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方一听也是这个理,让人打开大门将道贺的人请进来,又吩咐人去外面采买,原本只想一家人摆桌席的事,这样一来便凑了十几桌,好在衙门虽然破败了些,地方倒是足够大,后园里树影茵茵,席面就摆在这里。
可采买也需要些时候,总不能让人就在园子里干坐着,姜云浅便吩咐人就近买了些瓜果点心,又亲自煮了些适合夏日喝的药茶,只是因为今日来的人体质都不尽相同,姜云浅也没做那种药效很有针对性的药茶,都是些温温和和,少量饮用也不会有影响的。
早就听说姜府的二小姐医术精奇,当知道这些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的解暑药茶是出自二小姐之手,大家边喝边赞叹,都说如此好茶,若能每日喝上一些夏日也不会觉得难过。
姜云浅知道后也不小气,就让如意去寻师爷,由她口述师爷执笔,写了几张药茶的制作方子让师爷带到后园,药茶的方子写了几种,适用于不同体质的人饮用。
一时间平日男人们饮宴时都会谈论的话题就变成了研究这些药茶,从前喝茶谁会想到不同体质的人要喝不同的茶?如今瞧了姜二小姐让师爷送来的药茶方子,才明白,原来茶还不是随便喝的,这里面的学问可真是大了。
姜方虽然认为那些药茶的方子若是做成药材弄间铺子卖能赚大钱,但女儿都舍得拿出来送人情,他再心疼脸上还要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他也知道姜云浅是想拿这些药茶的方子替他拉拢人心。
虽然只是小小的药茶,但大家了共同话题,自然就更能融入在一起,于他的为官之道大有裨益。
后园中,男人们因几张药茶的方子高谈阔论,而在后堂就成了女人的天下。因今日登门道贺的有男有女,男子都在后园喝茶聊天,女子就在后堂跟夏氏话些家常。
因初来乍到,饶县的官员和乡绅们都对这位新上任的县令持着试探的态度,而女人们关注的自然是县令的妻女,知道姜云浅医术好,连皇上都夸赞过,他们更是对新上任的县令及家眷不敢轻视。
虽然县令的官不大,但在饶县也算是最大的文官了,而且人家有后台,他们更得另眼相看。
来之前女人们就恶补了一些医药知识,本来能做到夫人位置的,不管是为了防家中的小妾还是平日调养身子,就多少懂些药理,如今为了迎合闻名天下的姜二小姐,更是铆足了劲,见了面不过几句话,就都引到了医理上面,若不是夏氏这两年在姜云浅的影响下也多少懂一些医理,还真应付不来。
但好在有了共同话题,也不至于冷场,夏氏也松了口气,她之前还一直担心与这些夫人们相处不来,看来大家的相处都很融洽嘛。
☆、第245章 银子多了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
几句话,夫人们的话题就很巧妙地引到姜云浅身上,其实今儿过来除了是道贺姜方收了义女,最主要的还是要看看这位被皇上都夸赞过的姜二小姐,尤其是知道姜二小姐才十二岁,很多家中有适龄男孩的就都想与县令一家攀上亲戚。
姜县令有后台,这才考中进士就能补上实缺,待三年任期满了升迁是早晚的事。姜二小姐也名满天下,真娶了这样的媳妇,对家里也能提携。虽然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但有这样一门好亲事摆在眼前,难道要错过不成?
