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大部分的人都说要种。
他们道,就是卖不出去,种在家门口、院子旁边也好看不是,何况还能泡水喝、装枕头。
这人都是喜欢跟风的。原先这野菊花长在田野,也没人说为了好看把它挖回来栽;如今听说能泡水喝、装枕头,说不定还能卖钱,谁不去挖?
菊花瞧着那些在田野里到处挖野菊花苗的小媳妇们,忍不住笑了。
到时候清南村家家户户被金黄的野菊花包围,那是什么样的一道风景?
竹林里,李长星一边挖着老竹子,一边跟赵大嘴道:“大嘴,这下今年娶媳妇不用愁了吧?我估摸着今年要多不少收入。你就等着抱新媳妇吧!”
周围的人听了一阵大笑。
赵大嘴乐呵呵地说道:“那是。我也觉得有劲哩。这钱赚多少咱可不敢说,这鱼和肉这两样,今年过年肯定能多留些,也好让媳妇进门过个好年。咱也算不亏了人家闺女。”
赵三听了高声笑道:“嗳哟!大嘴,这媳妇还没进门哩,你就心疼上了?”
赵大嘴毫不害羞地说道:“心疼媳妇有啥不对?人家闺女嫁把你了,可不就是让你心疼的?”
李长星和李长明这些男娃听了,全都闷笑不停。
李长明笑着慢慢地沉静下来,他想道,自己的媳妇在哪哩?为啥他也勤劳肯干,却没有人愿意把闺女嫁把他?
他心中苦涩的同时,眼前浮现梅子哭得稀里哗啦的样子,他忙甩甩头,把这影子赶出去。
那是他高攀不上的女娃,狗蛋娘简直把她当宝一样。自家不仅穷,年纪也大了她好多,她娘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她嫁给自己的。况且,他也知道村里人都讨厌他娘,知根知底的人,谁愿意把闺女嫁给他哩?
他想着这些就笑不出来了,只闷头挖竹、栽竹。
就听李长星说道:“咱可要好好地率两年,攒些钱娶媳妇。再不娶媳妇大嘴儿子就要出世了。回头咱儿子要是小大嘴儿子好多,那可不是要被大嘴儿子欺负?”
“哈哈哈……”大家听了笑得前俯后仰。
李耕田也绷不住呵呵地乐了。瞧着这些男娃一个个欢蹦乱跳的样子,他就有些想自家儿子——长风和长雨两个多月没回来了哩。
周矮子就笑道:“长星啊,你好好攒些钱,我媳妇娘家还有几个侄女,到时帮你说一个。”
李长星笑道:“周叔,可不带哄人的。我攒了钱,到时候你不会又说‘不合适哩,年纪不对,吧?你那侄女多大了?别还在喝奶吧!”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周矮子气得骂道:“你就跟我贫嘴吧,我瞧你是不想说媳妇了。我跟你说,我媳妇娘家侄女个个贤惠,年纪也跟你配。哼!就看你有没有本事让人相中了。”
就有男娃起哄道:“周叔,赶紧帮咱也说一个吧。我这么勤快,可是好女婿哩。”
赵三大叫道:“啥时候这些男娃皮这么厚了?哪像咱们那会儿,老实巴交的,到人家去相亲,连头也不敢抬。”
李长星不信地问道:“三叔,你这样子不像啊!我估摸你那会儿老是到三婶跟前现眼,才把她给哄家来了吧?”
赵三笑骂道:“胡说!我们成亲前也没见了两面,啥叫哄回来了?当人都跟你小子似的——嘴像抹了蜜?”
这边挖竹栽竹的人笑闹不停,竹林里掰笋子的媳妇们听了觉得好笑。她们把长得密集的笋子掰去一些,只留几只粗壮的让它长竹子。那些粗壮的笋子都有小娃儿的手腕粗,绝不是菊花她们掰的野笋可比
来回穿梭在竹林中,不断地惊起鸟儿扑腾着翅膀飞起。这片林子怕是从没来过这么些人,实在是打扰了它们栖息的宁静。
第一百一十五章收麦子
李耕田对郑长河道:“这竹子栽得晚了些,该早些栽才容易活。眼下都出笋子了,也不晓得今儿栽的能不能活哩!”
