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皇帝那边小孩子也不少的,他让刘方把龙凤胎带上了,又把元元也抱去。这会儿元元正盯着比她略大些的龙凤胎看呢。一看到团子也来了,便指给他看。团子其实见龙凤胎的时间比她多多了,倒也不太稀奇,只笑着扑进皇帝怀里。
皇帝一把接住他,“哎哟,皇爷爷的乖孙哪。老爷子怎么就肯让你抱过来了?”
刘方道:“是小世子看到奴才就扑了过来。”
皇帝便得意的笑了两声,看到阿大阿二和龙凤胎面对面看着对方,便把团子也放了过去。团子也是第一次看到两对双胞胎一起出现,一时拉着元元手舞足蹈的。只是,他依然攥着元元的小衣服,让她和自己一起坐着,不让她站起来。元元拍他的手他也不松开。就是不能他一个人坐着。
皇帝看到下头摆上了箭靶子,上场的小姑娘换了另一身清爽精神的院服(顾琰设计的运动服)一个个弯弓搭箭起来,不由来了几分兴趣。当初卿儿的箭法可是挺好的。不知道她这个小侄女儿有没有继承到。
刚看到云姿开了弓,还没看到到底上靶没有,有没中靶心就听到身后闹起来了。一回头竟然是元元和龙凤胎里的小姑娘打起来了。不由愕然道:“怎么回事啊?”
刘方正把自家闺女抱开,另一边,阿大也将元元给拉住了,阿二抱着刚坐稳的团子。等闲皇帝是不让乳母之类的人跟进来的,反正刘方能看孩子,他自己也行。却没想到,一转背这里竟打成了一团。
刘方忙道:“都是小女的不是,竟敢推了小世子一把。顾小姐看到了就扑过来推了小女一把,然后没站稳压到小女身上,俩小姑年就闹上了。”幸好他儿子还没来得及上前帮妹妹就被拉开了,不然还得更乱。
皇帝乐了,“元元这性子还真是随云峥了啊。还有,团子你做什么了,人小姑娘老老实实的,怎么就忍不住推你了?阿大你说。”
阿大忙道:“小世子就是好奇,可能捏刘小姐的时候用力了一点。其实刘小姐也没使劲推,就是拂开小世子的手,可是小世子本来就坐得有点歪,于是顺着力道就朝一边倒了。草民和弟弟扶着呢,没事儿。顾小姐看到就生气了。”阿大一口气说完,心道亏得每天必须在王妃跟前将小世子的事儿从头到尾说一通,不然他还真说不了这么长。
皇帝抱起团子,“你小子,小小年纪就让两个小姑娘为你打架。”
刘方哭笑不得,罢了,皇帝没怪罪自家丫头就好。也是太小了,怎么教有时候都会忘了要让着小主子。就像当年还幼小的孙世子跟小爷打成一团也是什么都忘了。
三夫人正好迈步进来,听到皇帝的调侃忙道:“皇上,您可别胡乱玩笑,这传出去可不好听。”这事儿绝对得防微杜渐,不然人家都当他们家元元早早晚晚是团子的人,那就会无人敢问津了。
皇帝点点元元的脸,“看,说你随了你祖母吧。这世上敢驳朕的说话的女人有几个啊?你这一面那些女学子知道么?真把你当典范那得变成什么样儿啊?”
三夫人把元元抱上,“不是,刘小姐和元元小是小,可这为男子打架的名声是不好从小就传起啊。”
“怎么,你还不中意我们家团子啊?”皇帝挑眉。
“您这不胡搅蛮缠么,越说越走样了。元元和团子是姐弟,一直都会是。”
“合着你跟老九媳妇已经有默契了?”
“嗯。”不管是嫁入皇家还是王府,那日子都轻松不了。外人看着琰儿如今是风头一时无二,而且这又怀上了。可她的日子不是只有光鲜亮丽的。至于瑾儿那样的日子,就更不用提了。他们家元元以后不用联姻,就只寻安逸日子过。
“罢了,那么长远的事反正朕也看不到了,由得你们了。”
三夫人一滞,笑道:“有明晖在,您怎么都得看着团子娶妻生子才行啊。”
皇帝笑笑不语,团子就是长得再快,他也看不到了。于是不再提这个话题,转而问道:“明晖呢,他没道理不来捧场啊?难道回家抱儿子去了?”
