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薛瓷 金推完结+番外 (吃饱喝足的狗蛋)
- 古代言情
- 作者:吃饱喝足的狗蛋
- 更新入库:04.10
昭阳殿中,赵玄见到张岭进来之后,露出了一个有几分急切的笑容来:“太尉……太尉对宗室子进宫这件事情,可有什么解决之法?”
张岭沉稳笑道:“宗室子进宫是下下之策——陛下年富力强,宫中又有两个公主,都说明了陛下是能有自己子嗣的,何必要让宗室子进宫,让那些皇室宗亲们蠢蠢欲动呢?那样反而让朝政不稳了。”
赵玄听着这话,脸色先是微妙地变了一瞬,然后很快便冷静了下来,道:“正是如此,朕也是这样考虑——只是不知、不知为什么母后会这样。”
张岭成竹在胸笑道:“娘娘与陛下虽然是母子,但娘娘也有娘娘自己的想法——想来是娘娘觉得陛下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还是觉得小孩子更加好拿捏吧!这话说得逾矩了,也请陛下恕罪。”
赵玄的脸色渐渐变得难看,他若有所思道:“的确……的确是小孩子更加好拿捏了。”
张岭道:“陛下是先帝唯一的子嗣,当然这天下便是陛下的天下,就算太后娘娘想让宗室子进宫充作皇子,我们这些大臣们也是不会愿意的。”
“可……可张欣那日……”赵玄露出了一个有些凄惶的笑容来,“张欣仿佛已经与母后商量好了一样……”
“张欣不足为虑。”张岭笑着说道,“张欣出身贫家,有什么根基能动摇到陛下的治国之本呢?”
赵玄一时间有些茫然,他是没有听懂张岭话中的意思的。
张岭接着又道:“不仅我们张家,还有其他的世家大族,也都会站在陛下的这一边,到时候张欣哪怕是丞相,也无法撼动我们对陛下您的支持。”
“是……是吗?”赵玄迷茫地看向了张岭。
张岭冷静地笑了起来,嘴边的笑容带着几分蛊惑的味道:“当然,陛下难道还不相信微臣吗?微臣敢说,在这朝廷当中,只有微臣是全心全意为着陛下的。当初是微臣一手帮着陛下亲政,今日微臣也一定会帮着陛下从太后娘娘那里夺回原本应当属于陛下的一切,再把那些不听从陛下吩咐的粗鄙之人,从朝中清除干净。还给陛下一个清清静静的赵家天下。”
赵玄沉默了一会儿,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来,他发自内心地笑道:“是……太尉的确是朕最最放心的臣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只有一更……感觉最近爆发得有点太快,得缓一缓,回回血读一下条~~~~
感谢大家的地雷和营养液哟~~~
神奇满!扔了1个地雷
读者“香樟路49号”,灌溉营养液+5
读者“豆子”,灌溉营养液+2
读者“”,灌溉营养液+170
读者“神奇满!”,灌溉营养液+28
读者“万川之月”,灌溉营养液+1
☆、公主之殇
七夕刚过还没有几日, 云韶殿中出了噩耗, 淑妃的小公主夭折了。
小公主的身体原本便是不好,虽然有淑妃细致悉心地照料, 可终究是没能让小公主活下去。
淑妃大哭了一场,含着眼泪送走了小公主,回到云韶殿中呆坐了一日, 又掉了一晚上的眼泪, 只哭得眼睛红肿,几乎脱了形。
至始至终赵玄并没有出现过,只是派张骏来问了一声, 刘太后倒是过来劝解了一次,又允了淑妃的母亲应氏进来陪伴了一天。
应氏进宫来见到自己女儿那形销骨立的样子,吓了一跳,一把就抱住了淑妃, 颤声喊了一声:“冬娘。”
淑妃怔忡了一瞬,好半晌才反应过来抱住了自己的是应氏,她迟疑了一会儿才虚虚地抓住了应氏的手, 低低应了一声,喊了一声“娘”。
应氏心疼得直掉眼泪, 搂着淑妃低声道:“你瘦成这样,为娘要心疼死了……”
淑妃眨了眨眼睛, 止不住的眼泪往外涌,她埋在应氏怀里,无声地抽泣着, 什么都说不出口。
“为娘知道你伤心,小公主是你亲骨肉。”应氏含着眼泪说道,“可冬娘是为娘的乖女儿,冬娘这样消瘦,为娘简直不知道要如何是好了。”
淑妃却不说话,只紧紧抱着应氏。
将心比心,应氏也知道此时说再多也无益,也只好抱着淑妃,轻轻地抚着她瘦骨嶙峋的后背。
“我不想在宫里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的太阳仿佛被云彩遮住,天色有些暗沉了下来,淑妃抹了一把眼泪,抬眼看向了应氏,“娘,我不想在宫里面了。”
应氏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却是一声无奈的长叹:“进了宫,想出宫却是难……况且,要如何出宫呢?”她今日看到自己女儿这样可怜的样子,又哪里舍得她继续在宫里面蹉跎?可她终究是妃子,皇帝的女人,这世上,从未听说过宫妃还能出宫的。
