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以前,一直觉得想回扬州,是一种执念,可现在春丫却觉得,他们穿来的三个人,一定是因为更喜欢这种放松的生活状态,所以潜意识里,一直有个声音喊他们回家乡。
团圆饭过后的第二日,石头就要赶回家,春丫让关慕青一起回去,下月就要乡试,再怎么样,读书还是不能耽搁的,关慕青不愿意也得愿意,因为春丫说了,考不上功名,那是肯定娶不上县主大人的。
不过还有一点,春丫是怕嫂子突然生产,她大哥再乱了阵脚,有关慕青在,有什么事儿还能看着点儿石头。
既然任务还挺重,关慕青便也点头答应跟石头还有铁头一起回去了。
春丫带着十斤呢,到时候再让二叔送一下,路上安全是没什么问题的,关慕青也不担心这路上的行路安全了。
而黑眼圈掉到嘴边的盖头,也被李氏和康秀才带去了沛丰县赶考。
留下来的春丫,自然也没闲着,老宅种的棉花水稻什么的,都没她啥事儿了,可今日二婶儿走之前,让问她能不能给月月安想想销路,这可不得想吗?!
不过这销路,其实说起来也简单,既然扬州的仁济堂售卖月月安,那京城的仁济堂肯定也可以售卖啊,到时候去沛丰看看有没有专去京城拉货的车队或者货船,把这月月安往船上一送,再通知京城收货就行了。
另外还有黄桃罐头,今年老宅也还不错,做了两千五百来罐,卖多少钱,怎么分,也得算一算。
另外虽然棉花水稻麦子番薯这些,都是老宅请人种的,但是这地,徐老汉和蔡氏说是三个儿子都有份的,结果又变成这些账,也得分。
所以春丫索性挖了石头的墙角,让徐英给她做账房,允她一月三两子月钱。
“春丫姐,我做你大夫呗,不用多,一个月二两银子就够了。”徐敏一听还有月钱拿,立刻表态。
春丫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不用啊,谢谢,还想多活两年。不过你哪天攒出啥麻药啊之类的失传了的方子,我可以高价收购。”
“这还不简单?!给我五年!必定给你把麻沸散攒出来!”徐敏拍胸脯保证。
“好!!只要你做出来,你的嫁妆,我来出!”春丫也拍胸脯。
蔡氏都嫌弃死这俩女娃了,“是女的吗!?是女的吗?!你们瞧瞧徐英......”
几人转头看向正把算盘打的噼啪响的徐英,蔡氏问她,“你个姑娘家,随身怎么不带扇子啊帕子啊,带个算盘干什么?!”
“方便啊,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春丫我跟你说,今年这罐头若是按照二十两算价格,那你拿到的就是........”
“哎!都是吃了什么了!一个个的,不是女土匪就是女毒王,还有一个居然是个算盘精托生!”蔡氏重重叹了口气,想着以后一定得对关慕青那人态度好点儿,一个好歹算是推销出去了,可不能退货了,另两个可咋办啊!!
--
作者有话说:
今天三更结束啦!明天见,晚安!


第871章 风水宝地,全村共享

关慕青他们走后,徐老汉先是带春丫去祭了回祖。
家里头祖宗保佑啊,又出县主又出伯爵的,这人回来了,管他几月初几,反正祖宗总得先谢谢。
春丫这都大半年没回来了,而徐英徐敏在府城学习,也难得回来,虽然清明的时候回家祭祖,已经发现爷爷这修祖坟的热情好像有点儿过了,但是那时好歹还算跟别的大户人家差不了太多。
可这回一看......“爷爷,咋还修了亭子呢?!”春丫面对前头像个公园似的墓园,很是震惊。
这规模,是不是也太过了?!
“欸!瞎说什么呢!可不敢修亭子!”徐老汉倒也知道他们老徐家,并不配!
徐敏揉了几下眼睛,“没看错啊,这怎么不是亭子呢?”
“啊呀,这不是咱们家的,这凉棚是种树的徐大山他们修的,给他们歇脚用的,我们家就出了点儿瓦片啥的,乡里乡亲的,他们给咱们种树不也不容易吗?”徐老汉说的,很像那么回事。
看着眼前那旅游景点似的祖坟,春丫还是忍不住叮嘱徐老汉几个,“爷爷,咱们家虽然好起来了,可这个违制的事儿可不能办哈!”
