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裴庭一听这声音,就知道这人是吓到了,赶忙喊了佛保佑,让下头去烧水,拿了浴桶屏风来,让卢大人就在这大书房里洗洗,一会儿就睡东院算了。
卢大人一听能睡东院,一下子就收了涣散的神志,一本正经的说道:“还是夫人怜惜我,那西院真是没法住了,太渗人了。我以后就住东院吧,夫人让我睡大书房就行。”
“再看看吧,”裴庭微微一笑,“主要还得看咱们这生意能不能做的好。”
“做的好,肯定做的好。”三教九流外加皇上都有了,再做不好,那这大干朝上下就没有能做好生意的人家了。
裴庭点了下头,刚想开口答应,就听外头文竹来报:“夫人,虞经承来了。”
“哦?!我去见见虞经承,老爷还是早些洗洗休息吧,今日您也受惊了。”说完,裴庭便带着佛保佑和观音奴,跟着文竹走了。
气的卢大人直吸冷气,这个文竹,就是想来气死他的。
此时虞经承已经带着人马到了西院,卢家小厮点了灯在前头开路,虞经承到了西院的正屋门口,推门就见一人被绑在了椅子上,嘴里居然塞了条被子!!!
听闻虞经承来了的道玄,此时也放下了筷子,匆匆赶来想交代两句。
虞经承见道玄来了,忍不住问:“大师傅,往人嘴里塞袜子,塞帕子的我都见过,哪怕是塞棉花胚的我都见过,可塞被子......您到底怎么想的啊?”
“就地取材。”道玄的回答,他自己觉得很满意。
虞经承挑着眉,说不出一个字,很好,这人一看就是春丫的师父,亲的。
他迈步进了房间,就见里间的床上隐约趴着个人,走近一看,床上喷的到处都是血迹,那人又是被道玄割了脖子。
这人不是和尚吗?!!!啊?!为什么动不动就割人家脖子?!
他忍不住问:“大师傅啊,您出家前,到底是干嘛的啊?”
“杀猪的。”道玄爽快的回答。
虞经承放弃了与道玄的对话,很快便把活人死人都带走了,道玄还邀他喝两杯,虞经承却道:“公务在身,改天吧,改天我请大师傅喝酒。”说完,转头就要走。
“太白酿,”道玄说道:“卢夫人今天下了血本,拿出来的可是太白酿。”
“那什么,你们先在这里看守一会儿,一会儿我给你们买宵夜。我还有些细节要问问大师傅,去去就来。”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跟着道玄走了。
等在西院门口的裴庭,对,她没敢进去,虽说自己如今也已铁骨铮铮,可看看自家老爷脸上那血,她就知道场面肯定有些刺激,怕还是会怕的嘛,所以就在此处等着虞经承。
没想到虞经承和道玄两人居然打算去吃酒,裴庭只得跟着他们去了花厅,她问虞经承:“虞经承,不知这些人关押去了大牢,后面该怎么办?总不能让谭家白白谋害了我家老爷吧?”
“这就得看知府大人和卢大人的了。不过照我的经验啊,你们此时就是抓了两个匪人,他们若是不招供,也很难牵扯到谭家,再一个,哪怕他们供出了谭家,以谭家的势力,到时候说自己是被胡乱攀扯的,你们也拿他们无可奈何的。”虞经承说完,赶紧喝了一口酒,眼睛一下子亮了。
佛保佑见状赶忙给他又满上了一杯。
听闻虞经承这么说,裴庭皱眉不已,也是啊,他们只有这两个刺客,物证是一点儿没有,这可怎么办?
“嗨,我觉着吧,你们这事儿还是得各家再商量商量,你们的目的,不是弄死谁,而是要从人家手里得到啥,到时候再谈呗,人先关押起来,别被弄死了就行。”
道玄这话一说,裴庭点点头,决定明早和佛保佑一起去一趟徐家,讨讨春丫他们的主意。
第506章 谭大老爷的思索
在卢府家翻宅乱的同时,谭家大老爷正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大书房中等待与思索,他不明白,自己仅仅只是出门了三天,为何城中情况会突然急转直下,原本顺风顺水,财大势强的谭家,为何会连这城里的一个布庄,一个六品小官都动摇不了了?
他现在手中所掌握的信息,一是昨晚马晋来报的,苏州裴家,几乎扫光了江南今年的棉花预收和库存,他们再要收棉,只能往北边走,那到时候人力和运输成本,可不是就近收购能比的,这价格起码往上翻三分之一。
第二个消息,是如今城中斓云记所出的棉花,都来自西城外的某处纺织工厂。可家仆来报,神兵营外二里地处,就已有重兵把守,常人根本进不去,来往送货的马车,他们都是有腰牌的。
他们只知道那里头原有一家叫沈记的织布坊,现在也已经易主到卢通判的夫人名下。可那织布坊原先规模很小,不知为何,突然能供应出够全城买卖的棉布料来。这事儿根本和之前纠结的什么刘家不相干,现在想来,这什么刘家不刘家的,只是那伙人放出来的假消息。
第三个消息,就是这伙人,到底是哪伙人?!
