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单独奏请,但消息走漏了出去,朝中知道的人不少。
一时朝野哗然。
国师新任,又是先国师的师弟,一直在先国师身边,共同为朝廷效力,身份超然,在京城里颇有几分威望。也正因为这样,他提出用四十九小儿性命献祭的提议,才能得到首肯。
第1978章 前情
现在,太子竟然要奏请斩国师,还说国师是妖言惑君,祸乱天下。
朝中意见顿时分为两派,有人认为国师是应天之命行祭天之事,为天乾消灾,太子不知情况,说出此话,若是老天降罪,后果不堪设想。
有人认为太子所言有理,天灾已经发生,用小儿祭天,岂不是天灾之下又添人祸?
祭天这回事,到底有用没有用,谁也不知道。
而用小儿鲜血心脏祭天这和血腥的事,以前也从来没有过。
先皇对于两派意见全不听取,令太子回府,又派了赏赐了国师。
自祭天之后,天灾果然少了。
赞成国师的人便认为这是祭天的功劳。
先太子冷笑不止,天灾发生时,他自请出京,以太子之尊,却奔走于各地,辛苦赈灾,做好一应防灾措施,辛劳几个月,回到京里,灾情得以控制,竟然就成了国师祭天的功劳?
此事被先皇压下,不了了之。
第二年,又到国师所说祭天的时候,又开始准备祭台,以及搜寻小儿用来祭天。
太子跪于龙驭殿前,请求先皇收回成命,毕竟,那是四十九条无辜人命,四十九个孩童的父母将是怎样的悲痛欲绝?
只不过,太子跪了三天,一直到大典结束,皇帝也没有见他。
国师说了,祭天之事,在于心诚,心若不诚,之前的一切都是白费。
没能阻止皇命的太子在被人扶出宫去的路上遇上国师,国师冲着他阴冷的笑。太子怒骂:“妖道!”
据说太子回府之后,曾气恨地扫翻桌上所有的东西,怒骂:“祸国殃民,如此祸害,本宫誓要让他为那些无辜小儿填命!”
这事竟然传了出去,太子有除国师之意,国师正值得皇帝信任之时,联合二皇子,囚禁先皇,给太子冠上了谋逆之罪,满门尽灭。
这是当年往事,万羽堂打探到的,和回风堂送过来的讯息整合的过程。
第三年,便是二皇子登基,那祭天自然更是隆重举行。
连续三年,一百多孩子就这么死于非命。
之后,国师又举行了两次祭天。
先太子当初四处奔走,亲赴现场,废寝忘食,亲力亲为做的一应预防之事,使天灾不再成灾,然而这一切,都成了国师的功劳。
而后国师向皇上进言,天灾已除,天乾已定,一年一次的祭天,可以免了,至于以后还需要不需要举办,酌情即可。
在城东,一应事务早已准备齐全,有高台在搭建,禁卫军们暗戳戳却又很有效率地办着这件事,已经有半月时间了。
毕竟此事已经过去二十年,纵使国师回京,谁也没有朝这方面想。
甚至连上官千羽和燕青蕊,虽然知道这件事,也派人在留意,都没有想过竟是祭天。
毕竟用小儿性命祭天这种事,哪怕是皇帝金口,也不想中途有任何的麻烦。甚至国师这次所要求的八十一个小儿,也是皇帝令他的暗卫们在京城之外的地方掳来。行事隐秘,不为人知。
第1979章 他不同
皇甫月不说,谁又知道这国师此刻憋着这样的坏呢?
丰州大灾,倒是让乾坤子再次找到祭天的理由,灾情都已经过去,这乾坤子脸皮也是够厚的。
至于皇帝,当年他的皇位都是在乾坤子的帮助下得到的,区区几十个小儿的性命,在他眼里,也不算什么。
出了燕宅,蓝烟连马车都上不去了,皇甫月上了马车,让车夫扶了蓝烟上车。
看着蓝烟皱眉忍痛的模样,皇甫月从袖中拿出一个瓷瓶,道:“治内伤的!”
蓝烟谢恩,把药丸吃下去,果然感觉好受多了,上官千羽随便一挥袖子,她固然是没有防备,但是,这一摔,真的好重,让她仍然心有余悸。
她心里是很恼恨的,当然,自家主子对上官千羽是什么样的心思她很清楚,这份恼恨她不敢冲着上官千羽来,上官千羽是为燕青蕊出头,只能记到燕青蕊的身上。
蓝烟有些不解地道:“公主,祭天的事,您专程告诉清河王,万一清河王也反对,可怎么办是好?”
