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如今看见姜姒,不觉得堵心,反而觉得快意。
只是这样的快意,必须将萧化凡给拨开来说。
萧化凡一直跟了缘不亲近,反而跟姜姒说得来。
有时候也不见得姜姒多喜欢他,可每当姜姒跟萧化凡说话的时候,了缘就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外了。
其实姜姒与萧化凡应该是一路人,萧化凡这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自私又虚伪,真跟姜姒教出来的一样,看着萧化凡,姜姒就觉得自己在照镜子。同类与同类之间,往往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姜姒跟萧化凡自然说得来。
她摸着萧化凡的头,让他坐在自己身边,也听他背书。
末了,萧化凡忽然道:“我娘说,化凡的名字是干娘起的,干娘为什么要给我起这样的名字呢?”
了缘心头一跳,连忙站了起来。
果然,姜姒闻言之后,慢慢地将目光放在了她的身上,之后唇角若有若无地勾了起来。
她见了缘闪避开了目光,便将手中的书放下,看向萧化凡,问道:“你猜猜是为什么呢?”
萧化凡生得虎头虎脑,不过一双眼眸着实不简单,他望着姜姒,脸上表情都没怎么变化,倒像是比他亲生的娘的城府还要深。
“约莫因为化凡本不凡。”
那一瞬,姜姒的眼眸忽然亮了一下,接着又弯唇笑了起来。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心情忽然就好了起来。
需要化凡的人,自然本来就不凡。
这小子,活生生地人精模样,叫她忍不住用手指头戳着他额头,道:“你那蠢笨娘都不明白的事,倒教你想清楚了,真是个聪明的。”
旁边的了缘顿觉一阵难堪,抬眼就来瞪姜姒,岂料姜姒冷冰冰地转眼来凝视她。
当着了缘的面说萧化凡的娘“蠢笨”,这根本就是骂她,而且毫无避讳!
了缘心底愤恨极了,可是让她感觉心冷的,竟然是萧化凡也笑着看他,一副没心没肺样子。
寒气从脚底下冒出来,了缘看着姜姒,又看了看萧化凡,但觉这二人表情仿佛一个眸子里刻出来的,不由得发了个抖。
就这一会儿,姜姒看时间差不多了,也准备走。
临走时,她指点了萧化凡一些功课,又道:“明儿你孔方叔叔就来,有什么缺的尽管找他。”
“化凡记得了,干娘路上当心。”
萧化凡眯着眼睛笑起来,送姜姒到了门外。
了缘无力地站在原地,又颓然坐下去,她开始觉得自己的儿子不是自己的了。
可一转眼,萧化凡回来,又朝着她笑,拉着她的手喊她“娘”,还把糖人递给她,说道:“娘你看我把干娘哄得多高兴?”
萧化凡眼睛如弯月,仿佛自己最亲近的人还是他娘。
于是,了缘终于安心了一些,只觉得自己这儿子还是向着自己的,于是一把把他揽在怀里哭了起来。
萧化凡一手捏着糖人,窝在了缘的怀里,“咔嚓”一声,咬掉了糖人的头,脸上还是笑眯眯模样。
离了宅院的姜姒,却是忽然生出一些心事来。
她走了几步,便叫一起去万和斋。
只是万和斋之中,竟遇见了熟人。
这两年多因为戴孝,姜姒不曾出门,也就最近才走动,没想到今天出来,竟然就看见了从二楼下来的傅臣。
原本两个人是不该碰见的,可傅臣的脚步顿在了楼梯上,扭过头就瞧着她。
姜姒不欲与他有什么交集,便转身朝着另一边女客们挑东西的地方去,可傅臣脚步一转竟然跟了过来,站在她面前。
“世子爷这是何意?”
姜姒声音里透着冷淡。
傅臣抿着唇,知道她选了陈防己那一刻,真不知自己该作何感想,三年前一次错过,到如今竟然快成陌路。他傅臣也成为全京城的笑话了,可他不在乎,只问:“你当真要选他?”
“婚期都已经定下了。”
姜姒笑得浅淡,仿佛她与傅臣之间,真没有过曾经那一段若有若无的情,她也不曾为这人的选择、自己的决定而哭过一场,到现在,什么都寡淡了起来,像是没盐没味的白水。
她跟陈防己成亲,也就是在一个月之后了,傅臣还问什么“当真”这种话?
明明就是已经成真了。
傅臣定定看着她,仿佛想要看进她心底去。
过了很久,他才一字一句道:“你可是还在恼我当初弃你于不顾?”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过去的事了。
何必再想那么多?
