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万氏有没有在许氏的吃食上动手脚,只看她在许氏过世后,一年孝期未满就已迫不及得,为长子张罗娶她侄女为继室,就可看出端倪。
杜相拍拍长子的肩头,“回去吧!该你担起为父的涤来了。”
大老爷颌首,他知道父亲这是在提点他,别再让复常寒心了,小万氏母女是他的妻女,她们是他的责任,不是杜云寻夫妻该担负的责任,别让他们难做。
隔天,小万氏母女又被移到另一处庄子,这庄子是大老爷名下的产业,庄子上的人都是杜大老爷的心腹,庄头是他生母陪房的儿子。
本意是好,不想让受害的范安阳得费心去照顾小万氏母女,但看在杜云寻眼里,却是父亲不信任他们夫妻,不相信他们不会去作贱小万氏母女。
“他待那两个心狠手辣的母女如宝,看他日后九泉之下如何去面对我娘和瑶瑶。”
范安阳摇头,抱着丈夫的腰,轻声道:“她们再坏,终究跟父亲相处多年,杜云蕾又是父亲的女儿,你叫父亲如何能完全割舍下她们?如果父亲真的冷血无情的把她们交由我们处理,我们才真的要担心了!”
将脸颊在他温暖的胸膛上轻揉了揉,“父亲是个温柔的人,却也是个命苦的。”
“哼!”
范安阳轻笑,拉住要甩开自己转身离开的杜云寻,“别恼嘛!听我说啦!”
“快说。”杜云寻不耐烦的道。
“哪!你看看,他和娘原本是很期待着大妹妹出生的吧?”
杜云寻点了点头,想起母亲脸上那慈爱的笑容,还有种他说不上来的感觉,就像她知道着什么秘密,可是不想跟人说似的。
那时他还小,有许多事,大人都是不让他知道的,尤其后来一连串的变故,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就像是一夜之间,天地翻转,能依靠的人垮了,不见了,放眼所及全是陌生且怀有恶意的人。
感觉到杜云寻的情绪不对,范安阳连忙松开他,看他脸色铁青气息不定,忙推他坐下,唤人去请大夫来。
“不用。”杜云寻咬着牙,扯住她的手不让她离开。
“我让人请大夫去。”
“不必。让我歇一歇就会好。”虽已多年不曾复发,但早些年,只要一想起他们一家上京述职那年的事,他就会这个样子,那时候,他不敢让小万氏派来侍候的丫鬟发现他的异样,遇到这种时候≤是把所有人统统赶出去。不从就让人往死里打。
丫鬟们去小万氏那里告状,小万氏正巴不得他有暴虐的名声咧!只略略安抚底下人,便撂开手不管。所以家里没人知道他这情况。
范安阳怕这个时候跟他唱反调,会火上添油,便顺着他,反正等他平静下来。还是能请大夫来给他把脉的。
她爬到榻上坐好,然他躺下。让他的头枕在自己膝上,帮他除去发冠,散了发,小手轻柔的按压着他两边的太阳穴。见他气息稍平,又缓缓的按压他的头,“放松。想睡就睡吧!什么天大的难事,也等休息够了再来想办法。”
“我只是想起了。当初跟着爹娘返京述职的事。”
范安阳算了一下,杜云寻的亲娘进京后不久,就怀了第三胎,丈夫述职后,要往新职就任,本来健壮的许氏却怀相不稳,最后只得杜大老爷一人孤身上任,她和两个儿子则留在京里头。
按说,过了前三个月,又有大夫调养着,怀相应该渐好,但情况却不是如此,后来早产还难产,云瑶生下来体弱多病,许氏夫人的身体也没好转,未几,许氏夫人撒手人寰。
甫出孝,小万氏就进门,且随即赶赴任上,不久就生下杜云方,杜云蕾兄妹。
大家都以为,多病的杜云瑶在内宅没有主母的情况下,都能活了下来,小万氏回京后,自然就更不用愁了,万没想到,他们回京不到半年,杜云瑶就死了,杜云寻也落水差点溺毙。
范安阳觉得杜相和大老爷竟然要事隔多年,才能看出个中问题,实在是太神奇了!真应了她大哥所言,灯下黑啊!就在自家后宅里发生的事,他们竟然毫无所悉!
“娘怀云瑶之前,身体很差吗?”
“不。娘的身体很好,我记得上京的船上,我和大哥,我爹还有几个管事、嬷嬷都病了,我娘却是一点事都没有,路上琐事都是我娘在发落,我爹想插手,还被我娘瞪,我和大哥裹在被子里,坐在床上偷笑,还被父亲瞪。”
杜云寻闭着眼轻轻的道。
“娘很能干?”
