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顾云骞会冲动、会不舍,因而顾云康让其他人都瞒着他,直到此刻相见,顾云骞才知顾云康要再次以身犯险。
担心吗?自是担心的。
可他明白“必须”的含义。
顾云骞勒住了马绳,缓缓放慢了速度,目送顾云康离开,在心中道一声“珍重”。
顾云康没有再回头看弟弟,他不断追赶着,他要跟上都呼的那些兵士,不能叫他们甩下,在扬鞭的同时,也要分辨行军的方向,尽可能的记住经过的每一处。
正如他告诉顾云骞的那样,这是他必须完成的事情。
是他们的父亲,打开了北地城门,让这群豺狼冲进了城池。
北地、鹤城与许多小城镇,无数的百姓丧命在狄人的铁骑之下,守军们厮杀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如此血海深仇,必须要讨回来。
这是顾家的责任,更是他们二房的责任。
那么多骨肉血亲战死在那一晚,父亲的错无法挽回,顾云康只想给列祖列宗一个交代。
自己的生死,不是现在的他要考虑的事情。
雪地之上,顾云骞孤身停马,过了片刻,才有兵士们追上来,他冲他们摇了摇头:“追不上了。”
兵士们有些失望,但随着山口关方向传来的山呼海啸一般的胜利呼声,终是一点点放松下来,露出笑容,也跟着镇臂高呼起来。
终于,他们终于把狄人打了出去。
在一夜之间失去两座大城、一座关隘起,在百日之后,终于迎来胜利。
哪怕这一切还没有完全结束,北地、鹤城的重建,北境驻军防御的重新布置、安顿,还需要长久的时间,但他们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打扫战场,救治伤兵,收殓战友与敌军遗体,这是每一次战事结束之后都必须做的。
山口关下,兵士们积极救火,空气之中的焦味和血腥气混在一块,难闻得要命,却没有人捂住鼻子。
程晋之坐在地上,撕拉了一块内里衣料,包扎手上的胳膊。
他的胳膊挨了狄人一刀,血淋淋的,好在没有伤到筋骨。
他一面包扎,一面问边上的段保戚:“这味儿你闻着不冲?”
段保戚这在包伤腿,闻言道:“习惯了。”
“啧!”程晋之嗤笑一声,“你才打了几回,习惯得挺快的。”
段保戚是小半个月前从裕门关增援过来的,他扎紧了绷带,睨了程晋之一眼,复又笑出了声:“不管在京城耳濡目染的是什么,你我同样是头一次赴边关,半斤与八两。”
程晋之大笑起来。
顾云骞返回山口关,寻了顾云宴,哽声道:“云康哥追去了。”
顾云宴沉沉看着顾云骞,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字一字道:“我相信他能活着回来,他一定会活着回来!”
第610章 私心
蒋慕渊与向威会合,驻军入了山口关。
狄人逃得匆忙,都未作整理,逃不出去的伤兵全部做了俘虏,而他们留下来的东西,有一些没有被大火焚毁,需要仔细整理。
传令兵回裕门关报信,蒋慕渊听底下人报着伤亡状况。
“小公爷,”向威听完,询问道,“北境收复,之后您和肃宁伯是要带兵返京,还是……”
如何调兵遣将,这要看圣上的意思,可眼前的这位是御书房里说得上话的,蒋慕渊若自己有想法,会与圣上提出来。
蒋慕渊揉了揉眉心,道:“不着急,狄人虽退,但北境防御依旧不稳,我怕他们在雪化之后卷土重来。”
这一点也是向威所担心的。
先前北地、鹤城失守,对北境布防的打击很是沉重,无数兵士折在里头,眼下的兵力,极大部分都是肃宁伯从京中带来的。
一旦这些人手抽走,北境兵力接不上,万一狄人杀个回马枪,那真是无处说理去。
向威是不希望蒋慕渊与肃宁伯立刻回京的。
听了蒋慕渊这话,也就吃了颗定心丸。
等稍稍空闲下来,蒋慕渊让惊雨备了纸墨,草拟奏折,禀明战况,也要说明眼下局势。
此次退了都呼之兵,并不表示狄人一定伤了元气,哪怕阿独木私自调兵,以至于在裕门关下折损数千骑兵,狄人依旧有再次动兵的可能。
北地陷落之后,他们急匆匆赶赴边境,为的也是在开春之前收复失地,以免雪化之后狄人大举南侵,到时候捉襟见肘,难以应对。
眼下,必须做好防御,不让狄人有机可乘。
当然,这些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蒋慕渊有自己的私心。