“总有法子的。”淑妃悲痛万分地环视了整个云韶殿,“娘……我不想留在宫里面……我在这里,就会想起我那苦命的小公主……我睡不着。我闭上眼睛就眼前就是那一日小公主用她那细细的小小的手抓着我的手指不放开。她一定很舍不得走……一定一定是的……”
外面的天色越来越阴沉,隐隐约约的,有雷声隐隐在云层中滚动的声音——一场雷雨将至。
“娘……我简直想和她一起去了。”她仰起头,任由泪水从眼角滑落,“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孩子将来还会有的。”应氏抬手给她擦去了眼角的泪水,“你这一辈子还长呢,怎么能说这么丧气的话?冬娘……你想一想我、还有你阿爹,你的祖父。”
淑妃红着眼眶看向了应氏,道:“娘,我大约不孝……我什么都不想去想。我想离开这里,我不想在宫里面了。如果太后娘娘要怪罪,就怪罪我一个人好了。”
“你保重身体,不要胡思乱想了。”应氏禁不住要跟着自己女儿一起哭了,“现在说什么孝不孝?只要你想做什么,做便是了——只是你不能这样糟践自己的身子,你若是去了,我和你爹怎么办?心疼你的祖父要怎么办?”
淑妃怔了一下,露出了一个有些恍惚的神情,闭了闭眼睛,却不说话了。
“为娘知道你心中郁结。”应氏哽噎了一声,仍然是硬下心肠说下去了,“你现在在想什么,都是冲动的。等过些时日,养好了身子,冷静下来了,你想怎样,家中都无二话的。”
淑妃泪眼朦胧,哽噎道:“我让母亲为难了。”
应氏心疼道:“说什么傻话?先养好身子,旁的事情,且由它去。你在宫里面好好的,家里面就安心。你若是不好了,咱们一大家子人,都挂着心……”
天边一道闪电划过,接着是轰隆隆的雷声大作,哗的一声,大雨泼了下来。
淑妃哭得累了,应氏哄着她在床上睡下,看着她呼吸绵长,面上的愁容也渐渐有些散去,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轻叹了一声,生怕把她给吵醒了。
大雨滂沱,屋檐兽口中吐出了白亮的水柱,玉阶之下雨水顺着水渠往外流,一条条好像小溪一样。
应氏悄悄起身,不敢惊动了淑妃,只向秋霁招了招手,示意她到外面来。
秋霁跟着应氏出了寝殿,来到了外面,先规规矩矩喊了一声“太太”。
“娘娘最近除了伤悲,还有什么别的不寻常之处?”应氏问道。秋霁是当初跟着淑妃一起进宫的贴身丫鬟,所以应氏问起来也是十分直接了。
秋霁想了想,道:“除了悲痛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
“若是娘娘有什么偏激的想法了,你得劝着。”应氏担心地看了一眼殿中仍然还睡着的淑妃,“小公主是娘娘第一个孩子,突然夭折了的确是悲痛,只是……这都是命……你劝着娘娘,没什么比身体更重要。孩子将来总会还有的。”
秋霁迟疑了一会儿,道:“从娘娘怀孕,圣上便没有来过我们这儿了……”
应氏愣了一下——这些话显然是淑妃没有对她说过的——她眉头微微蹙起来,却一时有些不知说什么才好了。
秋霁又道:“太太……这宫里面如今圣上与太后娘娘关系对立得很——我们娘娘,还有贵妃娘娘,都是当初太后娘娘的意思才进宫,恐怕之后圣上也不会亲近的。”
应氏听着这话,倒是冷笑了一声,道:“我们郭家又不是任由他们搓圆揉扁的,若圣上想拿我们郭家的女儿来当做与太后争权的工具,那可打错了算盘。”顿了顿,她语气平和了一些,又道,“你且好好劝着娘娘,前朝的事情是前朝的事情,与后宫无关。她只要养好了身子,将来没什么好操心的。”
秋霁忙答应了下来。
这夏日的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这边还在滂沱大雨,那边乌云已经散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灿烂的光芒,接着这边的乌云也散去——雨就停了。
淑妃睡了不过小半个时辰就醒过来,应氏又劝解了她一番,又陪着她一起用了晚膳,才忧心忡忡地出宫去了。
应氏的劝解也算是有点用处,这一天晚上的淑妃起码不是那样愁容哀怨的样子,她命人收拾了从前小公主用过的东西,把那些精巧的小玩具小衣服都收到了箱子里面锁了起来。
秋霁在旁边劝道:“娘娘且放宽心,日子还长久着呢!”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