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 (15端木景晨)
- 古代言情
- 作者:15端木景晨
- 更新入库:04.10
宋盼儿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朱仲钧也进了内院。
听说顾瑾之要出门,他也想去。
宋盼儿觉得不妥,就道:“外头路不好走,您留在家里,让慕青给您做点心吃。”
顾瑾之也这样道。
朱仲钧就说好,没有再坚持。
正院门口,再有粗壮的婆子遣了驯骡青帏小油车等着。
顾瑾之先扶了母亲上车,自己再跳了上前。
到了垂花门口,才换了华盖浓流苏马车,后面跟了辆朱轮马车,给随行的丫鬟婆子们坐。
外头落雪,车夫不敢快。
慢悠悠的,两个时辰才到了袁家。
出来迎接宋盼儿和顾瑾之的,是三个年轻的女人。
她们都穿着斗篷,由丫鬟撑伞扶着。
其中一个金红羽缎斗篷的,就是顾瑾之的四姐,袁家的三奶奶顾珊之。
她比在娘家的时候丰腴了些,圆圆的脸就更加嫩白,如满月。
这个年代的人喜欢这种面相,说这种面相旺夫。
另外两个。一个穿了银红色锦缎斗篷,一个穿着枚红色大团花斗篷。妯娌三个站在一起,很是喜气。
却不见袁太太。
宋盼儿眼睛转了一圈。
袁家三位奶奶忙行礼。
四姑娘就把两位妯娌介绍了一遍。她指了枚红色大团花斗篷的女子说,“这是我二嫂”然后又指了银红色锦缎斗篷的,“这是我大嫂。”
几个人又行了一遍礼。
“……我娘生病了,今日越发下不得床,让三婶勿怪。”四姑娘又道。
宋盼儿自己跟袁太太没什么接触。
她只是听了大夫人说袁太太处理四姑娘的两件事,觉得袁太太是个很能干又精明的女人。
那样的人,不会轻易去得罪人,结下仇怨。
定是真的生病了。
“我也不知道亲家太太身子抱恙。”宋盼儿自责道。“若知道,本不该今日来打搅的。两手空空,不成体统。”
“您客气了!”袁家大奶奶忙笑着说。“平日里请都请不来。您能来,寒舍蓬荜生辉。”
宋盼儿就笑了笑。
反正她今日只是带着顾瑾之来看四姑娘的。
而袁家的众人,却不知道她的目的。
“我去看看亲家太太吧。”宋盼儿又道。
袁家几位奶奶就忙拦着:“不敢惊动您。等过些日子她好了些,您再去瞧吧。”
病人房里有晦气,客人是不好去的。
宋盼儿见袁家几位奶奶懂事。就笑了笑。
她们领了宋盼儿母女去正厅喝茶。
宋盼儿道:“既然亲家太太在静养,我就不多打搅了。我去珊姐儿的院子坐坐,两位奶奶各自忙去吧……”
袁家两位奶奶就疑惑不已,两人相视对望了一眼。
最终,袁大奶奶和二奶奶还是陪着宋盼儿,去了顾珊之的院子。
坐下来奉了茶。两位奶奶才告辞。
顾珊之就问宋盼儿:“三婶,您这么大雪的天儿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她神色里有了几分忐忑。
宋盼儿便知道误会了。笑着道:“昨日下帖子,也不知道今日会落雪。既然说了要来,断乎不好落雪就托大不出门的。倒没什么事,只是德妃娘娘总记挂你。瑾姐儿每个月都要进宫去给德妃娘娘看诊,德妃娘娘托她来瞧瞧你过的如何。娘娘不太放心旁人说的。总担心你过得不好。”
顾珊之眼睛就湿了。
她哽咽着道:“我也听人说娘娘怀了龙种,心里不知道多欢喜。我特意请了樽菩萨回来。从知道娘娘怀了龙子开始。我就没有再吃荤的。我许了愿,吃斋念佛一整年,只盼娘娘母子平安……”
宋盼儿倒没想到如此。
她也有点感动。
她总以为二房的姑娘们感情浅。不成想,四姑娘和六姑娘倒真有点亲情。
“你心诚则灵,娘娘会母子平安的。”宋盼儿道,“你在这里过得怎样?姑爷对你可好?要是有人欺负了你,你告诉我们,我不和你大伯母说,只告诉娘娘,娘娘替你做主。”
顾珊之就破涕为笑。
“没有,我过得很好。”顾珊之抹了抹泪,“我婆婆人好,心又细,说话柔声细语。不管是我们媳妇还是小姑子,都能一碗水端平。总怕我们委屈,色色想得齐全。我白活了这么多年,如今才有了个亲娘……”
说罢,她又眼角微湿。
宋盼儿则讶然。
顾珊之也太容易感动了吧?
