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农家日常 (坐酌泠泠水)


  直至差不多到杜锦宁收工回城里的时间了,被陆九渊赞许了一番的赵昶,这才红光满面的怀惴着他的锦绣文章去了庄子小院。
  “来了?先坐。”杜锦宁穿着一件白大褂,头也不抬地在她的那堆瓶瓶罐罐里做着什么,嘴里道。
  赵昶左右看看,似乎没地方下脚,只得败退:“我到门房处等你。”
  这里正屋几间,东厢西厢,都被杜锦宁越来越多的实验设备给占领了,只在东厢留了一间平时午休的屋子。能给赵昶坐的,只有倒座处的门房了。
  “我一会儿就来。”杜锦宁仍然头也不抬地道。
  赵昶没有立刻走,而是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
  俗话,认真的男人最迷人。赵昶并不知道这句话,也不知道杜锦宁并不是男人。但这不防碍他觉得穿着白大褂表情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杜锦宁比任何时候都好看,就仿佛周身被镀上了一层萤光,圣神而令人沉迷。
  跟着进来的青木没有催促,杜锦宁浑然不知赵昶走了没走,仍然沉浸在她的实验里。屋子里重又恢复了原先的安静。
  隔了好一会儿,赵昶才转过身来,对青木做了个手势,轻手轻脚地出了门。
  走到廊前,他望着映着晚霞的天边,眼眸里全是迷茫。
  他虽身份尊贵,却处境艰难,处处都得小心翼翼。也因此,他羡慕过很多人,羡慕他们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可没有哪一个人能像刚才那样,给他带来深入灵魂的满心的震动,让他羡慕到倾慕的地步。
  三年前他就跟杜锦宁相识了,那时候杜锦宁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那时候,他就知道她有一个理想,要成为一个大司农。
  后来,她一步步,通过了乡试、会试,成为了状元,进了翰林院,提出满朝皆惊的理论,获得了皇上赵晤的青睐。所有知情者都觉得她以后步步青云,位及人臣,前程似锦,却不想这时候她却激流勇退,自请到润州来做她的农事研究。
  她一直在朝着她的目标努力,即便中途有繁花似锦,也没让她迷了眼。她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一步步朝那目标去努力,并以此为乐。
  可他呢?
  他不比别人笨,他也饱读诗书,他也想像杜锦宁一样干出一番成就,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一抹痕迹。
  可他生来锦衣玉食,不需要去奋斗就能达到平常人不能企及的高度;他想做的,都不能做。他平生唯一的任务,似乎就是混吃等死。
  等死……
  想到这两个字,赵昶满嘴都是苦涩。怀里那篇他自以为写出了最好水平的文章,就像一团火,烧得他心口生疼。
  写了有什么用?出名有什么用?他越出名,越被猜忌,离死就越近。
  他有一种想要把那篇文章掏出来撕个粉碎的冲动。
  “怎么站在这儿?”一个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他转过头去,看向在晚霞的光晕中一步步朝他走来的人,涩声问道:“杜锦宁,你说,我活着有什么意义?”
  “我想跟你谈的,正是这个问题。”杜锦宁道。
  她作了个手势:“走吧,咱们门房里坐。”说着又歉意道,“地方窄小,只能委曲王爷了。”
  赵昶情绪正低落,也懒得跟她客套,摆了一下手就直接走在了前面。
  因为客厅被占用了,这个门房就专门用来待客,杜锦宁在修缮的时候特意叫人把墙打通,面积倒挺宽敞,布置得跟别人家的客厅没什么区别。
  平时,只要杜锦宁在这里,这里就是青木所呆的地方。晚上杜锦宁回城,庄子上会特意派两个护卫在四周巡视,以防有人搞破坏。
  两人分宾主坐下,青木上来倒了茶,就退了出去,屋里只剩了杜锦宁和赵昶两个人。
  “杜锦宁,你是说,你有办法帮我?”赵昶反射弧有点长,现在才体会出杜锦宁刚才那句话的意思。他两眼紧紧地盯着杜锦宁,眸子里闪烁着期盼的光芒。
  杜锦宁知道,只要她的话没达到他的预期,他眼里的那点光芒就会黯淡,直至死寂。从此以后,静王赵昶,就只会是一具行尸走肉。
  一个人一直沉睡,不知自身处境如何,并不知道什么是痛苦。而当他醒来,看到四周都是铁壁,他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他一生都得呆在这座牢笼里。那么,他的痛苦,将瞬间把他淹没。
  “钻研儒学,在儒学上取得成就,并不适合你。”杜锦宁一针见血,直刺赵昶的心脏。
  赵昶浑身一震,脸上浮现出痛苦的神色:“是,我知道。”
  儒学,是读书人向往的神殿。在儒学上成就斐然、成为大儒的人,无不是读书人的精神领袖。他们振臂一呼,读书人就会应者云集。
  可读书人,却是这个国家的基柱,所有的为皇家效力的官员,都是从读书人中选拔出来的。
  赵晤身为皇帝,愿意看到能威胁自己地位的弟弟赵昶成为他官员们的精神领袖吗?答案是否定的。一旦赵昶看不清状况,一心想在儒学中寻找自己的成就,那么他就已经成了赵晤不得不除去的存在。
  所以,赵昶尽管那么热爱儒学,他也没有深入地钻进去。他只是表现出喜欢,不敢写任何文章,出任何相关的书籍。
  “你说,我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事呢?吃喝玩乐,混吃等死?”赵昶抹了一把脸,将眼中的湿润拭去,声音低沉地道。
  “我先问你,你要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大事业;还是只想有个奋斗的目标,以后在青史中留下一抹印记?”杜锦宁问道。


第764章 将眼光放远
  赵昶苦笑着摇摇头:“建功立业,这辈子休想,否则离死不远了。我只希望有个想头,不至于浑浑噩噩,空度一生。以后青史之,连个名字都没有;即便是有,也只是一个纨绔闲王的臭名声。”
  杜锦宁点了点头。
  她又问:“那你觉得,今天的茶道如何?”
