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裹着锦被呆坐了片刻,才又重新躺下。
她很困,睡意很浓。
只是怕再做梦,她强撑着不睡。
自去年肯定了她是重生后,她就再没睡过一天好觉。
但凡入睡,便是在梦里。
就像突然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一般,那些久远的往事一起向她冲来,几乎把她淹没。
她很想理出个头绪来,也好知道前世究竟发生了什么。
可梦境始终混乱无序的不说,更糟糕的还是完全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
这一年多的时间中,郭圣通梦到的都是和刘秀在一起生活的琐碎日常。
什么今天他给她画像了,明天她又给他做了双袜子这样的事。
这能给她什么帮助呢?
她还是对未来要发生什么一片茫然啊!
每次梦境到了尾声时,她都会心酸难过的不行。
不知多少次她从梦中惊醒,又不知多少次她从梦中哭醒。
郭圣通想,她从前嫁给刘秀后定然是过的很不快乐,不然她不会这般难过。
可,为什么梦境中全是那些甜蜜过往呢?
若是单单只看梦境中发生的一切,她实在是不知道刘秀哪可怕,为什么要害怕嫁给他?
这之后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不能告诉她?
是不愿回忆起来吗?
她究竟为什么重生?
这一年多来,郭圣通绞尽脑汁地想,也想不到答案。
可是,她明明该知道的。
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事情,她不清楚谁清楚?
然而,现实就是这般讽刺。
她不知道,她什么都不知道。
对于未来的血泪,她一无所知。
她有的只是本能地抗拒。
这种束手无策的感觉很叫人抓狂,尤其是看着刘秀正在一步步迈向天子之位,她心下更是再无一刻安宁。
过去的一年中发生了很多很多事。
二月时,常安城西灞桥起火,数千人以水灭火,却经久不息,引为奇观。
建兴帝以为不祥,改灞桥为长存桥。
长存——
自然是盼着新室长存。
梦想是美好的,只不过现实有些残酷。
仅仅半月后,赤眉军便诛杀了前去平乱的新朝太师。
与此同时,头年因天灾从而颗粒无收的关东地区饿殍满地,已经发展到了人相食的地步。
人相食。
多么可怕的字眼,郭圣通没法想象那个场景。
只是看着帛书上的那三个字,她都觉得心惊肉跳。
四月时,建兴帝遣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东征。
大军出发当然,建兴帝亲临送行。
祭祀路神时,忽下大雨。
时人叹曰:“是为泣军!”
后果被赤眉军大破,杀万余人,追至无盐,廉丹战死,王匡逃走。
消息传来,郭圣通即便不晓行伍之事,亦是震惊非常。
王匡和廉丹其人不论怎样,领的却是训练有素的精兵,怎能被败的如此之惨?
郭圣通委实不解,去问了大舅。
大舅告诉她,朝廷军队自然还没到如此不堪的地步,只是建兴帝权欲太重,容不得有半点脱离他掌控的事发生。
新军若遇战事,必得先请示得着允许后方可行动。
而战机转瞬即逝,失不再来。
一旦错过,就是被动挨打。
他很形象的比喻道,“那人把狗牵在手里不放,却一个劲地要它去咬它够不着的人。便是个天狗,只怕也是有心无力吧。”
天下乱成这样,建兴帝也不是半点作为都没有。
他重开天下山泽之防,不再抽税。
可对天下百姓来说,如此杯水车薪,又能有多大作用?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名
这年夏天,自东方铺天盖地黑压压地飞进常安城,直进未央宫。
市井间都说那是关东地区被饿死的冤魂不甘。
郭圣通后来听亲眼见着的人说,那天是个艳阳天,天气好极了。
但等着乌泱泱的蝗虫飞来后,立时遮蔽了天空,天黑几如入夜时分。
上苍屡降不祥之兆,人心越发浮动。
七月,平林人陈牧、廖湛聚众千余人起兵,号“平林兵”。
十月时,又有人举兵。
消息传来,旁人倒都还稀松平常。
这年月,不是这反就是那反。
可对郭圣通来说,不亚于平地惊雷。
因为,起事的是刘秀。
他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举兵了,时人称其为舂陵兵。
刘秀竟然真的起兵了。
郭圣通很有些不敢置信,但又觉得这在情理之中。
生逢乱世,想活下去只能反了。
母亲和郭况知道消息后,自是更加惊愕。
母亲说:“我记得文叔那孩子斯文秀气极了,他这般忠厚人都反了,想必是真被逼到绝路了。”
郭况震惊过后却是兴奋,“我就知道文叔是大丈夫真男儿。”
他那满脸的钦佩实在让郭圣通不快,她忍不住泼冷水道:“他那模样像是能打仗的吗?”
