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惹的蔡氏白眼翻个不停。
这头小米粥都盛起来了,就该煮饭了。
可这粥一盛起来,很快就凉了,于是蔡氏便跑去春丫房里,把宿醉还没起床的春丫掀了起来。
“奶,我再睡一会儿。”
其实跟春丫同住的徐英徐敏起床的时候早就叫过她了,可春丫答一句,好,数不到三声,就又睡了。
可蔡氏又不是徐英徐敏,也不要多少工夫,春丫就乖乖坐在了饭桌前,手里被塞了一副筷子,就听蔡氏说道:“赶紧给我吃,再不吃就凉了!”
春丫也来不及洗脸刷牙,反正就先吃,吃完了再刷吧。
“哥,喝醉酒,还会耳朵疼的吗?”吃完早饭,春丫问跟她蹲一起刷牙的石头。
“头疼吧,我头疼的不行。”石头回答。
“不是,我头也疼,脖子也疼,可是为啥耳朵也疼?”
这话引来了铁头,他说::“姐,这不是......“
“铁头!!张家旺都跟徐敏他们走了!你还在这儿干嘛?!还有你们,盖头石头!!赶紧的,上学去。我可告诉你们啊,四月里你们可都要去考童生的,考得上有奖,考不上我可得罚你们的啊!!”
张氏叉腰做母老虎状。
而正在跟徐老汉讨价还价想休息一天的徐达闻此言,拉着徐老汉就走,“爹,赶紧的,咱们那荒地到底开了多少你得跟我好好说说,赶紧走赶紧走。”
“有病吧你,刚刚喊你去不去,这会儿是赶着去投胎啊?!”徐老汉被拉的直踉跄。
没一会儿,众人就鸟兽散了,徐家父子去看开荒的事儿,所以育秧得等他们回来了再说,不然春丫嫌弃又得再说一遍。
张氏拿出了之前问金大夫要来的白术和防风的种子,此时正好得空,得给李氏他们讲讲从金大夫那里批发来的育种要点。
孩子们都去村校读书去了,如今村校除了徐家的孩子们,又陆续来了燕子三牛和村长家里的几个孩子,所以作坊的那几人平日里就负责做了饭抬去开荒的地方,顺便给孩子们和关家姐弟还有十斤送饭。
本来照蔡氏说,都吃过早食了,还吃个屁的午饭,可张氏却说,不过是每锅多加两勺水而已,孩子们正在长身体,他们午食不吃就不吃了,孩子们该吃还是得吃。既然大儿媳都说了,蔡氏就只嘟囔了几句,便也算了。
虽然只是番薯饭,南瓜粥之类的,却从没见人挑嘴过。
主要也是因为,你但凡敢挑嘴,蔡氏就敢把你嘴给撕了。
这头张氏他们刚准备去苗床那边,却见石头着急忙慌的跑了回来,春丫问:”怎么了?大哥落了什么?“
“先生,落了先生。”石头手撑着膝盖,跑的气喘吁吁。
原来这道玄昨晚念了大半夜的经,这会儿还没起呢,孩子们到了教室才发现少了先生。
“走吧走吧,这破和尚念了半夜的经,我如今脑子还被他念得嗡嗡的。嘿,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春丫发酒疯唱歌,这老和尚发酒疯居然是念经!?”蔡氏说着话,拉着文氏走在前头。
“亲家母,你不知道,咱们村就是你问我的那个神婆,听说发起酒疯来就爱跳大神......”
春丫转头问张氏:“娘,我昨天发酒疯唱歌了?!”
“是啊,”张氏低声拉春丫到了队伍最后头,“你以后可不能再喝酒了,真是喝醉了嘴上更没把门的!!你昨天还非要给关慕青安利王菲!!”
春丫大惊!!忙说:“不喝了不喝了,我以后再也不喝了!!不过我怎么会安利王菲呢?我明明喜欢杰伦啊!”
“没完了你?!”张氏瞪了她一眼。
春丫这才闭了嘴,跟着大部队往苗床走去。
第399章 育苗
到了苗床,张氏便把自己要来的两包种子给大伙儿分了下去。
该注意什么,张氏先说了一下,春丫接着补充:“这个药材咱们也是第一次种,其实金大夫自己也没种过,他很多也都是道听途说。
所以咱们也是摸石头过河,这回成不成都没关系。因为是试种,所以每种药材得分三份种,哪排施了鸡鸭肥,哪排施了粪,哪怕是猪粪,哪个浇水多,哪个浇水少,土质如何,掺了什么,都得记录在案。“
“这么麻烦啊?”李氏叹了一句。
蔡氏也说:“咱们种了这一辈子地了,也没这么折腾过。”
“奶,您看您身后那桃树。刚开始嫁接的时候,我爷是不是也觉得烦?后来做桃袋,包桃子,是不是也是第一次?赚钱嘛,总是烦的,钱那么好赚,那咱们沛丰县就全姓董了不是?“
春丫这么一说,那蔡氏还有啥好说的啊,李氏更是,“对,没错!!春丫,二婶说错了,不麻烦啊,赚钱二婶从来不怕麻烦,就是二婶不识字,咋整?!“
“简单,一二三,二婶认识吧?我这里已经写好,一二三,三排,鸡粪画个鸡,猪粪画个猪,水多画三个点,水少画两个点,分别记录在三排后面就是了。不过二婶,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啊,画来画去总是麻烦,你们不如让英他们每日教你们几个字,学个两三个月,也能写了。”
春丫想来想去,这写字,还能比画画更难?!不可能的啊,画来画去还不如直接写呢。
李氏立刻点头答应,她其实早就想学写字了,就是之前造纸坊忙的很,没空学,这会儿有空,学学倒也挺好。
“三婶,你跟二婶一起学呗?”春丫建议。
“我,我挺笨的。”周氏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力,总是没有李氏强。
李氏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说道:“啊呀,就烦你犹犹豫豫那样,学就学呗,怕啥笨不笨,笨就多学几遍!”