“嗯,可心也善,那时有个船娘带着她女儿上船,按规矩是不能的,但船娘的丈夫死了,公婆跟着长子过日子,没人帮她带孩子,船长知道了,原要赶她下船,我娘却开口留下她,还让丫鬟们有闲空就帮她带孩子,反正就要待在舱房里,她们做事,小女孩就跟她们待一块,也没碍着谁。”
“后来呢?”
“后来,大哥有什么吃的,他就让人给那孩子送过去,娘说他好。”杜云寻说这话时,声调有些不稳,似很不满。
范安阳想了下,问,“你肯定没给,是吧?”
“大哥让人送去的,都是他不喜欢吃的,好什么啊?我娘做给我的吃食,我吃都不够了,凭什么要我送人?”
嗯,那倒是。不过也看得出来,那时候的杜云寻就是被娘亲娇宠的小霸王,我的就是我的,就是我不喜欢吃,也不送人,更何况是我喜欢的。
屋外杜大老爷抬手抹泪,这个儿子自小就是如此,有他自己的想法,许氏那时就不时忧心的跟他说,小儿子执拗成性,要好好的教,不然要是长歪了,想扳回来可要费一番姥姥劲儿!
他那时是怎么说的?
“放心,放心!有我盯着哪!放心,歪不了的。”
是,孩子是没长歪,但,却不是他的功劳!是许氏在冥冥之中牵引着他吧?
泉涌的泪水溢出他捂住双眼的指缝,芳兒,我真的好想你!(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章 反应
西北羌部,太后楼杨氏盘腿坐在羊皮垫上,王后坐在她身边念着信,她的声音低沉虽无女子的柔媚,却另有一番风韵。
念完了信,太后良久没有说话,王后也不多言,只悄悄的打量婆婆,外头对这一位的身世有好几个版本,有说她是北齐人,有说是东靖,当然也有人说她是大燕人。
幸而焦点都在太后身上,就算曾有人质疑大王身世,也很快就被其他的消息淹没了。
但王后心知肚明,大王,她的夫君,真不是老大王的血脉。
旁的不说,光看大王和弟妹们的长相就可以看出来,俊秀儒雅的大王跟二亲王他们真是天差地远。
莫怪乎,大王自少年起就蓄起了胡须。
“大哥儿可真是舍得啊!这回竟舍得让长子到西北来了。”楼杨氏曾是老富阳侯的妾,对富阳侯再了解不过,老子是狼、是虎,养出来的儿子却不肖狼也不似虎,耽于富贵享乐,把他老子传给他的大好基业败成如今这模样,叫楼杨氏真想要掐死他。
富阳侯往常都只是派原就在西北的旁支与她的人连系,但随着西北大营的彭将军和肃州何知府渐渐脱离杨家的掌控后,杨家旁支被彭将军打压得几乎要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她安排在肃州城里的据点几乎都被人剿了,她对肃州城的消息掌控已大不如前。
乌氏。
想到自己苦心造诣培养的探子中,竟被混进乌氏后代而不自知,太后就恨得不行,保养得宜的修长玉手愤愤的拍着身旁的矮几数下。
王后张嘴想劝,最后还是咽了下去。别看她这婆婆看来温和,柔美似仙,其实性子狠辣无比,看看老大王那些千娇百媚的得宠嫔妃,如今都那儿去了?王后垂眸看着太后修长的手指,是那么的洁白无暇,有谁知道。太后曾亲手。一刀刀割下那些曾嘲笑她的女人们的皮肉。
就像厨子片去牛、羊身上的皮肉一样。
王后手里也曾染血,但饶是如此,面对太后。她还是忍不住惧意。
“我再管也管不了几年了。”太后冷哼,“你得学着接手这一切。”
王后低垂下头应诺。
太后冷冷的盯着她好一会儿,才打发她离开。
王后一走,就有一道人影悄悄潜入宫中。低声的在太后耳边说了几句话,太后斜睨来人一眼。“你说,杨家的探子在找楚明心?”
“是。”怕太后不知此人是谁,还详细的介绍了楚明心的身份,以及他们在大燕京都的探子。所传回来的那些传闻。
“这样一个女子,老杨家还当宝啊?丢了就丢了,还找她做啥?”
“富阳侯说。此女不除乃是后患,毕竟大燕皇室认定她已死。要是她死而复生,那杨家可就犯了欺君重罪。”
太后听了娇笑不止。“可真真笑死人了!我还真不知道,他把大燕皇帝放在眼里,他还怕犯欺君之罪?哈哈哈哈。”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