不管内情如何,不管蒋慕渊把水搅和得多么浑浊,北地失守,作为守将的顾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仅仅是收复失地,在致字辈都折损的今时今日,顾云宴的军功是不足以承继镇北将军的封号的。
顾家之中,任何一个兄弟的都不足够。
蒋慕渊太清楚这个将军封号对顾家人意味着什么,对顾云锦又意味着什么。
顾云锦以出身镇北将军府为荣,蒋慕渊想替她守住这份荣耀。
而顾家想要驻兵大权,就需要更多的功绩。
无论是阻拦狄人南侵也好,等顾云康回来后领路直冲草原深处也罢,顾家需要这个机会。
蒋慕渊能做的,就是在机会到来之前,给顾家争取最多的时间,做最多的准备。
胜利的消息传到裕门关时,守军爆发了热烈的呼声,肃宁伯站上城楼,望着远方,良久没有说话。
而镇子里,突然听到这么大的动静,一时都回不过来神。
待听到狄人退兵的消息,几乎都是愣怔着再把消息传给身边的人,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整个裕门关。
欢呼声从一个一个角落响起,如此喜悦欢腾,可高呼过后,是难以压抑的伤痛。
有人蹲下身去,捂着脸放声痛哭。
眼泪在此刻比笑声更能感染人,百姓的眼睛都红了,或是放开了哭,或是背过身默默抹泪。
他们等到了收复失地,可有太多太多的亲人,没有看到这一幕。
军情快报一封封沿着官道快马入京城。
顾云锦一行是在行到明县附近时得知狄人退兵的。
一瞬间,她有些茫然不明真假,愣愣看着与他们报信的驿官。
驿官又道:“先前寻到顾将军遗体了,也是快马回报京中,不知道夫人得没得到讯息。”
顾云锦摇了摇头,反复咀嚼着驿官的话,直到朱氏一把抱住她,又哭又笑起来,才一点点有了实感。
当夜宿在明县,依旧是前回住过的小院子。
一安顿下来,朱氏欢天喜地的,高声道:“今儿个高兴,不如备些酒菜,一醉方休!”
这几个月压在心中的郁郁总要有个宣泄的口气,之前总不得劲儿,今日借机醉一场,也好收拾情绪。
葛氏这么一想便没有阻拦,让庞娘子去采买。
袁二笑着道:“交给我吧,明县我熟,我让人送来。”
顾云锦看了袁二两眼,他好似真的对明县极其熟悉,连对这小院子也熟门熟路的。
傍晚时,小胡子许七提着大大的两个食盒,又让手下人捧了两坛子酒,送到了小院门口。
袁二过去开门,让他们进来,低声嘱咐道:“动静小些,莫要惊扰了主子们。”
“袁哥一走那么多月,我们怪想的,”许七咧嘴笑,胡子跟着飞扬起来,“是哪几位主子在里头,我们能不能远远看两眼?
您不知道,施幺那混球前阵子让人送年礼来,还拿他狗爬一样的字写了封信,说京里如何如何好,主子如何如何厉害,说得兄弟们心痒痒的。
我们去不了京城,也不知道施幺说的主子是谁,能不能先悄悄瞧一眼院子里的,也好在施幺跟前挣个面子。”
袁二听了直乐,却依旧不许:“你们也别着急,今年事情多,人手都不够用,不知道什么时候五爷就调你们去京城了,到时候押着施幺带你们在京城里转转,吃他的喝他的,叫他心疼心疼,你们就解气了。”
几人笑出声来。
许七眉角飞扬:“当真能去京城?我们几个土包子也能长见识了?”
“到时候我给五爷说说,”袁二引着他们到厨房处搁下酒坛子,道,“行了,先回去吧。”
虽然没有瞧见主子的面,但得了袁二的许诺,这几人还是极高兴的,勾肩搭背要出去吃酒。
念夏过来取热水给几个哥儿梳洗,与许七等人迎面遇上,晓得他们是袁二叫来送吃食酒水的,便和和气气点了点头,进厨房做事去了。
反倒是许七等人,突然遇上了姑娘家,一个个涨红了脸,溜得飞快。
先前抱着酒坛子的两人早就跑得没影了,就许七站在院门外,不自在地与袁二告辞。
袁二见状,笑道:“你别扭个什么劲儿?你没见过姑娘家?”
“这怎么一样!”许七摸了摸胡子,道,“我没有见过主子身边的姐姐,怕冲撞了,惹主子不高兴。”
第611章 支持
袁二拍了拍他的肩膀:“别人挺大方的,你倒是事多!”
“当真无碍?”许七问了,见袁二点头,不禁又大着胆子问,“袁哥,刚那姐姐叫什么名儿啊,长得可真好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