现在就他们查下来,知府,通判,王宗源,徐家,那都是有份参与的,更有外围替他们抓人保驾护航的什么虞经承。
谭大老爷不是很明白,自己明明是跟司徒知府一起去见的总督大人,他是知道总督大人是他们谭家的依仗之一,为何还会入了那些人的伙?这里头到底是有什么问题?
第四,按照那伙人现在所行之事,要么就是砸钱准备抢占市场,要么就是得了秘法,当然目的也是抢占市场,总之任由这么发展下去,他们谭家嘴里的这块肉,总是要被他们吞掉的。
可等他们吞掉了这块肉之后,那绸,盐,酒,茶,是不是也会被他们一一蚕食?这棉纺,是不是只是一个开始?谭大老爷想到这儿,就更是坐不住了,一遍遍的问着外头,有没有人递消息进来。
直至晨曦微露,外头一直没有消息送进来。
在书房里溜达了一夜大谭大老爷问完最后一次话,瘫坐了下来,拿起桌上的纸笔,写了一封信,让大儿子亲自往应天送去。
相较于谭家的迷茫与踌躇,徐家这边的早晨可要热闹上不少。
昨天夜里,虞经承就差人来报,麻烦已经解决了,虽说当下徐达就想让那十个侍卫回王家去,可问题人家好歹也站了大半宿了,所以他还是决定做个人,留人家吃完早饭再回去。
一大早,张氏和文氏就熬了满满两大锅的杂粮粥,然后把家里有的鸡蛋全给炒了。徐达让侍卫们上桌吃饭,领头的侍卫长只说他们在院子里吃就行,于是乎五大三粗的十来个侍卫,坐在款式各异的矮脚板凳上,端着个海碗,里头装了满满的杂粮粥和炒鸡蛋,唏哩呼噜的吃的欢快。
还没去上学的张家旺和铁头四头几个小的,正在比赛谁能把侍卫的佩刀举更长的时间。
因为侍卫大多高大,那板凳又是文氏他们平日里捡菜用的小凳子,所以侍卫的大长腿儿根本没法蜷起来,只能直勾勾的伸着。
这就导致了,冯喜推门进来的时候,看到了一院子的腿的奇景。
“哟,徐大人家什么时候改军营了啊?哪儿弄来的那么多兵哥?”冯喜阴阳怪气的问道。
这些天可把他累死了,热闹是一点儿没赶上,整日的呆在神兵营里看那姓吕的茅山道士弄毒物,晚上还非得让他呆在神兵营那荒郊野外,自己租的漂亮院子又住不得,可日日早上还得赶回城里来开早会,他想想就忍不住要发几句牢骚。
“是道玄师傅这几日不在,所以我让他们来的。”正巧进门的关慕青如此说道。
“你不会是看上人家女儿,借机讨好吧?”冯喜的嘴就是那么的欠。
这话一说完,就见春丫顶着个鸟窝头,穿着个张家旺宽大的直缀,被晒伤的脸上依稀还看得到有脱皮的迹象,扯着自己的领子,嘴里发出阿巴阿巴阿巴阿巴的声音,冲出了房门,到处找张氏。
冯喜转头又对关慕青说:“前面那句,当我没说。”
一旁的徐达听了也不对味儿啊,他刚刚还想说自家宝贝女儿才几岁,你个破太监裤裆里没货还一天到晚想这些?!这会儿又觉得自家女儿居然还被这太监嫌弃了?!
揪着冯喜就要理论,“你啥意思,当你没说是啥意思?”
“什么啥意思,你就那么替你闺女恨嫁?!你闺女才几岁?虚岁才十一吧?不过也是,这娃我看以后也难嫁,你是得早点儿筹谋起来。”冯喜的嘴,就是那么的讨撕。
徐达当场就不干了,扯着冯喜非要说个清楚,自家女儿明明又可爱又聪明又伶俐又孝顺,怎么叫难嫁?!
作为一个死太监,怎么可能嘴上认输?两人扭在一起就是一顿好吵。
而此时的主人公春丫正指手画脚的跟张氏表示自己说不出话来了,张氏则淡定的说道:“你这是失声了,过两天就会好的,一会儿去买点儿川贝,让外婆给你熬点儿枇杷膏吃,润润喉。”
院子里的石头把一个耳朵给了徐达和冯喜,一个耳朵给了娘和妹妹,听到失声两字惊恐的抬起了头,看着张氏,张氏一愣,随即怒回:“你妹妹是暂时失去声音,你天天脑子里在想什么?!”
佛保佑凑过来问:“怎么了?春丫怎么了?”
“说不出话来了。”石头向张氏展示了规范的语言用法。
不能说话的春丫生无可恋的坐在客堂间的门槛上,看着外头乱哄哄的一群人,啊,天啊,话痨失去了声音,这是一种怎样的折磨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