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家药娘 (今年霜降時分)


  孝康皇帝和皇后的这一次祭祀皇上和皇后很重视,现在八月,准备起来已经是有些嫌晚了,礼部和太常寺基本上也不忙别的事情了,全力准备这件事情。
  但是,横生枝节。
  林炤原本以为朝廷上不会有人在反对了,谁想到,中秋节前一天,开始沐休的日子,却出现了情况。
  “集贤苑学士宋睿,翰林编修于尘凡两人,在崇阳门外死谏,追封先太子和先太子妃于理不合,违了祖制抗了先皇圣命,请皇上收回成命。”
  林炤听了惊讶至极,皱眉想了一会儿,便往外走。
  因是沐休,林炤今天就在坤宁宫,越绣宁刚抱着蕤姐儿从里屋出来,就听见了这话,见林炤起身就要出去,忙问道:“皇上你去哪里?”
  林炤回头:“我去看看啊,这些人之前都没出来,这会儿却跑了出来,必然是有缘故的,总要问问才知道。”
  “先别急,既然都说出来死谏了,那就是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你亲自去了,就算是知道了缘故,难道转身就走?还是当场说服他们?如果说服不了,岂不是下不来台了?但他们死谏都已经说出口了,岂能这么轻松能说服的?”越绣宁道。
  林炤一听这话有道理,便回身过来,将蕤姐儿接了过去,道:“宋睿都快八十了,基本上半隐退,他冒出来死谏,倒是真难办。”
  
第991章 死谏
  
  林炤说的有道理。
  这位老学士早不出来反对,追封的圣旨都已经下了他才跑来死谏,总有点找茬的感觉。
  但是一个臣子来找皇帝的茬?
  “咱们先弄清楚,朝上询问的时候他们不吭声,为什么现在出来反对?这两位都不上朝,但皇上也给时间了,朝臣们都知道,他们自然是那时候得知的,为什么当时不出来,已经追封了之后,中秋节前出来了?一出来还就是死谏,这样不给皇上,也是不给他们自己留后路。”越绣宁道。
  林炤想了想,道:“宋睿老家是大同的世族,安国公老家是山西大同的。”
  越绣宁有些惊讶:“跟安国公夺爵有关系?”
  太皇太后的祖籍是山西大同人,但在太皇太后祖父辈的时候,便常居于江南,一开始是做生意,后来进入了官场,一直都在松江府和松江两地。好几代人都是江南出生的,包括太皇太后。
  但是,安国公在山西还是有根基,也属于当地一个不大不小的世族。当然了,跟宋家是没法比,宋家往上论乃是秦汉时期的山西大儒宋居修,诸子百家的时候宋氏大放异彩,从那时候开始,大同宋氏就成为了一方大儒,钟鼎世家。
  虽然朝代更迭,宋氏也是起起伏伏,但始终在大同是有名有姓的大户人家。
  宋氏和梁氏都是大同人,都是当地的世族。
  林炤想来想去,除了这一点,真的想不出来八十岁的大学士宋睿跑出来死谏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于尘凡?”越绣宁问道。
  她虽然管了大半年的朝政,但是熟悉的都是朝上的百官们,不上朝的,没什么事情的,她也不是很熟,到底朝臣太多了,叫她每一个人都知道,每一个人都清楚根基祖籍,来龙去脉的,也不可能。
  林炤想了想,道:“其他的不知道,只知道于尘凡是宋睿的学生……”顿了顿,脸上突然露出恍然的样子来,忙对门口的宫女道:“去把德子找来。”
  宫女答应着,急忙转身去了。
  林炤对越绣宁道:“好像他们中有姻亲关系,详细的等德子来了询问一下。”
  等了一会儿,德公公来了,林炤便道:“你可知道于尘凡和谁家有姻亲?朕隐约记着去年还是前年什么时候听你还是福子说,前镇国公家喜事,和于编修成了姻亲?”
  德公公刚刚就知道了,宋睿和于尘凡在宫门口死谏的事情,马上就料想皇上会询问这些人互相的关系,早就在心里整理了一遍。
  这会儿便忙躬身道:“启奏皇上皇后娘娘,于编修的大儿子,娶得是坤元伯的表妹。皇上您听说的,前镇国公府的喜事,和于编修成了姻亲,那是拐弯的,不是于编修自己,而是宋大学士,宋大学士的曾孙女,嫁给了前镇国公府的三爷,前镇国公世子的第三个儿子。于编修是宋大学士的学生,但最早的时候,是认了义子的,所以才有人跟于编修开玩笑,说他和前镇国公是姻亲。”
  林炤蹙眉:“认了义子,又成了学生?”
  德公公忙道:“这事有年头了,四五十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于编修还是山西大同的一个穷少年,有一年下雪,宋大学士去乡下老家看看祖宅宗祠的,结果就看见一少年缩在宗祠墙边快冻死了,于是赶紧叫下人救治,后又觉着他可怜,收留在府里。”
  “这少年便是于编修,于编修跟着宋大学士也是忠心耿耿,宋大学士进京赶考在路上病了,于编修没日没夜的照顾,盘缠用尽了就出门乞讨,讨来的铜板半口吃的都没有买,全都给宋大学士抓药了。宋大学士病好了之后,感念他的不离不弃,便当场收了义子。进京之后,宋大学士考上了进士,进了翰林院,于编修跟着到国子监读书。又过了几年,宋大学士进入集贤苑,于编修也考中了庶吉士,因着都在官场,还是老师学生相称更方便一些。”
  说到这里德公公一顿,接着又道:“当然了,于编修一直还是将宋大学士当成义父看待。和他们走得近的大臣们都知道,所以才开这样的玩笑。前镇国公被夺爵了,但是并没有获罪,所以没有牵连任何人。”
  林炤点头,示意他下去吧。
  德公公躬身退到了门口,出去了。
  越绣宁道:“世族之间可能是有往来,尤其是宋睿和安国公这样的全都在朝为官的人。梁氏在大同虽然比不上宋氏的世族庞大,但是在京城,梁氏家族是出了皇后娘娘的,他们同籍的人互有联系连成一枝也很正常。”
  “前镇国公是宋睿的姻亲,被夺爵之后估计宋睿就不服气了,只是当时是前镇国公站错了队,实在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也找不到发作的理由。现在安国公又被夺爵,说起来跟他有联系的两大国公都被夺爵了,宋睿觉着被打击,又觉着安国公被夺爵的理由勉强,所以这时候跑出来死谏。”
  林炤赞同:“对,他还专门的等着追封的圣旨下了,真是可恶。”
  虽然这样说,但是林炤并无怒容,抱着蕤姐儿看起来心情似乎还不错,说完了这句话之后低头在蕤姐儿脸上亲了亲,还在问:“姐儿说说,这些人是不是很可恶?”
  越绣宁道:“不过宋睿八十岁了,于尘凡也在翰林院几十年了,这两位都是做学问的人,不比一些为了权势倾轧的朝臣们,怎么处理还是要谨慎些。”
  林炤想了想,道:“先晾着吧,晾几天再说。”
  越绣宁有些惊讶:“晾几天?”
  林炤点头:“你说得对,这两位一个集贤苑大学士,一个翰林院编修,都是做了几十年学问的人,尤其一个八十多岁了一个也五六十岁了,对他们不能来硬的,只能说服。但要想说服,就得先磋磨磋磨他们,我现在过去说,怕是磨破了嘴皮子也没用,先让他们跪两天,等力气耗得差不多了,再去说。”
  
