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府衙给的银钱本就不足,粮食更是别说汝南来的灾民了,他们自己下辖乡村的灾民都救助不过来,能维持到现在还没闹起来,他就已经算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了。
一听蒋县令这么说,春丫忙道:“蒋县令,这事儿的确是我考虑不周,我的错我的错。今儿我就跟您透个底,咱们那地我去看了,办的特别好,万分感谢蒋县令。今年春耕,咱们要干的活真不少,这样吧,难民那里,我帮您解决一半,700户人家,我要350个劳力,尽量一户一个,您给我挑了好的送来就是。他们做工,我发粮,给的肯定比救济多,您这儿就解决了一半救济粮的问题了。
另外,咱们这回来,是为了再在咱们沛丰开一家斓云记的工厂的,扬州总厂工人有八千,咱们沛丰虽做不到这么大,但是千八百的工人,肯定是要的,但是,有个前提,得签四年活契,四年里都不能出厂子,虽然比扬州的规矩更严苛些,但是这里头具体的事情,等具体招工的时候我会再跟您一一解释的。
不过虽然不能出厂子,但是每月少则七八百文,多则一两二两银子的收入是有的。每月也可以让家人来拿钱或者探望,这都可以。
这个厂子,咱们现在还没想好要办在县城周边还是三元村,反正左不过是办在沛丰县里,优先招咱们沛丰县各村的人工。您看这样,能不能弥补一些我之前的不周?“
听懵了的蒋县令,回头看了眼秦师爷。
秦师爷微张着嘴,两眼已经失焦,过了半响才颤巍巍的问:“县,县主,还,还能做得起斓云记的主哈?”不是说那斓云记,背后势力来头,都很大吗?县主所以真的是跟皇上认了干亲?!
“呵呵呵,做主不敢当,就是能说上两句话。斓云记在扬州城里头工人已经招足了,咱们才建议来沛丰再办一个,蒋县令觉得如何?咱们也不知道哪儿有合适的地皮能办厂子,最好得离三元村近些,我二叔三叔他们以后管理厂子也方便些。”
春丫说完,朝张兰一笑,张兰对春丫微微颔首,然后才端起了一旁的茶杯,轻啜了一口。见蒋县令迟迟没有开口,张兰便放下茶杯说:“蒋大人,若觉得不合适,咱们......”
”合适!!!“蒋县令突然拍着大腿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合适!!!谁说不合适!!合适!!再合适没有了!!那什么,县主,徐夫人,咱们沛丰县水路交通都方便,这会儿萧条,是因为之前受了重创,若县主愿意扶持咱们沛丰一把,我蒋某人定当全力配合!!要地是不是?!不要钱!!!来人来人!!喊向主簿把咱们县的舆图县志啥的统统拿来!挑,让县主挑!!“
见蒋县令突然这般激动,倒是把张兰吓了一跳,她忙劝道:“蒋大人不要慌,咱们这会儿是确定要在这儿办厂子的,地的事儿也不急,等咱们......”
“急!!怎么不急!!你们说吧要盖多大的厂房,我这就招人,不过钱麻烦你们付一下,咱们县衙实在是不太富裕。”
蒋县令说完,秦师爷忙补充道:“其实如今征一次徭役,只要给粮食就行了,粗粮,粗粮就行。”
“这,这,这,”春丫被这两位半百老头的热情给吓住了,可原则还是要坚持的,“这个,大家不要慌,咱们先选址,好不好?选好了地方,我还得回乡下去跟我二叔三叔他们商议商议,这事儿以后得他们管,我这个也只是牵线搭桥,不好太过越俎代庖。”
“好好好!!“蒋县令还是很难抑制自己的激动,这两三年来,他过的多难啊,如今终于看到了振兴沛丰的希望,他真的,不知道为何,自己就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眶隐隐含泪。
春丫见蒋县令如此激动,便决定给他来个好事成双,她略喝了口茶,又跟蒋县令说:“另外,咱们那百里香,过两天就准备搬去隔壁三塘街了,铺子虽搬走了,县衙里头的差役还有各位大人,可不要忘记继续支持我们百里香哦。“
原本只是眼眶隐隐含泪的蒋县令,热泪瞬间就滚了下来。
他忙解释道:“我这不是为了百里香搬迁,我主要是想到咱们沛丰县,总算可以熬过来了才有些情绪起伏。”为了个臭豆腐摊位搬走而哭泣,他蒋某人打死不会认的!!虽然他并不排斥吃臭豆腐,但是那味道,实在是跟他们衙门的高风亮节,一点儿都不搭调!!这会儿这小祖宗终于想要把那臭豆腐铺子给搬走了,他真的,还是有些许激动的。
看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的康平之终于插上一句嘴,“懂的懂的,蒋县令都是为了本县民众,辛苦了辛苦了。”
这不说还好,一说蒋县令一下子就入了戏了,卢瘸子跑了之后,他蒋某人苦苦支撑到现在,有谁说过他一句好吗,有人帮过他一次吗?!百姓没饭吃,还骂他是狗官,他上哪儿说理去?!