“你爷爷就是嘚瑟!村里头那几个又爱起哄抬轿子!!不过你放心,奶在呢,我让他们老王家,老赵家那几个把祖坟都迁这儿来了,这地儿弄的这花啊草啊树啊棚啊的都不算咱家一家的了。你看,他们那些祖坟都在那下头呢。”
蔡氏说完,徐老汉憨笑一声,“呵呵,都说咱家这儿风水好,你奶一说让他们迁过来,不出一个月,都迁来了。”
“和尚道士都来了好几拨,都说咱们家运气好,主要还是祖坟搞的好,所以这回他们搬祖坟,也都好好安置了,你看下头,那不管有钱没钱的,都弄的可板正了。”
春丫顺着徐达的指引,往山坡下头看,就见果然下头新修了大概有六七组坟墓,哭笑不得的春丫转头跟众人道:“怎么修祖坟还有组团的?“
“啥是组团?”徐智挠头。
徐发胸有成竹的答,“组团,就是祖宗成团嘛。”
说完,迎来徐老汉一记痛击,“啥祖宗成团,可不敢瞎说。行了行了,赶紧上香,不是说一会儿还得去地里吗?“
于是蔡氏赶紧放好蒲团,让徐老汉点香,自己给墓前摆放好的一溜小酒杯里倒上糖水,小的们依次排队叩首,恭敬不已。
“瞧瞧,瞧瞧,这不年不节的徐家又祭祖了,他们家那些老祖可够忙的。”正在种树的村民这般说道。
另一个说:“你管人家干嘛?你家真能混的跟徐家似的,我怕你就在你家祖坟边上搭个床了。”
“嗨,你别说,这徐家老大也是咱们村里泥腿子出身,说不定哪天我走了运,也能混去京城做个啥伯伯还是叔叔来着?”
“傻子吧你,伯爵都不知道,还混京城呢!哈哈哈哈,赶紧的种树吧!好歹种活一棵还有三文钱呢!今天你种多少了?!二十棵有没有了?”
“哪儿来二十棵,才十五棵,累个半死,还没之前上山摘桃儿的娘们儿赚的多。”
“嫌累你别干,一天五六十文钱,你不干,有的是有人干!最好你别干,我家那小子也十四了,你不干了我就找王老三说去,让他来。”
“你这人,咋能抢人家饭碗呢?谁说我不干了!他们老徐家树种多久,我就干多久,我不干了我就传给我儿子。”
“还想传儿子,人徐家答应吗?!行了,可别闲说了,有这点儿功夫一棵树又种得了!”
老徐家并不知道,种树的村里人,准备给他们种两辈子的树。
不过这会儿后山种的树,得等上两年才能用,所以现在造纸坊用的构树,大部分都是去各个村里收的。
这种树,本身人家也是要砍了当柴火烧的,一听居然还有人来收,人家自然乐意卖。邻村人只可惜,收柴的人一般每个村子都只留两日,也不说下回去哪儿,只说再收还得等明年。
村里人也就不多砍了,只留着树,等明年再说。不管啥时候卖,卖多少钱,好歹都是个进项嘛。
当然,这收树的方式,也是张兰那个时候告诉李氏周氏的,在她的观念里,也别管什么时候吧,对自然的索取,多少也得有个度。
春丫这回回来,倒也作不出什么新花样了,立山上原本有的鱼塘虾塘,因为人手有限,收益也有限,徐老汉也没再搞,现在他们最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种田和斓云记上。
说到种田的事儿,徐老汉几个突然想起来,今天还得继续收棉花,地里头请的人,也得把他们家的棉花弄家里去,于是让春丫自己在立山玩会儿,徐老汉则带着俩儿子要走。
蔡氏立刻把徐英推到了徐老汉面前,“把徐英也带上,让她给你算账,这孩子算盘比你们打的好!”
虽然,徐发有点儿不服气女儿居然比自己聪明?!
可徐英掏出算盘就是盘的本事,他可是见过的,这玩意儿,不服气也不行啊!!
徐敏不知道路上抓了个啥虫子,也急着回去找罐子,便也跟着徐老汉他们回去了,主要吧,徐敏觉得山上不管啥虫,早被他们家的散养鸡给吃完了,她去了也没劲,不如回去盘弟弟!
于是最后只留春丫和丹燕十斤,还有俩狗子,跟着蔡氏上了立山。
山上的鸡鸭倒是养了不少,不过猪就养了五六头,用蔡氏的话说,“这些也差不多够我腌咸肉腊肉的了,养多了又费劲又怕猪崽子死了。有这些精力,还不如多养些鸡鸭,每天光捡鸡蛋鸭蛋就能捡老些。
这鸡放在这山头上养,渴了喝泉水,饿了燕子娘满山放了几个大木盆,里头放了用剁碎的菜叶和麸皮拌的鸡食,别的都不用多管,反正想吃了让你表姐夫抓就是了。鸭倒好抓些,就在咱们以前养鱼养虾的池塘里给他们蓄上水,他们就呆那儿也不怎么乱跑。”
正好路过准备去摘棉花的大牛表示,您老吃一只鸡,我得追半个山头,前头三婶儿坐月子,他就活活跑瘦了七八斤,不过小腿倒也结实不少,他只求蔡奶奶以后多吃鸡蛋少吃鸡。
“你个大小伙儿怕什么跑啊,再说了,咱家熬鸡汤,哪次漏了给你家一碗?你就当给你媳妇抓的鸡不好吗?”蔡氏当然不觉得自己让大牛抓鸡有任何不妥,大小伙子,不就得多锻炼锻炼吗?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