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相处时,薛城从不拿架子,对吴可儿体贴温柔,将她当做红颜知己。
吴可儿这一跪,让薛城分外心疼。
“薛郎,可儿有一事相求,你若不答应,可儿就长跪不起。”
吴可儿倔强的跪在地上,神情凛然。
薛城被她弄得愈发疑惑,为了哄吴可儿起身,只好说:“你先起来回话,只要是我力所能及,一定不会推辞。”
说到这里,薛城不知怎么的心头浮上一抹失望。他本以为自己与喜姝倾心相交,他会庇护她一生,她也会信赖自己。没想到,吴可儿有事时,宁愿选择胁迫的手段,也不愿意直言。
她便是仗着他的宠爱,才敢提出若是他不应,自己便长跪不起。用伤害自己的方法逼迫他就范,薛城突然有点儿看不透吴可儿。
想到长久以来的付出,只换来这样的结果,薛城更觉心灰意冷。也许是他眉间倦怠太过明显,吴可儿见好就收,就着他的手起身,没再坚持跪下去。
作为曾经的花魁,吴可儿很了解男人的心思。她有些后悔自己方才的举动,早知薛城会因此失望,她便不用苦肉计。
当局者迷,吴可儿既想求得薛城帮助,又怕失去了他的宠爱,这才会选择苦肉计这样最笨的方法。
膝盖处隐隐作疼,到了这一步,吴可儿也没回头余地。她将帕子攥紧,身子微屈,放低了声音用满是哀求的语气说:“薛郎,你可愿听一个故事。”
也许是被吴可儿的举动寒了心,薛城将她扶起来后,松开手独自坐在一旁。也不再同才进门时亲热。
“你讲吧,我听着。”
纵然心里不痛快,薛城还是给了吴可儿倾诉的机会。
盼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倾诉的机会,吴可儿收起了心底的彷徨,将心中演练了千百遍的话娓娓道出。
“也许郎君不信,可儿原来也是官家小姐,”提及此处,吴可儿不由苦笑,“可儿原是敬安知县吴英之女,只因八年前一起冤案,爹爹被上峰陷害,致使一家人流放的流放,充官的充官。”
吴可儿长话短说,将事情大体经过说了出来,眼泪像是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下。
薛城本来还有些不虞。见她露出如此脆弱模样,心肠又忽的软了下来。
也罢薛城在心中叹息,他站起来后。俯身为吴可儿拭泪。只当是前生有负,今生来还。
“好了,都过去了,别哭了。可儿,以后不会有人再让你受委屈。”
薛城的安慰,让吴可儿哭的更厉害。这么多年来。被她死死压在心底的委屈。好像一下子尽数奔涌而出。
自从进了丽人楼之后,吴可儿每日都提醒着自己,一定不要忘记爹娘。不能忘记兄长还有妹妹。
可怜她入丽人楼时不过*岁,身上背负着如此沉重的故事,却要咬牙学着琴棋书画,每日都被教习如何取悦男人。
若非怀着为爹爹伸冤的念头,吴可儿也不能坚持这么久。她的娘亲,为了守节,在家破之时。直接悬梁自尽保全清白。
年幼的吴可儿失去了疼爱自己的娘亲,又与亲人离散,小小年纪,心中藏有无数幽怨。
但是吴可儿不能说,也没人说。旁人只道她官家小姐,一朝落败。津津有味的谈论她的身世。偶尔有人提及过去时。吴可儿总以年幼无知不记事,搪塞过去。
何人知晓。夜半无人时,吴可儿顾影自怜,独自垂泪的艰难。
薛城的臂膀,像是一堵城墙,让吴可儿终于有了可以躲避的地方。吴可儿将柔若无骨的小手,搭在了薛城肩膀上。
“郎君,可儿自知身份卑贱,不敢有所求。但是,爹爹他是冤枉的,可儿想求您为爹爹翻案。哪怕不惩治主谋,但是请您将爹爹还有兄长,以及我可怜的妹妹救回来。”
吴可儿将心中所想说出之后,怕极了薛城拒绝,她将头埋进他的臂弯中,只露出洁白的脖颈。
薛城以前隐约知晓喜姝原是官家出身,也曾为她身世唏嘘过。但这还是头一次听说,原来喜姝爹爹当年竟是蒙冤入狱。
只是八年前的案子,薛城蹙起眉头,他不是不想帮吴可儿。但是时过境迁,他该如何帮她爹爹翻案。
想到这里,薛城为难的说:“可儿,我能明白你的心理。但是翻案一事难如登天,你若是想寻回失散的亲人,我愿意为你努力一下。”
吴可儿本来就没报多大希望,再者虽说身为女子,丽人楼中来往官员并不少。觥筹交错中,吴可儿也知官场之事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薛城能答应下来为吴可儿寻亲,已经是意外之喜,她怯怯的抬起头,惶恐的说:“薛郎,你不怪我么?”