第992章 老学究
  
  越绣宁听得点头,过了一会儿想想又好笑,道:“只是年纪这么大了,大热的天儿,别中暑了,跪的时间长怕是也受不了。”
  林炤点头:“所以咱们该做的做全了。”
  又叫小豆:“去把德子找来。”
  越绣宁好笑道:“换个人吧,传福公公过来吧,德公公年纪也大了,大暑天的太阳下这样走来走去的,他也未必受得了。”
  林炤点头同意。
  一会儿传来了福公公,林炤吩咐道:“崇阳门外跪的两位,你带四个太监去照顾照顾,先劝说,劝说不起来,就给打着伞遮阳,准备了吃的喝的,叫太医随时准备,有什么问题及时禀报。”
  越绣宁在旁边道:“多准备水,喝的水和洗脸的水,多劝着喝点水。”
  福公公是不用多嘱咐的人,听着早明白了意思,躬身道:“是,奴婢遵旨。”出去找了四个太监,又提又端的,就差端着茶果点心过去了。
  去了之后果然是每隔半个时辰,福公公就要苦口婆心的劝解一番,他是说不到什么重点的,只翻来覆去的说,皇上如何如何的不容易,先皇驾崩之后,如何操劳国事,此能有现在这个稳定的局面,等等等等。
  两个老头虎着个脸,尤其是宋睿,头发胡子都白了,板着脸根本不搭理,哪怕福公公说的口沫横飞的就是一句不说,看都不看他一眼。
  福公公也知道,这做学问的人心里必然是瞧不起自己的,不过瞧不起也没关系,福公公也不需要他瞧得起。
  皇上怎么吩咐的,怎么做就是了,福公公不需要他多瞧得起自己。所以真心实意的说着,你们这样做,真的是太不体谅皇上了,还死谏,都把皇上为难住了你们知道吗?
  两个老头一听,心里偷喜,为难住才好呢!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