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原本徐达倒是请方木匠的儿子的,可人家如今父子档做织布机都做不过来,张氏只能从外头随便找了家木匠铺子,让人家师傅来给他们定制家具。
那木匠在和学徒也是头一次遇到这般的人家,这要说没钱吧,院子买的这般大,少说也得三四千两。可说有钱吧,用的木材都是榆树香樟,要做的款式也是以简单实用为主,且他们这才刚做完这家的床呢,屋子里就只有床呢,就着急忙慌的往里头搬了,今天更是看不懂,没做好的椅子几子就往外头抬,说是有贵客来。
有贵客来,也不能让人坐这光溜的椅子啊!!这啥贵客啊!!
可听声响,却有人喊说是八王爷驾到。
八王爷?!就这家?!
怎么可能?!这家人家,平日里就一家下人,几个男孩子,都跟野孩子似的每天拿点儿木屑也能玩的可高兴了,哪有什么能接待王爷的样子!!
那么,真相只有一个,这家,肯定是唱戏的!!刚刚那肯定只是一出戏!!
不过也不管人家是不是唱戏的,反正他们自己干好自己的活计就是了。
那木匠就这么胡思乱想着,被石头带到了前头,便开始低头开始干活。
春丫母女在边儿上商量,张氏道:“王爷那衣服真被咱椅子勾坏了怎么办?”
“装傻呗,还能怎么办,咱们母女这绣工,也补不了人家的蟒袍啊。”
张氏心一横,也道:“那行,就算问了咱们也说不知道!!”
两人便这么说定了,反正不认就是了。
听了两耳朵的木匠心道:这家人家,入戏太深!
当然,八王爷的衣服,自然不必自己穿脱,所以勾坏了点针线,他本人不一定会知道。
但是帮王爷宽衣的太监侍女却是一清二楚的。
这衣服坏了,他们自然是第一个倒霉。
八王爷的随侍太监当晚就发现了蟒袍上的瑕疵,好死不死,勾坏的金线,正好是身后一个龙爪上的,四爪龙果然变成了三爪半。
随侍太监也不敢声张,就怕这事儿说了王爷不悦,自己也跟着倒霉,只能悄悄去求了带出来的针线颇好的侍女连夜给修补好了。
而徐达家穷到凳子都能剌衣服的美名,也因此在八王爷府的太监侍女口中流传开来。
几日后,八王爷总算是理清并接手了谭家所有的财产,除了宅邸庄子和部分铺面还没来得及卖掉,总计加起来,果然有百万两之多。
收获颇丰的八王爷,到底是比皇帝大方不少,就说如今扬州府内各县,因受旱灾影响也颇大,此次谭家的事情,知府大人办的也很是不错,那些未卖出的宅邸和铺面,便都交给了扬州府,买卖之后,就用来赈灾。
知府当然高兴,前头皇上刚给他们几个受灾严重的县免了粮税,如今又有不少的商铺,庄子和一个大宅子可以卖了赈灾。
这救灾的政绩,加上之前暗中顶了那多锅,想来高升有望了!!
虽然今年,府内闹出了不少事儿,可不知为何,他却是难得的感觉自己还挺顺心的。
只是他现如今想来,女儿的婚事,到底好像是被徐达王宗源他们给赶鸭子上架了,也许他们早就看中了他们家了。
因为就这短短几日,王寻就已经找了张氏这个媒人来纳彩问名了。
他感觉自己是被暗算了,可他没有证据!!
问夫人,夫人却说她哪儿知道,不都是老爷定的亲事吗?!
这倒也让司徒知府无可辩驳。
老爷定的亲事,这事儿,也成了司徒夫人最好的挡箭牌。
司徒家的老太太,其实对于小孙女的婚事,早有属意,她早就看中了她的本家在京为官的一户宗亲。可儿子媳妇居然胆敢越过她,直接给孙女定下了婚事。
那她哪儿有那么轻轻放下的道理,可三番四次的找儿媳来说此事,儿媳三句没说就推给了儿子,儿子更是不得了,她话还没开口呢,就说如果是若梅的婚事,母亲还是不要再说了,这事儿是八王爷保的媒,铁板钉钉,决不能再改的。
气的老太太,三天吃不下去饭。
差点儿饿死在床上之前,还是儿子来床前哭说,老太太若是因为此事而寻了短见,那就是对八王爷保的媒有所不满,自家恐跟谭家落个差不多的下场。
老太太这才放弃了挣扎,不得不吃起了米粥,勉强把这门亲事给应承了下来。
第564章 换宅子
既然谭家的事儿也算是基本了了,八王爷便也离开了扬州,带着钱和工部侍郎,匆匆赶往西北,走之前,还非说半年之后得来扬州喝王寻的喜酒。
司徒知府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了下来。
至于王寻,那可真是,人逢喜事,疯了。
一会儿拿出全部的私房钱,大概也能有个四五千两,说得买个大宅子。
徐达劝他,你们成亲了,拢共就俩人,就算人陪嫁得来几个丫头,那也才几个人,大宅子买了养耗子啊?
