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爷本能的感觉到这事不对劲了,就拿到朝堂上,将这折子当堂让大家议一议。
当下马斯喀一派的就说要再派点物资,这明显不够嘛,要是两位皇子钦差到了地方,振灾物资不够,那就麻烦大了。
这是军部的人。
可又有文臣觉得不需要再送了,这一批赈灾的粮食比起往年给凤阳的,各种都是极其充足的,不能因为皇子就给这么大的优惠吧。
身为皇子,受这么多年的精英教育,别的普通臣子能办的差,他们办不了?
好意思吗?
☆、1267.第1267章 后补队员直郡王【月票+8】
康熙身子往向后倾,眉间闪过一丝不悦,一群朝臣正事不干,怼起自己十儿子来就跟吃了枪子儿似的激动,就不相信如果这回去的是你们家的孩子,你们能这样!
他老人家生气的时候是很吓人的。
朝臣们怼一会儿,声音小了,自动消音。
这时候八阿哥就走出来说了,其它的事不论,这受灾面积大了,肯定要的灾粮多啊,那比往年多些物资也是正常啊。
赈灾也从不按年份算,只按灾情算。
他觉得要发。
大家的目光都投入明珠。
明珠现在半退隐状态,只是直郡王一天没当上太子,他一天也不敢退隐二线。
索额图就是身子不好,没给太子爷当好最后一班岗,康熙十分生气,废太子的时候干脆就让索额图也回家休息了。
没有索额图,又少了佟家的半壁江山,按理说明珠现在肯定是混得特别好。
其实……
明珠现在比哪个时候都低调。
想在朝上一言堂,别开玩笑了,你把康熙爷往哪放啊。
所以这朝上一般二般的吵吵闹闹的,明珠就笑笑,就看看,就不说话。
八阿哥人缘好啊,他说完了,很多文臣就转了口风,也觉得如此。
明珠眼神微眯,不由自主往往侧头看了一眼康熙。
康熙看着八阿哥,脸上挂着一丝笑容。
那笑容亲切温暖……
明珠打了一个寒战。
又看了看直郡王。
直郡王没有就此事发布自己的意见。
直郡王的政治起点比诚隐郡王要高一些,但也只有高一些。
说起打战啊,二国外交啊,各种军部的事儿,直郡王头头是道,可一应急到其它事务,他有时候就有点进入不了状态。
明珠也指导过他,人都有本能的,在政治上有一点很重要,你敌人非常想要得到的,你就得摧毁,你敌人说不好的,你就想办法办成。
总之一般的事跟着你的敌人走,你就不会迷失方向。
但这也是一般的,你不能总这样,总这样了,被对方发现了,他们也有可能设局反埋伏。
直郡王现在的状态就是,这事我其实不太知道,但是,八弟说好。
十弟九弟也没有明显站边儿,九弟偏向八弟,十弟偏向四弟,但也只有偏向而已,都是属于可以拉拢的对象。
所以,他没有表态。
康熙看了直郡王一眼,有些失望。
这大儿子吧要是来抢他的位子,他看着不舒服,可是你想抢老子的位置,你得拿出本事来啊。
你在这样的政事上总是表现出公牛一般的属性,而不是你的智慧,这个就不对了。
你这是想当皇上,还是想当将军。
心里至少得有个谱。
他就直接点问直郡王有什么想法。
直郡王就回答说,应该派人去追送物资。
康熙就问派谁。
直郡王就茫然的看了看左右,看看谁合适。
每个人都低头不去看他。
显然大家都意识到这一次赈灾不那么平凡,期间肯定有不少的猫腻,不想当炮灰的人就躲开点。
☆、1268.第1268章 原文瑟被拐【月票+9】
这时候,就有一个工部的官员凑上去奉承,直郡王犹豫这么久,大概是因为这件事太重要的,所以他想亲自去吧。
因为赈灾的时候也是很需要带一些武力支援的,让直郡王去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就又有人附议,觉得直郡王去挺合适的。
大家一想,派了其它人去,那是谁管事,是皇阿哥,还是后去的?这个就不好说了。
而任何一件事,做主的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更何况是最容易出乱的赈灾事件。
直郡王各种条件都适合,武力值高,擅长处理民务,声望高,一去之后,老九老十什么刺也不会起的,更重要亲兄弟一起做事才更亲密。
不是说什么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么?