皇甫月淡淡地道:“明日早朝的时候,父皇就会在朝堂上宣布,本公主不过是提前让千羽哥知道而已。你觉得是让他骤然之间知道,反应过激,惹得父皇不喜好?还是他已有心理准备,深思熟虑之后,再想解决之道为好?”
蓝烟睁大眼睛:“可是,清河王若是去破坏,必然会惹怒皇上,到时候公主出面把清河王保下来,岂不是更能示好清河王吗?”
一般情况之下,不是雪中送炭这种更能让人感激涕零吗?
皇甫月凉凉地看了她一眼,不知道是叹息还是轻嘲,道:“千羽哥是不一样的!”
蓝烟语音一滞,她有点不明白,这个不一样,是指清河王不能按常理来揣度;还是在公主的心中,这个人的地位不一样。
看到公主明显神游物外的样子,蓝烟聪明地闭了嘴。
第二天早朝,皇帝果然宣布了祭天之事。
朝中有半数大臣都是亲历当年之事的,另外半数没有亲历过的,也听说过,八十一个小儿的性命,很残忍,不过与祭天联系在一起,又似乎很神圣。
但不管怎么说,这祭天之事需要人命来祭奠,终归还是透着几分邪恶。
皇帝说了,丰州天灾,虽然朝廷赈灾得力,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是,仍然有数万百姓成为路边饿殍。这么些年来,虽然也有一些天灾,却没有如今年这样严重,显然是老天发怒,怪世人怠慢之故。
之前酌情减免了的祭天之事,不可再延宕了。
国师听闻灾情,已经赶回京城,将着手置办此事,既然公布了国师已经回京,乾坤子当然会出现,国师气度俨然,一派世外高人,与世无争的形象走上朝堂。
乾坤子已经离开京城十年,却好像和当初离开时一样,一点不显老。
他的眼神很深,幽深幽深,里面还带着几分仿佛要把人吸进去的诡异,这样的目光,使接触过他目光的人心中都生出几分悚然。
第1980章 全都死了
原本就是秋意萧瑟的天气,因为国师到了朝堂之上,天气好像又变冷了一般。
那些人不是不惊讶的,国师大人明明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站在那里,甚至,他唇角还带着一丝似有似无的温和笑意,为什么就是冷嗖嗖的,有汗毛直竖的感觉呢?
这些朝臣把这归于国师是世外高人,本事高深,所以和他们这样的凡俗人在一起,他们当然有压力。
当然,也有些人表面上虽然和别人无异,眼神却很平静,并没有被国师特意散发出来的那份诡谲气场给惊到。
介绍完国师后,继续说祭天的事。
祭天大典的一应仪程,安全,以及全程进度统筹事宜,皇帝直接交给了上官千羽。
朝臣们的目光都看向上官千羽,那目光,有点怪异。
这段时间,皇帝对上官千羽的态度十分暧昧,似乎想除之而后快,又似乎是重视重用,这祭天大典关系重大,办得好了,那是大功一件,稍有差池,几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就算办好了,这种夺八十一小儿性命举办的祭天之事,终归损阴德。据说二十年前的五场祭天大典,负责配合国师统筹全程的大臣,全都死了。
全都死了!
全都死了几个字跳出脑海的时候,那些目光就更诡异了。
难道皇上……
有些人变了脸色,悄然看着上官千羽,等待他陈情委婉点推托。
但是,上官千羽站在朝堂,像无边暗夜里光华耀眼的明月,眉眼淡漠,清冷而高贵的气息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好像游离于这个世界之外的高不可攀,他薄唇轻启,吐出几个清冷淡漠的字:“臣领命!”
领命?怎么可以领命呢?
几个如镇南将军冷腾飞这样的心系先太子的老臣们心都要急肿了,几乎就要冲出来阻止上官千羽领命。
可是,上官千羽之前已经向冷腾飞表明了态度,现在也不是暴露上官千羽身份的好时机,平时毫无关联的人,这么突兀地跳出来那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所以,他们只能压下心中的担忧,等下朝之后再去商量对策。
着手开始准备祭天礼的事后,上官千羽明显忙了起来。
冷腾飞等人想要找机会和他接触一下都办不到。
担忧了两天,上官千羽给了他们暗示,仍如之前,静观其变!
上官千羽很忙,但是百里秀峰很闲,他这两天迷上一件事,皇宫别馆里的花木扶苏,虽是秋天,却是一片绿意。
百里秀峰令别馆里的人将长得最好看的花树挖起来,别馆里的那些官员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好好的挖什么树?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