就算姜二小姐眼光高,姜县令家不是还有三位小姐?据说大小姐已经十五了,再不找婆家就要迟了。还有姜县令家的大公子,也到了定亲的年纪,就算他整日不学无术,可架不住人家姜县令家有钱啊,听说在京城里的贵妇们来月事时都用一种药带,价钱很不便宜,据说就是姜县令家作坊里做的,姜家有钱那是肯定的,女儿嫁进姜家绝对不会受穷。
只是姜兴家在后园跟着姜方,她们今儿是见不着了,可姜家的几位小姐却都在后堂,一个个真是人比花娇,长的美的赏心悦目,模样不是太美的皮肤又好的让人嫉妒,而且,一个个乖巧可人,完全不像外面传闻原先是从乡下来的。
于是,说着说着药理,便说到姜家的儿女身上,夏氏初时还笑着一一答复,可后来脸笑僵了才品味过来,这些人合着过来是要相看她的闺女啊。
不过,她也没有不满,一家有女百家求,谁让她生了这几个如花似玉的好闺女?说起来都是她的骄傲。
好在夏氏也不是人家几句好话就找不着北的,不管那些夫人们说的再天花乱坠她也不上当,有人开玩笑似的说家中若能娶到像姜家小姐这样的好媳妇就是烧了几辈子的高香,夏氏也只是笑笑不说话,她可不想一时脑热就把闺女给卖了。
夫人们说了半天见夏氏也没说要相看的意思,一个个都难免失望,却又斗志更盛,夏氏不是谁都没应嘛,那大家的机会都是相同的,看来这些日子回去得动作一下,最好是让县太爷和夏氏听到一些关于自家儿子的溢美之词,到时再请媒人登门提亲就容易了。
目光在屋中陪着客人们聊天的几位小姐身上转过,心里对姜家的几位小姐都有了数,贤淑稳重又貌美如花的姜大小姐;见人先笑三分,谈吐却很有大家风范的姜二小姐;活泼爽利又聪明的姜三小姐,虽然年纪小却娇憨可爱的姜四小姐。
哪一个都让人甚是喜爱,回头一定要赶紧请媒人登门,免得被抢走了再后悔不及。
有几位夫人借着问医理之便,拉着姜云浅不放,姜云浅只好替她们诊了诊脉,年纪到了多多少少都有些妇人病,只是当着这许多夫人的面,姜云浅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挑不紧要的又普遍的说一些。
初时夫人们还有些羞涩,总以为这些妇人病是不能说出口的闰,但姜云浅温和轻柔的语气完全让人忽略了她才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见她说起这些妇人病和平日保养都不羞涩,她们觉得是自己小题大作了,本来有病就是要看大夫,倒是她们小家子气了。
有一个给诊了脉,就有另一个也想请姜云浅看,其中还真被姜云浅诊出一些严重却又不易被发现的病症,好在通过调理也都能治好,但若是耽误下去就不好说了。
就像城南王记绸缎庄的王夫人,四十多岁的年纪,却因长期饮食过于肥腻而身宽体胖,时常眩晕头疼耳鸣,又有很严重的消渴症,若不早些调理,也没几年的寿命了。
姜云浅原本就立志医好天下人,既然被她发现有人得病,当然不会藏着掖着,除了劝诫王夫人要注意饮食,又给她开了个方子,让她回家制成茶饮,每日当水喝。
王夫人见姜云浅将她身子的症状说的一般无二,对姜云浅的话虽然还半信半疑,到底是怕了,连连谢过姜云浅。姜云浅又为她制定了几餐食谱,让她每日照着吃,不些日身子就能轻减下来。
王夫人听说她还能瘦下来,自然是欣喜不已,这些年因她越来越胖,男人都不爱看她,在家里有时小妾都能欺负到她头上,若真能瘦下来,就算不能夺回老爷的心,她不被这身肥肉拖累着,也能有心力治理王府,还会被小妾骑到头上。
之后又为几位夫人诊了脉,或是开了药方,或是建议她们回去喝些茶饮,问题倒都不大,待宴席准备好时,这些夫人还都围着姜云浅舍不得放她走。
天气本就热,姜云浅被围的一身是汗,脸上的笑容都有些维持不住,等开席等的多辛苦啊。只是那些还想等姜云浅替她们诊脉的夫人有些不甘心,围了半天也没抢到,难得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好在往后她们可以借着诊脉来县衙跟姜夫人和姜小姐们拉近关系。
宴席上的菜都是沈氏带人做的,沈氏的厨艺本就不错,在姜家这么久了,姜云浅又指导她一些药理,沈氏做出的药膳那是相当不错。
只是今日来了这许多客人,沈氏一个人忙不开,又在饶县的凤祥楼请了两位大厨,沈氏便专门做了些姜家的独门药膳,男人那桌以补养为主,女人这桌就以滋阴养颜为主。
吃的时候有如意在旁一样样菜的介绍,倒是把夫人们吃的连连点头,像这种色香味俱全,据说还能让女人越来越美丽的食物,真是让她们吃了就忘不掉,只可惜这样好的厨娘不属于她们家。
既然都知道厨娘的药膳本事是跟二小姐学的,大家看姜云浅的目光就都跟看到猎物的狼似的,恨不得把姜二小姐就给抢回家。
也就是姜云浅前世见过世面,不然真是才十二岁的少女,还不得被这些女人的目光吓坏了。
姜云浅心里不住感叹:这女人太优秀了也是麻烦事,瞧瞧一个个想要做她婆婆的女人们,可惜她们来晚了,谁让她都定给王南了呢?嗯,真是便宜王南那小霸王了。
因这些夫人们对姜云浅太过热情,倒显得今日的主角雪茑不那么引人注目,哪怕雪茑的相貌曾让这些夫人羡慕嫉妒恨过,此时她们的眼里也只有姜云浅了。
雪茑长得再美又如何?在姜家她不过是个义女,姜夫人再疼她还能越过亲闺女去?而且长得太美的媳妇娶回家未必是福,万一儿子被她迷的颠三倒四,连当娘的话都不听了,她们找谁哭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