“在的,和方公子站在下头人堆里看着呢。”三夫人听了皇帝方才的话心头有些不是滋味儿,于是笑着提起另一桩事儿,“今早王太医给琰儿把脉了。”
皇帝一下子反应过来,“怎么没人进宫给朕报喜?”小允那小子,没道理瞒着啊。这再没动静,他三年抱俩的话就得吞回去了。
“还没有最后确定,不过也差不离了。而且也就是刚才一会儿的事。我嘴快就告诉您了。所以啊,您得好好保重,看着他们开枝散叶才行。可别老讲这样的话,听了让人心头犯堵。”
皇帝高兴的把团子抛了起来,“你小子快当大哥了。嘿嘿,估计你也没个大哥的样子。”
团子听不明白,只看到皇帝笑得开怀,他便也露出几颗小牙笑。皇帝抱着他走到窗口朝下头看,果然在人群里看到了明晖和方子墨,两人正不知在说什么。旁边是顾珲和李意欢,这两个是太学的同窗,今天一道来看热闹。方才正在各自得意自家侄女的表演呢。是明晖听说顾珲仰慕方子墨,招手把他们给叫过来的。
☆、369 表演2
方子墨看着旁边两个兴奋异常的‘小叔叔’和‘小舅舅’不由莞尔一笑。方才李念李想以及顾长乐在场中表演的时候,他俩互相比较、吹嘘,说的话很是逗人。曾经,他也是这样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呢。
只可惜,十多年前家门的惨祸让他一下子就对如今这个世道这个朝廷异常的失望。曾经,他将希望寄托在琅琊山,可区区一个琅琊山也不可能一直那么安乐。这世上是没有桃花源的。
他今天来是被明晖拉出来散心的。骆家给琅琊山的旧人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哪怕是没有入朝堂或是军营的人都在被为难着。对此,有些人也开始渐渐有了微词。就在昨天他还和二当家发生了一场不愉快的争执。二当家说当初大家聚在一起何等快活,如果不是他力主解散了木石村,今天怎么会个个都那么憋屈。还说他为了逞英雄为了救一个女人,把大家伙都拖累了。
明晖知道以后,一早上门把他叫到秦王府看热闹。
“知你者谓你心忧,不知你者谓你何求!其实一开始我也有些纳闷你为什么为了一个周氏就和堂堂骆家对着干。后来琰儿对我说你是想为琅琊山解除最大的隐患我这才明白过来。二当家的是个粗人,而且如今的日子和从前的逍遥自在比,的确是太过悬殊。他想不通,有怨言也是很正常的。”
方子墨听到顾琰一早明白了他的用意不由有些震撼,好一会儿才恢复了平静。心道我果然一直没有看错她。这样的知己,的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早知如此,那天在国师私宅应该多和她说说话的。如今要再寻机会单独见面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我难道不想一直过那样逍遥自在的日子么?我甚至还想过等山寨壮大到一定程度,干脆割据呢。可是,朝廷根基不弱,前任国师搞出的乱象也都消弭。当时不解散又不肯被招安,那就只有等着大军来围剿了。如果要反抗到底最后的结果已经注定,难道看着大家伙尽皆成为刀下亡魂么?而且还子子孙孙都不得解脱。”他对如今的时代失望,却又看不到新的希望。这就成了一个心病,让他一直难得欢颜。哪怕是有了娇妻,又即将为人父,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寂灭感。
其实皇帝也曾问过明晖能不能劝明晖留下,只是明晖知晓方子墨的心思早就脱离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境界了。他怎会再入君王彀中。入朝为官做宰,这和国难当头之际拱卫边疆还是不同的。他如今种种,一是为了守卫西疆,二就是希望琅琊山的故人们能得一个善终。旁的大概都不放在心头了。所以,提了也白提的话他就懒得张口了。
“看、看,我侄女儿射中了。”场上李想一箭中靶,李意欢高兴的道。
如今李家两个姑娘入学三个月,气质大改。哪里还是当初弱质纤纤的尚书府千金。李尚书对此皱眉不已。但是,人都已经送来了,俩小姑娘还学得格外上心。他如果不想得罪秦王,也没有半道硬把人带回去的道理。真是看错秦王妃了,还以为她捣鼓个贵女书院出来就是教琴棋书画呢。居然连剑法和骑射都教。不过想想,真要是个只懂诗词歌赋的,当初也不能在那样混乱的境况下救下他的幺儿了。
顾珲撇嘴,“我外甥女也没有脱靶啊。”不过,的确没有李家姐妹靠近靶心就是了。可是,长乐琴弹得那么好,再要求她箭也射得同样好,似乎有点苛求了。不是每个女人都像琰姐姐那么妖孽的。也难怪当年母亲怎么都容不下她了。有她在,母亲的亲生女儿是一辈子都只能做绿叶。
“我好久都没有见到琰姐姐了。”李意欢叹道。
“在秦王府我都算外男,轻易不好进内宅。你就更是外人了。我姐夫才不乐见有你这么一个外人成天念叨我姐姐呢。”顾珲道。从前琰姐姐十二三,这个李意欢五六岁。他时常进到顾府内宅,亲亲热热地一口一个‘琰姐姐’倒是无碍。可如今他都虚岁十二了,再几年就可以成家了。姐夫能待见他才怪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