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太疼寿安了,我以为有我在,满天下男儿,寿安想怎么挑就怎么挑,哪怕她岁数大两岁,也没有让人嫌弃的道理,”长公主叹道,“别人家留来留去留成仇,我和寿安不会,我就想多留她两年,却没想到,留出了祸……还不如早些给她挑个仪宾……”
蒋仕煜轻轻拍着长公主的肩膀,柔声道:“还不是定局,也许柳暗花明。”
“我以亲娘自居,但到底不是亲娘,”长公主眼眶泛红,“若是亲娘,我迫不得已应了,也都知道我苦衷,可我是伯娘,倒显得我疼她跟假的一样……”
蒋仕煜笑了笑:“你问心无愧,寿安亦懂道理,她怕是顾不上自己,只反过来心疼你。”
“寿安就是这么个贴心孩子。”长公主哽咽着道。
第994章 混淆
寿安的确哭了。
小嘴撅着,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她有很多话想多,全在心里、脑海里打转,没有办法完整地说出来。
她只能握着顾云锦的手,用气声反复挤出“我没事”。
人哭得伤心,思绪却是清楚的,与其说要怪谁,她此刻心里满满的都是担心。
担心长公主,也担心蒋慕渊。
寿安是长公主养大的,她太了解长公主的性格了,那般体面、矜贵的天家公主,为了她在御书房外长跪。
长公主何时如此委屈过?伏低做小过?
而她的哥哥,日日夜夜奋勇杀敌,为了能收复蜀地、打败乔靖,他竭尽心力。
可江南水师的同归于尽是他做的选择,匆匆从平海关调兵亦是他的主张,这些于朝廷、于战局、于百姓是没有错的,最后换来如此结局,寿安不会怪蒋慕渊,她怕蒋慕渊怪他自己。
顾云锦没有出声,寿安哭出来会比憋着强。
寿安哭了好一会儿,眼泪渐渐收了,又缓了一阵,开口才顺畅些:“就只有我和乐成,她是公主,没有让她去的道理。
几个公主里头,圣上还是喜欢她的,皇后娘娘又只这么一个女儿。
若已然是定局,就让我去吧,不要让大伯娘为难。”
顾云锦抿唇。
若真要选择,她并不认为圣上会舍不得公主。
前世,他连孙睿都能算计到那个份上,何况是女儿呢?
不让公主去,更多的是朝廷颜面,以及还有寿安能替代。
“我来告诉你,并不是让你下决心、拿主意的,”顾云锦安抚一般笑了笑,“我知你勇敢,但你要相信,我们所有人都会想一切能想的办法来护你,你就这么答应了,我们还怎么周旋呀?
你还有母亲,叔父走得早,你若远行,婶娘又怎么办?”
提及方氏,寿安垂下了眼帘。
说句真心话,虽然母亲不与她亲近,也不喜欢她往跟前凑,但她还是舍不得母亲的。
父亲战死是母亲这么多年都无法走出来的坎儿,要是她也走向一条坎坷万分的路,母亲会如何?
她的外祖家极其普通,当年帮过战场上受伤父亲,两人互生情愫,国公府门第虽高,但将门不讲求所谓的门当户对,才有了这门婚事。
寿安还小的时候,外祖父母、舅舅陆续过世,现在也没什么人了。
她是母亲唯一的血亲。
她不希望母亲在世上孑然一身。
寿安想去探望方氏,不管如何,如此大事她不会瞒着母亲。
顾云锦陪着她走到方氏院外,这才往回行。
此时,她才算是有工夫来仔细琢磨这事儿,尤其是想到长公主说的那句话……
顾云锦寻人问了声,知道蒋仕煜去了前头书房,她便带着钟嬷嬷,又寻了听风来,一道过去。
“国公爷,”顾云锦问,“韩公公那一句,真的是失言吗?”
