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北辰天阙正带兵前往天武边境,与天武作战,半路收到这个消息,北辰天阙独自一个人在营中呆了半晌,随后如同无事人一般,继续领兵赶赴边境……
第943章 943爆发,北辰皇室的丑闻
至此,北辰的兵权一分为四。大皇子北辰天阙手握十万兵马,三皇子和五皇子瓜分了刘渊手上的三十万兵马,六皇子的舅家手上掌握的兵马不变,约莫十五万左右。
六皇子舅家手上的兵马,距离北辰皇都最近,可见六皇子虽然不得北辰皇帝的喜爱,但六皇子的舅家,却深得北辰皇帝的信任。
六皇子的舅家世代都忠于北辰帝王,只是,是人都有私心,眼见大皇子手握兵权,三皇子和五皇子做大,六皇子却什么也没有,甚到还因燕北王而颜面大失,六皇子的舅家也坐不住。
是以,在六皇子的舅舅收到消息,得知王爷私下出城,已离开皇都后,六皇子的舅舅果断以巡视驻军为名,先一步带兵出城了。
兵马不在城中,王爷的燕北军要过城,就容易许多了。北辰的人再善战,再全民皆兵,面对训练有素的军队,也奈何不了王爷。
更何况,王爷带来的燕北军并不是只能走官道,必须借城池才能出去,只要有地方燕北军就能下脚,没路也能走出一条路来。
燕北军从天启进入到北辰的时候,一路就走野外,对北辰野外的情况十分熟悉,再加上北辰并没有什么高山密林,燕北军在野外简直是如鱼得水,北辰的兵马根本追不上他们的脚步。
王爷一行人出了皇都后,也不是没有遇到追兵,只可惜北辰最精锐的兵马,都调往燕北和天武边境了,驻守在城内的兵马,不说人数多寡,在质量上就不是燕北军的对手。
能让王爷手中燕北军忌惮的,恐怕只有三皇子和五皇子手上那只刘渊带出来的兵马。可惜,那只兵马虽是强兵,却没有遇到一个猛将,根本发挥不出他原有的实力。
善战与善带兵是两个概念,不可否认,能得到北辰皇帝的喜爱,三皇子与五皇子自身还是有点本事的,只是这本事打架可以,带兵却是另一回事。
初次带兵,还是一只强兵,一只不怎么服他们的强兵,三皇子与五皇子短时间内,连这些人都收不服,怎么指挥他们追王爷?
而且,这只兵马中的将军,大多数是刘渊的心腹,他们虽不知刘渊与王爷的交情有多深,但却知道刘渊一直对王爷另眼相看,从不与王爷交手。
三皇子和五皇子一来,连这些兵马都没有收服,连自己的心腹都没有安插进去,就想指挥他们去追王爷,简直是做梦。
初时,两方人马隔得还不远,追在最前面的隐约还能看到燕北军的尾巴,在追了三天后,王爷手下的燕北军便把他们甩得远远的,三皇子和五皇子带着人在身后追,却连个人影也没有看到。
好在,三皇子与五皇子不蠢,把人追丢后,就知道自己先前的路子错了。两人也不着急,开始整顿兵马,收拾军中的刺头,把自己的心腹安插到关键的位置上。
一朝天子一朝臣,刘渊的心腹明白这个道理。刘渊已死,刘渊的心腹无力与三皇子、五皇子对抗,三皇子与五皇子一动手,除了个别刺头,其他人都干脆的交权,只带着自己的心腹,按三皇子、五皇子的命令,与大军分成两路,去追王爷。
三皇子和五皇子以最快的时间,将军中忠心于刘渊的人剥离开了,顺利地将自己的心腹安排在重要的职位上。至此,三皇子和五皇子算是正式握稳了手中的权利,只是……
原先在刘渊手中勇猛无比,所向披靡的大军,到了三皇子和五皇子手中,战斗力弱了不止一星半点。现在,三皇子和五皇子指挥起大军来,确实令下必行,只是行动的效果却差强人意。
王爷带着燕北军,马不停蹄的在北辰境内狂奔,时不时的还要遇到当地的驻军,与当地驻军打上一仗了,胜了才能走,可就是这样,三皇子和五皇子带着大军跑了七八天,却仍旧连王爷一行人的屁股都没有摸到,气得三皇子和五皇子打了好几个副将的军棍。
“这两人的手段,比之北辰天阙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北辰的消息,天武边境的消息,源源不断流入王爷手里,得知三皇子和五皇子的表现,王爷压根就不把这两人放在眼里。
太弱了,连做对手都不够格。
墨七惜嘲讽一笑:“不管怎么样,他们拢住了兵权就好,我可以安排接下来的行动了。”
三皇子和五皇子不仅握稳了兵权,离皇都还足够远了,事发后,这两人完全可以拥兵自立为王。