一会儿又听说聘礼得要大雁,日日带着几个底下的兵,拿着个网,说要去网大雁。
又是徐达劝他:“寻啊,叔知道你高兴,可你也没这么个高兴法的,你要筹备啥东西,你得去问问王将军,人家好歹也是正规结过婚的。叔倒是想给你传授经验,可叔当初娶你张大夫,就花了十两银子,咱这没有可比性啊。对了,至于宅子要买怎么样的,倒是可以让你张大夫去问问你未来丈母娘,你看这样能不能行?”
“叔,要是......人家提的条件,我买不起可怎么办?”王寻如今特别的多愁善感。
“不能够!你放心,这事儿就包在你张大夫身上。”
徐达张张嘴,媳妇跑断腿。当然,张氏也不会放过徐达的腰肉就是了。
不过既然徐达都应承了下来,张氏还是这事儿的媒人,那司徒夫人那里,她还是会去问清楚的。
一说这宅子到底买怎么样的,司徒夫人又喊来了牙人,带着张氏满府城的看宅子。
可看来看去,也没有她特别满意的。
最后还说:“我倒是觉得卢夫人家的那宅子挺好,小小巧巧的,景致也好,东院自住,西院待客很是方便。可惜这般的小宅院,这城里倒是少的很。”
为了王寻的幸福,张氏只能让司徒夫人等她消息,硬着头皮去跟裴庭说,这院子要不卖给王寻算了!
“哈哈哈,我天,兰姨,你为王参将这事儿,可真是太拼了,连我家都能让我腾出来!!”裴庭一听这事儿,就止不住的想笑。
“我发誓啊,我这辈子就做这一次媒人,再不做媒了!!不过庭儿,兰姨觉得吧,要不你干脆换套大宅子算了!”张氏这也是在厚着脸皮硬说了。
“行啊,我倒是看中了谭家那宅子,听我家老爷说,那宅子占地大,修的也精致,就是很多人觉得晦气,卖都卖不掉。我是不介意这些的,若是司徒知府能便宜些卖给咱们家,那咱们这宅子不就腾出来了吗?”
裴庭话刚说完,张氏就道:“行!!只要你不介意,咱们就这么办!!铁定没问题!!”
得了裴庭的信儿,张氏又苦逼的跑去跟司徒夫人通气。
于是乎,苦逼的张氏,又要管药铺,又要保媒,又要做中介,前前后后忙了好几天,好歹是帮王寻把宅子给搞定了。
王寻直接就说得认张氏做干娘。
“别!!我叫你大哥,你就放过我吧!!”张氏拒绝的也是很干脆。
当然,作为王寻的结义大哥,王宗源平日繁忙,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关静虽说行动不是很方便,但是也时不时的会到徐家或者仁济堂找张氏商讨婚礼准备的各项事宜。
那买宅子的钱,也是关静出的。
裴庭那宅子,卖给王寻2000两,那谭家占地十多亩的大宅,却只花了2500两,还是带了所有的家具的。
互惠互利这种事儿,裴庭还是很愿意的,再说那宅子大的很,除了正院三进,旁边还有几个小院落,小院儿给婆婆和姨娘住,还是挺不错的。现如今住的这宅子,虽然也还行,就是小了点儿,有时候卢老太太骂姨娘声音大点儿,他们偶尔还是能听到,总归不算太清净。
换了大宅子,主院离最远的小院儿恨不能走都得走上一炷香的功夫,到时候卢老太太再怎么喊,那喊破喉咙,他们主院里也是一点儿都听不到的。真是完美!!
在张氏忙活的日子里,春丫也一点儿没闲着,日日忙到三更半夜,早上起来还得想文案,跟着石头开织布厂的股东会,她现在就盼着第一本连环画能早日完成,她这空荡荡的小荷包,可是一刻都等不得了。
忙忙碌碌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张氏这头刚帮王寻把宅子的事儿给解决了,转眼就要到十月里招娣的婚期了,文氏提前几天就带着张氏给招娣准备的压箱礼,回去给孙女备嫁去了,虽说家里头条件不太好,但是成亲好歹也是人生大事,再怎么条件不好,也得准备几桌酒水吃食,招待了亲朋邻里。
而张家旺也跟学堂请了几天假,张氏给他雇了辆马车,打包了一身好衣裳也走了。
张家也没地儿让徐家这一大家子人住,张氏便说好了,等到十月初九那日,他们再去张家。
这忙忙碌碌间,十月初九便到了。
吃过早晨饭,张氏便让郑夏赶了马车,送四头和盖头回三元村去,留下郑大叔老两口和小草看家喂狗喂猫。虽然这回不是他们徐家的婚事,但是徐达想着四头盖头也很久没回去了,且他们徐家向来跟王老三家走的近,徐达便也给俩孩子请了两天假,回去吃个喜酒,顺便看看爷奶。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