可指挥武事,可见于武事颇有天分。我还听说,胡安黎不在新伊时,便是杜长史管着新募巡城兵的训练。”
穆安之身边的人有限,且穆安之招募新兵,无非是不想事事依赖陆侯,培养一些自己的将领。胡安黎还好,家中世代武将,杜家完全是文官家族。想到杜氏兄弟,太子也得感慨一句,“上苍真是厚待杜家。”
不过,太子看向秦廷,“我有阿廷,可见上苍待孤亦是不薄。”
秦廷微微欠身,“臣万不敢当。”
“私下别这样拘泥。在外总自称孤,可谁真想做孤家寡人,总得有朋友有兄弟,这日子才有滋味。”太子灿然一笑,起身推开轩窗,一窗月色随秋意倾泻而入,太子禁不住赞一声,“这风舒服。”
当晚郎舅二人饮酒宴饮,颇是欢快。
第321章
临近中秋, 朱雀大街的晚市正喧嚣热闹,富贵人家的公子仆从、街头做生意的商贾小贩、游玩取乐的行人,猜拳斗酒的朋友, 青衫方巾士子, 伏在父母肩头吃的腮帮鼓起的孩子, 提篮叫卖的贫女……
秦廷的视线自晚市街头收回,驱马走入偏街,虽与晚市只隔一街,偏街却安静许多。月色朦朦中, 屋脊檐角无声沉默, 偶有不知哪里蹿出来的野猫蹲伏在路边审视打量着月夜中的行人,兴许是马蹄声惊吓到了它, 倏而长尾一摆, 轻灵的跳跃跑进无边的夜色。
秦家的宅邸就在偏街, 两尊黑黢黢的石狮在檐角明瓦灯下反射出玄铁似的微光。侍卫上前叫开门, 约摸门房也在等着,很快跑出几个小厮出来打千牵马,门房管事说,“老爷太太都记挂着大爷,传话问了两回大爷有没有回来。”
远行归家,自当先去父母房中问安。一路有小厮提灯,待到二门便换了提前侯着的婆子, 灯笼照亮的路径有限, 白天的花木葱郁夜晚只见黑沉沉, 穿过花园、经几个灯火或明或暗的小院, 方到一处灯光映亮的大院落。已有秦太太的侍女在门口等侯,见到秦廷连忙笑着向前行礼, “给大爷请安,大爷可算回来了,里头太太、姨娘、二爷、三爷、四爷、五爷还有咱们大姑娘都问好几遭了,大爷赶紧随奴婢进来,都盼着大爷回家哪。”
秦廷刚走到阶前,秦太太已被一堆人簇拥着出来,见到秦廷时眼眶禁不住发热,喉间哽咽,伸出双手,“我的儿――”
秦廷一撩下摆跪下,磕个头,“娘,儿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秦太太环住儿子宽阔劲瘦的肩膀,不停的抚摸他的额角脸颊,眼睛微潮,“瘦了,哎,瘦了。”
“娘,先让大哥起来,咱们进屋说话吧。”说话是位十五六岁的少女,明眸皓齿的好相貌,在一边儿劝着母亲。
“是是,看我,都欢喜糊涂了。”秦太太要扶儿子,秦廷顺势起身,挽着母亲的胳膊问,“母亲可安好?”
“好好,我们在家,能有什么不好的。是你出这远差,让人记挂。上回去河南那样近的地方,都遇到叛军,北疆那老远的,听说遍地劫匪,很不太平。”秦太太絮叨着,扶着儿子的手,一行人进屋去。
秦大将军一脸严肃坐在上首太师椅中,秦廷上前给父亲请安,秦大将军仍是不苟言笑的模样,问,“进宫陛见,可将差使交了,陛下可有什么吩咐?”
“陛下说儿与姚驸马差使办的不错,还说一人给我们三天假在家休息。”秦廷答。
“那就好。”秦大将军对着秦廷一点头,“起吧。”
秦廷起身,又给一畔的两位姨太太问了好,兄弟姐妹互厮见过,除了秦大将军,一家子俱是喜气洋洋,素来嘴快的李姨娘说,“大郎,头晌我们在太太这里说话,就见亲卫送回的行礼,说你进宫陛见,怎么耽搁到这会儿才回家?”
秦太太也露出关切来,连声问,“是啊,我的儿,你这会儿可用过晚膳了?”
秦廷道,“中午太后娘娘留膳,下午从慈恩宫出来,太子叫我去东宫说话,娘,我晚饭已经在东宫用过了。”
“宫里规矩多,哪里吃得好,我让厨下备着鸡汤,吩咐一声就得了。”秦太太眼中闪过心疼。
另一位赵姨娘连忙说,“太太,我去厨下瞧瞧,看他们预备的怎么样了。大郎这趟远差足有小半年的功夫,得让厨下备些滋补的饭食。”
“去吧。”此时,秦太太的眼睛里只有儿子一个,又问,“这一路可还好?瞧瞧,都瘦了。我听说那北疆遍地劫匪,成日介打仗,没遇着险事吧?”
“娘你想哪儿去了,儿这次是与姚驸马一道过去运送甲胄,也不会去有战火的地方。”秦廷说,“一路挺好的,都平安。去的时候,一到玉门关,就有三殿下派的将军来接应我们。回来的时候,也是令将军率领军队送我们到玉门关,平平安安的,一点事都没有。”秦太太念了声佛,“三殿下真是个周全人。”
秦大姑娘秦玫站在母亲身边抿着嘴笑,“哥哥跟大公主的亲事近了,和三殿下算下来也是郎舅之亲,这趟又是为了给北疆送甲胄,三殿下怎么会不照顾哥哥和姚驸马呢。”
“大哥,你进宫见到大公主没?”
“大哥在慈恩宫用膳,肯定见到了啊。说不定还见到皇后娘娘了哪。”
兄弟姐妹们都说着话,就听秦大将军轻咳一声,所有的声音顷刻消失不见。秦大将军起身,对秦廷道,“跟我去书房,有事问你。”
秦廷起身随父亲去了书房。
秦大将军的书房完全是武人风格,宽敞简洁,只是一进门便可见南墙悬一柄乌黑鞘长剑,自秦廷记事起,这柄剑便在了。一直挂在书房多年,亦不见秦大将军使用。
秦大将军身上有着若有似无的草药味,他坐在书案后,并未让坐,秦廷便站着回话。秦大将军一双鹰隼般的利眸盯住秦廷的脸,声音低哑,“说说你这趟去北疆的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