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不过徐老汉最后还是让徐达带走了郑夏,说徐达去府衙做官爷,怎么也得带个小厮,还是带着郑夏方便些。
虽然徐达无所谓有没有小厮,可想着以后让郑夏往来三元村和府衙跑个腿啥的倒是也行,便点头应了。
送别的时候,蔡氏虽然还是一脸嫌弃的说着春丫这个那个,可说着说着,却也红了眼眶。
“奶,别难过,等我赚了大钱,还得带您跟我爷出去玩呢!!咱们现在分别,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春丫从马车里伸出头,这般安慰蔡氏。
而蔡氏却把她的脑袋给按了回去,“滚吧滚吧,话也忒多。”
徐达骑着栗宝打头阵,后头是骑着关慕青的小马的十斤,大伙儿都替这马捏了一把汗,祝它一路平安。
关慕青赶着他们为了去府衙特地新买的马车,里头坐了春丫张氏他们,郑夏赶着驴车,里头坐着几个男娃和大金小橘。
徐达对徐老汉他们说了一声走啦!挥起马鞭,喊了一声驾,栗宝慢慢的跑了起来,后头的马车骡车也跟着动了起来,徐敏在后头喊了一声:“春丫姐姐,记得常回来啊!!”
“知道啦!我一有空就会回来的!敏啊,照顾好爷奶啊!!”春丫朝徐敏挥了挥手。
徐老汉喊:“赶紧把身子进去!!你这孩子都快掉出来了!!春丫她娘!!赶紧拉你闺女一把!”
不一会儿,春丫就被拉了进去,只剩个手在车窗外,甩个不停。
一行人还去了趟县城,先去文苑街跟康平之道了别,让他走的时候带上以前给虞经承他们的信鸽,千万别搞错了。
之后春丫又去了趟县衙,跟裴庭打了个招呼,就匆匆上路了。
冯公公早在放榜第二天就回了府城,卢县令的调令也已经下来了。裴庭他们这里再过几日也要去扬州了,这几日也正在收拾行李。所以春丫也不必跟裴庭道别,只把自己家在扬州城的地址给裴庭就行了,几日之后,他们自然还要再见的。
这一圈下来,也耽误了不少时间,再加上他们家带的人多,东西更多,又有一辆是骡车,十斤骑的那匹小马的速度更是拉胯,一行人紧赶慢赶到扬州,几乎都要半夜了。
关静姐弟要住的宅子,王宗源早就备下了,就在离春丫他们两条巷子的地方,近的很。
考虑到关静的身体,和关慕青那匹小马的死活,众人一致决定先把关静和十斤送回去再说。
到了王宗源新置办的宅院,就见他带着个妈妈在宅子外头等着,那妈妈一看关静就知道是腿脚不方便的女主人来了,立刻迎了上去,说老爷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惹的同车的春丫嘿嘿嘿坏笑不已,十斤说的老爷打夫人的事儿,她可还记着呢。
关静红着脸跟大伙儿道了别,没想下马车时却被王宗源一个公主抱,又惹的春丫怪叫不已,张氏又赏了春丫后背一巴掌,“你是准备把一条街的人都喊起来看热闹是吧?!”
“艾玛,疼死了!!外婆,你管管你女儿啊,动不动打人!!”春丫抱怨完,一眼瞥见拉着缰绳的关慕青正襟危坐,也不管外婆管不管她娘了,凑到关慕青身边说:“嘿嘿嘿,关姐姐跟王大哥,关系可真不错。”
“嗯。”关慕青点点头,依旧正襟危坐。
他今年已经十六,男女之事也知道一些,姐夫这么抱姐姐,他实在是非礼勿视。可偏春丫这捣蛋鬼非要说,这鬼丫头,以后谁娶了他,可非得被她活活逗弄死不可。
送完了关静,春丫他们才被关慕青送回了自己家,张氏也不跟关慕青见外,给包了两个梅干菜的饼子,便让他赶紧回家休息去,自己也赶忙转身安置家人去了。
家里孩子多的令人头大,好在这次来的除了春丫,别的都是男娃。他们家孩子养的糙,家里头反正水也没有,洗都不用洗了,张氏翻出几床被褥。让两个大的带着两个小的睡,张家旺和文氏挤一挤。
可张家旺也十一岁了,打死不肯跟文氏睡,张氏无法,只得让他跟徐达挤一挤,惹的徐达嫌弃不已,可张家旺也有话说,“姑父,我都没嫌你脚臭,你就别嫌我了,您自个儿闻闻您脚那味儿,我真服了我姑的本事了。”
“什么破孩子,瞎说什么呢瞎说。你姑父我这不是脚臭,这叫男人味儿。”徐达说完,还真闻了闻自己的脚丫子,差点儿把自己闻吐了。
张家旺哈哈哈大笑,”姑父,您这男人味儿,是不是也太味儿了?“
惹的徐达给他按在床上好好享受了下男人味儿,闹了一阵,才把张家旺按在被窝里,“睡觉睡觉,明天还有的忙呢!!”
