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张兰看着抱头鼠窜的女儿,转头骂一句徐达,“都像你!”
“对咯!像我,聪明能干!”徐达夸起自己来,那也是很没皮没脸的。
虽然忠勇伯府得了大封赏,但是除了张女士觉得吃上了公家饭,觉得格外安心之外,其余人也没啥感觉,反正得就得了呗,皇城里头住着,他们也没感觉自己的身份有啥了不起的。
到了第二日,正月十一,仁济堂开诊,那阵仗,好家伙,张大夫差点儿没挤进自家的医馆。
实在是京城里头消息传的太快,经过一天的发酵,干德夫人的名号,已经在京城贵族圈里炸开了。
也不管是不是要生孩子的,还是不孕的,总之但凡家里有女眷的,都跑来仁济堂要预约大夫。
特别是超一品的干德夫人,身份高贵,品质优良,医术高超,为人亲和,优点多的一个手数不过来。基于此,甚至有人在大堂里就公开叫起了价。
有说出三百两请干德夫人去家里看诊的,马上就有跟五百两的,五百两之后还有八百两的,八百两之后直接来了个一千两的,那阵仗,简直就像张大夫今日看完诊,明日就退休了一般。
气的张大夫站在大堂里叉腰怒喊,“闹够了没?!刚刚谁家喊价了?!”
这一问,被派来的管事和妈妈们,便一声高过一声地报着自家的名号。
“掌柜的,都记下来!!这些人家都不去!我又不是卖唱的!”张大夫很生气。
然后又是一阵阵的,没喊,咱们刚才说的是,咱们没喊,都是别人喊的!!
趁着这帮人心虚,张大夫连忙喊人,把这些人给捋成了一行,有横点儿的,不服气排在人家后头的,张大夫直接自己出手,把人给拎出了仁济堂。
这混乱的场景,整整持续了半个多时辰,才算理顺。等着拿号预约的队伍,就这么蜿蜒扭曲,整整排了七八百米,一直延伸到了街口。
有投机点儿的小贩,还拎了篮子赶到仁济堂这儿,跟排队的兜售点儿炒黄豆,番薯干,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倒也有实在等的蛋疼的人买上一点,嚼吧嚼吧,顺便跟前后排队的人闲说几句。
因为每日看诊的大夫人数有限,且很多都是前头看过来复诊的病人,所以当日仁济堂放出去的,基本都是预约号。
好不容易看完了一天的门诊,张大夫叫掌柜的拿来预约本,好家伙!最晚的一个直接预约到了三个月之后。
所以这日回到家中张大夫吃饭的时候就发愁,“今日仁济堂连门槛都被踏破了,不是夸张啊,今天是真的门槛都被那些抢号的人给踏松了,差点儿连门框都给我拆了!
还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怎么办?!大夫们已经从早看到晚了,可号还是约到了三月后,现在别说想搞点研究了,精力连看病人都搭不够。”
“吃啥补啥,娘多吃点儿。”春丫给张大夫夹了个鱼唇,然后继续说道:“若娘对赚钱没有太大的执念,我就给你出个主意。”
“说!钱......当然也很重要,不过娘要求也不高,只要不比现在少太多就行。”
总不能生意好了,收入反而低了吧?这种事儿,哪怕张兰答应,人家看诊的大夫也不答应啊!
“这个,短期内应该不会差太多的,”春丫说道:“我的主意呢,也很简单。招人!但是是招人来培训,咱们可以走让医馆举荐大夫来培训的路子,毕竟医馆举荐的总归靠谱些。
被举荐来的大夫,再查查他们没有过医疗纠纷,犯罪记录啥的,反正诸如此类的吧,跟咱们录用大夫一个流程。查出来都没问题,就可以来报名参加培训。
培训的时间呢,您跟大夫们商量好,然后时间到了,通过测试就可以毕业了。
有好苗子呢,您跟郭大夫可以想想办法,把人留下,一般的呢,可以拿好你们颁发的培训证书,重回自己的医馆。
到时候仁济堂里头再把来培训过的大夫,姓谁名甚,在哪家医馆坐馆,都写清楚了,张贴在大堂里头,如果病患实在着急,在仁济堂又挂不上号,自然可以去别的医馆找大夫去。”
张兰一听就明白了,这不就是找进修大夫吗?
可是,“我为什么不招了人,自己培训大夫啊?我给人家培训好了,再送回去,我图啥啊?”张大夫发出灵魂拷问。
这会儿徐达就感觉出春丫的意思来了,“当然有区别。百花齐放和一家独大,能一样吗?”
春丫赶忙给徐达夹了个鱼头,夸了句爹爹好聪明!
