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千羽微微一笑,道:“请!”
说着,就此走出牢室。
牢门再次落锁,上官千羽没有回头。
这态度,让黄正涛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可是,又更加狐疑了。
任何人,被无故关了一夜,都会有一口怨气,要讨回个公道。何况是身负皇命的钦差?
可是,这位清河王,却是若无其事云淡风轻地举步就出了牢门,脸上甚至也没有半点怒意,连质问都没有?
本来还准备一会儿怎么应对的黄正涛和洪立都有些错愕,一时不知道这位钦差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洪立陪笑道:“大人,手下人做事实在没有脑子,是我等教导无方,还请大人不要见责!”
上官千羽道:“无妨!”
第1642章 亲笔信
无妨是什么意思?
不准备追究的意思?
洪立两人觉得更是看不懂这个年纪轻轻的钦差到底在想什么了。
太子来信提醒,他是五皇子的人,叫他们小心应对,千万不可有什么把柄落在他的手上。那关了他一夜大牢,算不算把柄?
此刻,上官千羽往牢外走,黄正涛上前一步,拱手笑道:“大人真是大肚宽容,下官惭愧,回头下官定将那有眼无珠,也冒犯大人的人抓起来,交由大人发落!”
上官千羽摆摆手,淡然道:“这些事以后再说,不是说准备了接风宴吗?”
黄正涛:“……”
洪立:“……”
两人暗暗松了口气,看来这位是饿了,只要他肯去接风宴,吃人嘴软,事情便好办了。洪立立刻道:“是是是,早就准备好了。大人请!”
黄正涛安排的人此刻就在大牢四角,原本是等一声令下,便可以动手,但是,此刻显然是没有动手的必要了,这钦差的态度,虽然有些把不准,但看来他并不想翻脸,黄正涛悄然一挥手,暗伏的人悄然退散。
而上官千羽,在黄正涛和洪立的陪同下,出了大牢,外面已经有备好的马车在等候,上官千羽弯腰上了马车,往太守府衙而去。
马车上,上官千羽展开子阳悄然交给他的一封信,这是钦差车驾到得嘉州,五皇子得知此事,派人快马加鞭赶来,令交给上官千羽的信。
上官千羽将信展开,信上是五皇子亲笔字迹,写了满满四页信纸,归纳总结,就是四句话:暂缓动手,激化事态,证据确凿,重挫太子!
上官千羽微微皱眉。
丰州灾情刻不容缓,他所等待的,就是钦差车驾,车驾到时,宣告皇命,将黄正涛等一众无法无天的恶徒拿下,而后清除盗匪,赈灾安民。
但五皇子的意思,却是叫他暂时不要先动手,不但不要马上对付黄正涛等人,还要去激化事态,搅乱事局,让乱局变得不可收拾,到时候,钦差的人手加上五皇子从周边调配的人手一起动手,把局面控制下来,然后再参奏太子一本,不但拔除太子在丰州的势力,更是让皇上对太子生出不满和嫌弃之心。
的确,如果上官千羽马上拿下黄正涛和洪立,立刻控制局面,平乱赈灾安民,这已经半乱的丰州,在上官千羽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的手段之下,最多一个月,便能稳定大局,重回秩序。
而太子,不过是落个失察之罪,不会动太子根本。
但若是他不拿下黄正涛和洪立,由着他们暗中活动,只消半个月,盗匪横行,民不聊生,灾民饿死,官逼民反,到时候不但淮阳安南两郡,整个丰州都会大乱,而且不可控制。那时,五皇子调周边大军,连同钦差的人一起把乱局控制了。
五皇子是大功一件,而太子,就算不大势已去,也会重挫,元气大伤。
不得不说,五皇子这一计,狠且准!
可是,若真是这样,那丰州还得多死多少无辜百姓?
第1643章 不择手段
上官千羽将那信纸揉成一团,掌心内力到处,顿时震成一片粉末。
难道,在高位者眼里,只为了一将功成,哪怕万骨枯,也毫不在意吗?
那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为了重挫太子,就能无视丰州三十万百姓的性命?
景琰怎么变成了这样?
那个为了不挑起皇室争端,哪怕被太子多次迫害,却从来不争竞计较的五皇子哪里去了?那个心怀百姓,曾对他说:他若大握在属,要叫天下百姓都有一口饭吃的景琰哪里去了?
这封信措词冷静,精明狠厉,那是深谙朝堂尔虞我诈之人才能有的算计和计较。如果不是景琰的亲笔,他都不敢相信出自景琰。
因为他开始朝堂之争,所以变得不择手段了吗?
