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不过这事儿,她作为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儿去问自然不妥,春丫拉徐达到旁边,说道:“爹,我去买菜去,一会儿你喊几个人回家给冯公公接风,你打听打听棉纺厂那事儿呗。这回可别把人喊多了啊,一会儿又得挨我娘骂,我娘最近情绪可不太稳定。”
“知道了,你自个儿也悠着点儿。”徐达说完转身就要去跟冯公公好好聊聊,却被春丫拦住了去路。
“爹,钱。”春丫摊手。
徐达心不甘情不愿的掏出自己的小钱袋子,扣扣搜搜搂出二两银子,“少买点儿,家里腊肉咸肉还有呢,就买点儿素菜得了。”
“行了,知道了。走了啊,您可看好吕道长啊!”春丫说完,也不等徐达喊,便匆匆忙忙走了。
自从沛丰县的摘星阁关门之后,春丫家收入直接约等于归零,张氏如今在仁济堂帮工,每月才1两银子的月钱,徐达的钱得到年底才拿,要不是之前底存的够厚,这会儿估摸着连西北风都喝不上了。
卢远正已经来府城走马上任,暂时就住在裴家的那东西两进的院子里。春丫跟裴庭已经商议好了,若是纺织厂办不成,到时候他们再开个摘星阁,司徒夫人和关静也有意入股,到时候他们就干脆搞个大的。
虽然之前去王宅闹的春丫有些伤怀,但是因为关慕青及时出面解释弥补了一番,关静第二日还特地带了十斤登门,说是专给春丫张氏在后院留了门,那门直通关静住的院子,让他们千万不要见外,有任何事儿都需得带上她才好。
既然人家都如此客气了,那春丫也不再矫情,倒也去找关静玩过几次。
这沛丰县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居然就那么巧的,都来了扬州。
春丫感觉,这扬州城中突然风云涌动,平白就生出了几分豪气来。
豪气万丈的春丫,伸手就买了三捆菠菜一颗白菜一个芋头外加一只鸡一块猪五花,顺便带上一坛酒,二两银子瞬间花个精光。
回到家中把菜给了文氏,文氏有气说不出,只道:“今日又为何买这许多?这韭菜眼看着就要能吃了呢。”
“外婆这话说的妙,是时候,轮到咱们割韭菜了。”春丫说完,冲文氏狡黠一笑。
“这孩子,说的什么话,奇奇怪怪的。行了,我去洗菜,你赶紧把这鸡啊肉啊的弄好了,我也不知道你要做啥。”文氏说完,拿着菜去后院洗。
这洗下来的水还能浇菜地,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虽然现在府城用水还不算太过紧张,但是沛丰那边的旱情却越发的严重了,安远寺外的水库快要见底,立山上的泉水每日也只能滴滴答答滴接上半桶,不过因为冰库里头的冰还有大半,吃水是没什么问题的。
只是立山脚下种的番薯此时也还离不开水,徐老汉他们也不愿自己的一番辛劳白费,张氏徐达提了几次让他们来扬州住,都被老两口拒绝了。所以徐发徐智只得赶了马车三天来一次府城取水。
马车赶得快一些,黑夜里出门,黑夜里到家,虽说辛苦了些,可比起那些没马车的人家,倒也好上不少。
扬州城外司徒知府特设了几个取水点,搭了简易的水桥,也是为了方便近周的农户来此取水。大运河途经扬州,支流遍布,浅窄的支流已经断流,不过西城旧粮仓旁边的支流水流倒还勉强算是丰沛,为了徐发徐智来方便取水,徐达在那边让人搭了个取水的水桥,说是他们这神兵营还得时刻保持警惕,得把取水点给先弄好。
所以每每徐发徐智来取水,都是公物私用,很是便当。兄弟俩一般都是凌晨出发,勉强赶上饭点到神兵营,蹭上一顿热饭,取了水,便又匆匆回去了。
一想到老宅的这些不易,文氏就忍不住的想省水。
春丫也知道外婆的心思,所以现在家里头孩子们洗漱,她都像赶鸭子一样把人全赶到后院去,蹲在文氏开的菜地旁,刷牙洗脸的水,一点儿都不带浪费的。
今日买了芋头和五花肉,春丫便开了个大油锅,炸了走油肉,和芋头一起切了片,加了冰糖酱油调味,上锅蒸上一个时辰,肉和芋头都融在了一起,别提多香了。
这炸过肉的油还能盛出来炒菜吃,味道也是不错。
鸡就直接做了白切鸡,煮上一刻,闷上一刻,出锅放在凉水里一激,皮滑肉嫩,切上两盆,配上春丫自己调的料汁沾了吃,鲜味直冲脑门。
剩下的鸡汤煮米饭,米饭香的隔壁豆花娘娘的小孙子都搭了梯子爬墙来问,“春丫姐姐煮什么呢,怎的这般香?!”
春丫舀起一勺米饭,吃了一大口,还吧唧嘴,回道:“鸡汁米饭,要不要吃?!”
