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就是不知道这老天爷什么时候能结束这干旱的天气,这事儿可真是够愁人的。
扬州府里的人,都盼着干旱早点儿结束,可京城里的皇帝这会儿却盼着这干旱,还是稍微晚点儿再结束吧。
因为他还没筹够修水利的钱。
户部腾挪了几日,总共才腾挪出两三万两银子,一来今年的粮税还没收,二来赈灾还消耗了不少,彭尚书说是想破了脑袋,也实在是拿不出一两来了。
皇帝脑海中的小本子此时正在疯狂的翻着页,到底是抄了哪一家才好?!
正集中精神想着谁家能弄个啥罪名呢,苏九来报,有扬州来的急件。
皇帝一听,以为这徐达回去一天就把火炮给改装好了?!
那货看上去矮矮墩墩,像个土财主,难道是他看走了眼,莫非此人是个天纵奇才?!
便说道:“快拿来给朕过目。”
打开急件,居然里头还有个案宗,皇帝打开冯喜的信件,一行行的看了起来。
越看越是高兴,越看眉毛挑的越是高耸,最后看到谭家家财居然有百万两之时,实在忍不住哈哈哈哈哈大笑了起来。
“天佑我大干啊!!!!”皇帝忍不住喊道。
苏九知道皇帝这几天一直为修水利和赈灾却没有钱而感到烦恼,这回皇上笑的这么高兴,难道是天上掉银子下来了?!
“苏九!!赶紧宣八王爷进宫,这事儿我要让他亲自去办!!还有,让皇后宫里的小厨房备膳,一会儿朕去皇后宫里用膳,朕要吃拔丝地瓜!!!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面对疯癫了的皇帝,苏九应了声是,便连滚带爬的出了上书房,太可怕了,皇上这嘴张的大的感觉不是想吃拔丝地瓜,而是想吃人啊。
第553章 判定
八王爷到了宫中,见皇帝如此癫狂,问明缘由,也是好一阵的憨笑,“皇兄,真的,不是臣弟说什么,您天命就是带了福星啊!”
“这扬州,利朕啊!!汝南王叛乱,沛丰县凭借小小一个县城,居然挡住了几万大军,西北闹灾荒,又是沛丰县找出了番薯,两广总督来报,他们番薯已经开始收了,预计能收上几十万斤,到时候就能缓解粮荒。
西北修水利户部那废物想半天,就腾挪出两三万两,这扬州就冒出来个谭家,居然辱骂朕,这不是平白给朕送钱吗?!
你说说,这扬州是不是朕的风水宝地?!朕前世莫非是个扬州人?!”
皇帝说完,又拿着司徒知府写的卷宗看了起来。
“要臣弟说,还是皇上您自己给自己造的福气啊,要不是因为那幅字,这谭家想要拿下他们,恐怕朝堂上又得吵翻天,据臣弟所知,这谭家应该是谢家赚钱的工具之一。”八王爷虽然外头玩起来high,但是朝堂上的利益纠葛,他是很清楚的。
皇帝这才点点头,说道:“这个,朕也知道。这卷宗里写,被砸的铺子,是扬州通判夫人的嫁妆,那字是那夫人的义妹,徐春晓,就是徐达的女儿借给她的。这裴家,怎么样,你跟我说说?”
“皇兄的意思是?”
“谭家倒了,自然有人要接手江南一路的盐引,我就想知道,裴家能不能担此重任,毕竟有了盐引还得收了漕帮盐帮,这可不是一般的商户人家能干的。看着这姓卢的,倒是还不错,朝中没有根基,官位又低,很好掌控,就是不知道......这裴家的实力,够不够。”
皇帝当然知道盐税肯定是有问题的,这些年来,盐税一年比一年少,说明什么?肯定是私盐泛滥所致。
可他新称帝没多久,内外正纷乱不堪的时候,他也不想在盐商上下手,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能撕开那个利益的口子。
现在谭家合理合法的倒下,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
此时不把人换上去,更待何时?
“皇上何不让裴家先试试?或者干脆把盐引分给几家来做,江南向来丰饶,巨贾众多,谢总督与这事儿虽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有谭家的证言在,皇上大可以避嫌的由头,把他调任出去,想来他们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皇帝的权衡,不仅仅是对错,而是平衡。
这也是虽然皇帝知道谢家背后小动作不少,却一直没有完全把他们拔出的原因之一。
如今看着弱势的,有了机会就会变强,而拔除掉杂草的坑,也会很快被填满。
他自然希望,朝臣全部心系帝王,可这又怎么可能?
所以帝王之道,在他看来,就在制衡二字。
一路想到在朝为皇帝也真是不容易的皇帝,听闻八王爷这般讲,便点头道:“这事儿,就你去办吧。不过可得小心着些,你这腿行不行啊?”
