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农家日常 (坐酌泠泠水)


  这时,赵晤的目光向杜锦宁投来,夸赞道:“杜爱卿,这件事你处理得很好,表现非常不错。”
  杜锦宁的表现完全出乎了赵晤的意料。
  沈郎中跟他岳父,一个四十多年,一个六十多,都是浸淫官场几十年的老手了,仍然没有半点政治警觉性,被人利用了犹不自知。而杜锦宁一介十五岁的政治雏儿,一只脚还没踏入仕途的门槛,就一语道破世家的诡计,以干净利索的手段将事态扼杀在萌芽状态里,这份政治敏锐性和处理事情的能力,简直让赵晤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而刚才,他眨眼之间就杀了三人,杜锦宁虽有震惊与慌乱,不过很快就镇定下来,还用那种敬佩的目光看他,似是十分理解与赞同他的做法。这让赵晤更加欣赏。
  如果这真是杜锦宁自己的能力,她身后没有任何诡计和受别人指点,那还真是一块璞玉。依她在策问中表现出来的才气与远见,赵晤相信,用心栽培,用不了几年杜锦宁必能成为他朝堂上的一大助力。等齐伯昆这些老人致仕后,她接管他们的权利,成为他面前第一干将都有可能。
  “皇上过奖,微臣愧不敢当。”杜锦宁拱手道。
  “不必过谦。”赵晤笑道,“你尚未去翰林院任职,没法在官职上提拔于你,朕赏你黄金百两,锦缎二十匹,文房四宝一套,洒金宣纸若干。”
  杜锦宁赶紧谢恩。
  赵晤一摆手,又问:“朕叫你写的折子可写好了?”
  这个杜锦宁早有准备,一想着要面见皇帝,她就让青木回去将折子带来了。
  她当即从怀里掏出折子,递给旁边的太监,让他转递上去。
  赵晤还有事要处理,自然没空细看。
  他粗略地翻了一下,就放下了,道:“放着朕有空再细看。行了,你且退下吧。”
  杜锦宁却没告退,而是深深一揖:“皇上,臣想问问,微臣那话本还能不能继续写?”
  话本的稿子,她迟迟没有交给庄越,就是缘于这个原因。
  原先她的身份没暴露还好,她可以装作什么事都不知道,继续写话本付印售卖。现在大家都知道话本是她写的了,赵晤还特意挑明了问过她,她要不请示了赵晤,擅作主张地继续写下去,总不大好。
  “当然可以继续。不过现在很多人都跟着你那话本做,所以你所写的内容,必须慎重再慎重,不能胡写。要是让农户们遭受大损失,我是要治你的罪的。”赵晤道。
  “臣不敢,微臣遵命。”
  放下心来,杜锦宁告辞离开。
  此时除了太监宫女,大殿上只剩了赵晤和齐伯昆两人。
  赵晤问道:“杜锦宁的底细,你可了解?今天这事,你怎么看?”
  齐伯昆尽管对杜锦宁将自家宝贝孙子掰弯甚是不满,但这种时候,他自然不会说杜锦宁半句坏话。
  “臣是看着杜锦宁长大了,对于他的一切,臣都十分了解。”齐伯昆说着,便将杜锦宁的事拣了一些说了,言辞之中尽是赞誉之色。
  臣君相处多年,赵晤知道齐伯昆是个不轻易赞扬人的,此时见他对杜锦宁满嘴的夸赞,心里对杜锦宁也越发好奇起来。待齐伯昆回吏部后,他便细细地看起了杜锦宁的折子。
  杜锦宁从宫里出来后,为免关乐和担心,他让青木去工部看看,要是关乐和在的话就报个平安,她自己则回了家。
  回家后,她就开始写起话本来。
  每一届状元都被封翰林院修撰,她即便再心急去做农官,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对皇上的封赐提出异议,只能老老实实地做一段时候修撰。但这也不意味着她什么都不可以做。现在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写话本,将她的农业思想与理念,以及一些种植技术公布出去。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她再跟赵晤提一提,改任农官。
  接下来几日都很太平,朝考十分顺利,杜锦宁也将新的一册话本写好,交给了庄越去付印。
  而在二月二十九日那一日,吏部对二甲、三甲新科进士的安排也进行了公布。关嘉泽考上了庶吉士,进了翰林院;方少华没考上,进了户部做了一个九品小官;许成源也被分派到了徽州一个县去做了县令。梁先宽要执掌梁家,不便外放,也在吏部谋了个小官职。
  这些,都是他们朝考时写的文章不错、再加上齐伯昆帮忙的结果,算是都如愿以偿。
