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张氏看了两眼计划表,别说,办个女医班,她倒也觉得不错。原本想着仁济堂里头事儿还没怎么顺呢,这些旁的就先不管了,不过既然亏本的那两家都解决了,这会儿办个小班试试水,倒也不错,这事儿,她就应下了,说明日去跟金大夫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拿出个章程来。
不过对于女医班,张氏倒还有别的看法,她道:“既然办班,咱们就男女都收吧,都是行医,特别强调性别就变了味儿了。年龄上咱们就只招14岁以下的,男女分桌坐便是。”
以前他们在乡下办学,还隔了屏风,但是张氏这次不准备再隔屏风了,若现在都无法接受男女同班,那到行医之时,面对不同性别的病患,又该如何自处?太过在意这些的,不来也是对的。
张氏都这般说了,他们老徐家本就是不太讲究这些规矩的,自然没人反对,家里头能有人懂医术,多好多方便啊,有张氏的示范作用,徐家人只觉得春丫他们几个最好能继承了张氏的衣钵才好。
不过张氏还有疑问,“你们要学医是好事儿,可怎么不学音律反倒是想学起棋艺来了呢?”
“呵呵呵,锻炼脑子嘛,围棋多烧脑,以后预防老年痴呆,我建议大伙儿都一起学学,到时候每年咱们家举办个围棋大奖赛,我出彩头,谁赢了谁拿大奖。”
春丫就是这样,说着说着就会不正经起来,张氏也不搭理她,随便吧,爱学就学,只要别一天到晚跑出什么剿匪抓贪官就行了。
在张氏看来,春丫的计划也还算不错,但是零零散散的得给他们请多少师傅啊?!这人都要上哪儿找去啊?!
正苦恼着呢,便听春丫说得出门一趟,要去至味斋带徐敏看看那副一百两的刺绣去,张氏猛的一拍大腿,道了一声:“我也去!!”
她认识的人里头,对扬州城里的那些数得上名号的人家人头最熟的,莫过于虞夫人,到底哪儿能挖那么多合适的先生,还得去问了虞夫人才最快捷。
张氏又喊了刚送完他们回来的郑夏赶上车,转头跟文氏说了句:“娘,晚饭您看着让方婶做吧,我去去就来。”之后就带着孩子们匆匆走了。
到得至味斋,还好虞夫人还没走,张氏拉了她给出主意,他们家得请书画,下棋,刺绣,的师傅各一个,若是男的得岁数大一些,若是女的便年龄不限。
虞夫人一听便笑了,她道:“哪儿要请那么多,只要请个女先生就是了。这城里头请女先生的人家,也不少,先生们大多是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出身,这事儿我知道了,明天就给你去打听打听。“
既然虞夫人这般说了,那张氏便心定了。随后,她又想起石头成婚的事儿,觉得让虞夫人去做了媒人倒也不错,于是又把石头想要求娶佛保佑的事儿,跟虞夫人仔仔细细的说了起来。
而春丫则带着徐英和徐敏参观了趟至味斋,一圈都下来,徐敏都惊了,问春丫:“我原只道咱们家黄桃还挺挣钱,没想却这般挣钱?!还有那什么琉璃盏,玻璃镜,居然要几十两一件,春丫姐,你怎么狠得下心用啊?!”
“嘿嘿嘿,知道人为什么要赚钱了吧?赚了钱,才能过的舒心随意啊。”春丫笑着把两个姐妹往楼上带,还让一旁侍立的姑娘攒一盆四味碟,泡一壶茉莉花茶来。
到得楼上,找了个靠窗的位置,让徐英徐敏坐了,推开窗,外头正飘起了蒙蒙细雨,从窗边看出去,摇曳的柳枝,桥上疾走的归家人,河上摇着船桨的船夫,都被照在了这蒙蒙细雨里,恰好是一副江南烟雨图。
“景色不错吧?”春丫一边接着侍女们端上来的茶盏点心,一边笑着问俩小姐妹。
徐英微笑点头道:“好看,像画一样。以前讨厌下雨,一下雨,咱们院子里就积水,雨若是大了,爷奶房间也经常漏雨,我爹和三叔便要上房去补漏,一不小心人就要跌下来。如今看来,却又是另一番景致了。”
“我咋不记得了?我倒觉得下雨挺好,下雨爹娘不用干农活,就能陪我玩了。”徐敏还是小孩儿心性,为人也乐观,故而看待事物总是挺积极的。
春丫笑道:“以后咱们只要继续努力赚钱,苦日子,便不必再过了。来试试这个四味盘,甜的是应季的桃花酥,咸的是虾饺,酸的是山楂糕,苦的是咱们新做的抹茶冻,试试吧。”
这抹茶的口味,其实也不是春丫做的,她只是把想法提供给了以前摘星阁的两位厨娘,两位厨娘很是聪慧,试了几次,便做出来了,说是古法里也有这般的做法,只是现在很多失传了,他们这茶粉做了不下七八种,最后才定下了这种,春丫尝了觉得跟以前的抹茶口味非常接近,便让厨娘做了点抹茶点心出来。
