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农家日常 (坐酌泠泠水)


  剩下那个汉子一听六两月例,顿时露出悔恨之意。
  大家都走了,府里的田地就靠他一个人耕种,这辛苦想来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少。偏别人都六两,就他三两银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他心里怎么都不舒服。
  但路是他选的,抱怨的话他也说不出口。
  他眼珠转了转,对京城的那个老汉道:“秦老哥,要不你留下,换我去庄子上?你年纪大了,身子骨也不怎么好,哪里吃得起这般辛苦。”
  秦老汉立刻皱眉,不屑地看他一眼,冷冷地否决:“不用。”
  杜锦宁早已经打算让这汉子回京城吃自己的去了。
  原先照她的意思,三个人中,秦老汉的种植经验虽好,但身体稍差一些,就留在府上,有个病痛也能及时地请郎中。而这个壮实的中年汉子,就跟着一起去庄子上。
  却不想这人偌大一个壮汉,却拈轻怕重,偷奸耍滑,实在叫她看不上。
  不过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她也没有立刻赶人走,而是道:“就这么决定了。梁二柱你留在府上,精心伺弄这些秧苗。我庄子上那三百亩田地,全靠这些秧苗,要是出了差子,我可是要追究你责任的。”
  她又转脸向秦老汉道:“秦老爹,这阵子你也留在府上,帮着照料这些秧苗。等可以出秧了,你再去庄子上。”
  “好的好的。”秦老汉责任心强,自己亲手撒下的种子伺弄的秧苗,他也不放心交给梁二柱打理。既然少爷说秧苗十分重要,那他自然乐意留在府上,免得出了差错,影响了少爷的大事。
  梁二柱的心里这才舒服了。
  他犹豫着问道:“那秦老哥这月例银子……”
  杜锦宁冷冷地看他:“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这些不用你操心。”
  梁二柱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少爷对他已很不满了。
  他立刻变了脸,对杜锦宁笑道:“少爷说的是,是我僭越了。少爷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活的。就算四个人的活计变成了两个人的,以后都是我一个人干,我也会把田地伺弄得好好的,不怕辛苦。”
  他这是变相的喊苦了。
  可杜锦宁像是没理解他话里的意思似的,板着脸道:“一个月三两银子的月钱,种的田还没你以前在庄子上的多。如果你觉得伺弄这点就很辛苦,那你还是回京城去吧。”顿了顿,她道,“如果你想离开,我即刻叫人送你回去。”
  汉子吓了跳,连连摆手:“不不不,少爷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会好好干活的。”
  杜锦宁没再理他,转身离去,临走前对王老汉道:“我给你们一顿饭的功夫收拾行李,一顿饭后到门口集中,乘车去庄子上。”
  “是,少爷。”王老汉连忙应声。
  ……
  城里某个宅子里,润州知州曹鸿寿得了差役的通知,知道杜锦宁去衙门打了一转就走了,直接回了家,他这才起身去了衙门。
  而另外两个同知得到消息,也从家里赶来了衙门。
  其中一个叫汪玉贵的同知为难地对曹鸿寿道:“曹大人,他不会跟个愣头青似的,一直这么杠下去吧?咱们每天这样躲着也不是个事啊,万一有人告上去,说咱们每日很晚才来衙门点卯,咱们怕是要被上面诉责。”
  另一个叫马剑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默不作声,不过倒是竖起耳朵,听这两人谈话。


第721章 御下之术
  曹鸿寿也皱着眉思考着这个问题。
  他给杜锦宁冷遇,一来是为了给内兄出一口恶气,二来也是想煞煞杜锦宁的傲气。三来嘛,他觉得杜锦宁在翰林院呆了短短一段时间就被贬到润州来,必是恶了皇上。这样的人他要不踩上一脚,皇上没准会不高兴。而且把一介状元踩在脚下,他心里也十分暗爽。
  但官场上讲究的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此他不想正面跟杜锦宁杠上,干脆便玩了这么一出。等杜锦宁拿着礼物去他府上低头,一来二去的去了两三次,他再敲打敲打,这位年轻人自然就被他收服了。
  往后,他说东就是东,说西就是西,就算杜锦宁年纪轻轻考上了状元,还在翰林院呆过,那也得在他面前做个温顺的小兔子。
  这就是御下之道。
  却不想,这家伙也不知是因为太过傲气,不愿意低头;还是身边没人指点,不明白他这番苦心,愣是不去他府上,而是每日傻愣愣地来衙门点卯。
  再这样下去,他也吃不消啊。