这话也是没毛病。
朝上向来附大流的人多,这一说二去的,直郡王自己还没怎么着想好呢,就被架上去了。
明珠在心里过了几次,最近大清无战事,直郡王去赈灾,也算是一个机遇。
至于危险,呵,别开玩笑了,赈灾危险,打仗不危险?!
明珠没反对,大阿哥看着差不多,就自己主动上前跟康熙求接任务。
关键大福晋死之后,他真是沉闷了很久的了,现在也是时候证明他真正的实力了。
康熙微微点头,交给大儿子办事,他还是很放心的。
四爷低头,掩下嘴角的冷笑。
八阿哥这手安排的好啊,安排的真是深,为人真是阴。
不过直郡王掉进坑里,他也是乐见的。
三月时皇阿玛的万寿节,兄弟还在寒夜互相取暖,可现在……坑起对方不手软的!
皇家果然是没有兄弟的。
..........
车子一路走了走。
这时候,原文瑟是傻子也发现不对了。
她坐着车一天一夜了,还没回北京城,她就想着能不能找到机会自己躲空间里吧,再一个偷偷的想办法回去。
一行人进了一家庄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原文瑟在脑海里用空间里的笔画了大约的路线图,还有远山近水农庄。
她画画一向不怎么样,但至少有个大概,以后回忆起来也更方便。
明明是一个庄子却叫稻香村。
原文瑟想到红楼里好象有这么个地名,显然是曹雪芹写书的时候也曾拓用过。
进了庄子,那些人也是客客气气的,让原文瑟要了七八个菜,一大桌子,原文瑟没什么胃口,勉强挑了几样入嘴。
这时候客栈里来了一个小姑娘进来侍候,有人送来一堆的衣服首饰,看着就知道是普通妇人用的。
原文瑟问了问北京城怎么走,那小姑娘摇头,说自己就住在这里,最远的地方就出过一次镇子到姥姥老家去,北京城,听说过,说是不远,但什么方向怎么走,真不知道。
大家都是安份人,几乎都信奉一句话,“一辈子不出门的就是贵人。”
大部分女人一辈子没有旅游过,哪怕平民可以自由进出,一年之中离开家在外面玩的时间也是极少的。
☆、1269.第1269章 原文瑟被拐【月票+10】
原文瑟就跟这少女一阵侃,还打赏了少女一个银锞子。
少女就说了,自己家就连亲爹也没有去过那么远啊。
只说没有路引,说不出具体办啥事的,都根本不给出远门的。
偶然有行人经过,那也只是说说,绕什么三姑娘山,李肚子河,铁家枣树拐个弯……尼妈一天多的车程,硬生生给讲的原文瑟用本本记下来也不知道说的是啥。
她对于这个没有高德导航的世界真心绝望了。
原文瑟就说她月事要来了,能不能给她搞点布和棉花来,做些月事带备用,她空间里带的不够量,到时间出意外就不好了。
那少女惊讶极了,月事带不是用草木灰吗,还有用棉花的,真是太会糟蹋东西了。
不过人家给钱,她办事。
洗完澡,原文瑟将对方送的那些衣服扔在地上,而将自己贴身穿着的脏衣服都收进空间里。
原文瑟坐在床上想折,这群人如果不是四爷的人,应该是谁的人?
他们骗她的目的在哪?
正想着呢。
隔壁有人妖精打架,嗯嗯叽叽的,搞个没完。
有人听着受不了,就去他门口骂几声,粗气粗声的。
一般事情到这个地步就会结束。
可是隔壁办事的老铁显然是个暴脾气的,这穿起衣服来了,就出来怒怼这门口的汉子。
这时候清朝,满族,必须说这是一个战斗的民族,和以君子自居的汉族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言不合就打架什么的,太正常不过了。
门外怦怦怦的一阵打,好多人出来看热闹,个个是不劝架也不怕事儿大的。
打到原文瑟的门前,就听到侍卫们的阻止声,那些打架的人这时候热血上头的,也没有人听劝的,在外面混战成一团。
有人将门打破,几个男人滚葫芦一般的滚进来,有个男人看到原文瑟,脸上露出惊讶的目光。
因为哪怕是在屋子里,原文瑟也用东西蒙着脸,双手抱在胸前,手指互相塞进棉衣袖子里,连一丝肌肤都没露,穿着一件平常富户女眷穿的衣服,脚上也是普通的薄底儿室内穿的绣花鞋。
那些人都出去了,有一个人勾头看看了原文瑟。
原文瑟想着,这个人有点面熟,好象在哪见过。
她记忆力不错,仔细的回忆回忆,好象应该是在四爷家见过吧。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