几十万百姓的性命,在他眼中已经如同草芥了吗?
太子根深蒂固,太-子-党的势力现在五皇子撼不动,几次交锋,五皇子都处在下风,这次的丰州之灾,黄正涛等人为太子建行宫的事,的确是好的突破口。
太子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私底下做的那些事早就罪该万死,只是他做得隐秘而干净,哪怕上官千羽查到了,却也一时没有证据能将太子扳倒,用另外一件事,让太子从储位上滚下来,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作为一直拥护五皇子,希望太子恶行得以揭露的上官千羽来说,他似乎应该按五皇子所说的办,这是一劳永逸,占据上风,给予太子迎头痛击的好办法。
但是,想到那几十万丰州百姓的性命,想到沿路看见的饿殍和面黄肌瘦,易子而食的画面,他心中堵得慌。
接风洗尘宴,无惊无险乏善可陈地过去了,钦差大人说了,明日要亲自巡视整个城,了解灾情。今日他累了,得先休息。
当然,这个原太守府衙,钦差大人征用了,搬来才两天的洪立欣然将这儿让给钦差,又回他的原处办公去了。太守府前堂可办公务,后衙可安顿,
黄正涛和洪立退下来之后,立刻到刺史府里去商讨,钦差的态度实在让他们把不准,他们得赶紧商量一下对策。
商量的结果是以静制动,反正现在整个丰州城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就算钦差带了些人来,但总不能和丰州刺史手下几万驻军相比。
不过是一个嘴上无毛的黄口小儿,明日且陪他一起巡视灾情,若是他查不出什么也还算了,若是真的查出了什么,那就让他永远留在丰州吧。
而太守府后衙,子阳正在向上官千羽汇报,他之前一直在查苏俊清儿子,也就是燕青蕊两个舅舅的事,这次刚回来,半路匆匆赶上钦差车驾,现在当然也是要上官千羽汇报的。
子阳没有查到苏家兄弟的下落,但是,却查到和景州通判有关,但景州通判是皇后之父董太傅提拔的人,这件事牵连甚大,子阳只能回来汇报了。
上官千羽略一沉吟,传了消息让影阁景州分舵的人监视景州通判,密查此事,而后给子阳晋原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第1644章 引人注目
京城。
这几天,燕青蕊都坐镇在万羽堂中。
丰州灾情的消息一条条递送到来,燕青蕊下令,只要是与灾情有关的,一律不得迟滞,先行报告。
所以她虽然人在京城,对那边的灾情了解得却不少。
万羽堂在丰州的分舵,已经开始行动,赈灾施药。
这倒不是为了上官千羽,真的为了灾民。
在二十一世纪,但凡哪里出现天灾,燕青蕊也是捐钱出力,从来不带含糊。若不算那些捐款,她的财产还要再翻两番。
不过,想要把赈灾的事情真正施行下去,就得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药品不但从各个地方输送。
这点燕青蕊早就想到了,她令整个万羽堂所有分舵都要出力承办此事,开了一条专门的运粮运银通道,运送那些救灾的物资。
这一年来,万羽堂的土舵因为多了个聚财童子空尘,各个地方的生意更上一层楼,越来越红火,积累了大量的钱财,要建立一条这样的通道倒也并不为难,无非是了出钱出人出力。
而这三样,万羽堂都有。
就在燕青蕊全力投入在远程支援丰州灾区的赈灾事业中,无暇他顾时,五公主终于对万羽堂发难了。
影阁神秘而低调,存在已久,而且以消息为主,虽成员遍布天下,却并不引人注目。
万羽堂就不一样了,自万羽堂建成以来,一路都是在抢地盘,兼并,吞灭覆没别的势力而发展壮大的。
而且,竟然没有一次决策失误,计划失败,都是一击而准,一击而成。连当时的第二大势力赤虎堂,也被万羽堂在一夜之间拔除。
皇室虽然是控制着京城的江湖势力,但只要那些江湖势力不会侵犯到皇室的利益,皇家是不管的。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朝堂有朝堂的制度。
可五公主不一样,五公主是既在朝堂,又在江湖,所以,对于江湖势力她自然不会疏忽。
若是万羽堂发展势力不是这么快,若是中间出现一些失误和失败,五公主也不会这么在意。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杜绝江湖势力的存在,不是这个势力壮大,就是另一个势力崛起。
然而,她动用那么多人查到的那么多消息只告诉她一个事实。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