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火石间,二人已交手十余招,竟是招招抢攻,出招又极为迅速,台下众人瞧的眼花了乱,武功稍低之人已瞧不清二人优劣,只有少数武功高强者,瞧的血脉贲张,彩声连连。
数十招一过,阮云欢不禁轻轻松了口气。此时场上看来,虽然二人战成平手,但公孙致举止挥洒随意,宁王却神色凝重,可见是公孙致未尽全力。
对面席上,苍辽太子耶律基瞧的连连喝彩,向端王淳于顺问道,“这位是谁家的公子?”
淳于顺浅笑道,“这位是靖安侯府的七公子,骁骑尉公孙致!”目光向淳于信一扫,含笑又加一句,“齐王麾下的得力爱将!”
耶律辰坐在苍辽太子身侧,侧首向他低语。
苍辽太子点头,问道,“便是齐王妃的外祖,公孙氏?”
“不错!”淳于顺扬眉,向他望去一眼,心中暗警。这苍辽太子连这等事也知道的一清二楚,可见是有备而来。
苍辽太子点头,便不再语,只是凝目注视场中争斗,遇到精彩处,也是连连喝采。
耶律辰却一脸恬适的笑意,身子后仰,靠入椅中,眸光时时从争斗的二人身上移开,望向台下另两位公孙公子。
如果说,大邺朝各大世家的争斗盘根错节,难以分辩,那么,此时这台上二人的争斗,台下二人的神色,便可窥见一斑!
那里阮云欢一颗心放在实处,微微侧头,便见永乐公主一脸兴奋,双眸凝注着场中比斗,一瞬不眨,口中连连喝彩,嚷道,“宁王殿下,这一掌打的好!”
“哎呀,只差一点点!”
“对对!就是如此!”
“七公子,这下你还不中招?”
竟然口口声声,是助着宁王。
阮云欢微微扬眉,不由浅浅笑起。这位公主,方才分明还赞叹公孙致,闻说他不是皇子,立时便偏向了宁王,看来,谁娶到她,果然是得一个助力!
两头说话的功夫,台上二人已翻翻滚滚斗了百余招,但见宁王淳于康招式威猛,步步抢先,公孙致却身形灵动,飘忽不定,却一步步向高台边沿上退去。
阮云欢纤眉微拢,片刻间已知道公孙致的用意。
如今靖安侯府虽然与宁王对上,可是在苍辽国太子面前,却不必生死相拼。而他步步退让,宁王却是步步进逼,如今最好的法子,就是……打和!
心念未已,但闻公孙致一声清啸,身形由方才的飘忽灵动突然转为沉凝,恰逢宁王一掌袭来,便也一掌向他迎去。
二人虽斗了许久,但均是以快打快,并没有一招实实交锋,如今众人见二人两掌相对,不少人大吃一惊。
如此打法,若非用上内力,并不能起到奇效,可是若用上内力,搞不好就是两败俱伤。
端王淳于顺见状,也是大吃一惊,一跃而起,向二人疾掠而至,喝道,“住手!”
只是他动作虽快,却终究晚了一步,但听“轰”的一声大响,二人已双掌相交,宁王身子一晃,一头向台下栽去,公孙致的身形却如断线风筝一般,直飞出去,摇摇向台下落下去。
只是眨眼间,变故横声,二人同时落台,场中顿时一片静寂。但见宁王头下脚上,身形将落未落之际,突然凌空一个翻身,稳稳落在台下。而公孙致身形飘出极远,也是凌空展身,却轻飘飘立在一方案几上,向宁王一拱手,含笑道,“宁王殿下,佩服!佩服!”
苍辽太子扬眉,说道,“这输赢要如何论啊?”
宁王淳于康落下台去,自然算输,可是公孙致虽脚未落地,却也不在台上,也不能算赢。
端王淳于顺本来见二人要两败俱伤,惊急之下跃出,待见这等情形,不禁一怔,含笑道,“宁王与七公子都是武功高强,竟然难分上下,便算打和如何?”
其实明眼之人一见,便知是公孙致有心相让,但是宁王终究是皇子,又有谁愿意得罪?闻端王一说,齐齐扬声喝彩,嚷道,“自然是打和!”
端王微微一笑,说道,“既然是打和,便没有胜负,这倒是难了!”
那里苍辽太子笑道,“难不成是他二人共饮一杯,瞧别人的热闹?”
这话说的众人笑起,端王淳于顺摇头,笑道,“今日的重头戏可是猜谜,谜不曾猜,哪来的酒喝?”目光向二人一扫,含笑道,“那便请宁王与七公子各选一位小姐,来决此胜负如何?”
“好!”众人一听,又都纷纷叫好。
素知这大邺朝的皇子,公孙家的公子,在各大世家的小姐眼中,都是极抢手的人物,如今要他二人点场中一位小姐,那便是说,他二人心中至少留意过何人?