“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姐姐等我,我拿碗。”豆花娘娘的小孙子,小名毛头,说着话就要下梯子。
春丫却喊:“诶诶诶,要吃拿豆花换啊!!”
这家人家,别的没有,就是豆子多,每日不是豆芽就是豆花,毛蛋早吃腻了,今日能用豆花换鸡汁米饭,哪儿有不应的,大喊了一声:“晓得啦。”不多时就捧着一大碗豆花来了。
春丫拿碗倒出了豆花,给毛蛋盛了满满一碗米饭,又夹上几块白斩鸡,让他回家可得跟奶奶一起吃,毛蛋满脸堆笑的爽气应了声好,便一路好烫好烫奶奶好烫的回去了。
豆花娘娘的豆花做的不似后世的嫩豆腐,是介于盐卤老豆腐和一般的豆腐之间的质感,孔多味浓,春丫拿了个砂锅,倒了鸡汤煨豆腐,舀上一口吃,简直要了命。
再蒸上一盆片的薄薄的咸肉,炒上一盆地里刚冒出来的嫩蒜叶炒腊肉,加上两盆素菜,就齐活了。
一桌菜,看似简单,却也是这年头不可多得的实在美味。
第461章 赏赐
等春丫把饭食都准备妥当,徐家的人便陆陆续续回来了。
石头带着读书的孩子们,率先回了家。
徐家的孩子们,府学是进不去的,故而徐达找了个颇大的益德书院,因为只有大书院,才分甲乙班,孩子们学业参差不齐,不分班根本没法在一起念书。
石头本是不用再念了,他自己其实也志不在考学,可此时年景不好,没有什么资源的话,做生意也很艰难,夫妻两人便商量着与其让石头在家闲着,不如去学堂先念着,考不考学不要紧,多读两日书总归比在家好。
顺便,家里头那些个头,接送的任务,就可以全部交给石头了。毕竟这儿是府城,又因灾荒,街上乞子也不少,光靠大金接送,总不太安全。
下了学本就饿了的娃们围在大圆桌前问个不停,“姐,爹娘怎么还没回来?!”
“是啊,我姑父姑母啥时候回来啊,好饿啊!!”
“春丫,你这肉蒸的可真香啊,怎么做的,赶紧告诉我。”
“啊呀!!”春丫喊道:“铁头你赶紧给我下来!!一会儿口水滴菜里头了,行了别看了,这是招待客人的,你们的饭给留在灶间了。”
娃娃们听了,呼啦一下,跑的只剩下石头。
石头正犹犹豫豫的想跟铁头他们一起吃饭去,可被春丫拉住了:“哥,你好歹也是长男,可不能学铁头,一会儿冯公公他们还要来呢,你得作陪。”
可怜的石头,只能咽了咽口水,想着今日书院里头饭食也不过只是两个馒头一碗放了两颗猪油渣的炒菜,又见盖头端了个饭碗,倚在灶间门口,朝他招手:“石头哥,来啊,鸡汁饭!!可香可香!!五花肉,都炖烂了!”
要死要死要死,石头心想,盖头的嘴催命的鬼,此时不吃一口根本不行啊,正想跟春丫说,这陪客做不了了的石头,却被门外的声响给打断了话头。
春丫听到声响,开门看去,就见外头浩浩荡荡来了一队人,徐达跑在最前头,后头是捧了个托盘上头遮了明黄色布料的冯喜。
这是演的哪一出?!
刚才在神兵营,也没听冯喜说什么啊,这会儿是,有什么赏赐还是怎么滴?
“来来来,石头来,你是咱们徐家长孙,冯公公说皇上给咱们带了赏赐,赶紧来磕头谢恩。冯公公,这接皇上的赏,有啥讲究不?!”徐达人还没进门,就先嚷了起来。
惹的周围的邻居都出门张望,皇上的赏?!这可不得好好看看?!
冯公公说:”你们家又不是接圣旨,跪下领赏便是。“
“行行行,来石头,带头跪吧。冯公公,我丈母娘要不要跪?”徐达的问题很刁钻。
“你家丈母娘姓徐啊?”冯公公反问。
“不啊,哦,那就是不用了?来来来,孩子们,跪下领赏了!”徐达说完,带着石头率先下跪。
看着跪了一地的孩子,冯喜觉得自己好像被打劫了。
可问题是,这围观群众也太多了!!
这明黄的盖布下头有点啥,真是天知道啊!
这可不行,万一皇上被老百姓给议论了小事,这可怎么了得?!
还好娄一山带了一队人马,冯喜让娄一山赶紧清场,关了门,这才说道:“皇上有赏,徐达领赏!!”
“微臣徐达,领赏!!”因徐达的官职,刚才冯喜已经在神兵营给宣了,所以这会儿徐达就是个正宗的官了。
“赐,徐达御笔亲提书法一副~”冯喜捏着嗓子,尽量控制着音量,这音量要院儿里头的人将将能听清楚,可院外的人却听不清,这事儿很考验功力。
徐达心中想着,挺好挺好,皇帝亲笔,放在家里,蓬荜生辉,比啥屏风匾额都厉害。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