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杜云启不肯,“她娘家人都在京里,总要让她们看一眼。”
杜云寻心道,天热,这样奔波来去,就为了让高家人看棺木一眼,有何意义?不过他知道,这时候跟他争这个,更没意思,便由着他来。
还没到京,他便已送信给范安阳,让她着人安置灵堂。
高尚书原本是要来闹的,不过被老祖宗给镇压了!“你去闹什么?你孙女死了!你竟然还想藉此,给你自己谋利不成?”老祖宗拿着拐杖狠狠的敲了儿子的背一记。
高二老爷等人忙上来护着父亲,二夫人等孙媳则围上来劝老祖宗息怒。
“娘,不是啊!娘,明亭丫头死的冤枉啊!难道咱们不该跟杜家讨个公道?”高尚书咬牙忍着疼,还在努力想说服老祖宗。
“我呸!她活着的时候,你对这孙女从不曾上心,哦,现在她死了,有利可图了,你就想着要替她讨公道了?哼!别以为我老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夫妻两当初看她娘不顺眼,不好搓磨她,搓磨孙子,就强留孙女下来。”
高家老祖宗毫不留情面的挑开来说,“为的是啥?你别跟我说,是心疼孙女,你要真心疼那孩子,就不会纵容她奶娘教坏孩子,我在孙媳妇跟前给你留脸面,你当我病了,老了就瞎眼耳聋了?”
“还有你们这些做人叔婶的,知道孩子被带歪了,一个个在旁边等着看好戏?那孩子不懂事,把个成形的男孩给折腾没了,你们这些做人祖父母的。为人叔婶的,都想着要干么?不是去寻好方子给她补身,也不是觅良医给她调养身体,而是准备着要给她男人塞小妾!”
老祖宗指着屋里的男男女女一顿臭骂,骂到最后,老人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捶着坐榻,“最可恨的是我。是我这老不死的。要是我早早就死了,那孩子就能去任上,有她亲娘教着。也就不会这么不懂事!”
老祖宗这话一出口,屋里所有人全都吓得下跪劝哄不止,高大夫人才从杜府回来,得知所有人都在老祖宗这里。连忙匆匆赶来,没想到一进门就看到这场面。
老祖宗哭着朝她招手。“明亭到京了?”
“欸!”高大夫人抹泪说起高明亭留下的儿子,“那孩子命大,没有什么大碍,只是饿了几顿。不过他叔叔给他找了奶娘,这一路细心照拂,总算是养回来了。”
高大夫人选择不去问方才屋里发生何事。只跟老祖宗说杜云启的儿子。
老祖宗欣慰的颌首,“过些日子。让念念带她弟弟来让我瞧瞧。”
“是。”
老祖宗恹恹的对长子道:“都下去吧!我管不动你啦!你想做什么,都随你吧!”高尚书一悚,哪里敢应,连声哀求着老母原谅,老祖宗却不愿理会,“我累了,想歇着了,你们都下去吧!你也是,去歇着吧!”老祖宗拍拍高大夫人的手,让她去休息。
高大夫人起身应诺,高尚书夫妻也只得起身,高尚书在儿子、儿媳及孙辈面前,被老母亲打又臭骂一顿,眼下羞惭不已,不敢看长媳一眼,也不睬妻子,即匆匆离去,二老爷兄弟几个跟着父亲告退,孙子们也低头离去,尚书夫人转头想对老祖宗说什么,却被老祖宗一记厉眼给骇着了,浑身一抖,不敢再多言,扶着丫鬟匆匆离去。
孙媳妇们也不敢待着,追着婆母们走了,高大夫人这才又向老祖宗道:“您老人家千万要保重身体,明亭素来孝顺,要是知道她的死,让您老人家哀恸过巨伤了身,她在地底下也要不安的。”
老祖宗老泪纵横闭上了眼,高大夫人这才转身离去。
高明亭未嫁时,在京中薄有美名,出嫁后名声虽有所瑕,但人都死了,谁又会去重提那些不好的旧事呢?
宫里皇帝御案上,一边摆了梅州卫所黄指挥使弹劾杜云启的折子,另一边则摆着丁二舅及唐副都指挥使的折子,皇帝一一翻阅后,以指轻点着黄指挥使的折子。
“地方上出现绑架官员亲眷的匪徒,他这指挥使就镇日待在卫所里动也不动?”
哦,人家动了的,县城里那些说杜云启娇贵,一点点小事就被吓破胆,杜相要把长孙一家接回京的传言都他让人去传的,卫千户他们很尽责的把梅州卫所那些同僚们查了个底朝天,黄指挥使一派除了这事,还就真的没做旁的事,明知黄志业等人是匪徒,却放任他们进城,完全不曾盘查,就连他们带着杜云启内眷车队离去,他们也完全没有作为。
皇帝冷笑,“这样的指挥使还能有何作为?”
