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听上去比“打情骂俏”还要更严重些好吗!
姜宝青面无表情的心里吐槽着。
景玉公主脸色微微白了白,她垂眼:“是我唐突了……两位慢聊,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着,匆匆领着身后那一堆宫女离开了。
姜宝青望着景玉公主离开的背影,啧了一声:“赌一千两,这位公主殿下对你有那个意思。”
宫计不以为意,漫不经心道:“我这等青年才俊,小姑娘知好色慕少艾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不过,跟我有什么关系。”他目光灼灼的看向姜宝青,“反正我心里只有你一人。”
突如其来就告白,还是在这等深宫内苑中,姜宝青脸都红了。
她强作镇定,点了点头:“我也一样。”
宫计眼神熠熠生辉:“你也什么,说啊?”
却是要姜宝青亲口说出来。
姜宝青瞪了他一眼:“我去太后娘娘那看看去。”
蹬蹬蹬转身走了几步,又忍不住折了回来,看着宫计,道:“……我在宫中挺好的,不会有事的。你放心的回府去吧。你这等青年才俊,老往后宫跑,哪怕是年节呢,也不像话。万一被人家公主误会了,多不好。”
宫计嗤一声笑了出来。
姜宝青恼羞成怒,瞪了他一眼,这才又跑远了。
……
姜宝青回了太后娘娘的寝殿,就见着有几个不认识的妃嫔正在前殿坐着,太后娘娘这会儿在病中不见客,她们却也不好转头就走,总是要坐下待上那么一时片刻,也算是表现一番对太后娘娘的衷心来。
为首的那个生得极为妍丽,顾盼生姿,年纪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眉心印着一方梨花印,看着尊贵无比。
姜宝青曾经听说,眼下宫中最为得宠的妃嫔便要属梨贵妃了,据说当年她在梨树下一舞,回眸一笑便让君王失了一半魂去,这才以梨为封。
看来为首的这位,就应当是梨贵妃了。
姜宝青没有过多打量,敛气垂眸,向座上几位娘娘都行了礼。
梨贵妃眼里闪过一抹惊艳,娇笑道:“这是哪位妹妹,竟生得这般无双。本宫这把老骨头多要被这妹妹比下去了呢。”
她下首一位低阶嫔妃忙接话道:“嫔妾听闻太后娘娘的病情是由一位女神医治好的,嫔妾还听闻那位女神医生得姝丽绝伦,想来就是这位姑娘了。”
“哦,原来还不是咱们的妹妹。”梨贵妃长长的护套在椅子扶手上划了一道,她娇笑道,“不过这也没什么干系,是不是的,不过皇上一句话罢了……”
这话说得露骨极了,姜宝青不卑不亢道:“娘娘姿容妍丽,顾盼生姿,才称得上起这句‘无双’。民女资质驽苯,身份低微,当不得娘娘这声夸……若没旁的事,民女还要去内殿里替太后娘娘诊脉,就先退下了。”
梨贵妃颇具兴味的看向姜宝青,娇笑一声:“看着本宫好似是什么洪水猛兽一般,好吧,太后娘娘的病情要紧,你先去给太后娘娘诊脉吧。”
姜宝青便告了罪,退下了。
待到离开那满是环肥燕瘦的外殿,姜宝青这才轻轻呼了一口气,从一旁的通道进了里头的寝殿。
在寝殿里,太后娘娘还在昏睡着,脉象比之昨晚,却已是稳健了不少。
昨晚那些对姜宝青还存疑的太医,直到现在,却不得不心服口服了。这会儿借着给太后娘娘看病的机会,倒是一个个的过来问姜宝青,她那手银针术,到底是什么法子。
因着针灸这事,是一个自成系统的治疗体系,姜宝青一时半会也同他们讲不清楚,只能简单的给他们讲了下这银针刺穴的原理,听得几位太医两眼直放光。
然而这算得上是人家的独门秘技,他们又不好舔着脸让姜宝青教予他们,一个个的,俱是心焦无比,委婉的跟姜宝青谈起这针灸一道对于病患的好处来。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一句话:
我想学针灸!
“我并非是敝帚自珍,实在是这门技术,若是学的不好,反而会贻误极深。”姜宝青认真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虽有心推行针灸,但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她还需要好好筹划一番。
几位太医也深以为然,纷纷表示,在姜宝青准备好了推广教授这针灸之时,一定要使人通知他们,他们哪怕分身乏力,也会派出最得力的弟子,前去拜读学习。
第四百八十章 天作之合
在万慈宫里姜宝青待了整整七天,到了初八那日,太后的病情这才彻底稳定下来。只是太后年纪大了,汤药也不能施以重药,只能慢慢的调理着,假以时日,虽说不能跟往日无异,但却也是不妨碍日常生活的。
这几日,足够皇帝把姜宝青的底细调查得底朝天了。
说来也是好笑,皇帝初一那日,找得调查姜宝青底细的人,竟然就是宫计。
宫计无语的很,跟皇帝老实交了底:“陛下,您就没发现那位姜姑娘,腰畔系着一枚玉佩吗?”