  他们的职位公布之后,杜锦宁和齐慕远才跟他们一起,在三月初一正式上任,去了翰林院就职。


第669章 翰林院
  杜锦宁品级较低,是没资格上朝的。但上衙必须点卯。所谓的点卯,顾名思义,就是在卯时点名。
  卯时,相当于现代早上的五点到七点。卯正时分,即是六点。
  幸好穿到古代后,晚上没什么娱乐,杜锦宁为了保护眼睛又不愿意点灯看书,因此吃过晚饭散半个时辰的步后,就于七八点钟睡觉了。睡得早,起得自然早。每日不到五点她就起来,开始慢跑几圈然后练几趟拳。所以五点多钟起床并吃早饭上班,完全不影响她的生活节奏。
  卯时差两刻,她的马车就远远地停要皇宫门前了。
  因为要早朝,皇宫门前停满了各处马车及轿子,她的马车驶不过去,只能步行一段路。
  拿出腰牌,验明正身。杜锦宁跨进了皇宫。
  她早就打听清楚了,翰林院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办公的地点是在皇宫里面,跟皇上办公的大殿院子隔着一条夹道。也就是说,皇上那边有什么旨意,太监过来传话,也不过是几分钟的路程,十分方便。
  她依着打听出来的信息,进门后朝西走了一段,便看到一个院子,院门上御笔写了几个大字:翰林学士院。
  就是这里了。
  杜锦宁欣然进了大门。
  入眼的院子挺大,由青砖铺就。甬道的两边还用篱笆围了两个花圃,花圃里各种了两株树和一些花卉。院子的两侧是两条回廊。远远的,杜锦宁就看到正院大门上挂着的匾额,上书几个大字:“承旨阁”。
  杜锦宁连忙沿着左边回廊往里走,走到承旨阁门口,不出她的预料,承旨阁的大门是紧闭的。
  现在的翰林院,还不像明清时候的翰林院那般算是内阁机构。它虽比唐初时的作用要重要许多,却也还是比较单纯的秘书机构。此时的翰林院名额只有六名,翰林院承旨是里面最大的官,正五品。在他之下有两名老翰林,一个从五品,一个正六品。再之下就是杜锦宁这个新科状元了,从六品;官职最小的是榜眼姚荣观和探花齐慕远,正七品。
  杜锦宁的三位上官既是五品官,自然是得上朝的;姚荣观和齐慕远还没来。这里除了杜锦宁自己,自然是连个鬼都没有。
  承旨阁是正院,顾名思义就是承旨大人的办公场所了。太监来传皇上圣旨,都是直接到承旨阁交待,再由承旨大人将任务分派给各位下属。承旨阁这一排三间屋子,皆是大门紧锁,也不知三位老翰林是各人一间,还是这三间都是承旨大人的办公地点。
  她四处打量了一下,又朝前面走了走,果然看到最里间有一个通道,直穿后院。
  后院的格局跟前院一样。不过三间屋子都大开着,里面各放着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另有一些文房四宝,想来就是他们的办公地点了。
  三位新翰林之中,杜锦宁的品级最高,于是她老实不客气,直接走进了中间那间屋子,挑了一张椅子坐下。
  坐下刚喘了一口气,她就听外面有脚步声,显然是姚荣观或齐慕远来了。她也懒得起身,只静静地坐着,等着来人。
  “应该是这里了吧?怎么连个接应的人都没有?”
  这是姚荣观的声音。
  “三位大人应该上朝去了。而在外面的六部办公,大人们还可以带小厮或长随;这里是皇宫,闲杂人等不许入内。因此这里除了我们新来的三位,再无别人,自然不会有人来接应。”齐慕远道。
  “杜状元怎么还没来?这卯时差不多到了。”
  姚荣观话声未落,就看到杜锦宁老神在在地坐在中间的屋子里,如葡萄般的漂亮大眼正静静地注视着他。
  他不由窘了窘,抬起手给杜锦宁作了个揖:“杜大人,您早到了?看来是下官来迟了,呵呵……”
  “我也是刚到。”杜锦宁起身抬手回了个礼,又招呼道,“恐怕咱们得等好一阵子。不如先进来坐,一会儿等承旨大人回来分派屋子,咱们才知道谁人坐哪间。”
  姚荣观和齐慕远便进来,各自在下首坐了。
  那日杜锦宁出了那么大的事,齐伯昆回去自然不会不跟齐慕远说。齐伯昆虽然十分不赞成两人的基情,但他也看得出来,杜锦宁在政治上的能力,让她如同天上的太阳,任谁也遮挡不住她的光芒。与这样的人交好,对齐慕远而言十分有利。他打定主意,只要齐慕远乖乖娶妻生子,他就不管杜齐两人的事。
  一听杜锦宁卷入了这样的大事,齐慕远吓了一跳,跑到杜家就好一通埋怨,埋怨杜锦宁那日明知沈郎中不怀好意,也不跟他说。要是他陪着杜锦宁去赴约,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