  “明天按时到衙门点卯,不能让他抓咱们的把柄。”曹鸿寿道,“到时候仍给他一张冷脸,不过可以派个人去提点他一下。”
  汪玉贵点了点头。
  只要明天按时点卯,他就没意见。
  马剑始终没什么表情地坐在那里,并不参与他们的谈话。
  ……
  杜锦宁并不知道这些,她跟王老汉等人分别乘了一辆马车,直接去了庄子上。
  润州这个地方,原就是个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江河密布,灌溉方便,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杜锦宁领着王老汉到庄子上时,姚书棋正在组织庄子的人往田里灌水。
  这些田地经过原来的耕种和一个冬天的放荒,已变得坚硬板结,需得往里灌水湿润,犁田的时候才不会太过坚硬。
  见得杜锦宁来,姚书棋连忙上来汇报:“大家都去田里忙着灌水了,还算听话,没有刺头。”
  说着他又笑道:“本来有几个人有意见,觉得没必要现在就灌田,我一提契约他们就闭了嘴,不敢再发牢骚了。”
  契约上可是写着,要是不听东家的命令,擅自行动,秋天粮食欠收时不光没有补贴,还要赔偿每亩田一石租金的损失。没有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违反契约。那可都是钱啊。
  杜锦宁看到姚书棋胡子拉碴,眼里还带着血丝,想来昨晚就没睡好,不由皱了皱眉。
  姚书棋原是个读书人,后来读不下就在城里给人帮衬生意,从来没有种过田。现在让他管着一群庄户人家,指挥他们如何耕种,似乎不大妥当。
  她道:“你叫人把宋庄头叫来。”
  不一会儿,宋庄头就过来了。他刚才想是去灌水了,挽起的裤管上还沾有泥水。
  “宋庄头,我给你每个月六两银子的月例钱,你帮我把庄子上的人管理好,有什么命令监督他们执行。你名下的田地,就不要耕种了。”杜锦宁道。
  宋庄头惊愕了一下,旋即面露惊喜之色,但接下来,他就有些为难了。
  “有什么困难吗?”杜锦宁问道。
  “这样的话,我怕庄子上的人以为我投奔了东家,不、不愿意再听我的话。”宋庄头结结巴巴地道。
  杜锦宁满意地暗自点头。
  六两银子一个月,对于在地里刨食的庄户人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收入了。换了个利欲熏心的,肯定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可宋庄头还想着庄子上人对他的信任,同时也不愿意糊弄她,可见还是极有良心的。
  “您看这样行不行,我家有三个小子,最小的那个今年已十六,也能干重活了。我原来佃的田地就不退,我让他们多干些,我偶尔去帮个忙就成。这样大家不知道我帮东家做事,对我就没什么抵触,有什么事我也好居中调停劝说。”
  担心杜锦宁以为他贪心,这边想赚银子,那边又不肯放手,宋庄头说完,又急急解释道:“东家放心,我就算让田地的庄稼长得不好,也不会误了您这边的活计的。要是做得不好,东家您可以立刻撤了我这边的差事,换个人做。”
  能够这样,杜锦宁自然更满意了。庄子上的人不知道宋庄头已成了她这边的人,想来说话会更管用,管理起来也容易得多。
  她笑道:“你这个办法好,就按你所说的办吧。你帮我办事的消息,就不用跟庄子上的人说了。如果你家里人的嘴不严,你也可以瞒着他们。”
  “是,我不会跟他们说的。家里妇人嘴碎,容易说漏嘴。”宋庄头一点就透。
  他虽然相信儿子,但儿子跟儿媳妇亲,儿媳妇又跟娘家人亲,又爱说闲话,管不住嘴。一传十、十传百,哪里还有秘密可言?所以,儿子和老伴他都不打算说。
  姚书棋听了杜锦宁的安排,满心感激。
  杜锦宁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种田,他身为管家,自然应该管好庄子上的一切事务。但他是个外来者,还是杜家的管家,天生站在庄子上人的对立面,他说话并不好使。大家虽不至于跟他对着干,但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也是有的,他还无可奈何。
  宋庄头帮着管就不一样了,有什么他只需要吩咐宋庄头,宋庄头自然就会安排庄子上的人去执行。
  “庄子上现在有十三头可用耕牛,你看看每户人家的情况,把牛平均分下去,按着王老爹他们的要求对田地进行深耕。”杜锦宁指了指王老汉。
  “是,东家。”宋庄头立刻走马上任,又跟王老汉互相见礼。
  “王老爹,你把肥料以及如何施基肥的事也跟宋庄头交代一下。”杜锦宁又叮嘱。
  “好的,少爷。”
  见三人在那里头碰头地说开了,杜锦宁便站起来,带着姚书棋出去,在田地里转了一圈,便去了小树林那里,琢磨如何建造园林。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