为爹爹伸冤的话,吴可儿在心中想过无数次,她怕薛城以为她接近他另有所图,也怕薛城不相信她的话,更怕薛城笑她痴人说梦。
一个青楼女子,侥幸蒙的侯府公子看重,竟然得寸进尺,想让对方帮自己伸冤。
若非记挂家人,吴可儿无论如何也不敢在薛城面前提出非分之想。说来好笑,在刚认识薛城时,吴可儿曾想过让他对自己神魂颠倒,然后为吴家翻案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她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也动了心,或许她爱薛城好要更多一点。
“你一片拳拳之心,我怎会怪你。只是过了这么多年,你还记得家人身在何方么?”
若是没有线索,想要寻找八年前被贬黜之人,犹如大海捞针。薛城哪怕有心帮吴可儿,也是鞭长莫及。
听了薛城的话,吴可儿眼前一亮,努力回忆着。幸而她当年有意识的去记爹爹和兄长他们的下落,并且将完全陌生的地点,牢牢记在心中。
这才在薛城问起来时,没有傻在哪里。为了确保所报地点正确,吴可儿逐字逐句的说:“我记得爹爹和兄长,被流放到西北武江镇上。那时年幼,我只记住了这个地名。至于妹妹,她当年才四岁,我只记得她手背上有一块胎记,别的便不记得了。她曾在寻芳阁待过,后来似被人赎身带走。”
谈起妹妹,吴可儿黯然神伤。当年她和妹妹被人分开,她进了丽人楼,妹妹则被送入了另一家花楼。
等到吴可儿成了喜姝,有了一定名气后,她曾试图托人到寻芳阁问过。结果,吴可儿得到了一个十分意外的消息,她的妹妹。在进入寻芳阁后不久,便被人赎了身。
谁会赎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吴可儿百思不得其解。又欣慰妹妹至少不用像她一样,在花楼之中抛头露面。
薛城沉吟着思索吴可儿的话,武江镇位于西北边陲,是大华国用来流放有罪之人的地方。只要吴英还有其子活着,便不难找。
但是吴可儿的妹妹,到了寻芳阁不久。就被人赎身。那人若是汉阳城的还好。万一那人只是途经汉阳,一去经年,薛城如何能寻来吴可儿的妹妹。
吴可儿在一旁细心观察着薛城的神色。见他眉头拧出了一个川字,满怀愧疚的开口:“薛郎,可儿的请求是不是让你作难了。若是——若是,到最后真的没找到爹爹他们,可儿也不会怪您的。”
薛城敛起愁容,装作胸有成竹的样子回答:“没关系,左右我最近也是闲着。你的事我会上心的。你什么也不用担心,在家中等待好消息便可。”
有所依靠的感觉真好,吴可儿满心满眼都是欢喜,她轻轻靠到薛城身上,红着脸低声说到:“薛郎,今夜留下好么?”
佳人主动邀约。薛城心笙荡漾。低头便是一吻,缠绵的让吴可儿忘记了忧愁。
有情人终成眷属。即使不太尽人意,薛城此刻的心情无疑是快乐的。
时间过得极快,薛城与吴可儿琴瑟相合,只羡鸳鸯不羡仙,郑直却因之前的纰漏陷入了焦头烂额之中。
出事儿的时候,正是午后,辛夷昏昏欲睡,宅在家中哪儿也不愿去。
就在她闭目养神时,忽而有人急匆匆的冲到面前,喊了一声大事不好。
冷不丁被人一吓,瞌睡虫一下子全飞光了,辛夷磨牙霍霍,等着下人的报道。要是敢拿琐事来烦她,她定然要给他们找点儿事忙起来,免得如此不识相。
只是,当来人将消息报完之后,辛夷顿时蒙了。
她顾不得梳洗换装,直接出了府,径直朝正源商行下属的莫个杂货铺赶去。
路上,辛夷眉头紧锁,暗暗叫苦。
这都快快过去一个月了,辛夷早将无名膏的事儿丢到了脑后,怎么会突然在今天爆发出来。
郑直的运气未免太不好了,无名膏十盒追回了九盒,焚烧殆尽不留一点儿痕迹。流落到外那一盒,辛夷和郑直刚开始还有些担心,后来见没什么动静,才放下了这块石头。
没想到这石头放下才几天,就传出了如此劲爆的消息。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亲眼见到围在杂货铺前的人群时,辛夷才意识到此次事件的棘手。
围在门口看热闹的人极多,人群吵吵嚷嚷,但是最吸引的目光的,当时门前担架上,一个四肢抽搐状若癫狂的锦衣男子。
那人脸朝下,四肢被人紧紧按着,他拼命的挣扎着,好像打摆子一样。
远看着,那人大腹便便,虽然看不到脸,辛夷也能推测出去大概年纪。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