徐敏边吃边狗腿的表示,自己以后也定要赚很多很多钱,也请了春丫和徐英去茶社吃茶听戏去。
春丫点头说:“行呀,不过你学手艺的时候可得认真着些,要不然攒个二三十个铜板,咱们可去不了。”
徐敏胸脯拍的砰砰响,说自己将来定会带姐妹们去吃香的喝辣的,且等着她发财吧。
第630章 石头的婚事
虽然徐敏话是这么说,但是三日后,当虞夫人介绍来的女先生第一次来授课的时候,她便蔫儿了。
虞夫人找来的女先生姓苏,出生扬州城中的书香之家,嫁的男人三代单传,年过二十五便撒手人寰了,那会儿两人生育的女儿不过才两岁,家中还有个婆母,男人族中想吃绝户,苏先生直接跑去衙门立了女户,断了男人族中的一切关系,然后带着婆母和女儿回到了扬州城。
因为家中爹爹本就是教书先生,口碑为人都很不错,渐渐便也有大户人家请了苏先生回去教家里女孩儿们识字,一来二去的,苏先生的名号,便被很多人家熟知了。
苏先生虽然姓苏,看着也不过是三十来岁,温温柔柔的样子,可为人却很是硬气,开课第一天,就因徐敏在课上打盹,被苏先生给打了手臂。
打完还问徐敏:“醒了吗?没醒可以再打十下。”
徐敏瞬间清醒,疯狂摇头道:“醒了醒了,先生我醒了。”
“好,醒了咱们就继续讲。咱们江南地区,偏爱苏绣,想要学好苏绣,咱们便要从最最基础的分线配色开始学起,在拿线之前,手必须涂抹上香膏,不能有任何的毛刺,平日......”
三进屋的西厢,改成了女孩儿们的教室,窗下蹲了一溜儿偷听的人,收拾完厨房的张氏在前院找半天看不到一个人,匆匆往后头来一看,好嘛,连蔡氏和徐老汉都蹲在窗下呢,张氏赶忙朝他们招手,徐达见媳妇喊他们,便带头溜了,偷听的那些人便也只能跟着一起走了。
到了前院客堂间,张氏赶紧跟他们说:“上课有什么好听的,你们可不能去惹了苏先生,要不到时候把人气走了,谁气走的,谁给我再找回来。”
她对这个能教全科的先生是很满意的,琴棋书画,刺绣裁衣,样样出彩,除了人稍微严肃了那么一点点,别的都是很让人满意的。
“不能够不能够,咱们就是好奇,10两银子一个月的女先生,到底能有多好。”说话的是张家旺,据说他们先生一月束脩不过8两,他倒是想知道,这女先生跟他们先生有啥不一样。
不过照他的观察,原来女先生也是要打人的,没差!都一样。
“行了,看一眼得了,赶紧准备准备去上学去。”
张氏说着话,又给排成一溜的男娃们理了理衣服,招呼了郑夏送他们出去,这天又下了雨,让他们自己去一会儿到了学堂鞋子又该全湿了。
铁头问她:“娘今日不去铺子里吗?”
“娘还有事儿跟你爷奶说,你们赶紧走吧,别一会儿又被先生打板子。你姐他们都开始上课了你们还不走。”
“你们是不是准备说我大哥成亲的事儿?”铁头真的很想知道,成亲到底是怎么成的。
石头被铁头这么一说,脸一下子红了,赶鸭子似的把人往外头哄,孩子们在张家旺和铁头的带领下,一边唱着娶媳妇,生娃娃之类的,一点儿都不顺口的顺口溜,一边往马车跑去。
“行了,”张氏喊了石头回来,“你别搭理你弟弟,越搭理他们越起哄。”
转头又对蔡氏他们说:“我跟石头他爹商量过了,庭儿那里也问过了,佛保佑自小便被卖到裴家,庭儿就是她娘家,咱们乡下人出生,也不必办的像知府大人家那般,纳彩问名纳吉咱们就一起办了。
过两日是黄道吉日,咱们到时候就去那边送了礼,拿了名儿,放咱家灶台三日,之后若是没问题,咱们再去下彩礼,定日子,日子咱们现在初步就选在三月初八,爹娘有何意见吗?”
徐老汉看了眼石头,心里头想着,突然这般着急,为何啊,难道......石头把人姑娘的肚子搞大了?!看着大孙子的眼神,渐渐有了些怒意。
蔡氏却深知石头是个老实孩子,绝不会干出太出格的事儿,不过问也得问问,“如今已是一月底,选三月初八,会不会太着急?”
徐达虽然没说话,但是还是忍不住挑眉,要不是他拦着,他媳妇当初说的可是二月十六!!
张氏不自然的咳了一下,解释道:“呵呵,主要石头大了,看他也挺喜欢佛保佑的,便想赶紧了了他一个心愿。”
昨日刚回扬州的徐发,也是嘴比脑子快的主,一秃噜嘴就问:“石头这是生啥病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