“嗯。动手吧。”即将抵达燕北与北辰的交界处,即将面对北辰驻守在燕北边境的大军,王爷的脸色也越发的凝重了。
王爷很清楚双方实力,他们能顺利从皇都走到边境,除了他带来的这只兵马足够强外,北辰的放水也是一个原因。
北辰之所以会放水,是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他们的主要兵力就在燕北与北辰交界处,他要离开北辰,必定会跟那只大军对上。
凭他手中的一万兵马,对上驻守边境的二十万兵马,无疑是以卵击石,是以北辰皇帝大大方方的放他走,放他来到边境,等着他跟驻守边境的兵马对上。
“我们离边境还有三天的路程,届时你先带纪云开离开,这里交给我就行了。”墨七惜知道王爷最在乎的就是纪云开的安危,不等王爷提起,主动说道。
“嗯。”这本就是王爷的计划,凭他的能力,把纪云开带出北辰完全没有问题,只要纪云开出了北辰,王爷就无所顾忌。
“我去安排北辰的行动,等我的好消息。”得到了王爷的同意,墨七惜也不再等了,当天晚上就将消息传到北辰皇都,命潜在皇都的人动手。
次日,轰动北辰的皇室丑闻毫无预兆的爆发了!
而此时三皇子和五皇子带着大军,渡过了北辰人的母亲河辰河,离北辰皇都足有千米之远,这个距离对他们来说足够安全,便是与北辰划江而治也不是什么难事……
第944章 944吐血,这黑锅背定了
北辰是一个彪悍的民族,为了生存,北辰的百姓大多是逞勇斗狠之辈,就是女子也彪悍的很,一言不合就动手。
北辰民风彪悍,朝廷对百姓虽多有剥削,但官府却不敢太过压迫百姓,更不敢胡乱判案,怕这些逞凶斗狠之辈,急红了眼,直接出手杀人。
在北辰,时有发生被压迫狠了的百姓,杀进衙门,把官差、县令杀了的事。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此类事情发生,北辰皇帝登基后,不顾朝臣反对,特设了一个“天下鼓”。
凡是受了冤屈,要告官的百姓,皆可以登天下楼,击响天下鼓,将冤屈告知朝廷,告知天下。
告状人击鼓后,官府必会在第一时间受理,经查告状之人所言属实,告状之人则无罪;反之,发现告状之人乃是污告,不仅告状之人会被处死,家人亦会被充军。
是以,会去敲响北辰的天下鼓的人,无一不是受了冤屈的百姓,几乎每告必成。
有此一鼓在,不仅北辰的官员不敢乱来,就是北辰的百姓对朝廷也十分信服,即使被朝廷剥削,北辰的百姓大多也能接受。
相比天武、天启和南疆那些地方,他们已经算好的了,至少他们北辰的官员不敢乱来,不敢随意欺辱他们这些普通百姓,不是吗?
对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只求有瓦片藏身,能吃饱就已经很满足了,旁的……他们不敢要求再多。
北辰的天下鼓是吏治清明的象征,是当今陛下圣明的表现,每每提起天下鼓,北辰人都会骄傲的挺起胸膛,但就在今天,就在天下鼓前,就在北辰皇帝圣明的象征前,墨七惜将北辰皇室最大的丑闻撕开了……
“咚咚咚……”一个年迈的老太监,站在天下楼上,敲响了天下鼓。
“快,快来看,有人敲鼓了。”
“是天下楼传来的,有人敲响了天下鼓。”
……
天下鼓一响,北辰的百姓就听到了,纷纷告知身边的人,然后一个个赶往天下楼看热闹。
“你看……告状的人穿的好像是宫里的人。”
“是个太监,我见过这衣服。”
“这太监告什么人?莫不是告宫里的贵人?那就好玩了。”
……
“让一让,让一让。”离天下楼不远处,就是北辰的大理寺,天下楼没有官兵看管,但天下鼓一响,大理寺就会派官差来。
击鼓的老太监,听到官兵的声音,立刻停下敲鼓,将藏在胸前的一卷白布展开,挂在天下楼上。
“哗啦……”白布展开,上布的字露在众人面前。
“快看,上面写的是什么?”
“告,告当今陛下,弑父夺位,凌辱庶母……上面说,上面说……”
有识字的人念了两句,却不敢再念下去了。
这上面所写,简直是匪夷所思,别说写了,他们连看都不敢看。
什么三皇子和皇子的母妃,乃是先皇的妃子,当今陛下看上了,弑父强夺。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