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农家日常 (坐酌泠泠水)


  唐闻之所以拖到十七岁还没说亲,也是因为他想娶一个知书达理的识字的妻子。但以他们商户且又不是特别有钱的家世,想娶一个书香门第的姑娘有点难,读书人即便穷死也不大看得起商户,所以一直没寻到合适的。
  陈立虽不姓杜,但却是新科状元杜锦宁的亲表妹,这几年陈氏请了女先生来教她读书识字,学些琴棋书画,倒比那些秀才或举人之女还强些。当初赵明月觉得她不漂亮,是相对于宫里的那些美人而言,配唐闻却是绰绰有余的,正好适合居家过日子——像唐家这种小富人家,娶的妻子太漂亮容易招祸。
  陈立性子温柔,嫁妆则比照当初杜方苓出嫁时的标准来,有田地有铺面还有压箱底银子,衣服首饰家俱等一应俱全,跟唐家的家境也十分相配。
  至于陈立与杜锦宁的婚事,纪夫人也将其中前前后后的原委告诉唐家了,唐闻表示并不在意。
  于是这门亲事,当即就订了下来。
  给陈立的田地铺面,当初将财产过户给三个姐姐的时候,杜锦宁是一并办理了的,等陈立出嫁时,方少华在户部那里添上一个备注就完事。她的衣服首饰等东西则让下人们打包,连同陈立本人,在那天晚上一并送到了杜方苓家里。出嫁时的家俱,自有梁先宽那里办理,到时候杜锦宁写封信,梁先宽派人去量尺寸一做就是,不需杜锦宁再操心。
  陈氏怕陈立多想,对她道:“等你成亲的时候,我会回来的。反正也不远,一天的路程。”
  陈立感激地跪到地上给陈氏磕了三个响头。
  对于姑母将她从火炕里救出来,让她过上好日子,又费心费力地给她寻了这么一门好亲事,她唯有感激。
  那天晚上,齐慕远、关嘉泽一行人替杜锦宁践行。
  关嘉泽十分伤感,看到齐慕远还是跟以往一样面无表情,似乎并不伤心,他不由得用力拍了齐慕远一下:“你这个没良心的,杜锦宁离京你都没有一点不舍得。”
  大家的目光都落到了齐慕远身上。
  齐慕远笑笑:“我又不比你们,在各部里呆着,每日点卯上衙下衙,除了沐休日,一步也离不开京城。我这个职位是灵活机动的,四处跑着查案的时间倒比呆在大理寺多些,想去看杜锦宁,也就是抬脚就走的事。”
  这话说得大家十分羡慕。
  关嘉泽叹道:“当初你们两人从翰林院出来,我还劝过你们。现在看来你们是对的,至少不像我们,按步就班的每天混日子,想要升职就只能熬着。”
  齐慕远与杜锦宁笑而不语。


