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芳华 (15端木景晨)
- 古代言情
- 作者:15端木景晨
- 更新入库:04.10
朝廷每隔几年就要储备一批军粮,就派出征粮官。
征粮官的派选,没有特别的要求。
因为征粮官是油水丰厚的差事,所以每次派出来的征粮官,都是靠山很硬的。
今年年初派出了征粮官,结果闹了个大贪污案,粮食没有征全,所以年底重新补。
“还不知道。不过,听闻征粮官要在杭州落脚,顺便办杭州的大案。陆姐姐,你听说杭州的大案了吗?”傅梅箐道。
傅梅箐又滔滔不绝说起杭州府的两桩冤案,说得玄乎。
陆落却呆呆的。
她预感,这次的钦差是颜浧。
这猜测没什么根据,她却很笃定。
“颜浧要来了……”她心里反复盘旋着这句话。
他要来了,然后呢?
陆落的思维像被重石压住,如何也脱不出来。
傅梅箐也看出了陆落的异样,说了几句话,就识趣先走了。
陆落沉吟良久。
她这天晚上就做梦了,梦到了颜浧。
颜浧骑着高高的棕色大马,穿着玄色盔甲。外罩着同色的风氅,丰神磊落。他骑马而来,风吹起了他大氅,衣袂飘扬。
陆落含着笑。走向了他。
他却拿出背上弓箭,射向了陆落。
一股刺痛,利箭对穿了陆落,血涌出来,她满手都是腥热殷红。
陆落就在这个时候醒过来。浑身虚汗。
早上,陆落坐在梳妆台前,一眼就看到铜镜中,自己额头那尚未散去的伤疤。
那是颜浧推她时,她跌倒撞上了箭篓,被箭刺中留下的。
她隐隐作痛。
其实,伤口早已不疼的,疼只是是心里作用。
陆落派人去打听,结果如她意料的那样,钦差和征粮官。都是颜浧。
就是说,颜浧不仅要来杭州,他也会来湖州。
此消息,让陆落又是一阵恍惚。
她的感觉很复杂,欣喜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担心。
担心什么,她也说不清楚。
上次分别时,颜浧的冷漠,让陆落胆怯。时隔两年了,不知他可有什么变化。
到了腊月二十。陆落的师父和柏兮要进山去。
师父原先打算等陆落一年的。
现在,他要带柏兮走,所以先进山。
在两浙路与江南西路交界的地方,有个很僻静的山村。村里没什么人,几乎都是猎户。
在山村依靠着的高山,就叫八坨山。
八坨山是这天下难得一见的风水宝地,山高约莫海拔八百米,延绵数百里,都是千衍买下来的。
那才是他的老巢。
地方很偏僻。山路处处奇门阵,若没老祖的允许,上山或者下山都非常难,难于登天。
“明天就要走?快过年了,师父,明天动身,何时能到呢?”陆落问。
千衍道:“正月初吧。”
“那何不等过完年再走呢?”陆落又道。
“没什么差别,反正是要走的。”千衍笑道,“你的孝顺,为师心中有数,好好处理你的事吧。”
陆落很是不舍。
千衍再三安慰她。
“那是咱们的老家,你要记得。”千衍道,“我原是要等你,如今我要带宁墨谷上去,就先走了。
你还有一年的功夫,把事情都办好。一年之后,我会亲自来接你。”
他们说话的时候,柏兮就在旁边。
柏兮这时候倏然抬眸。
“你也要进山?”柏兮问。
陆落点点头:“我要进山学师父的术法。”
柏兮神色微缓,深邃的眸子里闪过几缕明媚。
知道陆落即将要进山学习三年,柏兮跟着千衍走的时候,就是真正的心甘情愿。
他临走的时候,将自己的院子的地契、他的财产、以及他的法器,全部留给了陆落。
“我答应过老祖,五十年不出山,这些俗物你帮我收起来,将来再还给我。”柏兮道。
他怕陆落不收,又道,“我的院子,你可以充当自己的别院,有什么不方便放在家里的东西,可以放在我那院子里,反正只有你一个人能进去。”
陆落道:“好,那我受之有愧了。”
她也没打算要他的东西,柏兮的地窖,陆落也不想进去,因为柏兮说里面都是金子和法器。
陆落收下了东西,临走的时候,柏兮送她出门。
快到了大门口,他拦住了陆落。
“落落,我从前说,你没有资格做的徒弟,也没有资格做我的妻子……”柏兮横在她面前,声音低沉,“我说的是气话。”
陆落低垂着眼帘,没有答话。
她总记得他哭的样子,想起来陆落也有些心碎。
她似乎没力气去反驳什么,也不知该怨恨什么。
“你还不记得往事,所以不算你失信于我。”柏兮又道,“等你记起来,要履行你曾经的承诺,我等着。”
陆落的心,想被人紧紧揪住,闷闷得透不过气。
柏兮的话,让她难受。
“若我一辈子记不起来呢?”