郭况回忆了一下刘秀温润如玉的模样,闭上了嘴。
然而,随后舂陵兵先进屠唐子乡,杀湖阳尉,其后与新市、平林兵联全攻下棘阳,几乎是势不可挡的模样。
郭况为之高兴不已,郭圣通只知道刘秀最终坐上了天子之位,还只当他此后都是一帆风顺。
却不想,一个月后传来消息说是舂陵兵全军覆没。
消息传来,郭况难过了好些日子。
刘秀就这么死了吗?
命运就这么轻易地被更改了吗?
郭圣通心下一时间竟说不清是什么感受,莫名地她竟很想哭。
但她把泪咽回去,她告诉自己:有什么好哭的?为什么要哭?刘秀和她有什么关系?
她该高兴才是啊。
她再也不用担心重复前世的命运,这不正是她盼望的吗?
可是,她为什么就是高兴不起来呢?
甚至,在梦中再见到刘秀后,醒来会呆呆地痴坐许久。
刘秀死了,前世的事对她自然也就没有意义了。
她以为自己松了口气。
转过年来,前朝宗室刘玄被绿林军拥立为帝,建年号为更始。
天下为之震动,毕竟四处虽反,刘玄却是第一个称帝的。
郭圣通可以想见建兴帝该是如何震怒,但她不关心那个,她关心这个取代刘秀的刘玄。
她使人寻来了刘玄发出的大封百官的诏书,却没成想竟然看到了刘秀的名字,诏书上他被封为太常偏将军。。
她先时还安慰自己那是重名,自蔡少公预言说刘秀当为天子后,不知多少姓刘的人更名为秀。
只是抱着妥善起见的想法,她还是问了问大舅。
大舅看了她一眼告诉她,那就是原来舂陵军中的刘秀。
从前消息有误,舂陵军是惨败,而不是全军覆没。
郭圣通的心止不住地往下沉,这么说刘秀还是有可能成为天子,命运还是没有改变。
她高兴的太早了。
她很失落,但与此同时,她又松了口气。
那夜入睡后,在梦境中见到刘秀后,她忍不住对他说:“原来……你还活着……”
那语气中的欣然太过明显,她心下一惊,立时便从梦中惊醒过来。
逢此海内鼎沸之时,建兴帝却还想着如何粉饰太平。
三月,六十八岁的建兴帝以黄金三万斤、布帛珍宝亿万钱作聘礼,迎娶杜陵史谌的女儿为继后,封史皇后之父谌为和平侯,任命为宁始将军,史谌的两个儿子都被任命为侍中。
与此同时,建兴帝效周礼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规制,封和嫔、美御、和人共三人、嫔人九人、美人二十七人,人、御人八十一人。
李思柔得偿所愿,被封为美人,也在这一百二十个妃嫔里面。
她应该是开心的吧。
虽然这开心注定持续不了太久了,但人各有愿不是吗?
五月时,刘縯攻下宛城,刘玄入都宛城,大封宗室及诸将。
建兴帝终于坐不住了,腾出对付北方赤眉的手来先对付绿林军。
他特任命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为统帅,从各郡征调军队,集合百万大军后向绿林军进击。
如此大规模的战事,全天下都为之屏神静气起来。
新室大军行进到昆阳时,昆阳只有不到两万守军。
谁都以为新室大军碾平昆阳易如反掌,却不想一打就胶着上了,直到六月初才有消息传来。
只是,那消息实在太过惊人,谁听了都不信。
新室的百万大军全军覆没于昆阳城下。
这岂不是说新室再无可战之力?
谁都以为这是以讹传讹的错误消息,直到王邑率领千余残兵奔逃到洛阳的确实消息传来,天下人才终于肯定新室的百万大军就损在小小的昆阳城下。
天下哗然,而关于此战的经过也终于断断续续地传出来。
听说,新室大军围城后,刘秀率十三孤骑出城寻找救兵。
听说,刘秀寻来救兵后亲率一千余人为前锋,一路所向披靡。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