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清了清嗓子,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仙容县主,见她一时震惊,便道:“所以我说你面对卫安实在是太嫩了,人家一言一行都别有算计,没有一句话是白说的,你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仙容县主听的倒吸一口凉气,从她怀里直起身子来紧紧盯着她,不安又带着些希冀的问她:“那…那她会上当吗?”
她实在是恨极了卫安了。
这个人,就不能安安分分的等死,安安分分的被人踩在脚下,无时无刻不想着报复,真是天生反骨。
一切对她造成威胁的人都该去死才对。
何况卫安还这么该死。
她见过自己最不堪的时候的形容,知道自己最不堪的一面和秘密,还偏偏这么有本事,实在是一个让人不安心的存在,要是能毁了她,就实在是太好了。
长安长公主看了她一眼,冷冷的噙着一抹讽刺的笑意:“她再聪明也不过就是个女孩子,见识有限,就算是能识破我的计谋,还有刘必平这株遮天大树在背后缠着,就算是郑王对上刘必平也会觉得吃力,何况是她?”
仙容县主便忍不住低声欢呼了一声,小声的诅咒:“她要是真的能去死就好了!”
被卫安设计了一场导致差点儿在众人面前被弄得身败名裂,女儿怎么恨卫安在长安长公主看来都是应该的。
她没有再指责女儿的不是,只是劝她:“以后凡事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千万不可再自作主张了。”
仙容县主这回倒是真的把母亲的话听进去了,认认真真的点了头。
而被她们母亲算计的卫安,此刻终于辞别了郑王夫妇,回了定北侯府。
她一落地,头一件事便是先去见卫老太太,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卫老太太。
卫老太太被这个消息震得回不过神来,张着嘴巴一时无法反应过来,许久才目露茫然的问:“安安,你刚才说的什么?你再说一遍。”
------------
第602章 面目
卫安不紧不慢的握住了卫老太太的手,在她身边坐了下来,不疾不徐的把发生的事全部跟卫老太太说了一遍,没有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卫老太太也迅速就冷静镇定下来,忍住了咳嗽和眼泪,反握住卫安的手:“没事,你说慢些,祖母受得住。”
提起明家,她总是想哭,可从没哭过。
她们明家一门忠烈,没有什么对不住人的,她犯不着哭什么。
可是这回她却眼含热泪。
卫安轻轻笑了笑,轻声再重复了一遍:“长安长公主说,明家还有个孩子活着,说是食指第二节 指骨上有一颗红痣,还说这个孩子带着刻名的金锁……”
是的,明家每个孩子出生,都会由外家那边给打造一个长命锁,上头会请工匠刻上他们的名字。
这长命锁并不如何珍贵,可是外人却是伪造不来的,因为每个孩子刚出生都只有小名,上头刻着的小名只有亲近的家人才知道。
明家到十几年前那一代,总共才出生了两个孙辈,一个嫡出一个二房庶出,物以稀为贵,因为少,所以格外金贵。
这两个无论哪一个,卫老太太都曾经亲自派人送过礼物去。
那时候明家来信,也时常说起这两个孩子,嫡出的那个就是食指上有一颗红痣的,他出生六个月多月的时候,明家便出了事。
算起来,比卫安还要大上一岁半多。
卫老太太有些激动,攥紧了卫安的手,却还是强自镇定:“知道这些,可见不是胡诌。”
她迅速冷静下来,让人立即去找卫瑞。
开门见山的问他:“当初你去了云南几年,查出不少东西,可听说过一个姓庞的人家?”
卫瑞有些错愕,却还是仔细的回想了一阵,挠了挠头告诉卫老太太:“您是指咱们老家,还是指当初出事的曲靖?”
卫老太太便知道自己还是有些不可避免的紧张了,竟然连话都没说清楚,连忙道:“是曲靖。”
若是在云南都指挥使司所在地昆明的话,作为有名望的富绅,卫老太太一定会一点儿不知情的。
卫瑞见卫老太太这样激动,便知道是有要事,想了一阵才恍然:“对了,倒是的确有个姓庞的……”
他顿了顿,有些疑惑的问卫老太太:“您怎么会知道这个庞家?”