不多时,对此事的奖惩就出来了,唐副都指挥使擢升一级,成了湖乐卫所的都指挥使,卫千户和许千户也升了校尉,黄指挥使与梅州卫所中多名将校被调进京,数名千户被降职,皇帝从泉州调来新的指挥使。
富阳侯得知此事时,不由跳脚,“好好的,他们怎么会被调进京?”
由地方上调进京来,看起来是高升,是好事,但对富阳侯来说,却代表着,他对地方上的掌控又少了一处。
而且,在这个时候调他们进京,由不得富阳侯不多想,他让次子去查,世子不到晌午就查到原因。
“这个蠢蛋!旁人避之唯恐不及,他还自己送上去?”得知黄指挥使上了折子弹劾杜云启,富阳侯气不打一处来。
黄指挥使是武官,他去弹劾杜云启一个文官,还是一个甫丧妻的地方父母官,他是怕皇上不够关注这事吗?
世子提醒道;“父亲,这事咱们可千万别插手,不然就是引火上身了。”
富阳侯没好气的睐他一眼,“我知道,皇上最近都盯着运河两岸的治安,老黄这蠢的,偏自个儿送上去,皇上不治他渎职就算好的了,他竟然还去弹劾杜相的孙子!”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对了,适才有消息传来,十一郎他们现在在纪州,您看……”
“赶紧让人把他送回西北,传信给你大哥,让他想法子把十一郎捞回来,他不回来,鲁王世子只怕会一直派人盯着咱们。”(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四章 错了
高尚书被老母镇压,老祖宗自责是老不死的话都说出口了,他要是再拿长孙女的事,去跟杜家要什么好处,只怕他老娘真要死给他看,如此一来,就算他讨得了什么好处,一旦丁忧,还派得上用场吗?他没信心皇帝会夺情,等他出孝,杜家还认高家这门亲戚?
母丧是三年孝,妻死只需守一年就能再娶,一旦杜云启再娶,新妻入门,高家就如昨日黄花,更何况高明亭并不是个好媳妇,虽然生了一子一女,但在这之前,她自己折腾掉了个男胎,杜家对她一直很宽容,但高尚书对她却很失望。
“明亭丫头去了,身后留下一儿一女,儿子还不足岁,女儿已要启蒙,都正是需要人照料的年纪。”尚书夫人坐在正房东次厢临窗的罗汉椅上,捧着一杯消暑饮,幽幽的道。
高尚书闻言一喜,抬头问,“你是说……”
“孙女婿是个好的,是咱们明亭丫头没福气,两个孩子都还小,正是需要人照料的年纪。”尚书夫人意有所指的道,“老三家的明珊丫头年后及笄,与孙女婿年纪正相当。”
高尚书含笑点头,“是正相合。”对妻子的这个提议很是满意,只是随即就皱了眉头,“老大媳妇那里,会不会有不满啊?”
“她?”尚书夫人眉头紧锁,她素不喜这个长媳,太精明,也太能干了!才进门没几日就哄了老祖宗,从自己手中分权,娘家兄弟争气,她肚皮更争气,一连生了三个儿子。把老祖宗哄得眼里只有她这个孙媳妇,全然抹煞掉自己这媳妇的存在。
她的长子上进,年纪轻轻就考上进士,也被老祖宗说是她旺夫,让尚书夫人怎不气恼,所以她才会在长子夫妻要外放时,强留长孙女下来。拿捏不住媳妇。一个小孙女她还拿捏不住吗?
没想到,刘奶娘狼子野心,这能怪她吗?
明亭出嫁时。她难道没有为她打点了丰厚的嫁妆,没给她得用的丫鬟和仆妇吗?那孩子自己作死,怪谁啊!现在她死了,杜云启却是好孙婿啊!又有两个他们高氏女生的孩子在杜家。再结门亲,让孩子的姨母去做续弦。就不用怕外姓的继母虐待孩子了!
“让明珊去做继室,我还觉得委屈了她了!老大媳妇有什么好不满的?”尚书夫人嘴上是这么说,但心里却觉得忐忐。
高尚书放下手里的茶碗,忧心的道:“我就怕。老大夫妇会为了明亭的事,跟咱们越离越远。”
“他敢!”尚书夫人闻言大怒拍桌而起。
“他有什么不敢的?”高大老爷长年在任上,难得回京一趟。他勤勤恳恳在任上表现良好,儿子们也有出息。陆续考取进士之后,统统选择外放,娶妻全不劳京中祖父母操心,高尚书隐约觉得,对长子的掌控日渐薄弱,次子几个虽任京官,但都是闲职,没什么实权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