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药娘 (今年霜降時分)
- 古代言情
- 作者:今年霜降時分
- 更新入库:04.11
链子供出来几位侯爵府的公子。大部分都是跟着斗狗斗鸡玩儿,参与贩卖过这些牲畜,当然了,他们的买卖,其实就是看到好的自己买来,或者不喜欢了的卖掉,并不是真正的贩卖。
这些公子们也不算什么大罪,越绣宁下旨每个人罚款一千两,充入国库。
只有齐国公府的长公子施旳仲,参与了宫女的贩卖,就是最开始从宫里出去的头几批宫女中,有一个长得很漂亮,无意被施旳仲看见了,就想弄到手。
不过那个宫女并不是被赶出宫去的,是因为年纪到了,发了遣散费出宫的,人家好好的是要回家乡的,年纪也不是很大,回家之后家里人给寻人成亲,都是可以的。
施旳仲为了将这个宫女弄到时候,就跟差不多时间一起出宫的‘能人’链子商量。两个人商量来商量去,突然发现这是个好机会啊!几千宫人出宫,宗人府就算是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也不可能每一个人都照看的好好的。这些宫女嬷嬷中有些很小就进宫了,外面什么都不知道,很容易骗的。
施旳仲虽然是国公府的长公子,但也并不是随心所欲手头有花不完的钱,他花钱也要经过府里,府里每个月给的月钱是有数的,而他斗狗斗鸡的都是很花钱的一些玩意儿。
因此一拍即合,果然就将眼睛盯住了这些出宫的人。
之前施旳仲看中的那个宫女,偏生因为老家远所以找到了宗人府,宗人府就让她等了几天,等到了一大批的那个方向的宫女嬷嬷们凑在一起,然后让她们一起上路。
这群人一块儿走,施旳仲和链子就没找到下手的机会,那个宫女就走了。
这个宫女走了,施旳仲很失望,不过也算是有了点‘经验’,专门挑那种落单的宫女下手。
就这样跟链子两个人贩卖了几个宫女。因为朝廷抓贩卖人口抓的很严,且新皇登基之后明文规定不准经营妓院青楼,所以很多青楼关门了,尤其是京城城里的,基本上销声匿迹,连隐蔽的都没有。所以宫女拐到手反倒很难出手,便冒险将其中两个卖给了大户人家当丫鬟。
这种的当然很危险。施旳仲是知道,丫鬟又不是被禁足了的,可能随时都出去,万一要是叫这两个丫鬟跑出门去到衙门告状,自己绝对脱不了干系。
这样一想之后,那贩卖人口的心思就怯了些,不那么上心了。
第863章 按律论罪
而那个太监链子又要经营斗狗的地方,又要拐人,也是很忙的,所以找了些帮手,便是如此,年前年后这几个月,虽然拐骗了三个宫女,却一直都没找到机会出手。
至于斗狗的事情,完全只是他们寻了个人口不多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的镇子,就仗势欺人的在那边画地为圈,开始斗狗了而已。
斗的犬只,大部分是獒犬,从远处弄来的,也是卖来卖去的里面有不少的脏事脏款,其中涉事的主角,还不是链子等人,贩卖牲畜来说,他们其实都是门外汉,链子也只是找了个经常干这种事情的,从他手里买,然后卖给一些大户人家的公子少爷们。
那个贩卖牲畜的,其实去年的时候被阳西县抓过一次,阳西县县令当时怀疑他和一些贩卖牲畜的事情有关系,只是因为当时没什么证据,最后只能放了。
抓住了链子太监,链子供出来了这个人,阳西县就去将人抓了,这一次证据充足。因为这个人是平民百姓,因此阳西县直接就判了三年,关起来了。
说起来案子其实不复杂,如果不是牵扯齐国公府的长公子,根本就不会有后面那些波折,也根本不会把皇后娘娘都给气的不行了。
审问清楚了之后,因为施旳仲是齐国公府的大公子,链子又是前宫里的太监,他们这群人中大部分都是官宦人家的人,抓的几个太监都是宫里出来的,所以南城兵马司将人交给了大理寺,由大理寺定罪。
大理寺定了罪之后,送进坤宁宫请皇后娘娘看看行不行。
链子罪大恶极,自然是不能轻饶的,贩卖了四个宫女,量刑上从重惩处,流刑一千里,去边关充作苦役。
其余几个跟从的太监,按照罪行从两年监禁到无罪释放都有。
令有一些从案犯,因为是平民百姓的身份,因此南城兵马司已经判了,最重的是判监三年,最轻的就是打了二十板子。
施旳仲,负次要责任,打五十大板,罚银五千两。
越绣宁微微冷笑,叫人去将自己的口谕带给大理寺少卿蒿宸。施旳仲贩卖人口,即便不是主要推手,也负有很大的责任,如此的惩罚显然轻了。
国库虽然缺银子,但绝对不允许用银钱换取罪责,那样的话和贪官污吏有什么区别?犯了天大的罪过都可以花钱摆平?