郑长河宽慰他道:“这东西野的很,往年没人管它也长得好的很,今儿栽的肯定能活。就不活也没啥,明年早些栽就是了。”
李耕田点点头。
忙了一天,人们扛着锄头挑着竹笋下山回村。
李长明和李长星、赵大嘴一起下山,在山下遇见梅子等几个挖野菊苗的女娃子。
梅子见了他们,忙热心地叫道:“长明哥,长星哥,大嘴哥,竹子栽完了?”李长明和赵大嘴可是救过她哩。
李长星打趣道:“梅子,你还敢出来挖菊苗哩?这草棵子里最是容易藏蛇了。”
梅子听了一蹦就跳了起来,嘴里嚷道:“真的么?嗳哟!我都挖了好几篮子送回去了哩!”说着慌忙慌张地扭头四顾瞧脚底下。
惹得李金香她们全笑了起来。
李长明瞪了长星一眼,对梅子道:“他哄你哩!你听他瞎说。不过还是要注意些,最好拿根棍子在手上,先敲打敲打草棵子再挖。也不要走远了,甭往那草深的地方去。”
梅子听了连连点头,感激地给了李长明一个大大的甜笑,又使劲地白了一眼李长星,说道:“星子,你就吓唬我吧,回头瞧我不跟婶子说。”
李长星忍笑道:“说着玩么,你就吓成这样?这么怕蛇,就别出来才是。”
赵大嘴笑道:“那哪成哩?还能一辈子不出门,不下地?正经还是跟长明哥说的那样,拿根棍子到处敲打妥当。你们还不回家么?村里要分笋子哩。”
金香忙道:“回吧!早些回去,这酋还要栽下去哩。”
一行人便说说笑笑地回村了。
李长明只觉梅子走在身边,自己的心跳加快不少,脸也发烧起来。他怕人发现自己的异样,也不说话,闷头往前走,任由长星大嘴跟小女娃们说笑。
可梅子着实感激李长明救了自己,虽然她娘也上门送了好些东西谢他,不过她还没当面谢过哩。
此时见他闷头也不说话,便好心地搭讪着问道:“长明哥,你家喂了几头猪哩?有没有多逮一头?”
李长明见她问起这个,就微笑回道:“喂了三头。这上半年也没多少东西喂,不然还准备多逮一两头哩。”
他可是也发狠了,再不苦干,难不成真要打一辈子的光棍?
李长星笑道:“还不都是这样。如今村里除了青木家,谁家也没有多余的猪粮,也就不敢多逮小猪。不过这样也好,小猪如今可不好逮了,都涨价了哩!今年村里怕是不少人家养母猪。明年就好了,小猪也不缺,又有了橡子果儿喂猪,日子就好过了!”
赵大嘴连连点头,说自家就准备喂一头母猪。
美丽的田野里,这群少年男女谈笑着往村里走去。他们谈的不是清风明月,不是琴棋书画,而是养猪喂鸡、麦子和水稻,应和着晚霞微风、青山绿野,显得那么和谐自然!
因为要割麦子了,青木又请了一天假在家帮忙。他一大早就跟郑长河下地去割麦,杨氏和菊花在家抓紧忙家务。
杨氏想着帮忙把衣裳洗了,吃过早饭再下地,这样菊花也轻省一些,不然家里的杂事也太多了。
这时,何氏忙忙地走进院子,给郑家送了二十来个青皮咸鸭蛋。
她笑道:“这是槐子外婆拿来的,说农忙给添碗菜。叫送些把你们哩,说上回你送了那么些橡子粉把她,家里人都爱吃,要谢谢你哩。
杨氏忙高兴地接过来道:“你娘也太客气了。那我就收下了。我也不留你了,赶紧家去割麦吧,这么忙还害你跑路。”
何氏摆手道:“你就甭提这事了,说了我就生气。今儿我家还割不成,要到明儿才好割哩。”
杨氏忙问道:“咋回事哩?不赶紧割,还等一天干啥?这天闷热的很,怕是要不好哩。”
何氏怒道:“还不是李老大,给秧田灌水,要走我家的麦田过。槐子爹就跟他说等两天,等我家把麦子割完了再放水,也不差这一两天不是?偏花婆子那个婆娘——真是个杀千刀的——跟撞鬼似的,她向来身子重的很,也不晓得那天咋有闲心跑到秧田去瞧庄稼,你说这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么?瞧就瞧吧,还多事给秧田灌水,也不管人家死活,给我家麦田灌了一田水,气得槐子上门把她臭骂了一顿。李老大也骂她操干心,啥时候田里的事要她伸手了?可骂有啥用,这到底还是耽误割麦子。”
杨氏听了也气得要命,又安慰道:“等我家麦子割好了,就去给你帮忙,这天一时半会儿的雨也下不下来。”
何氏一边回身就走,一边说道:“你忙你的吧,割好了麦子还要打,有得烦哩。咱也就停一天,先把各样事都准备好,抢快些也来得及。”
菊花听了这事有些好笑,这个花婆子真是“老鼠子过街——人人喊打!”
她有些担心地问杨氏:“娘,这天要下雨么?”
杨氏叹了口气道:“这么闷热,怕是要下。其实下一场雨也不怕,就怕下个不停,发起大水来,就麻烦了。往常也是有过的。”
菊花听了慌忙道:“那娘你待会赶紧去割麦子吧,家里有我哩。吃晌午饭的时候,你们也甭回来了,我给送到地头,你们就在那吃了也好歇会,省得来回跑路耽误工夫。”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