“那就顺其自然,我们还有下辈子,反正我永远不会死。”柏兮露出了笑容,真诚而纯净,“下辈子愿意记得吗?”
陆落咬唇不语。
“落落。”柏兮轻轻拍了拍她的脑袋,像拍一只猫儿,“要乖,要好好吃饭,不要哭。”
陆落心中猛然发酸,险些掉下泪来。
她快步往外走,一边走一边遮掩的嘟囔:“不知道你说些什么,颠三倒四,我走了!”
翌日清晨,陆落早起去送师父和柏兮。
师父带着两个家奴,以及一马车家当,离开了湖州府。
临走的时候,师父也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陆落。
柏兮没有再跟陆落说什么,表情淡然靠着马车壁打盹,懒得看陆落,十分傲娇。
第170章心灵鸡汤
师父和柏兮走后,陆落花了几天的时间,先把师父家里收拾了一通。
师父是甩手掌柜,说走就走,家里的东西全然不收不捡。
陆落带着丫鬟们,将屋子里的贵重摆设,全部收到了库房里,各处门窗紧闭落锁,这才离开。
她自己去了趟柏兮的宅子。
冬天的小径,落满了枯叶,踩上去吱吱呀呀,阳光从虬枝的缝隙透进来,似给黄叶披了见锦裘。
他厨房竟然还有两只咸鸭,很肥腻的鸭子,挂在墙上已经风干了。
那是他去杭州之前买的,说腌制好了,风干等冬天给陆落做鲜笋咸鸭汤吃。
陆落去了趟他的屋子,收拾了一通,衣裳和被子全部收到箱笼里。
临走的时候,陆落将那两只鸭子带了回去。
“晚上做鲜笋咸鸭汤吧。”陆落拿了鸭子,对吕妈妈道。
她很久没有专门要吃什么了,她甚至还挑剔吕妈妈的羊肉汤不好吃。
今天突然拿了咸鸭给吕妈妈,吕妈妈受宠若惊。
“庄子上今早送了鲜笋,五娘你有口福。”吕妈妈笑道。
她把鸭子带到了厨房,发现风干得太厉害了。
“这鸭子油厚,腌些日子做汤最好了,可惜晾晒太久,腌过头了。”吕妈妈想,“五娘不会挑东西,被卖鸭子的人诓骗了。”
吕妈妈念叨着,晚上就把汤做好了。
汤汁乳白,味道鲜美,十娘特别爱吃,陈姨奶奶也连声称赞。
“这汤不错。今年的笋好,您老手艺更好。”闻氏尝了一口,满意对吕妈妈道。
“是五娘带回来的咸鸭好。”吕妈妈谦逊笑道。
闻氏就问她是在哪里买的。
陆落支吾道:“路上买的……”
她不太想仔细说。
汤的确做得很好,浓淡正好,汤汁滑口。
陆落喝了两碗。
十娘喝了三碗,把个小肚子撑得圆圆的,跑到陆落怀里。说撑坏了:“五姐。揉揉。”
“你不胖谁胖?”陆落抱过她,给她轻轻揉肚子。
丫鬟们收拾好了,闻氏在旁边坐着。翻看账本。
过年前后,闻氏是最忙的,铺子里、田地的租子,送上了的年货。各处的人情往来,事不大。都很繁琐。
两个闺女在旁边逗趣,闻氏瞧着也开心。
“你好像有心事。”闻氏看了眼陆落,“从傅姑娘来了,你就瞧着心不在焉的。”
陆落微微抿唇。
十娘还躺在她怀里。不准她停,让她轻轻揉按。
陆落的手就不停。
想了想,陆落才对母亲说:“杭州出了大案。朝廷派了钦差,是颜浧……”
哐当一声。闻氏把手边的茶盖不小心拂到了地上,碎瓷满地。
她正好想喝茶,没想到陆落这话,惊到了她。
“我不同意!”闻氏立马道。
陆落淡笑,问:“您不同意什么?”
“我不同意你再去见他,更不同意你们来往!”闻氏沉了脸,“你不心疼自己,娘心疼你!你看看你这个样子,还不都是因为他?
出事的时候,我当时多担心,整日提心吊胆!你是我肚子里出来的,我身上的肉,你要是还认母亲,就不要去见他!”
陆落没想到她母亲反应这么大。
她曾经看过一则心灵鸡汤,说不要把爱恋中的争吵告诉你的父母,因为将来你会原谅他,但是你的父母不会。
陆落见闻氏的反应,竟与那话一模一样,深以为罕。
“娘……”
“不许顶嘴!”闻氏怒道。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