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张大夫给准备的东西,着实多了些,米面油之类的基本操作就不说了,她甚至还给老两口买了个下人。
那下人是个四十来岁的婶子,说是本府人,家里头男人死了,田地早在闹旱灾的时候就卖了,全家做了佃户,可这两年地里又没收成,自己又舍不得卖儿卖女,就心一横把自己给卖了,换了米粮让子女老人熬过这荒年。
金牙人虽然不待见这么老的下仆,可她要价也便宜的很,给点儿粮食就能换,金牙人想着有的小富户,主母有忌讳的,推荐这人倒是挺合适,这才买下来的。
听金牙人介绍的时候,张兰就比较满意这样的人,本府人家里头是好是歹去府衙一查就清楚,又有一把子力气,带回乡下去给蔡氏帮忙烧火做饭,洒扫庭院,倒是很好,于是也没征求老两口的同意,直接把人就给买回来了。
蔡氏和徐老汉虽然嘴上骂骂咧咧,说是都是乡下泥腿子,还摆什么地主老财的款,可骂归骂,带倒还是把人带上了。
这么多的东西,少不得郑夏父子俩再给送去三元村一趟,春丫那新马车,便也被征用了。
路上路过孟同知家的时候,蔡氏还跟车里的周氏李氏念叨呢:“欸,你们说这城里人奇怪不奇怪,就春丫她舅卖的那臭豆腐,你们看,才两天功夫,居然这会儿还有人排队买的!”
李氏探头朝车窗外一瞧,果然,在孟同知家边儿上的小巷子口,整整齐齐排了一溜人,张家外公和娘舅正忙的不可开交,一个收钱,一个炸臭豆腐,配合的倒也算是默契。
把头缩回马车里头的李氏笑说:“这扬州大嘛,俗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口味奇奇怪怪的人,那肯定也多。您可不知道,咱们以前厂子里的一个质检的婶子,我天,吃饭,吃点心,恨不能喝水都倒点儿醋,说是以前家里头是晋中的,就好吃一口酸的。还有个婶子,就爱吃甜的,每日里就吃糖粥,一天不吃就说自己没力气。”
“这吃酸,吃甜倒都还行,咱大哥大嫂和春丫,怎么还都爱吃臭的呢?前日张家舅舅刚开始卖这臭豆腐,春丫和大嫂还去呢,我听敏儿说,春丫还请了虞经承和一帮经房的捕快呢。不过说到这个,也是因为春丫找了那么多人去吃,所以张家舅舅这铺子才突然热火起来的,不然哪个敢去吃?“
周氏说着话,就想到春丫眉飞色舞的说舅舅家新摊位生意可好了,忍不住笑了。
“这丫头,就是个鬼机灵,可心眼儿又小又没长性子,这回也没啥灾啊乱啊的了,就盼她娘能好好看管住她,把她的性子收一收。”
蔡氏这话一说,李氏周氏连忙说春丫心大着呢,性子也好的很,不用收,就这样挺好。
虽然蔡氏没有再说话,但是李氏从蔡氏微微上翘的嘴角观察出,果然!!说春丫性子不好这种话,只能蔡氏自己说,若她们附和了,少不得一阵口水袭击。


第736章 卢瘸子的交易

等送走了蔡氏他们,佛保佑说起了他们新一批的黄桃罐头只勉强做了一千来个,裴庭说这售价可得提高些,春丫才突然想起了欠了奶奶的三百两银子没还。
张兰这才恍然大悟,婆婆怎么会突然说起春丫零花钱的事儿,原来原委在这儿呢!