第715章 润州
  翌日,杜锦宁带着陈氏及一众下人、行李,在天蒙蒙亮、城门刚开时便离开了京城。
  苏州的路可比桂省到京城的路好走多了。杜锦宁一行人中午在驿站打了个尖,再继续上路。到得傍晚,润州的城门赫然出现在了眼前。
  “到了到了,润州到了。”远远看到润州的城门,大家都十分激动,便是连马儿都精神了几分,跑起来更加有劲。
  “咦,看,那不是姚管家吗?”张松涛指着城门前站着的一个身影道。
  大家都朝那边望去,虽然有点远,还是能看到那个瘦高身材、长着两撇胡子的身影莫名熟悉。
  “啊呀,姚管家来接咱们了。”大家越发高兴。
  陈氏都忍不住掀开车帘朝外面张望。
  姚书棋想是也看到他们了,翻身上马就朝这边迎了上来,到了杜锦宁马前转了个弯,满脸欣喜地道:“少爷,你们终于来了。”又对着马车里的陈氏打了声招呼。
  “一切都安置妥当了?”杜锦宁问道。
  “是,买了宅子和田地。不过近城的田地一时半会儿买不到,因要赶农时,所以照着您的吩咐,尽管有些远也买下来了。差不多三百亩田地连成片,上等田、中等田和下等田都有,还有五六十亩旱地。这旱地是搭着起卖的,田地主人非要搭着,否则不卖,我便做主给买下来了。”
  姚书棋来时,杜锦宁就吩咐他买田地。她也知道买田地需得适逢其巧,否则很难遇上好的能连成片的田地。所以她曾告诉姚书棋,价格贵些也无妨,不连成片,就把中间的田地提价,务必一定要拿下三百亩。
  那些田地的主人也不是傻子,本来一亩上等田值十两银子,如果你出到十三、十五两,他们肯定会心动。大不了卖了这个,再去别处买就是了。这边卖一亩田,到那边可以买一亩半,这样的好事傻子才不干呢。
  当然,为妨有人恶意抬价,买这些田地就有技巧了。姚书棋原就是做生意出身,又跟在杜锦宁身边这么久,这点能力还是有的,杜锦宁十分放心。
  知道姚书棋把宅子和田地都买好了,杜锦宁便放下心来。
  第一年,她不准备大动干戈,只在自己的田地里研究稻种。
  其实从她手里有点余钱、还住在博阅书院后面的庄子上时,她就开始进行稻种研究了。
  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而在杂交之前,还得培育出一种雄蕊瘦小退化、花药干瘪畸形的水稻做母本,然后培育出不育系和恢复系、保持系,情况相当复杂。所以,杜锦宁即便知道如何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也要有一个十分漫长的研究、培育过程。
  现在,她的试验已无限接近最后的成果了,才敢做三年计划。
  不过为了让赵晤知道这稻种来之不易,即便她获得了优良的杂交水稻种子,也打算到死遁前再交出去。而这三年,她的任务是水利建设,以及生态循环养殖体系的建设。等她运用这些提高了现有的粮食产量,让赵晤及朝庭充分认识到水利建设与生态循环养殖系统的好处后,再交出高产杂交稻种。
  姚书棋汇报了田地的情况,这才说及宅子:“宅子是好宅子,价钱也不贵,就是离衙门远了些,步行的话需得一顿饭功夫。”
  “无妨。”杜锦宁道,“衙门我很少去,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田地那边。”
  说话间,一行人已到了城门口。杜锦宁拿了路引及官府文书给守城的官兵,那里的校尉连忙跟杜锦宁见礼,挥手叫兵卒们立刻放行。
  待杜锦宁领着家人进了城门,一个小兵小声对校尉道:“奇怪,既是同知大人,怎的州衙不见人在此迎候?”
  校尉瞪了他一眼:“守好你的城门便是,这些事便是我都管不着,轮得到你管?”文官与武官,向来泾渭分明。
  小兵不敢再说话,吐了吐舌头,赶紧去守门去了。
  杜锦宁也早发现这情况了。只不过刚才进城时人多嘴杂,她不好问姚书棋。
  现在进了城,一直往里走,眼见得周围没人了,她这才问道:“我今日到润州的事,你通知了知州大人吗?”
  “通知了。”姚书棋道,“昨日收到消息,我便急急去了衙门,递了帖子进去,并告诉差役你今天到润州的事。差役拿着帖子进去,出来时说知州大人事忙,就不出来接待我了;您到润州的事他已知晓。”
  杜锦宁的眉头皱了起来。
  她是从六品同知,在这州衙里的官阶仅次于从五品的知州,而且还是从京里翰林院出来的。按理说,昨日姚书棋去通知,知州再如何也该派个师爷之类的人接待他一下,不应该直接让差役说一句“知道了”就打发他走;今天即便不来亲迎,他也应该派自己的师爷来迎。与她同级的同知、比她官阶低的判官、吏目等官吏,更应该来此亲迎才是。
  然而城门口除了姚书棋,再没半个衙门里的人。
  “这个曹鸿寿,与我有怨?”她问道。
  姚书棋如果遇到这样的事还不知道去打听,那真是枉在她身边呆这么多年。
  姚书棋暗自庆幸自己做了功课,一面道:“我派人去查了一下,发现他是京是那位工部陈主事的大舅子。”
  “……”
  这世界可真小。同时也诠释了那句话:冤家路窄。
  两人说话就在陈氏的马车旁,陈氏心里担忧,忍不住掀起车帘问杜锦宁:“那位陈主事跟你有怨?你在这里办事他岂不是给你添堵?”
  杜锦宁笑了起来,对陈氏解释道:“这位陈主事,是我老师的对手,后来老师因我而升官,他却被贬斥,所以对我心里有怨那是肯定的。不过娘您不用担心,不要说知州,便是知府、巡抚大人,要是胆敢阻挠我研究稻种,皇上二话不说就要让他们下课。”
  朝堂上的事,陈氏完全不懂,姚书棋也隐约知道一些。至于“下课”两个字他们更是听不懂。不过他们对杜锦宁都有莫大的信心。听得杜锦宁这样说,知道会佛挡杀佛,大家便把心都放回了肚子里去。


第716章 憋闷
  杜锦宁也不去衙门,直接跟着姚书棋去了新买的宅子。
  这里的房价与京城比那是天壤之别,不过姚书棋知道家中人口不多,新买的宅子面积就跟京城差不多,连屋舍与开阔程度也极相似,让陈氏和杜锦宁感觉十分亲切。
  姚书棋依着陈氏和杜锦宁的居住习惯,早已将正院和杜锦宁所住的院子收拾了出来,添置了新的家俱。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