“咱们可以走半公益半商业的路子嘛,比方说,某医馆送大夫来培训,那就得跟仁济堂展开合作,定好契约,月月安啦,什么膏药药丸啦,必须得从仁济堂拿货。
你们给他们一个发价,然后规定一个最低零售价,反正诸如此类的吧,这些细节你们可以自己慢慢琢磨。
这个是很正常的商业合作,可以跟人家提,不用觉得是胁迫人家,反正这种事儿本来就是你情我愿嘛。
只要定了契约,照咱们家现在这唬人的身份,一般医馆估计也不怎么敢跟咱们毁约玩。
当然,如果仁济堂扩展业务,就想一家独大,然后招人培训扩建或者开分馆,这个当然也可以,这也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就看娘要怎么选。
不过娘,我得跟您说一句,哪怕是咱们现在仁济堂里的大夫,签的也都是活契,五年十年之后,若大夫名气大了,自己出去开医馆,也不是不可能,您可得做好心理准备。”
春丫说完,还问一旁听的云里雾里的徐鑫,“你说说,若你知道一个可以救人的技能,你会自己开很多很多铺子,卖给人家,还是找很多很多铺子,替你做买卖?”
其实春丫想的是,若培训过的大夫出去,干的不错,对于仁济堂的名气,本来也有正向的作用。
况且是京城医馆那么多,总不能生意全让仁济堂做了吧?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在成为仇家之前先联合起来,一起赚钱,总比你暗算我我暗算你来的强吧?
果然徐鑫也没有辜负家里甩锅高手的优良基因,“那肯定是找很多很多铺子,替我赚钱啊。娘,先生也说,百家争鸣,方能辩得世间真谛,我也觉得姐姐的法子好。”
张兰咬着筷子沉思片刻,才点头道:“这事儿我知道了,医馆大夫的选择标准,合作的选品之类的,还需要慢慢想想。不过这主意,倒也算可行。”
反正家里头现在也不缺赚钱的门路,医馆,多少跟别的生意还是有区别的,张兰觉得哪怕是私人医馆,多少还是得带点公益性质。
所以春丫的提议,她倒是觉得也还行吧。
第973章 吸引力法则
说完仁济堂的事儿,春丫便又问徐达,“爹今日重回神兵营,感觉怎么样啊?”
一说这个,徐达转头就问春丫,那庞云是不是看上十斤了,怎么老爱问十斤的事儿?!
春丫答的也很干脆,“对,这事儿反正除了十斤,别人都知道了。”
惹的徐达和张大夫笑说那庞大人可够呛的,五十两的年俸,可能还不够十斤吃一个月的。
今日重入神兵营,其实徐达除了去王宗源那里串了个门,吃了一碗神兵营特产,三鲜面之外,别的啥都没干。
第一天嘛,可不就得放放羊?
不过主要还是吕道长还没消息,徐达也不知道从哪儿开始下手。
好在王宗源说,青城山那里已经派人去搜山了,徐达希望那出过大家伙的地方,能入得了吕道长的眼,也好尽快找到这老搭档。
今日他也见到了吕道长的徒儿,小吕道长。这人是吕道长也不知道哪条修仙的路上捡来的,所以随了吕道长的姓。可这长相,完全跟吕道长是南辕北辙,徐达怀疑吕道长没吃下去的那些饭,都被小吕道长给吃了。
小吕道长,二十来岁的年纪,长的矮墩墩,胖乎乎,白嫩嫩,梳着个发髻,活像是个搓出了尖尖的宁波汤团。说话还带三分笑,看着就有点儿憨憨的,给徐达的第一感觉就不像是个学术型人才。
为什么?徐达问自己,为什么自家认识的这些人,看着都像饭桶?
难道,这就是吸引力法则吗?
不过要说起这吸引力法则,倒也不是没道理的,徐达他们这种欢脱的人家,愿意与他们结交的,基本上也是心比较大的。
讲究多的人家,一般也看不上徐达他们。
不过,也有例外,就比如关慕青,一个好好的正常人,跟春丫接触着,接触着,就......也开始放飞自我了。
时间到得正月十五,这日白天,皇帝期盼已久的首批鸡血石原石总算是历经了千辛万苦,送到了京城。
这里所谓的原石,也就是开过,但是没经过细加工的。不然哼哧瘪肚的运回京,开了一看,啥都没有,那皇帝可能会直接把人拉出去剁了。
不过这大好事儿,皇帝在大朝会上也憋着没说,反正从原石,到换成修边墙的白银,还得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吧。反正说的早,也不过是早点儿听到那些惹人厌的反对的声音而已。
因为怕东西进城人多眼杂,所以当时皇帝交代给于将军的就是让人直接把东西拖去神兵营,交给王宗源。
王宗源对这事儿也挺上心,下午东西一到,就送消息进了宫,天都还没黑,工部就已经派了四五个匠人来了。
几人挑出两块极品鸡血石,说是得给皇上做徽记,另外的,全部按照从好到差一一排列好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