“二婶说的对。”春丫点头说道。
周氏这才点头说好,以后还要二嫂多帮帮她。
几人说说笑笑,春丫拿出已经做好的记录本,上头已经标记好了一二三,他们以后只要把浇水施肥之类的情况记录在这个上头就行了。
药材的种子占了苗床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的地方是要留着育番薯秧的。
等徐家的男人们回来了,春丫便又掏出她的另一个小本子,把从芸娘那里得来归纳好的种植要点都跟大伙儿说了一遍。
其实育苗的办法有很多种,光芸娘说就说了三种,但是这回是头一次尝试,她们决定还是用比较常用的移栽扦插的法子。
家里头的4000斤番薯,最起码得撑到现在种的这一茬收上来,那也得到秋天了,给番薯铺在苗床上,一斤薯可以出100多根苗,用上个一半,估计也就够了。
前期的准备春丫他们已经做好了,今天只要铺薯就行。
听完春丫说的,徐老汉表态:“行了,你们三个去取番薯,照春丫说的,拿起来小心,别把芽头弄坏。这回也不多种,就准备了百来斤,秧苗多了也没用,咱们也没那么多水。“
照春丫算的,100多根苗一斤,100斤就有1万根苗,一根苗要长的好,还能扦插出一些,他们家是种不完的,等着苗都起来了,后山那边的地也开完了,到时候就分给村里的人,让他们自己种去。
这苗都给他们育好了,他徐老汉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徐达其实是会种番薯的,他以前农村也呆过,这种都是基本操作,不过为了掩人耳目,便也只能装作不会种。
可真正干起活来,却显得比平日利索不少,铺薯撒肥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徐老汉都怀疑他去汝南不是去做连弩去的,而是去种了几个月的番薯。
虽说今日的劳动并不算辛苦,但是好歹也是仨儿子回来第二天,蔡氏还是给足了面子,做了几个肉菜,一大锅米饭外加一大笼的馒头。
不过今日谁都不准再喝酒。
众人,特别是春丫,都点头不已。
饭毕,徐达就说要去休息去了,让张氏收拾完了,也早点儿休息。
可是歇息到一半就听到一声巨响伴随着张氏的惊叫,徐达还跑出房间说屋里床是个啥呀,怎么说塌就塌。
还好徐老汉已经休息去了,不然能当场揍死这玩意儿。个没出息的东西,自己干了点儿啥事儿,自己心里没点儿数吗,居然还好意思怪他做的床?!
还是徐发最懂大哥,一听大哥房里床塌了,庆幸自己还没开始跟媳妇休息,赶忙拿了锯子木头啥的一堆工具,跑自己房里说是给床加固一下。
搞的很不懂的徐智也终于懂了。也急急忙忙问二哥要了工具说要给大哥修床,顺便把自己的床也给加固了一遍。
“真是少儿不宜。”躺在床上的春丫发出一声嘟囔。
“春丫姐,你说啥?!”跟春丫睡一屋的徐敏问。
文氏因为徐家兄弟都回来了,暂时就和徐家的姑娘们住一个屋,她忙道:”咳咳咳,没说啥,赶紧睡。”
而铁头却和张家旺说:“我看可能是我爹吃胖了。”
张家旺歪着脑袋想了半天,才点头道:“是哦,我姑父好像的确屁股比以前大了。”
还好一个屋的盖头石头早就睡的呼噜震天了,不然石头明早又得自己洗裤子了。
第400章 有人找
徐达在家休息了三日,第一日种了番薯,其余两天就拉着俩弟弟到处给孩子们倒腾住处和床铺。
大人的床还算好的,那也都被他们给“好”塌了,别说有几个娃睡的还是用椅子和木板拼的临时床。
张氏倒是想去买床的,可城里拢共三个木匠铺子,一个老木匠打仗吓死了,一个欢送人家扬州军的时候太激动,从高台上摔下来摔断了胳膊,到现在还不能干力气活。还有一个方木匠也和徐达他们一样,才回来。所以家里孩子们的床,也只能暂且混着。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