  聪明之人,闻弦歌而知雅意。赵昶听了这话眼睛一亮,问道:“你所说的奋斗目标,莫不是茶道?”
  “你可喜欢?”杜锦宁不答反问,又道,“唯有打心眼里喜欢,才能沉迷其,自得其乐。像我研究农事一般,别人看着觉得无趣枯燥,可我却乐在其,不能自拔。”
  “喜欢。”赵昶眼眸发亮,一改刚才情绪低落。
  他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写的章,递给杜锦宁:“正是喜欢,所以今天才花了好几个时辰写这篇章。”他嘴角翘了翘,“这是我自认写得最好的章了。”
  杜锦宁打开来,细细地看了一遍。
  赵昶的章,采斐然,用词极为华丽,颇有骈风格。他描述了今天的场景一番,又说了他悟出的道,里面还引用了许多佛家之言。从章里看得出来,赵昶对于佛法,也甚有研究。
  章写得确实精妙,其不乏让杜锦宁都拍案叫绝之语。这也说明了一件事,赵昶是打心眼里喜欢今天的茶事表演。
  杜锦宁放下心来,赞道:“这篇章写得太好了,行华丽却又真情流露,其之情甚能打动人心,王爷光凭这篇章,能流传千古。”她又把里面的好句细细点评了一遍。
  被杜锦宁夸赞肯定,十个陆九渊夸赞还要让赵昶开心。
  他红光满面,眼眸熠熠生光,整个人洋溢着幸福与得意,笑道:“多谢锦宁夸奖。”
  杜锦宁将章放下,将笑容一敛,正色道:“或许王爷觉得,茶只是小道,不足作为终身努力的目标。”
  赵昶嘴唇动了动,却终是没有说话。很显然,杜锦宁说出了他的心声。
  杜锦宁道:“关羽曰武圣,吴道子曰画圣,陆羽曰茶圣,杜康曰酒圣,王羲之曰书圣……古人又云:行行出状元。照我说,不管大道小道,唯有做到了这个行业最顶尖的那一个,是大成者,从而名垂千古。如说,鲁班,他不过是个匠人,但他做到了匠人之祖,谁敢小瞧于他?”
  赵昶方才已晦暗下去的眼眸渐渐又明亮了起来。
  “陆羽不过一僧人所养之弃儿,生平并无功名,他却被与众圣并列,是为什么?是因为他把茶从解渴的生理需求变成了精神的享受,他提升了茶的意境。他虽提出了理论,却仍没有升到‘道’。而如果你提出‘茶道’之论,并将这个理论深入完善,你成了跟陆羽并列,甚至超过他之人。”
  “不,茶道是你提出来的,我怎能夺你之功?”赵昶连连摆手。
  杜锦宁微笑:“且先别说这个,我只问你,如果我俩在整个大宋推行茶道,是你的影响大,还是我的影响大?”
  “这个……”赵昶语结。
  如果杜锦宁仍呆在京城翰林院任职,以后平步青云,位极人臣,那自然是杜锦宁推广效果好。但如今杜锦宁跑到润州这么个小地方呆着,一呆几年,渐渐淡出京权贵和读书人的视线,那么她的影响力,自然不及赵昶的一半。
  “反正这是你提出来的,我抢过来占为已有,我成什么了?”赵昶坚持道。
  杜锦宁点点头:“这没关系,我提出来,你发扬广大,两者并不矛盾。”
  赵昶一想倒也有道理,便点头赞同:“那好吧。”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