淳于顺闻众人喝彩,便向下道,“还请宁王和七公子重新上台,点一位小姐罢!”
“好!”公孙致扬眉,身形骤起,双脚连踏几张案几,向台上扑来。
宁王淳于康暗暗咬牙,见状也不甘落后,身形疾起,也是向台上跃上,二人半空相遇,宁王突然一爪骤出,向公孙致肩头勾去。只要这一爪抓实,反手之间便能将公孙致丢下台去,令他出个大丑。
公孙致骤然遇袭,身形凭空无从借力。却肩头骤沉,身形向下疾堕,向台下直落。
淳于康扬眉,身形一落,已稳稳立在端王淳于顺身畔,唇含浅笑,慢慢转过身来。
众人见争斗已罢,他又突然出手,场中顿时一寂,场中的目光,尽数落在将要落在台下的公孙致身上。
虽然不是比试,但一招之间被人逼下台来,也算颜面扫尽。
哪知公孙致身形掠过台沿,将落未落之间,突然双脚连踢,足尖在台下木桩疾点,身形又骤然拔起,凌空一个翻身,如一只大鸟般,稳稳落在端王另一侧,竟然没有一丝停滞。
众人一愕之间,只觉心动神驰,顿时场中掌声如雷。
永乐公主微怔,瞬间皱起眉峰,低声道,“宁王殿下此举,有失光明磊落!”
阮云欢微勾了勾唇,浅笑不语。
宁王淳于康脸色骤然一冷,阴黝眸光向台下扫去。
端王淳于顺淡淡一笑,点头道,“两位当真是棋逢对手,佩服!佩服!还请二人各选一位小姐猜谜罢!”将方才宁王的偷袭略过不提。
公孙致含笑,向宁王一拱手,说道,“宁王殿下先请!”
淳于康向他一望,也不谦让,点头道,“好!”目光向台下小姐们的席上一扫,却转身指向右侧的席位,说道,“便请永乐公主如何?”
果然!
阮云欢唇角笑意更深,凝目向宁王注视。
为了争夺势利,他果然是不遗余力,在围场中欲娶秦璐不成,如今又瞄上了苍辽国的公主。
永乐公主一愕,随即欣然点头,说道,“好!”起身迈出席来。
☆、第422章 只因公主问的是齐王妃
而公孙致却只是微微一笑,目光掠过阮云欢,转向台下,说道,“请阮六小姐相助如何?”
阮云筝正瞧的热闹,闻唤脆声应道,“好!”也站起身来,向台上扬声道,“便请永乐公主先选罢!”
此时,顶上的灯已有大多揭去薄纱,剩下的不过十余盏。
永乐公主也不推让,向顶上一瞧,指着一顶最大的道,“便这一盏罢!”
小太监闻命,忙去将那盏灯取下,捧到永乐公主手里。永乐公主揭起薄纱一瞧,笑了起来,说道,“可巧了,这是我们苍辽国的民俗!”想了想,将答案说出。
对题太监扬声道,“永乐公主答对!”替她和宁王各自记上一笔。
永乐公主猜出灯谜,若是阮云筝猜不出,这一局便算公孙致落败。场中所有的目光,都向阮云筝望来。
阮云筝不急不忙,向顶上一瞧,向近处随意指道,“便是这一盏罢!”
太监取下,阮云筝揭去薄纱。身畔桑可儿“哎呀”一声,说道,“也是苍辽国民俗!”
众人见阮云筝小小年纪,纵然是取到大邺国的灯谜,也未必猜得出来,如今偏偏挑中一个苍辽国的民俗,看来是非败不可。便有不少人为公孙致惋惜。
公孙致却似不以为意,说道,“阮六小姐尽管猜来便是,大不了一个输字!”豁达之色,跃然眉梢眼底。
阮云筝抬头向他一望,小嘴儿一嘟,说道,“七公子怎么知道会输?”侧头一想,拍手道,“知道了!”向上扬声说出答案。
对题太监细细瞧了一回,这才说道,“阮六小姐答对!”
“轰!”
场中顿时一片掌声,众人均是暗赞,这阮六小姐小小年纪便如此聪慧,长大了,怕又是一个睿敏郡主!
只有阮云筝本人,目光向阮云欢方向一斜,暗暗吐舌,暗道,“好险!好险!”如果不是之前阮云欢给她递了所有谜底的信笺,这个苍辽国民俗的灯谜,如何猜得出来?
那里端王淳于顺笑了起来,说道,“宁王与七公子打和,永乐公主与阮六小姐打和,这胜负之数,又如何分法?”
苍辽太子那里扬声道,“那就再打一场!”
一句话,令场下众人轰声闹起,笑道,“是啊,再打一场!”
一些老成之人却只是含笑摇头。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