蒋县令的泪,瘦西湖的水,那是一浪接着一浪,缓都缓不住。
--
作者有话说:
今天正常三更!!更完啦!大家晚安啦!明天见。
第762章 交代妥当
几人好不容易劝好了激动的蒋县令,向主簿这会儿已经拿着沛丰所辖土地的舆图站在边上等着了。
他也是纳闷了,这县主大人也是好本事,每次来,不是把蒋县令气个半死,就是让大人恨不能哭撅过去,这么一惊一乍的,蒋大人这寿命都得短上几年了。
好不容易蒋县令稳住了自己的情绪,这才让向主簿拿了舆图给春丫和张兰自己选。
经历过了两年又灾又乱,如今沛丰县的荒地,那可还真是.....不少。
当初战乱的时候,沛丰县就跑出去过不少逃难的人,那会儿是官家出的公文路引,所以那个时候走掉的人家,田地屋企按照大干朝现在的律例,便已经全又算做了公家的,毕竟到了分派的接收地点,那头还得给难民重新分派田亩住房的。
不过空出来的地虽多,那也多不过乡绅氏族的田地,春丫粗略看看,本地最大的董家陈家,几乎就占了他们沛丰县一半的田亩,她那1500亩地,看似多,有这两家顶在前头,那也不算什么了。
另外像裴庭的大衍庄那样的一二百亩的庄子,七七八八也有一些,轮到真正农民手上的田亩,反而不到地主们的三分之一。奇怪的是,这种地的农民,交的税子,还是最高的,你说这事儿上哪儿说理去?
很多农人自己没田种,就去佃了地主家的田地种,他们沛丰县的地主,都还不算太差,租子一般要上三分,这就算是厚道的了。佃户们把租子一交,农税再一交,外加另外的各种杂税再一算,手里头还能有啥余钱余粮,没饿死都算成功的!
不过这事儿春丫也没法管,别说她了,皇帝都没法改变这样的现状,所以春丫也不多纠结这些,反倒是想着等过了今年,大伙儿日子渐渐走上正轨了,多创造些就业机会才是正经。
毕竟只有大伙儿活过来了,她才有钱收嘛!
见春丫看着舆图神游天外,张兰忍不住轻搡了她一把,“你这孩子,看看舆图怎么还走神了,赶紧挑个地方吧,蒋大人还等着呢!“
“不急不急,县主慢慢看。不过我倒是觉得这安远集这儿的这块地不错。您看啊,离水库也近,离你们三元村也不远,虽说这官道现在不太好走,可改天要是修好了,这马车到咱们县城也好,上府城也罢,都很方便。“
蒋县令说完,指了指图上的一块地方。
母女俩随着蒋县令的手指往图上看,反正这古代的舆图,画的跟山水画似的,那处看着倒真挺好,前有水,后有山,不远处还有条大路,活像个农家乐似的。
康平之凑过来一看,便笑道:“这地方我知道,离安远集也不远,就在回三元村的必经之路上,若是回村,还能路过,得空我带你们看看去吧?”
“行啊,”春丫点头道:“那就劳烦蒋县令把这地方给咱们留着,等我回去讨了我爷爷叔叔们的主意,再来答复您,就是这买地的价钱......”
“这都好说!就是咱们那徭役......要不多征几户人家?粮食的话......“这私事公事掺和在一起办,蒋县令也实在是有点儿说不出口,可他们这儿需要粮食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能解决多少就先解决多少吧,这会儿他也是豁出去这老脸,为着下头不闹事,他也是拼了。
“既然蒋大人都给咱们这么好的地方了,那徭役粮食的事儿,咱们肯定也不会诓您的,放心吧,到时候您跟我大表哥算准了人手,咱们再出粮食就行了。“
这事儿一商定,春丫就站起身来说要走,已经发泄完负面情绪的蒋县令这会儿是湿漉漉的眼神,红扑扑的老脸,看着春丫一脸的慈父笑容,非得亲自送了春丫母女出门。
张兰看着蒋县令这绯红的脸,怕他一惊一乍再爆了血管,那可就罪过大了,忙让向主簿和秦师爷好好照看下蒋县令,她们自己走就行。
激动的蒋县令哪里肯,几人便互相又是恭维又是行礼的走出了县衙,衙门里的衙役文吏们都奇了怪了,这县令大人不是每日办公前,都会大骂三声,坏心眼的丫头片子!!虽然他没指名道姓,可大伙儿都知道他骂的是谁,这会儿这县主又是给县令大人灌了什么迷魂汤了,让大人如此的......狂放,那咧开的嘴,仔细瞧瞧估计都能看着今日大人午食吃了啥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