“你也真是的,老人的钱也不记着还,可把你奶奶纠结死了!”张兰抱怨春丫。
春丫忙说:”您可给我记着点儿,嫂子也给我记着点儿,下次回去的时候可得把钱还给奶奶呢,不然还当我是个赖子呢!“
“指望我,你可能是指望错了,你还是指望你嫂子吧!对了,苏先生的课今天开始重新开课,医馆里头停一个月,你们这些日子别去医馆,我后头的日子得忙了,你可自己自觉点儿,别瞎跑出去,小佑,看着你妹妹点儿啊,我医馆里头还有事儿,先走了。”张兰说着话,就着急忙慌的走了。
城里头如今逃难的人多,这些人多数是从汝南逃来的,都是经历过水灾的人。张兰怕这些人身上再有什么别的病,作为一个大夫,她左思右想之后,还是去找了司徒夫人说了这事儿。
张兰希望由府衙牵头,让城里头几家医馆各出几个大夫来轮流义诊,过境的人直接从城外绕道,不能进城,衙门办公点,直接设在城外。
要是安排落户在扬州府的,那就先在城外搭的医棚里住上几日,观察观察,若没有什么病症,再放了下去。
司徒知府虽然觉得有点儿麻烦,可想着他们府可再不能出什么大事儿了,便也允了。
好在如今天气还不冷,搭个大棚能睡人就行。所以没几天临时安置难民的营寨就搭好了,仁济堂去了两个大夫,张兰本来想自己去的,可金大夫劝她,灾民里头好人有,坏的也不少,有男大夫,还是尽量去男大夫的好,因为这灾民的规模,可不是像他们以前沛丰那般零零散散的。
张兰本也不是什么特别喜欢在这种事儿上较劲的人,便补贴了了两个去义诊的大夫几两银子,说是只能麻烦他们了,另外给他们在城门口租了个小院子,让他们这些日子,就都别回家了。
灾民这么统一安排,倒是省了虞经承不少气力,司徒夫人这些日子也是愁的人都瘦了一圈,她只盼着女儿十月成亲,可别再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了,也不知道这位是怎么想的,很是豪气的拿出了五百两银子买粮,说是要给城外的灾民施粥。
裴庭听说司徒夫人买了五百两的粮,便也很豪气的出了五千斤的番薯,说是给灾民们施番薯汤喝,另外还捐了五石的粗粮。
这两位一出手,其余的城中贵妇也不好继续装聋作哑下去,小富的拿个五六十两,大贵的拿个两三百两。
徐家只有徐达有个七品官身,虽然生意不少,可都是跟别家合作的,一般不熟的人家,根本不知道徐家有多少钱,张兰也不是那么喜欢出风头的人,于是跟着虞夫人一般,出了五十两银子。
冯喜作为城中名店,斓云记的大东家,也是没什么大权拿钱出来,不过钱没有,斓云记印坏了的布匹倒是可以送上一些,难民中实在有穿的破烂的,便可得上一块布料。
汝南来的灾民要安抚,自己府的灾民更不能不管。
不过好在司徒大人提前征了徭役,在公家的地里种了不少番薯,加上朝廷扣扣索索拨的应急粮,好歹够在城里头设了几个施粥点,再挪上一些各家捐的米粮,反正好歹算是把这救济民众的架势给搭出来了。
至于乡下的赈灾事宜,司徒知府本是指望下头的县令自己想想办法,可无奈各县真是日夜交替的来他衙门里头哭,一哭收不上粮税,二哭明年可能得饿死不少人,三哭这官路大人您就不准备再修修吗,下官可是腿儿着来的啊!
搞的司徒知府很是焦头烂额。
没想到卢通判却如神兵天降,千年难得的主动找了司徒大人说:“司徒大人,我家夫人庄子里,倒还有些番薯,您下辖三洲九县,咱们倒是每地能给上三万斤,虽说也不能顶太多时日......“
“不嫌少不嫌少!!“司徒大人第一次看这卢瘸子这么顺眼,”三万斤虽然不算多,但是也能解燃眉之急。前头应急粮我是硬从送去汝南的粮里头扒拉下来的几车,要等朝廷的赈灾粮,少说还得等上两三月。啊呀呀,卢大人,可真是解了本府的燃眉之急啊。“
司徒大人,并不是没钱,可这钱,不到危急时刻,并不能乱用一气。这回大水,虽然他们府不算闹的厉害,可是毁坏的桥梁官道那可不少,如今只是勉强修通了,后续的修建还不知道得花上多少钱。
再加上他们这儿近几年时运不济,今年估计很多县粮税都收不上来,下头的很多粮仓,那可真是连耗子都离家出走了!!
虽说朝廷应该拨款救济赈灾,可,哎,皇上也不富裕啊!指望皇上,那非得乱起来不可,到时候倒霉的还不是他这个知府?!
如今卢瘸子既然肯拿出番薯来,那好歹也是粮食啊,司徒知府想着,也不枉费自己忍了这货那么久,也算没白忍!
卢通判见司徒大人这般激动,也是略客气了两句,才进入正式的主题,“不过,司徒大人,下官有一事相求,不知司徒大人,能不能成全啊?”
司徒知府心里咯噔一下!!
他就知道!!
这瘸子就没好事儿!
不过,粮他是要的啊!
于是司徒知府只能沉声问道:“你说吧,什么事儿?”
“倒也不是什么烦难之事,就是城南第一泉边上,不是有个荒弃掉的五层角楼吗?这个角楼,不知是什么来历?如今是不是属于咱们府城的公产?若是的话,下官倒想盘下来。”
卢通判说完,司徒知府皱眉想了良久,这才想起来,的确有那么一个角落。
那角楼本是个观景楼,他上任扬州府之前就已经在了。据说是前朝的什么大户人家造了专门用来观龙舟赛的,可后来改朝换代之后,这户人家便跑了,这观景楼便再没人用了,时间久了,就直接算是公家的了。
可问题是,“这楼都快塌了,你要来何用啊?”司徒知府也很不解。
卢通判也是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啊,可能我家夫人想看风景,觉得那儿风景好吧。”
呃......
卢家的事儿,卢通判做不了主,那倒不是虚言,这事儿全扬州都知道。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