他说:“这个姓庞的来历古怪的很,说是乡绅,可是我听说他从前根本不是什么富户出身,就是个泥腿子,后来落了草当了山贼,不知怎的后来又摇身一变成了富绅,在曲靖富源县买债买田,做起了富户乡绅,在当地还修建祠堂,给村里铺路,成了个大善人……”
他很肯定的点了点头:“若是说曲靖富源的庞家,只有这一户是殷实又出名的了。只是当地百姓都对他的来历讳莫如深,我也是因为在当地呆了许久,所以才摸得一点儿门道罢了。我怀疑过,他跟当初劫杀明家的山贼们有关,可是并没有证据……”
后来他又被人发现遭了追杀,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卫老太太又提起来,他觉得很奇怪。
卫老太太闻言跟卫安对视了一眼。
“你觉得长安长公主的话可信度有几分?”卫老太太恢复了敏锐:“她知道这些肯定不是无缘无故,可是要说是什么她公公之前在云南如何如何,我却也不信。”
卫安跟卫老太太也是一样的看法,她顺着卫老太太的话点头:“死无对证,袁老太爷已经死了,自然是长安长公主想怎么说便怎么说,谁也没法子去找袁老太爷对证。长安长公主知道这些,肯定不是偶然,她选择这个时候告诉我们,恐怕也不全是为了让仙容县主脱身而已。”
长安长公主的说辞无可挑剔,可是就是让人觉得有哪里不对。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觉得长安长公主这人实在是深不可测,面上的神情便严肃了许多:“你的意思是,当年的事,袁家,或是长安长公主也有参与?”
“如果不是有参与,恐怕不会知道这么多。她自以为用袁老太爷出来当理由便显得可信,可我却更觉得怀疑。”卫安认真的看了卫老太太一眼:“我记得长安长公主的驸马跟她的关系实在说不上好。”
本朝的公主们作风都不怎么开放,大约是朝臣们管闲事的太多,许多文官都恨不得逮着个由头就开始狂喷的缘故,连当皇帝的都不得自由,有些小癖好都要被追着骂,公主们其实跟前朝比起来,实在都算得上安分守己的。
可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帝后和宗法制定了严格的公主和离的规矩,可是公主们却都灵活的利用了这一点。
只说不许和离,那便多召几个入幕之宾便是了。
长乐公主还好,跟平西侯沈聪情分深厚,相敬如宾,可是长缨长公主和长安长公主,却都在坊间有些流言的。
长缨长公主因为嫁的是金陵李家,还更收敛些。
可长安长公主别的地方无可挑剔,却在这一点上很为人诟病,那就是她极喜欢年轻的男子……甚至有人戏言,说长安长公主一个人养活了京城一半的戏班子,缘故就是出自这里。
这样情形下,可以想见长安长公主跟袁家的关系。
听说袁家老太爷和袁家的人见了长安长公主还是要行君臣之礼。
那袁老太爷可能会跟长安长公主说这些话吗?
他就算要说,恐怕也没机会。
卫老太太倚在靠垫上深深的长出一口气:“你这么一说,长安她从前跟楚王的关系是不是也极好?”
长安长公主就没有相处得不好的藩王。
她对每个人都和善亲近,很是平易近人。
可是越是这样,卫老太太越是觉得毛骨悚然。
这个女人表面和善,可是内里却是截然不同的面孔,这么说来,她到底想要做什么?
或者说,她之前还做了什么?
一定要派人查,她打了个冷颤回过神来,立即吩咐卫瑞:“查一查长安长公主。”
------------
第603章 心迹
卫老太太话音才落,外头便传来林海气喘吁吁的声音:“老太太!老太太!”
花嬷嬷看了卫老太太一眼,连忙出去,又急忙进来:“老太太,林三少和平西侯来了!”
林三少跟沈琛一同来了?
卫老太太看了卫安一眼,连忙道:“快请。”
林三少跟沈琛来的极快,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进了门,不约而同的先跟卫老太太行礼问安。
卫老太太连忙叫免,虚扶起他们两个:“不知道二位这个时候来,是有什么事?”
沈琛跟林三少这两个人无论哪一个,都是走在路上也要自带目光的人,这回一起来定北侯府,恐怕盯着定北侯府的眼睛都不知有多少双了。
要是没有个合适的理由,恐怕到时候沈琛去福建的事也要够戗。
“圣上让我来的。”沈琛显然很明白卫老太太的顾虑,先朝卫老太太笑了笑:“郑王带着新王妃在宫里被留饭,皇后娘娘说四皇子有些不舒服,想要请定北侯府那位老大夫进宫去跟御医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写个好的方子……”
林三少也点了点头,言简意赅的说:“我便恰好一同来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