姜姒道:“我要的,你给不起。”
“那陈防己便能给吗?”傅臣终究还是不甘心的,“输给谢方知,我甘心,输给陈防己,你叫我如何能放手?”
这一瞬,姜姒忽然僵硬了起来,抬眼看着他。
傅臣却早就了然了,他又不是傻子,见姜姒这模样,他反倒是一笑:“真当我什么都不知道吗?你与谢乙暗生了情愫,他不愿帮我,你也不愿嫁我,一个顺水,一个推舟……”
未必不是如此。
姜姒清楚,可她不知道傅臣也清楚。
尤其是此刻,傅臣冷静得可怕。
自己的兄弟觊觎原本属于自己的女人,想来也是好笑。
傅臣想起三年前自己接到的消息,说是姜荀陪着她悄悄去了已经化为废墟的谢府,那时若再什么也不明白,傅臣也就不配称之为“傅臣”了。
姜姒要一生一世一双人,要人最重视她,傅臣的确给不起。
所以在想起谢方知与她之间那些若有若无的事的时候,傅臣终究还是忍了。
可如今算什么?
谢方知走了,她宁愿选陈防己也不选他。
姜姒陡然不想面对傅臣,她只道:“宁南侯府庙太大,我一辈子也不想进去。世子,人多眼杂,可否请您自重?”
明摆着的拒绝的话。
姜姒看他望着自己,便又说了一番话:“承诺过的事,若做不到,拿言语来还有什么意思?原以为傅世子也是一言九鼎的人物,可那时我才知道,男人的话,大多都是花言巧语。既然已经如此,傅世子还有什么脸来求娶我呢?”
说完,她拂袖便去了。
站在原地的傅臣许久没有动,仿佛一尊雕塑。
赵百有些害怕,在后面跟着站,也不知过了多久,才道:“世子爷,通州传来了消息,说是……谢大公子回来了。”
……回来了?
早不回,晚不回,恰好在这个当口上。
可傅臣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没力气,也懒得搭理。
他与谢乙这许多年至交之情,如今也只有面子上能过去了。
城门外,一身蟹壳青的男子,牵着一匹瘦马,踩着夕阳照着的残雪进了城门。
于是,一抬眼,又是阔别了许久的京城。
有时候,谢方知觉得自己是一只倦鸟,在外面晃荡久了,终究还是要归巢。
可他的家,已经在一场火中消无。
京城还是这样繁华,而他已满面霜尘。
赵蓝关一干武夫远远从长街那头过来,看见这般的谢方知,也不知怎的竟有几分热泪盈眶。
“好个老谢,这多少年没回来过了啊!”
谢方知牵着马,看着一群汉子下马来跟他勾肩搭背,便道:“是有些久了。”
是有些久了啊。
缓缓勾唇,谢方知接了赵蓝关递过来的酒囊,便喝了一口烈酒,然后把缰绳一抛,径直上了旁边高楼,与众人喝酒去。
赵蓝关与他并肩而行,粗豪如旧,不过上酒楼转角时却道:“你到底怎么打算的?”
“什么怎么打算?”
谢方知似乎不知道赵蓝关什么意思,反而问了一句。
赵蓝关道:“姜四姑娘啊……”
怎么看谢乙这样子,一点也不在乎呢?
谢方知两手叉着腰,俨然昔日纨绔模样,见众人先进去了,他站在门外,才不咸不淡道:“一会儿先进宫拜过皇爷再说,陈防己如今混得还不错吧?她想嫁,我谢乙一向怜香惜玉,又怎能让四姑娘不高兴呢?嫁,一定要好好嫁。”
笑容满面,春风一般和煦。
赵蓝关不知怎么发了个抖,只觉谢方知似乎根本没变,还是这吊儿郎当模样,可又到底是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
第八十七章 秉性
一转眼,满京城都是谢乙回来了的消息。
街头巷尾,谁不唏嘘慨叹一句,终究是浪子回头金不换,那谢大公子如今瞧着,哪里又觉得轻浮呢?终究还是时易世变,连着人也寻不回旧日的模样。看着虽还是原来的样子,可改变实则很大。
不知多少已经嫁人了的深闺少妇,听闻这消息,暗暗用绣帕压了眼角,又是欣喜又是遗憾。
更不知多少人问:谢乙是什么人?
于是,总有那么些个京城里的老人儿们一笑,将那声音拉长了,放缓语调,故作深沉道:“你说谢大公子啊,这你都不认识?且听我慢慢与你道来……”
不过,谢乙这么个不为父母守孝如今没心没肺又回来了的人,其实不怎么值得人称道。
可人们的目光和言语,又忍不住地投注到他身上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