皇帝略略回想一下:“好像是,看上去还有些眼熟。”
“……”宫计沉默了下,面无表情道,“陛下,年前臣问您讨了块玉佩,您忘了?臣又把它转赠给了姜姑娘。”
这事一时之间信息量有些大,皇帝不知道该先骂宫计“你竟敢将朕赏赐的东西转赠他人”还是先骂宫计“拿着朕的东西跟人家小姑娘私相授受”还是先震惊“你个万年老光棍怎么就跟刚立了功的姜神医勾搭上了”。
所以皇帝一时之间只顾着怒瞪宫计,忘了开口。
宫计则是仿佛没看见皇帝额上那突出的青筋似的,继续垂着头干脆一口气全都交了底:“年前臣整整七日不眠不休替陛下做的那桩事,讨的那个恩典,也是准备用来娶这位姜姑娘的。”
皇帝持续震惊中。
半晌,皇帝才忍不住骂了句意义不明的话。
“宫计啊宫计,你这……”皇帝被不声不响干大事的宫计给气得肝疼,“以你的身份,若是真的娶了个平民百姓,那岂不是沦为了天下人茶余饭后的杂谈?”最后,皇帝沉沉道,“你觉得你父亲会以此为荣吗?”
宫计却平静的看向皇帝:“您之前问过臣,倘若这一辈子都没法站起来,难道就自我放逐一辈子?臣当时回了您一句那是自然,您气得砸了臣一身的墨……当时臣没有告诉您,治好臣的双腿,将臣从无边黑暗中拉出来的那位神医,就是姜姑娘。当然,臣娶姜姑娘,也并非是为了报恩,实在是臣心悦她。大丈夫在世,当敢作敢为。臣想,若是先父在世知道此事,也定然只有夸赞臣的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皇帝还能再说什么?
更何况,皇帝细细一想,却觉得宫计若是真娶了姜宝青,那也算得上是一件妙事。
宫计是给他做事的人,算得上是纯臣,眼下他底下那几个儿子的波涛汹涌,他都懒得去理会。听闻太子那边甚至还有人在走定国侯府翟老夫人的路子,想以姻亲的手段把宫计给拉拢过去。宫计眼下娶了这么一个毫无势力根基的民女,也就代表着他不会向任何势力倾斜,这如何不算一件妙事?
皇帝心中定了定,把宫计给赶了出去,又喊来了一名深受他信任的大内侍卫,着他好好调查姜宝青的底细。
这一调查,皇帝简直是心花怒放。
姜宝青无父无母,上头只有一个哥哥,下头倒是有认的两个义弟义妹。
最妙的是,姜宝青这哥哥,竟然就是大儒云海老人的关门弟子。这样一来,姜家的门第无形之中也算得上是清贵了。
若皇帝眼前的红人近臣娶了大儒座下弟子的胞妹,这不就代表着他这个当皇帝的,也很是看重他们那些读书人吗?
皇帝越想越觉得,宫计同这姜宝青,简直是天作之合。
再到后来,太后的病情又有了明显的好转,皇帝龙心大悦,大大的赏了姜宝青一番,奇珍异宝,珍稀药材自是不必说,最隆渥的,要数丰屏门那边的一处三进三出的宅子。
这宅子,还是年前刚抄了一个贪官空置出来的,皇帝听闻姜宝青的宅子让礼部侍郎家的逆子给砸了,正好赏给姜宝青一座新宅子,倒也衬得上她对太后的诊治之恩。
(礼部侍郎:……为什么我那逆子干的好事都传到皇上耳朵里去了!)
这赏赐传到太后耳里时,太后正由蒲公公搀扶着练着走路,她冷笑一声:“哀家的病,哪里由得他做好人!”
太后这边又源源不断的赏赐了些,且太后更干脆,直接使人抬到了新宅子里,甚至还赏赐了嬷嬷跟宫女下去,提前帮着收拾起宅子来。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更何况这次君恩还这么实惠,姜宝青忍不住心中感慨,这收益果然是跟风险挂钩的啊。
姜宝青这次可以说是“荣归故里”。
回到云海老人府上时,姜宝青突然发现出来接她的人里,没有姜云山的身影。
不过,姜云山许是有事去忙了,姜宝青心中并不如何在意,只随口问了句姜晴:“哥哥出去了?”
姜晴的笑就有些僵硬起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