蒋慕渊与蒋仕煜说过他们的前世今生,顾云锦也就不绕圈子,迎着蒋仕煜的视线,问得很直接。
蒋仕煜答得谨慎:“很难说。”
谁都有崴脚的时候,哪怕韩公公这么个身份,他也是会说话错的。
因而长公主感觉不对劲,把话转了回去之后,也没有追着韩公公不放,毕竟,人之常情。
可蒋仕煜与顾云锦因为有前生事情,不得不防备。
一旦叫圣上知道,国公府有人能与东异往来一番,哪怕眼下当不知情,将来难保不是个隐患。
况且,还有孙睿呢。
孙睿闭门思过,御书房里必然还有眼线。
先前赵方史的事情打了孙睿一个措手不及,他一定会猜到蒋慕渊头上,而在“迫”东异出兵一事上,孙睿亦会发现有那么一股力量想让东异后退……
此时此刻,孙睿更想找到蒋慕渊的那把刀。
决不能让他发现周五爷的存在。
让东异松口,当然需要五爷出力,但蒋慕渊远在蜀地,此刻恐怕还不知道东异出了这样的狠招,由他与五爷之间一来一回递消息,恐怕耽搁些时日。
“得找个眼生的人给五爷传信。”顾云锦道。
蒋仕煜很是赞同,道:“让人往明州去,我在京中多拜访些江南退下来的官员,混淆一番。”
国公府不能毫无动静,反而要做出在京中积极奔走的样子来,同时也是死马当活马医,而去往明州的人,一定要与国公府毫无关系的,不叫孙睿咬着尾巴。
这事儿交由听风安排,他一听就明白其中道理。
很快,由江南退下来、居住在京畿一带的官员名单全理了出来,又等到了天大黑,换了身行头,寻去了施幺落脚的院子。
施幺不在,今儿这消息在东街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一开始都是不完整的,又混了不知真假的乱流,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直到听闻长公主在御书房外长跪,才渐渐确定,担上事儿的怕是寿安郡主了。
有人骂东异、骂得面红耳赤;
有人忧心忡忡,先是北狄,后是南陵,现在蜀地还在打,东异再掺合进来,朝廷真的挡得住吗?
哪怕这里是京城,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战火就烧过来了。
没瞧见连郡主都要被送过去和亲了吗?
施幺一声不吭听了好一阵,直到有人寻来,说听风等着他,才赶紧扔下酒钱,匆匆回了。
“这么着急,难道真是郡主,真定下了?”施幺进了门,忙问。
听风脸色凝重,道:“寻个你们明县的人,赶紧给五爷传信,一定让他想想法子,但绝对别漏了端倪。”
他只与施幺说大概,至于孙睿,他一个字也没有提,全写在信里了。
施幺年纪不大,却深知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哪怕听出听风话里有话,他也只点头。
两人商议好了,施幺才苦着脸叹了一声。
听风看了看他。
施幺低声道:“以前我问袁哥,五爷为什么替小公爷办事儿,是不是为了将来娶郡主,结果被袁哥敲了好几下脑袋。
现在看来,还不如是为了娶郡主呢,早些求娶、早些说亲,郡主就不会摊上这样的事情了……”
第995章 婆婆妈妈
施幺是真的替寿安郡主难过。
他不曾见过郡主,但自家到底是帮着小公爷办事儿的,对宁国公府的一些状况不可能不了解。
先不说爹娘,有如此家世在,郡主是娇滴滴长大的。
一只白兔子,眼瞅着要进狼窝了,谁能不难过?
再说,施幺最是信服五爷,虽然周家的爵位没有了,高攀不上宁国公府,但五爷绝对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在送去东异受罪、搏命和下嫁失了爵位的周家之间,那显然是五爷好太多了。
听风亦叹息。
这时候讲这些也没有用。
他们难过,长公主怕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什么公候伯府、门第高下,便是今年开春直接榜下择婿,选个中榜的读书人,也比现在强啊。
听风拍了拍施幺的肩膀,又叮嘱了一遍:“送信的出城时化身商队、镖师都可以,进江南地界之前,再换个人手,免得叫人从路引上盯住了。我这儿也会另使人往明州去,万一都在明州遇上,认得也装作不认得。”
施幺刚就记住了,见听风再提,他不觉得嗦,反倒是越发谨慎:“竟是这般小心。”
“国公爷与夫人耳提面命交代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听风低声道,“总不能郡主前路未明,五爷还叫人惹了麻烦。”
施幺应了,调了人,翌日刚开城门,就跟着熟悉的商队准备出城。
城门上还在登基往来百姓,一骑快马就持着宁国公府的腰牌冲了出去。
邓公公在南城门口的茶楼上坐了小半天,这才回了三皇子府。
天寒,孙睿近日咳嗽,精神看起来并不算好。
邓公公道:“城门刚一开,宁国公府的人手就出城了,看模样是这两年一直跟着听风做事的,似是叫作阿查。”
“阿渊做事多留后手,听风是他教出来的,不至于自乱阵脚。”孙睿道。
“是,”邓公公应了声,“待会儿就交代过去,这三日间出入城门的商队、镖行的人员名册都撰抄来……”
“你看着办,”孙睿咳嗽了两声,“何处换人、何处交接,这一路远着呢,追不到也不用着急,主要还是盯着明州入城的状况。”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