口谕到了大理寺,很快就收到了大理寺少卿的请罪折子,另外,施旳仲的刑罚重新按照律法判了。
关监三年,二十大板,五千两罚银。
越绣宁这才点头同意。
从这些罚银中,取出来九百五十两给四个受害宫女每人二百两,其余三个受害人每人五十两,然后让宗人府派人,专门护送这几个人回老家。
从后宫中抽调了一百名太监去宗人府帮忙,专门帮着安顿出宫的这些人。
后宫中的事情也终于慢慢的理顺了。
出去了三分之二,余下的人重新调派,不但是六局一司的人有精简,后宫所有宫殿里的人都有精简,空了的宫殿留下几个负责打扫的太监,宫女嬷嬷们就不在负责这些宫殿了。
宫女嬷嬷们人数比较少了,因此便集中在几个需要用人的宫殿中。坤宁宫这边,还有奉先殿,奉天殿,乾周宫等等。
因为太监们是不出宫的,出去的只是那些犯了错的被赶出去的,所以太监的人数比较多,给太监们找事情做就比较重要了。
种药材是一种,另外内造办那边多派了一些人手过去,内造办做出来的东西可以不仅仅供宫廷,皇上和皇后娘娘的赏赐等等,一些比较大众化的可以售卖。
当然价格比较高,而且不限什么人买,就是说,只要有钱的人都可以买到。
这个规定发布下去的时候,刚开始还没人反对,因为内造办归宫里管,暂时还没人看出来这里面有什么不对劲的。
当然以后时间长了,他们就会看出来不对的地方。
内造办的东西能买得起的是有钱人,而一大部分的有钱人就是商贾,商贾们能买得起。
以前商贾们地位低,律法规定控制商贾们的很多权利,就是不让他们用钱来为所欲为。不过,地位太低了。
越绣宁通过这种方法,潜移默化的悄悄提升一下商贾的地位,不能说平等吧,但起码比以前好一点。
是农耕工商,不管做什么的,都没必要被贬低到了什么下九流的地位。
商贾们能买到内造办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形式。
另外,还能给国库增加收入。当然朝廷上的人会撇嘴,觉着这一点点的钱对国库来说九牛一毛,根本一点用都没有。
但越绣宁相信,积少成多。
她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
越绣宁忙忙碌碌的处理这些事情,前面,林炤这几天也很头疼。
这几天朝上面一直在争论,一开始争论怎么惩处陈将军,最后林炤下了论断,如何惩处等战事结束了之后再说,现在需要的是尽快选择新的领兵人选,然后带兵出发去剿灭二皇子。
如果耽误的时间长了,二皇子现在气势正盛,趁机做大,以后越发不好剿灭了,若是从山里出来,形成了骑兵之势,更加有可能对京城造成威胁。
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历史上这种教训还是有的,朝廷军队兵强马壮,造反的人势单力薄,但因为有一支比较厉害的骑兵部队,飞骑一路冲杀至京城城门下,那才是阴沟里翻船呢。
然后,争论还是依旧,只是争论的事情从如何惩罚陈将军变成了和人领兵的事情上。
当然了,将军们请战的不少,身为武将到了这种关头,当然要勇往直前。不过,就如林炤头疼的事情,大家对于选择谁做主帅争论不休。
主帅人选自然是需要有勇有谋,如果只有勇猛谋略不足,很容易在二皇子面前吃亏。这一点,不但是兵部的几个大人看的很清楚,甚至连将军们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
争论了几天没有什么结果,林炤也下定决心了一件事。
御驾亲征。
第864章 御驾亲征
林炤这样想,不是一天两天了。
男人都有想要上阵杀敌的想法,这是寻常。不过,这并不是林炤想亲征的原因,身为皇帝,他更加注意朝廷的稳定,御驾亲征说的容易,但亲征之后朝里头怎么办?这都需要安顿清楚,稍微一个不注意,可能会出大事情。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林炤需要这样做。
他登基不过半年,虽然是有先皇的传位诏书,但朝里依然是有人私下里嘀嘀咕咕,影响他人。因为林炤是皇长孙,而先皇有儿子,虽然按照立嫡的祖训,二皇子非嫡子,原本就该皇长孙继位,但二皇子在京城经营了多年,也不可能一点根基不剩,帮着他说话的人大有人在。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