“皇兄小看臣弟了不是?别看我腿这样,走起来可一点儿都不输正常人,要不要臣弟给您走一个瞧瞧?”八王爷说完,还真下了坐塌,准备撒欢了。
“行了行了,说你胖,你还喘上了,明日开了大朝会,你便走吧。”皇帝说完,便说要摆驾皇后寝宫,八王爷又插科打诨了几句,便也走了。
到得皇后寝宫,皇帝似乎又忘却了他的制衡之道,高兴的和皇后吃着山野之物,畅想着百万两的白银,到底该怎么花。
这回皇帝都想好了,银两直接不用带回京,在扬州就地分赃,先修水利,再是赈灾,万一有多余,再带回来也不迟。
不然这钱一旦到了户部的钱袋子里,也不过是各种补窟窿,到头来他倒是被骂了一通,好处却一点儿没捞着,多亏的慌啊。
皇后是个实诚人,提醒皇帝道:“看来这回还是皇上的那幅字写的好,皇上何不再赐几幅字给徐达他们,也算是对他们的犒赏。”
“那是自然,朕不仅要赐人间至味给他们,还要赐吉星高照,金玉满堂给他们,来人!!准备笔墨!”
虽然被人骂了傻叉的确有点气,但是这些气早就被金钱给冲散了,皇帝现在就指望着再有什么不长眼的,再去徐家给他砸掉两幅!!
次日大朝会,一般很少参加的八王爷也到场了。霍首辅自然已经知道谭家作的一手好死,可这事儿,皇帝没有开口说,他也没办法说什么。
果然,大朝会上,皇帝把扬州来的卷宗扔在了朝臣面前,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斥责谢总督与此事关联甚深。
霍首辅自然是请皇帝息怒,莫要听无耻小人随意攀扯,谢总督为官二十多年,向来都是兢兢业业,恪守勤勉,决不能因为几个小人的攀扯,而随意定罪。
皇帝自然知道霍首辅会这么说,便大手一挥,说道:“朕自然是信谢总督的,可谢总督再呆在南京,那便是很不合适了。琼州一带,如今倭寇海盗横行,急需谢总督这般办事老道之臣替朕去镇守一方。谢总督,就去琼州做了知府吧。”
“皇上!!这并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您就把谢总督贬斥到琼州,这样会伤了为皇上鞠躬尽瘁的老臣子们的心的啊!!”
霍首辅说完,便当场跪下了。后头谢家一派的,也纷纷为谢总督喊冤。
“霍首辅,这就是您的不是了,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怎么滴,谢总督去两江做总督就乐意,去琼州做知府就不乐意了?这不都是替皇上分忧吗?怎的还有挑差事的?!”吴尚书也不需要皇帝说啥,就知道自己的表演时间到了。
死老头子,还没有真凭实据,有真凭实据你们早死翘翘了。
“那吴尚书怎的不去?!”霍首辅是真的生气了,喜欢琼州你倒是去啊!
“皇上也没让我去啊,若是皇上让我去,我肯定二话不说,麻利儿的自个儿就去了。”吴尚书说完,还朝皇上作了一揖,说道:“因为这一切都是君恩。”
霍首辅快被这死不要脸的东西给气疯了,可这话叫他如何反驳?!
他也只能揪住并无真凭实据这一点,请求皇帝收回成命。
可问题是,他不去搭理吴尚书,吴尚书可爱搭理他了,上蹿下跳的好不热闹,搞的霍首辅一派恨不得当场弄死他。
一场好好的朝会,活活被吴尚书这个搅屎棍给搅成了一场群骂,皇帝对此很满意,任凭他们炒成一锅粥,也只是在上头看戏,偶尔来两句:“爱卿不可这般无礼。”就算是管过事儿了。
第554章 随风飘散
吵到最后,皇帝看着双方精力也都差不多了,霍首辅再吵下去恐怕要吐血当场了,便下了最后的定夺:“谭家所说的私盐一事,朕自会派八王爷去查清,谭家虽说辱骂了朕,不过看在他们悔罪态度良好,且愿意捐出全部家产,为西北修水利之事做出部分贡献的情况下,朕酌情就免了那谭仁良的死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判他杖责五十,因谭家家风不正,子孙口出狂言,谭家男丁,七岁以上的,全部往西北流放三千里,女眷和孩童,便免了他们的罪罚吧。”
好歹收了人家那么多钱,皇帝还是决定做个人,再说是新皇继位,多少得推行下仁政。这罪罚,没有人命出入,已经算是极轻的了。
“另还有谢启源调任琼州一事,朕心意已决,琼州也很需要他,众爱卿莫要再争论了。行了,退朝吧!”皇帝说完,便匆匆走了。
留下霍首辅用嘶哑的嗓音喊道:“皇上......”
“霍首辅,您这嗓子都坏了,还是好好养养吧,皇上不是说了吗?琼州真的很需要谢大人,霍首辅您还是遂了皇上的心愿吧!”
吴尚书仗着自己比霍首辅年轻不少,此时体力明显还有余力,作死不已。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