袁太太自然不会亏待她的,这点宋盼儿知道。
顾珊之却说袁太太是“亲娘”……
她是多么嫌弃她的生母啊?
宋盼儿见顾珊之颇为动容,就没说什么,只是笑着道:“我也没好好和你婆婆絮叨絮叨。偏偏今日不凑巧,她又病了……”
顾珊之想起这个,又觉得心疼。
她转眼看到了安静坐着的顾瑾之,道:“我婆婆的病,只是点风寒,可吃了药反而不凑效。瑾姐儿,你能去看看她吗?”
“好啊。”顾瑾之道。
虽然袁家没有请她,可她到底名声在外,旁人都知道她有医术。既然遇着了袁太太生病,不看看就走了,总不好。
顾瑾之原也是打算等走的时候,再去瞧瞧。
如今四姐开口了,她就很痛快的答应了。
——*——*——
说了这个月会不定期加更的。我今天会加一更,时间在晚上十点左右。粉红票仍是在翻倍期间,姐妹们手里还有票,就支持15下吧!
第165节寒热混淆
在二房和袁家结亲时,就听闻袁家有钱。
可怎么看,袁家也不是那爆发轻浮的门第。
他们家的院子并不算大,修建得很很用心思,不像京里院子的浓郁富贵,反而有点苏州园林的别致,黑瓦粉墙,颜色清淡。
从顾珊之的院子出来,便有一片湘妃竹,修剪得整整齐齐,青青如黛,似一座插屏。
到处都有梅树。
有红色的大红梅、浅绿色的绿萼梅,还有锦红垂枝梅、雪色龙游梅、紫红樱李梅,还有些是顾瑾之叫不出名字的……
每走到一处,都有梅花装饰。有的是直接栽种的,有的则是搬过来的盆景。冷香萦绕,清芬四溢。细风过,秾瓣落,点缀了雪地的单调。
袁太太的正院在西边。
顾珊之在前头领路,芍药搀扶着宋盼儿,芷蕾搀扶了顾瑾之,袁家的丫鬟们一左一右替她们撑伞。
扶着顾珊之的丫鬟,是她带过来的陪嫁丫鬟之一,名唤听风,就是去年顾珊之的公公看中的那个丫鬟。
听风的五官长得并不十分出色,甚至有点微胖。只是前凸后翘,穿了厚厚的棉衣,仍能看得出她胸前鼓鼓的,很诱人。
宋盼儿心里大骂顾珊之的公公是个色鬼!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袁太太的院子。
汉白玉的匾额,雕刻了“玉清阁”三个字。
顾瑾之不由笑了笑:玉清阁是佛语里的词,指上仙居住之所。很多时候用在寺院庙宇。
袁家却刻在正房。
袁家的大奶奶和二奶奶此刻正在玉清阁侍疾。
听到小丫鬟跑进来说三奶奶顾珊之带着宋盼儿和顾瑾之来了,大奶奶和二奶奶忙迎了出来。
顾瑾之跟在母亲身后。进了袁太太平常起居宴息处的东次间。
屋子里很暖和,甚是有点热。
空气就有些窒闷。
宋盼儿蹙了蹙鼻子。
袁家二奶奶最是机灵,她看到了宋盼儿和顾瑾之的神态,就忙解释:“我婆婆这两日风寒怕冷。所以烧了地炕,满屋子都要暖和暖和。琴家夫人若是不适,咱们到外头正厅去坐吧?”
宋盼儿进来不过片刻,就感觉热浪一阵阵让脸上涌。
她也不好在人家宽衣。
外头又在落雪。冷得很;要是起了汗,回头出去被冷风一激,冷热不均,她也该病了。
见袁二奶奶如此说,宋盼儿笑着说好:“……我先去看看亲家太太吧。等会儿再去外头坐。”
袁大奶奶就忙引了宋盼儿和顾瑾之,往内室去。
撩起内室的帘子,宋盼儿和顾瑾之都吓了一跳。
那热流似初夏般的,直扑人面。
袁太太的榻前,摆放了七八个炉子。个个烧得火热;地上还笼了地炕。而袁太太床上。居然还罩了四五床的锦幔。
不仅仅是宋盼儿和顾瑾之。袁家的三位奶奶后背又热了起来。
袁大奶奶上前道:“娘,亲家三夫人和七小姐来瞧您了!”
“快,快卷起来……”里头的声音有点急切。一只手推了锦幔。袁太太让人把床幔卷起了。
袁大奶奶和二奶奶、顾珊之都上前帮忙。
等锦幔卷起,看到袁太太的模样。宋盼儿更是骇然。
她身上传了厚厚的绫袄,床上堆了三四床的厚被子,她坐了起来,仍是瑟瑟发抖。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