徐家这些人,今日都累的够呛,一躺下便睡着了,连大金和小橘都蜷在铁头床下睡了,圈地盘什么的,明天再说吧。
--
作者有话说:
今天是2020最后一天啦!!祝大家2021万事顺意!身体康健呀!咱们明年见啦!!
第447章 沈玉娘
隔壁开了布店的玉娘,半夜是听到徐家回来的动静的,毕竟两家之间的那堵墙,隔音差得春丫连打耳光都能听得到。
所以第二日一早,玉娘就早早的拎了个小竹篮,敲开了徐家的门。
当郑夏打开大门的一瞬,玉娘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两步,看了看门檐,没错啊,是隔壁徐家啊,这是又换了人家了?
“大姐,你找谁?咱家刚才买过水了,现在不用了,早点也做了,外婆说不要买了。”郑夏说道,这么一大早的,除了卖水卖早点的,他想不出还有谁会来敲门。
张氏闻声走出了厨房间,看到是玉娘,才跟郑夏说道:“哈呀,你这孩子说啥呢!这是咱们隔壁的玉娘,你叫声沈掌柜也是没错的。”
玉娘娘家姓沈,隔壁那铺子是她娘家给她的陪嫁,之前因为春丫踩烂了人家的房顶,又买了人家的纺纱机,故而张氏和玉娘有了些来往,对玉娘的情况,也知道了一二。
这玉娘本名沈玉娘,家中本来就开了几个纺纱织布的作坊,家中还有个弟弟,不过弟弟病弱,不太能撑的起家事,后来玉娘嫁进了刘家,这铺子便是沈玉娘的陪嫁之一。
沈玉娘嫁人之后,一心扑在相夫教子上,对这铺子也不太上心。不过刘家虽说家境殷实,可庶子嫡子一大堆,大宅子里头有的阴私,他们刘家是一样不缺。
沈玉娘的相公,刘仁杰不过是刘家庶出的二儿子,所以玉娘的院子里别的没有,就是锅多。
这刘仁杰背回去的锅,各色各样,有拿了人家古董铺子不给钱的,有在外头养了外室不负责的,有收了人家货款不发货的,总之,这锅之多,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家里头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些都不关刘仁杰的事儿,可他本就是个庶出的二儿子,在家里也没啥存在感,而且已经有那么多年了,也结婚生子了,这坏名声,让他背着,不是正合适吗?
刘仁杰为了讨好老爹,每次背锅,虽也要义愤填膺的跟玉娘说两句,可下次老爷子再找他说什么,他又会毫不犹豫的承担下来。
起初沈玉娘一直以咬碎银牙和血吞的姿态,接着这一个个从天而降的锅。可接着接着,却发现这家可能开了个铁匠铺,生产锅的能力太过出众,而且自己儿子一天天也大了,有这么个名声极差的爹,对儿子以后也不好,便提出了分家单过的想法。
没想这话一说,便被刘老爷子给揍了,玉娘一个气不过,就离家出走,回到了自己爹娘给她的铺子里。
好在弟弟虽体弱,但是对姐姐还算体贴,沈家老父老母去世之后,他也经常送东西去刘家看望家姐,所以姐姐过的什么日子,他也很清楚。他也说姐姐若是想和离,他拼了这条命,也会帮姐姐的。
可沈玉娘对刘仁杰还是有感情的,虽然刘仁杰这人对他老爹言听计从,但是对沈玉娘却也是不错的,只是在爹和媳妇之间,他往往会选择讨好老爹。
所以玉娘一直无法下定决心提和离之事,而刘家因旱情影响,今年几个庄子都减了不少收益,每天忙着补窟窿都来不及,除了刘仁杰和他们的一子两女,根本没人关心沈玉娘离家出走这事儿。
玉娘就这么在沈氏布庄,住了下来。孩子们偶尔跟着刘仁杰来看看她,有时候刘仁杰也会在喝醉酒的时候,来哭上一场,反正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过下来了。
听张氏这么一介绍,郑夏便咧嘴笑着喊了声沈掌柜,侧身让了玉娘进院儿,他因为在徐家混的日子久了,对女强人这种事也见怪不怪了。
玉娘微笑应了一声,走进了院子,更是被院子里的场景给吓了一跳。
“张大夫,你家孩子,可真不少啊。”玉娘说着,把让丫鬟小翠一大早做的一篮子桂花糕递给了张氏。
张氏笑答:“不都是咱家的,那两个满院子乱窜的,小的是我家的,大的是我哥家的,那两个一起刷牙的,大的是我家的,小的是我二叔子家的,那个我娘揪着洗脸的也是我二叔家的。开门的那个,叫郑夏,是来帮我们家那位跑跑腿的,剩下的就还有春丫,个懒虫还没起来。”
.......
这人口组成可够杂的,玉娘都被张氏绕晕了,迷迷糊糊的说了句,挺好挺热闹,便准备走了。
不过张氏却拉住了她,跟她打听了下这城里的织娘,要怎么找。
玉娘听闻张氏要找织娘,便问:“张大夫家要开织布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